散文阅读专题讲评.doc_第1页
散文阅读专题讲评.doc_第2页
散文阅读专题讲评.doc_第3页
散文阅读专题讲评.doc_第4页
散文阅读专题讲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题评讲【教学目标】1. 强化仔细把握文本思路的习惯。2. 学会分析散文的选材特点。【教学过程】一、介绍阅卷评分情况 二、评讲12题1.了解学生解读文本的情况。 提问: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明确:写了4个不同的对象及各自特点。 佛里达自画像 冷艳、寂寥、狂妄、忧伤 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 忧伤、惆怅、哀伤 我的朋友 远离繁华与虚荣、回归宁静 我自己 内心清凉 、清静2. 展示学生答案,比较异同。 学生答案: 明确:学生答案没有归纳出各自“高不可攀”在何处。3. 归纳解题注意点。明确:紧扣标题,切分层次,归纳概括。(板书) 紧扣标题,切分层次三、评讲14题1. 再次读题、审题 明确:“本文”强调从整篇文章上来考虑 “选材”要求从所写的素材去分析 “特点”强调和其他文章不一样的内容2. 展示学生答案,寻找不足 学生答案: 明确:没有从整体上考虑,也未用语文术语概括3. 对比阅读温暖的棉花和午夜听蛙。 明确:这两篇文章只写了同一对象4. 修改答案 明确:本文选材的特点:形散。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写了四个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有人、有画、有“我”,有古有今,有中有外,不拘于空间、时间。神聚。所有的材料,都围绕一个题旨:高不可攀的寂寞。5. 归纳总结 明确:审题时抓关键词,答题时扣关键词四、评讲11题和13题 1. 直接指出学生存在问题 明确:少数学生未能把“高不可攀的寂寞”这一主旨明确。2. 指出今后回答这类题目时的注意点明确:注意答题角度,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来作答。紧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意图,还要注意结合手法来回答。五、课堂总结 看法:1、文学类文本阅读应首先强调读懂,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答题。针对此文首句“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学生应了解是哪些寂寞,理解为什么高不可攀。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如何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涵。学生答题不正确,关键是不能认真读文和理解文章,现代文教学复习,应首先强调指导学生读和理解,应以典型的解剖,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习惯和规律,不要只孤立讲题目,就题讲题。2、讲题不要拘泥于答案,有些答案只是命题人的设置,学生难以企及,应根据学生答题的实际讲评,不能看答案讲答案,总是将学生往所谓的正确答案里钻,“诱生入轂”。如14题答案本身就凌乱,即使教师本身恐怕不看答案也难答到如此全面,何必强求学生呢?关键应引导学生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神散”指什么?让学生通过做一题而触类旁通,达到以一胜多的目的,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3、温暖的棉花和午夜听蛙是写同一个对象,难道高不可攀的寂寞不是写的同一个对象吗?它不也就写的“寂寞”?只是选材较多不同而已,所以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出现科学性阐述。附1:板书:紧扣标题,切分层次 审题抓关键词,答题扣关键词附2:两篇散文温暖的棉花 刘学刚二十多年前,我的母亲一个人管理着一两亩棉花,是植棉组的组长。一株棉花从育苗、栽种、坐蕾到开花、挂桃、结果,要穿越一年的时光。其间,有两次绽放,起初五彩缤纷,最后一回是暖暖的饱满,很像母亲的怀抱。育苗的畦子一般开在田边地头,上面用细沙铺了,薄膜盖了,棉花到谷雨一觉醒来,伸一伸懒腰,站起来,就是一株翠绿的“小树”了。在所有的农作物里,棉花最有树的气势了,一身的浓绿,坚实的秸秆,纷繁的枝叶,累累的棉桃。谷雨过后,棉花要走向广阔的农村田地了。调好沟子,扬了底粪,母亲捧了营养钵,把棉花移栽到地里。棉花前后间隔30cm,左右相距70cm,伸伸腿弯弯腰做做操,谁也不碍谁的事,大家走的是群众路线。棉花们成排成列,过着大集体的生活,每一株却都在吸收着周边的养分,即使一阵微风拂过,棉花也要拍打一下叶子上的尘土,露出一身干净的绿罗裙。棉花进入了青春期。施肥,喷药,打杈,母亲更加忙碌了。棉花五彩缤纷摇曳生姿,蜂飞蝶舞。蚜虫妒颜色,这些长舌妇,也赶来搬弄是非,中伤美丽。农药是少不了的,每隔四五天就要喷洒一次。母亲背着喷雾器,手持喷头,深入棉花们中间,说着一些贴心的话语。喷药的时候,母亲是决不让我进棉田的。我不知道母亲和棉花说了些什么。在母亲眼里,大片的棉花就是一群美丽的姑娘。棉花淘气,总爱搞小动作,分出一些小杈杈,和风嬉戏着。母亲赶紧制止,像给孩子剪指甲一样,轻轻掐掉嫩嫩的棉花杈。棉花太调皮了,母亲刚刚走过去,就又竖起“小耳朵”,来探听动静。几个来回,母亲自然累得腰酸背疼。棉花长高了,要一门心思结桃,母亲就给它们一个一个盘头,棉花要做新娘了。模样俊性子绵心肠软,棉花出落成乡村百里挑一的好姑娘。这是一种仪式。在乡间,习惯的叫法是“打尖”、“打头”。棉花成熟的目光来自秋天。立秋过后,棉桃绽开了,是大朵大朵白色的火焰。开始是一朵两朵,掩在叶子里,怕羞。几朵白云从棉田的上空飘过,棉花似乎受了鼓舞,悄悄地呈现星星的白,风耐不住性子,过来推一把,棉花就站在了农村大舞台的中心:一张丰满的脸,天仙的脸,如凝霜雪。从春到秋,一种作物,能两次达到美丽的极点,它是伟大的。上午十点钟,站在地头的母亲,抓一朵棉花一咬,听到“嘎嘣”一声响,母亲把包袱系在腰间,下地了。拾棉花,和抢收小麦一样,打的是一场时间战。一到这时候,母亲忙得中午也不回家。都是我给母亲送饭。我站在田边,喊母亲,她听不见,我远远地望着,母亲的背影,晃动在大片大片的云彩里。她只看见了棉花。我的母亲性子绵软,干活有耐心,她管理的棉花亩产皮棉200多斤,成了乡里有名的植棉能手。有一天,县委办公室主任放下繁忙的事务穿过飞扬的尘土下乡视察,来到了母亲的棉田,他向母亲伸出了热情的右手,我的母亲,我的出了家门就泡在棉田的母亲,却从包袱里抓了一把棉花,塞到了人家的手里。我的童年,是和棉花一起度过的。我的一生,也将在棉花的温软里度过。现在,我的母亲,永远地生活在了大片大片的白云之上。我和棉花的关系,也因母亲的远去而日益密切。我和世界之间,隔着一朵棉花,我通过一朵棉花,去爱着这个世界,体味着世间的温暖。 (选自2011年2月17日新华副刊,有删节)午夜听蛙月色清朗如昼,蛙鸣激荡如鼓。入夏,蛙鸣初起的时候,整夜都可以欣赏到这裹挟着自然天籁的曲子。乡间的蛙鸣率性而起,自由而落,时而如花瓣飘零,时而如骤雨突降,时而如轻风微徐。若许城中也有一个人造小池塘,里面或有几只豢养的蛙,入夜那稀疏的蛙鸣怎比得过炫目的霓虹,赛得过轰响的马达。寂寞的蛙,孤单的蛙,可怜可叹的蛙呀!它们也许会想:不如做一只乡村水田里可以无忧无虑歌唱的蛙,自在快活,没有束缚,免生烦恼。蛙也会哀叹自己的命运?可是,蛙毫无选择的余地。荒山野地也罢,闹市园林也罢,蛙鼓依然响亮。或高亢,或低沉,或婉转,或直白,纷纷散落在夜的黑幕中。一日午夜,我惊诧于蛙声非凡的穿透力。如一种思想,沁入我的内心,不停地在脑中回旋、激荡、澎湃。睡意全无,思绪正浓。走出房间,蛙鸣更清晰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毫不保留地袭来。没有经过月光浸润,也没有经过雨水洗涤的蛙声,更加突显出诱人的魅力。“呱呱呱呱”层次分明,节奏清晰;“滴滴滴滴”音律和谐,韵味丰厚;“咕咕咕咕”调子浑厚,音色美妙。好一田激越了思想,丰富了乡村大地的蛙鸣啊!走进“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蓬勃诗意中,品读蛙鸣丰厚的内涵。憧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与希望。心宁静而怡然,为蛙从容淡定的品质而自惭形秽。也许欣赏这支曼妙小夜曲的只有水田里的蝌蚪,枝头的猫头鹰,不甘寂寞的杜鹃鸟,还有我这个夜半醒来的人。蛙儿们可不管这些,只管鸣叫,也许是呼朋引伴,也许是历练嗓子,也许只是闲暇时的自娱自乐。没有丝毫恼人的成分,只有沁心润肺的因子。大山因蛙鸣而愈显静默了,小溪因蛙鸣而更加欢畅了,田野因蛙鸣而倍感宽阔了,黑夜因蛙鸣而尤为丰富了。蛙鸣不绝,层层叠叠,反反复复,如诗经里重章叠句的调子,优雅、清新、丰厚。也许,诗经里许多优美的篇章就是来自自然的灵感吧。我仿佛看到远古的学堂里,一群摇头晃脑的诵经人,神情怡然,醉在悠远的意境里。蛙声一刻也没有停止,似断实续,如女子撩拨的琴弦,铮铮之音余韵悠长。尽管欣赏这美妙的乐章吧,不要去探寻是哪只娇小的青蛙发出来的。蛙鸣如梦笼罩了夜,也笼罩了我的心情。蛙是夜的精灵,蛙鸣是夜最好的抒情。一腔或忧怨,或欣喜,或惆怅,或希冀,洒在田垄间,泼在山地里。大地为席,苍穹为盖,山峦为琴,抚古今情思,奏天然绝响,多么宏大,多么旷达,多么无际无垠啊。白天是很难寻见蛙声的,阳光太强烈,人的思想也太浮躁,怎欣赏得了蛙鸣?黑暗笼罩了一切,惟有用耳朵才能感受得到细腻的蛙鸣。没有半点狂躁,丝毫马虎,那嘈嘈切切,珠圆玉润的旋律才倍显生动,才分外诱人。也许,这才是蛙鸣钟情于夜晚,青睐于月色的主要因由吧。月色洗却了思想的尘垢,蛙鸣净化了灵魂的浊污。无需深入田间,只要带着闲适的心情,在乡野大地转上一圈,或住上几宿,就一定会叹服于满田的蛙鸣。没有修饰,没有刻意,随便而作,率性而为,这支清丽的曲子就具备了激荡人心的力量。夜深了,蛙鸣不断,如一种深邃的思想把大片的黑暗照亮。也许,夜尽之时,蛙鸣也就消逝了。夏日的夜是短暂的,蛙儿们没有放弃追寻自己的梦,而是极尽生命之能把夜演绎得无比生动。暮色四合,蛙鸣铺展,一种思想又会在天地间升腾。 (选自散文百家2009年10期,作者周仕华 有删改)附3:试卷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高不可攀的寂寞雪小禅(1)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2)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作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3)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惊心动魄的忧伤。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不可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在电影中,佛里达在临终前说:“我希望快些离世,而且,永远不再回来。 ”(4)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油画,1.04亿美元的拍卖价至今仍然是天价,毕加索创作它时只有二十四岁,那时他刚到法国蒙玛特高地,也许那时他还怀着一腔单纯的热情,也许还有许多纯粹的寂寞,所以,这幅画里少年的寂寞也是那样高不可攀的寂寞。(5)几乎看到这张画的第一眼,我就被一种忧伤所侵略。(6)那是一种更安静更彻底更坚决的侵略!高不可攀的寂寞,绵延在这个少年的眼底,有什么比少年的寂寞更寂寞?他的蓝色衣服,这蓝色多么正确,多么恰当多么惆怅,又多么哀伤!简单的样式,裹住一个稍显单薄的身体!连这单薄都如此完美!(7)不,不,这一切不足以构成寂寞。(8)是他的眼神,是他头上的花环,还有他手里的烟斗。(9)我喜欢他薄薄的嘴唇,有一丝不甘心和不屑,还有他的头发,花冠下的头发,淡淡的棕色,微微的忧伤。如此配合着少年的眼神。(10)他一只手垂下来,另一只手拿着烟斗。(11)他为什么不拿别的东西而是拿了一只烟斗?这是油画的哲学意味,这是毕加索自己个人的魅力。(12)也只有拿烟斗才能体现少年的那种无以诉说的孤单吧!(13)而他的背后,一面粉墙,粉艳艳的花,衬托出他蓝衣的惆怅,在繁花与少年里,有谁可以知道他的寂寞?(14)这是我最喜欢最迷恋的一张画,那么简单却又那么深邃,那么饱满却又那么萧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更迷恋油画,因为它厚重,更抵达内心,更让人觉得这世间的寂寞,有一种,高不可攀。(15)有朋友,是乡间中学教师。他喜欢阅读与画画,一个人在边远的乡村里,远离繁华与虚荣。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短信,他说:喜欢在夜晚听鸟鸣叫,极少和人交往,只和自然对话,大量阅读,回归本身的宁静。喜欢看和听,极少说话,如果有一天失明了或聋了,那就回到内心渺小的光明和单纯。(16)我知道,这世间必有一种人,以最单纯最干净的态度,以植物的姿势,骄傲地寂寞着。我去过那个中学,简陋破旧,学校后面有一条长堤,在三四月间,大叶黄杨抽出枝芽,风吹来时,那些杨树像在跳舞,没有人欣赏,但它们跳得仍然是绝世的美。(17)还记得去深山古寺里看莲花。有决然的清静。(18)一个人,在深深的午后,薄雾,穿白色衣衫,着青鞋一双,穿过那些木鱼声去看莲花。(19)内心清凉而生动。(20)自知一生不可超越。有时候,抵达内心的狂热只有自己知道,那一刻,如生如死,淡定自然。满池荷花,化成欢喜,在光阴里,可以永远留存,那一分,那一秒,那一刹那,是高不可攀的寂寞,枝枝蔓蔓缠绕起来,记得时,心存感激。(21)也记得闹市,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走在人群里,风吹起衣衫,素面薄颜,看灯红酒绿,看霓虹闪烁,此时的内心清凉,才更是难得,这种时刻,如炼真金,多少年,才能修得。(22)记忆苍茫,那些瘦而清绝的记忆永远那么清新其实有关寂寞才记得住,热闹总是短暂的,寂寞才是长的,而高不可攀的寂寞,那是一朵雪莲花,又清凉,又艳丽。(23)请允许我有这样的奢侈,至少,向往这样的寂寞。11.文章第一段非常简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12“高不可攀的寂寞”,在文本中极有层次地展开着。请依次概括。(4分)_ 13. 从表达技巧和内容两个方面分别简要赏析文中有两处画线句子(6分) 14.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选材上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11(4分)照应题目,点明本文“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的主旨。(2分)引领下文,表明下文所写内容是“高不可攀的寂寞”的人、事或感受。(2分)12 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自画像中的冷艳、寂寥(忧伤)与狂妄;拿烟斗的男孩中的忧伤(惆怅)和孤单;乡间中学教师远离繁华与虚荣,回归本身的宁静;作者自己追求的内心清凉和决然的清静。(一点1分)13(4分)表面上是描写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