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doc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doc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doc_第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doc_第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案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间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课文的相关资料;2根据文题及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学习文章独特的写景技巧和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根据文题及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学习文章独特的写景技巧和生动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自主探路】1、完成自主测评自主梳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展示】1、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风筝,文中所提到的对儿童天性的虐杀以及被虐者的麻木使我们感到一阵如寒冬般的肃杀,鲁迅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如此。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到严肃、犀利、冷静、沉郁其实,童年时代的鲁迅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活泼、贪玩、好奇,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位大文豪的童年生活到底是怎样的。2、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介绍(1)阅读了有关鲁迅的材料,你对哪部分内容印象最深?说说你印象中的鲁迅。(2)学生汇报查阅结果,简要介绍三味书屋和寿镜吾先生。【资料】 :鲁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出生时祖父为他取名为“樟寿”,字豫才。小时家道比较好,幼时曾到当时绍兴最有名气的私塾三味书屋学习6年。12岁那一年,因祖父的科场舞弊案,家道衰落,父亲为此得了重病。幼小的鲁迅经常带着家中的首饰、衣物到当铺去典当,再去药铺给父亲抓药,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但父亲还是死去了。17岁时,鲁迅来到南京,进入了当时洋务派办的江南水师学堂,他为自己取了新名字周树人。后来他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实习期间,鲁迅看见了矿工们的悲惨生活,触动很大。鲁迅学习的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进化论学说著作天演论,更给予鲁迅深刻的影响,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鲁迅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选择学医,意在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同时也想通过医学促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高度歧视。在他们眼里,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作弊,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在一次上课的时候,课堂上播放了日俄战争的时事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日本人抓住要杀头了,一群中国人在旁边围观,木然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侵略者杀死。这使鲁迅受到强烈打击,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医学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他弃医从文,打算用文学改变愚弱麻木的国民,他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1918年,他受新青年杂志的约请开始为新青年写小说,当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在这篇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吃人的历史。鲁迅先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500万字的著作。其中杂文集16部,小说集2部,散文集1部,散文诗集1部,还有许多其他作品。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寿镜吾:寿镜吾是三味书屋的第三代主人,也是最有作为的主人。他从先人手里接过教鞭,一挥就是年。仅仅从启蒙了周氏一门的鲁迅、周作人这一点来看,寿镜吾就为中国新文学创下了殊勋伟业。其实,他自己的子孙们也几乎个个是鸿儒,只是因为遵守祖训,一心在三味书屋教书,所以才默默无闻。年,少年鲁迅看见寿镜吾的时候,是这个样子“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其实,那年,他不过是岁而已。寿镜吾的性格特点是正直、倔强、嫉恶如仇。他所处的时代是丧权辱国的清末,因此,骂世成了老先生的一大快事。当时,外国人在绍兴城建了真神堂,教徒中的败类经常霸占百姓的土地、房产,绍兴城被洋鬼子及其走狗闹得鸡犬不宁。寿镜吾救国无门,教书之余,每日在家里咒骂洋鬼子。为了拒绝洋人来三味书屋“拜访”,他特意在院里修了一个空坟,以示誓死不合作的态度。有时他会冲出书屋,去为那些被假洋鬼子欺侮的长工鸣不平。鲁迅后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或许可以在这位启蒙先生身上找到源头。从12岁到17岁,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五年。这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寿镜吾先生曾说,他的学生中周树人是最聪明的,他读书读得深刻,作文更深刻。鲁迅对这位严而可亲的老师始终怀有特殊情感,无论是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并始终保持书信来往。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x hi ,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3、检查预习。确凿:确实。 轻捷:轻快。鉴赏:鉴定和欣赏。 倜傥:洒脱,不拘束。缠络:缠绕在一起。 秕谷: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方正:正派,品行正直。 拗:转折,弯转,这里指用力弯曲。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儒,读书人。臃肿:过度肥胖,转动不灵。文中形容何首乌块根粗大。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煮开了锅一样。鼎,古代煮食容器。沸,沸腾。高枕而卧: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安然而卧,无所顾虑。形容麻痹大意,不加警惕。也形容平安无事,无可忧虑。4、精读课文,探究与交流(1)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应该选哪个词?“乐园”。(2)百草园里有什么,让作者把它当成“乐园”呢?【1】有趣的事物:(2)菜畦-碧绿石井栏-光滑皂荚树-高大桑葚-紫红。由低到高-静物;鸣蝉-长吟黄蜂-肥胖、伏云雀-窜。由高到低-动物。以上两个“不必说”是由静到动,从整体上写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从静物到动物都充满了乐趣。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局部上)油蛉、蟋蟀:低唱、弹琴(拟人)蜈蚣-遇见;斑蝥-喷雾。(这里用了“遇见”,不是看见,有种老友偶然相遇的欣喜,看见则没有这种感受。)以上写的是动物;何首乌、木莲:缠络,臃肿覆盆子:像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葚好得远(对比、比喻)以上写的是植物(静物);第一部分是对百草园的整体描写,是按由静到动的顺序写的。第二部分是对百草园的局部描写,是按由动到静的顺序写的。这一段的描写,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读者立体化地感受到了百草园的趣味所在。堪称写景典范。【2】迷人的传说:(3-6)讲述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第2段出现的事物特别多,特别密集,作者几乎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而第3段只写了一件事,就是美女蛇的事,这样,这段故事讲起来就会舒缓一些。表现了儿童天性的天真可爱。【3】快乐的游戏:(7-8)冬天捕鸟。注意:动作的形象性。从语言角度赏析这段话:这段文字使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