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doc_第1页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doc_第2页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doc_第3页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doc_第4页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摘要: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总结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观点。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观点。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他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二)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1.设计学派。这一学派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们为代表。设计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而且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 2.计划学派。计划学派是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 3.定位学派。其杰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定位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二是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4.创意学派。创意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 5.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其中后者是战略产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阶段取得进展并不重要。 6.学习学派。学习学派与以往学派的不同在于,它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可以在组织上下出现,并且战略的形成与贯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7.权力学派。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行业环境、竞争力量等经济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团体、权力分享等政治因素。 8.文化学派。文化学派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胈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挥作用的过程。 9.环境学派。环境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要特别关注环境因素。 10.结构学派。它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一种整合由其他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 (三)竞争战略理论阶段。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10种战略学派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回顾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尽管波特的行业结构分析以及稍后出现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观在企业战略研究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鉴于它们把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经济特征,环境呈现复杂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而将市场竞争作为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谋求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目标,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竞争战略。(四)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关注企业外部关注企业内部关注企业外部;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8.美国的一些激进派战略研究人员提出了“停止做战略,开始做决策”的观点,认为企业战略的具有不能适应现实的先天不足,应以科学的重大事件决策流程代替企业的战略规划。这种说法尚未形成主流,但有可能将战略管理理论引入新的阶段。(五) 科学管理阶段 5.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1.通过分析研究工人的操作,制定出各种工作的标准操作方法。 2.通过对工作工时消耗的研究,制定出劳动的时间定额。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按标准操作法对工人进行培训。 5.进行计划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工等。法约尔在191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工业和一般管理,1918年创办了“管理研究所”,把管理分解为5个职能,即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并提出实行管理职能的14条原则。具体内容是: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5.2 科学管理阶段的经典案例福特汽车公司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与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推行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1910年,福特开始在高地公园新厂进行工厂自动化实验。他率领一群高效率的专家,检讨装配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试验各种方法,以求提高生产力。而他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利用甘特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造了世界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局面。1914年,福特宣布8小时日工资为5美元(取代了9小时2.34美元的工资标准),这个报酬是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福特想:这样,制造汽车的工人就能够成为汽车的拥有者了。5美元一个工作日的消息一公布,大约有数万人不顾冰冷刺骨的天气,涌到福特的海兰公园制造厂申请工作。亨利福特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独特的汽车生产线和为大众服务的经营理念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从此,美国成了汽车的王国。(六)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 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 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七)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任务7.1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前苏联的经验和理论,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没有经济责任,管理只是一种封闭的生产型管理。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首钢的“投入产出总承包”,海尔的“日清日高管理法”,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等,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我国还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阶段,缺乏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7.2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任务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任务是:1.对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创造出的许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有许多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对其作理论上的总结,既是对我国企业管理事业的贡献,更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贡献。2.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许多经济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应用时必然脱离实际。我们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站在中国的土壤上观察问题,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己任。3.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中国文化的有益成分。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参考文献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 企业管理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 李 光 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J 技术经济与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