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13.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13.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13.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13.doc_第4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1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1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武宣民间流传的故事有“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表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武宣当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拥护、爱戴和纪念。迄今,武宣人仍以各种形式纪念太平天国运动,包括民间故事和歌谣等,这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其余三项在资料中无法体现。答案:a2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密迪乐曾对太平军的一支队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支队伍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他指的是太平天国的()a东征军 b西征军c北伐军 d远征军解析: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它离开南京大江北岸”“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联系教材中对于北伐、西征、东征的讲解,不难判断应为北伐军,因为北伐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最终失败。答案:c3(2011北京东城调研)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其“林总督行事”应是指()a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c编译四洲志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材料中“林总督”实指林则徐,“林总督行事”即“询问考求西洋事物”,据此选择c项编译四洲志。答案:c4(2010山东临沂质量检测)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答案:b5某市历史工作者在市南面朱家发现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胡儿:指满洲贵族)拜如寒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标语大致出现于()a太平军北上进攻汉口时b太平军沿江东下进攻南京时c赖汉英率军西征时d石达开指挥湖口大捷时解析:从标语的内容和标语中涉及的地点“汉口”分析,这一标语大致出现于赖汉英率军西征时。答案:c6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曾表示,“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又强调“不得毁谤国法”。这些表明太平天国主张()自由通商严禁鸦片发展工业捍卫主权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可用排除法。从材料中无法找到发展工业的信息,故可排除。答案:c7由张笑天编剧、陈家林执导、高兰村主演的历史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歌:“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下列事件与该剧主题歌所要表达的主旨不相符的是()a金田起义b天京变乱c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d冲击旧的纲常名教解析: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一场内乱,与材料中“攥紧的拳头不松手”不符,故答案为b。答案:b8(2011北京东城区模拟)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谈到一本书时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 d天演论9(2011太原市高三调研)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其“新”主要体现在()a启迪人们注意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b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c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10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c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11(2011郑州毕业班质量检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a bc d12北京某顾客因火车票3.98元的保险费,将北京火车站告上法庭。历史上,最早将“保险”概念引入中国的是()a洪仁玕 b魏源c徐光启 d徐继畬二、非选择题(第13、14题各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哪些特点?(8分)(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出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6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6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官府全不知外国之政事,又不询问考求,故至今中国仍不知西洋中国人果真要求切实见闻,亦甚易,凡老洋商之历练者,及通事、引水人,皆可探问,无如骄傲自足,轻慢各种蛮夷,不加考究。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人呈递,亦有他国夷人,甘心讨好,将英吉利书籍卖与中国。林系聪明人,不辞辛苦,观其知会英吉利国王第二信,即其学识长进之效验。澳门月报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序材料三考日本维新之始,凡有三事: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取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日主以时见之,称旨则隶入制度局,此诚变法之纲领,下手之条理,莫之能易也。伏愿皇上采而用之,因日食之警,震动修德,除旧布新;择吉日大誓百司、庶僚于太庙;或御乾清门,下诏申警,宣布天下,以维新更始。杰士上书汇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前叶,中国思想界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林则徐思想比传统思想有何进步?(8分)(2)据材料二,说一说魏源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评价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4分)(3)据材料三,说一说材料中作者要仿效的西方制度有哪些?这些主张与鸦片战争后封建知识分子的新思想相比有何进步性?(8分)答案与解析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武宣当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拥护、爱戴和纪念。迄今,武宣人仍以各种形式纪念太平天国运动,包括民间故事和歌谣等,这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其余三项在资料中无法体现。答案:a2解析: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它离开南京大江北岸”“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联系教材中对于北伐、西征、东征的讲解,不难判断应为北伐军,因为北伐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最终失败。答案:c3解析:材料中“林总督”实指林则徐,“林总督行事”即“询问考求西洋事物”,据此选择c项编译四洲志。答案:c4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答案:b5解析:从标语的内容和标语中涉及的地点“汉口”分析,这一标语大致出现于赖汉英率军西征时。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可用排除法。从材料中无法找到发展工业的信息,故可排除。答案:c7解析: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一场内乱,与材料中“攥紧的拳头不松手”不符,故答案为b。答案:b8解析:材料中“贼”乃是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的蔑称,而讲到“一本书”、“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于夷情最谙。”很明显指的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9解析:材料中“贼”乃是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的蔑称,而讲到“一本书”、“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于夷情最谙。”很明显指的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资政新篇的影响。a项是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特别是林则徐、魏源等的思想;b项是戊戌变法的影响;c项是资政新篇的意义;d项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影响。答案:c11解析:这两本书籍是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的代表作,主要内容都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首先排除c项,再排除a项,最后排除d项。本题涉及对教材小字的考查,这一现象值得注意。答案:b12解析: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项都与发展资本主义有关,发展资本主义与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是矛盾的,项错误。答案:b13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办保险事业。答案:a14解析:本题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全面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内容。解题时,一是明确图片所反映出的信息,二是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回答。答案:(1)特点:向西方学习,如创立拜上帝教,提出资政新篇;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如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等。(8分)(2)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行。原因:本身的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战争环境,不能实现。(6分)(3)看法: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不利的战争环境,资政新篇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实现。(6分)15解析:本题第(1)问的前半部分可依据材料启发答题,后半部分可结合教材基础知识答题;第(2)问先概括出材料的基本观点后,再将材料的基本信息点与教材的基本史实联系,评价魏源;第(3)问先要完全依托材料捕捉信息,然后拓展思维。答案:(1)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