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四五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四五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四五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四五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三四五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四、五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34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4分)a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 b死而不亡者寿c女将恶乎比予哉 d置杯焉则胶解析a项“知”通“智”,b项“亡”通“妄”,c项“女”通“汝”。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4分)a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b怒而飞 怒:愤怒。c阴阳之气有沴 沴:不和。d若夫志意修 修:修理。解析a项,自我夸耀。b项,奋起。d项,美好。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其妻子环而泣之b为宋王使秦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而辍冬c胜人者有力 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d是接而生时于心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解析a项均为代词, 他的。b项,介词,替/介词,因为。c项,助词,的人/助词,表停顿。d项,介词,在/介词,向。答案a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a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b企者不立,跨者不行c尝与汝登高山d卫有恶人焉解析a项“本事”指“农事”,b项“不行”指“走不远”,d项“恶人”指“相貌丑陋的人”。答案c5下列各句中活用词的活用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4分)例句:是以日进也a思物而物之 b是以圣人犹难之c其坚不能自举 d郢人垩漫其鼻端解析例句和d项均为名词作状语。答案d6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4分)a子何为者邪? b自胜者强c以为莫己若者 d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解析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d7名句默写。(10分)(1)从天而颂之,_!(2)知人者智,_。_,自胜者强。(3)_,小年不及大年。(4)水击三千里,_。(5)至人无己,_,_。(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7)日出而作,_,_,而心意自得。答案(1)孰与制天命而用之(2)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3)小知不及大知(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7)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二、阅读理解(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4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8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百川灌河 河:黄河。b不辩牛马 辩:分辨。c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损害,减少。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解析c项,少:轻视,看不起。答案c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4分)两涘渚涯之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今我睹子之难穷也a/ b/c/ d/解析均为结构助词,的;为代词,这种说法;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b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4分)例句:顺流而东行a秋水时至 b轻伯夷之义者c吾与之友矣 d劳我以生解析a项和例句都属于名词作状语。答案a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2分)(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7分)译文:_(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分)译文:_答案(1)于是河伯自己感到非常高兴,以为天下的盛美全归于自己了。 (2)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6分)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下,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髺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襄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茫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选自庄子说剑,有删节)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b请治剑服 治: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解析a项,谋:图谋。答案a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a.b.c.d.解析a项,到/在。b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指“日夜相击于前”。d项,结交、帮助/和。c项,均为连词,表修饰。答案c14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项是 ()(4分)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a bc d解析是“左右”的话,不是“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是间接表现庄子的机智。的陈述对象是“大王”。故应选d项。答案d15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解析a项,原文第三段“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说的是庄子的剑而非剑术。c项,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d项,主旨是劝说赵文王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君主应做的事情。答案b16翻译文中最后一段话。(10分)译文:_答案(赵文)王就牵他走上宫殿。割肉的人送上食物,文王围绕他看了三次。庄子说:“大王安心坐下稳定心气,剑的事情已经陈述完了。”于是文王三个月不离开宫殿,剑士都穿剑服死在他们的住处。【参考译文】从前赵文王喜欢剑术,剑士三千多人纷纷挤进门希望成为他的门客,在他面前,日夜搏击,每年死伤的多达100多人,赵文王仍然喜好这件事不厌倦。像这样三年,国家日益衰弱,各诸侯都图谋他的国家,太子悝很是担心他,招募左右的人说:“哪个人能说服王制止那些剑士,赏赐他千金。”左右的人说:“庄子应当行。”太子就派人用千金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庄子和使者一同前往,见到太子说:“听说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士的喜好,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却违备了大王的意图,向下不敢面对太子,那么自身也受刑而死,我还能安心接受金子吗?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向下敢面对太子,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对。我们大王见到的,只有剑士了。”庄子说:“对,我擅长舞剑。”太子说:“现在您如果穿读书人的衣服来见大王,事一定不会成功。”庄子说:“请允许我准备剑士的服装。”准备剑士服装三天,才拜见太子。太子才和他去拜见赵文王。 庄子进殿门不小步快走,看见文王也不下拜。文王说:“你想拿什么教育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所以拿剑来见大王。”王说:“你的剑为什么能进宫殿?”庄子说:“我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也不留下行迹。”王非常高兴,说:“天下无敌了。”庄子说:“舞剑的人,故意把破绽露出来,用小利引诱对手,然后击发,反而能占得先机。希望能够试一试。”王说:“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等安排好斗剑的场面再来请您。” 王就让剑士较量7天,死伤的有六十多人,剩下五六个人,让他们捧剑到殿下,就召庄子。王说:“今天试着让那些剑士比剑。”庄子说:“我已经看很久了。”王说:“您用的武器,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捧的这把就可以。然而我有三支剑,只等王用,请先说后试。” 王说:“希望听您说三剑。”庄子说:“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说:“天子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的剑,用燕溪石城,齐岱做锋口,包容四方,囊括四季,按五行控制,凭奖惩决断,向上能砍断天上的浮云,向下能穿越大地。这把剑一使用,制服诸侯,天下都臣服了。”文王茫然像失去自我一样,说:“诸侯的剑怎么样?”庄子说: “诸侯的剑,把了解勇士和清廉的人作为锋口,向上顺应自然规律,向下顺应四时规律,切中百姓利益来使四乡百姓安定。这剑一用,四境之内,没有不诚心服从听从您的命令的”。王说:“平民的剑怎么样?”庄子说:“平民的剑,像蓬乱着头发突出鬓角垂下的帽子,互相怒目而视却都说不出话,在前面互相搏击,向上斩颈项,向下杀肺肝,和斗鸡没什么区别,一早晨命就没了,没有办法用在国事上。现在大王有天子之位却喜好平民的剑,我私下认为大王看不起自己。” (赵文)王就牵他走上宫殿,割肉的人送上食物,王围绕他看三次。庄子说:“大王安心坐下稳定心气,剑的事情已经陈述完了。”于是文王三个月不离开宫殿,剑士都穿剑服死在他们的住处。三、语言运用(16分)17请仿照画线的句子,为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补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话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基本一致。(8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对祖先的祭拜,是炎黄子孙慎终追远情结的反映;对长辈的祝福,是中华民族孝心文化的演绎;_;_拜年,是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仪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答案示例:(1)对亲朋好友的感谢,是知恩图报的道德文化的延伸(2)对邻人街坊的问候,是华夏文明中礼仪文化的延续(3)对自己新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祈祷,是理想和信仰文化的表达。18下面是一位学生在教师节期间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感谢信,其中有多处地方存在毛病,请指出来(填序号)并对其中3处进行修改。(8分)张老师:您好!今天是您们的节日(1),惊悉您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我感到非常高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