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doc_第1页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doc_第2页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doc_第3页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doc_第4页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金色花 执教者 王渭英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1 这篇课文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 4 课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 ,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和亲情”,金色花是一篇表现母爱的诗篇,作者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本篇作品与单元内的其它作品不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 2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孝敬回报父母,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情分析 1. 本文是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含蓄,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利于诵读,切合学生心理及充满童稚的想象这一特征。 2. 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生长环境的因素,对平淡生活中父母亲之爱没有敏锐的体验,也绝少会想到回报。 3. 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还不甚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泰戈尔及其主要作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2.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书写情感。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美读感知法、启发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调查导入: 1.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 2. 妈妈生日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3. 你知道妈妈的最大心愿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关注母爱 二、走近作者 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就是泰戈尔。他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用微笑融化读者。泰戈尔( 18611941 ) 印度 著名诗人、 文学家 、 作家 、 艺术家 、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 加尔各答 市一 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 1913 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诗人 纪 哈 纪伯伦 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多读泰戈尔的诗吧,会让你的心灵变得纯净,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 学生搜集泰戈尔的资料 了解作者 三、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1) 嗅 ( ) (2) 罗摩 ( ) 衍 ( ) 那 (3) 匿笑 ( ) (4) 祷告 ( ) (5) 沐浴 ( ) (6) 花瓣 ( ) 认读识记 基础 四、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要学好诗歌,我们首先要朗读,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 相信大家还沉浸在孩子与妈妈的嬉戏中吧?刚才听课文录音,同学们感觉怎么样?其实我们也能读好,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声表达。(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速等) 3. 同学们认为,这篇散文诗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读? 明确:感情基调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听读课文了解感情基调,学习朗读 五、美读悟情 1. 如果同学们能够用心感受,反复吟咏,一定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然后选择你最喜欢 12 个语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学生个别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 美文就应该美读,如果配上音乐,岂不是锦上添花?下面,就给大家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我们和乐齐读,畅游在这温馨的金色花世界里吧! 学生读 练习朗读 六、 感受入情 采访小天使 1. 孩子,你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2. 孩子,你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些事? 3. 孩子,你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总是瞒着不让妈妈知道? 看过孩子和妈妈的嬉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说一说: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 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妈妈。 4. 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孩子、天真、淘气、贪玩、孝顺、关爱、可爱、善良。 5. 妈妈是怎样的人? 明确:关心、担心、无私的爱、慈祥、亲切。 明确: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明确:(三次嬉戏) 明确: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让妈妈嗅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七、写出你的爱 孩子懂得母爱是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其实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细流时时刻刻地滋润我们。读了课文,你理解这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了吗?在你心中,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怎样的? 同学们简直就是作家,道尽了对母爱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播放鲁冰花)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对,是鲁冰花,它曾经唱响街头巷尾。为什么这样一曲淡淡的流行音乐会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歌曲?正是因为她抓住了路边小花的无私,对孩子“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唱到了大家的心灵深处。让我们每个人都当一回金色花、鲁冰花好吗? 如果哈里 波特送你一根魔法棒,你可以变成你想变的任何东西,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什么?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回忆往昔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精心准备的爱心卡片上。 (学生自由发言)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话语让我很感动,没想到你们理解的这么深刻,我很高兴,为你们,更为天底下所有的妈妈。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佛说,一花一叶一世界。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美的姿态,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投影,便是世界上最深情的语言。所以说,花开无声,大爱无言。最后,我想和大家用一生来回味这样一句话:有一份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母亲。 九、布置作业 生字词,阅读泰戈尔其它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图 小调查导入 介绍作者生字词 听读朗读课文 感悟合作探究 拓展练习小结 金色花说课 【说教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是书写亲情的美文,金色花也不例外,诗中所表达的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优美的语言也足以感染每一个情感丰富的学生。学习本课,首先要达成本单元要求,即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学习朗读;其次,还要能感受母子情深,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熏陶作用。 【说学生】 初一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 孩子 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懂得回报母亲。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说教法】 朗读感知法: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散文诗的基调。 感悟思考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基本情感,深刻感悟母爱的真谛。 合作探究法:设计适当的问题为课文释疑,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出示幻灯片,简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依据:新课标指出:要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媒体设计思路:将大量的语文信息利用简单的幻灯片的形式在极短的时间里展示给学生,节约了上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投影:与课文配音协调一致的动态画面)依据: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本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感情朗读,播放课文录音,容易使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诗歌主题和思想感情,也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朗读。动态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优美画面,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思路:课文泛读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听读中感知情节,感悟思想。动态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想象诗歌中的优美画面,进一步领悟思想感情。 3. 学生自由朗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诗歌所写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依据: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4.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 5. (投影:当妈妈的时候,我) 提问:孩子变成了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 “ 当妈妈的时候,我 ” 说一说。 依据:朗读应有层次性,对文本的了解也应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这一环节,有利于使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的思想感情。 6. 感知人物 (投影:我读出了一个 _ 的孩子,我读出了一位 _ 的妈妈) 回答:孩子(活泼可爱机灵顽皮等等) 妈妈(慈爱温柔美丽勤劳等等) 依据:这一环节是由上一个环节自然过渡来的。新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难 (用幻灯片出示讨论的问题) .“ 我 ” 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 孩子为妈妈做了不少事,为什么却不告诉妈妈? . 孩子回来了,妈妈为什么还说他 “ 你这坏孩子 ” ? 媒体设计思路:以幻灯片展示问题,可以节省授课时间,将问题直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及时讨论。 1. 学生讨论(六人一组) 依据: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学生谈朗读体会 依据: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一环节可以完成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3. 教师小结:母子情深 (四)扩展内涵 孩子懂得母爱是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其实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细流时时刻刻地滋润我们。读了课文,你理解这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了吗?在你心中,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怎样的? (五) 写出你的爱 同学们简直就是作家,道尽了对母爱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播放鲁冰花)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对,是鲁冰花,它曾经唱响街头巷尾。为什么这样一曲淡淡的流行音乐会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歌曲?正是因为她抓住了路边小花的无私,对孩子“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唱到了大家的心灵深处。让我们每个人都当一回金色花、鲁冰花好吗? 请用 “ 假如我变成了 ” 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亲)的爱。 媒体 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写出对父母的爱,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六)课堂小结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 “ 我们也爱母亲 /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 我们的爱是溪流 / 母亲的爱是海洋 ” ,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播放歌曲懂你) 媒体设计思路:让学生在动情的音乐声中深一层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