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和2012年工作重点.doc_第1页
垫江县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和2012年工作重点.doc_第2页
垫江县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和2012年工作重点.doc_第3页
垫江县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和2012年工作重点.doc_第4页
垫江县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和2012年工作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垫江县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和2012年工作重点垫江县农业委员会2011年粮油生产遭受了春季多雨低温,夏秋干旱的自然灾害,给大春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晚秋生产也有较大影响,在市、县政府和市农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制止撂荒,增加面积,科技减灾,工程抗旱,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9.5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38万亩,比去年增加2.1万亩,粮食产量38.133万吨,平均亩产391.6公斤,比大旱之年的2006年增加7.9342万吨,人均占有粮食超过400公斤,可提供商品粮13万吨。油菜种植面积11.8万亩,总产1.458万吨。一、主要措施以小麦、油菜、水稻、玉米、高粱、红苕等六大作物高产创建工作为突破口,促大面积粮食生产。(一)创新机制:一是按照市农委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每个项目乡镇必须建设千亩以上的核心区和万亩以上的示范片,抓好100亩攻关片,地点选择在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口粮田建设和粮食能力建设项目区等亮点区域,集中打造和体现粮食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农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助农惠农政策、项目资金向万亩高产示范区域倾斜,对参与高产创建的农户实行物化补贴。三是培养粮油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引领农民种粮,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种植效益,每个项目区内培育100亩以上大户1户以上,今年高产创建示范区共培育粮油专业合作社8个,种植大户75户。四是做到技术、种子、肥料、农药“四统一”补贴,用于粮油示范片物化补贴220万元。五是引进8家种子企业参与高产创建项目,农资以批发价供给高产创建户。六是实行考评机制,对项目主持人完成目标万亩片的外出考察学习、评先评优、成果申报优先;对万亩片完成目标的乡镇按5元/亩给予工作奖励,弥补培训推广费用。(二)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 一是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刘扬任组长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高产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县政府组织了8个固定的督查组在春播、田管、病虫防治、抗旱进行督查指导,对各乡镇阶段完成情况,特别是高产示范片每季度实行排名。二是狠抓粮油增产集成技术培训推广,对乡镇农技干部和农民开展集成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抽派30名粮油技术人员驻乡指导生产,为解决万亩片面积大,技术指导难以到位,每1000亩聘请一名兼职的农民技术员就地指导,工作考核后每月误工补助200元。(三)经费保障高产创建。财政资金补贴278.5万元,油菜141万元:新明镇明月村为核心的万亩油菜示范片免费提供种子11万元,同时对千核心示范片的专业机耕、除草剂等农药、硼肥直补10万元,给种植户每亩直补100元,对全县油菜生产财政资金提供种子。小麦20万元:以曹回镇石鼓村为核心的千亩小麦示范片渝麦9号种子补贴20万元。水稻47.5万元:周嘉镇整建制高产创建品种以渝优203、Q优8号、冈优158等高产优质品种为主,对5个千亩核心片每亩补贴种子款25元(种子市价的50%),共补贴12.5万元,每亩补贴钾肥5公斤约20元,共补10万元,规范化栽培亩补20元,共补10万元,春播现场和工作补贴5万元。玉米20万元:周嘉镇万亩市、县联创示范片统在一技术指导的基础上, 品种以东单80、k玉8号等高产品种为主,每亩补贴种子款20元。红苕20万元:万亩红苕每亩种子款20元。高粱30万元:县级高粱再生高粱高产创建永安镇、周嘉镇实施,每亩免费提供种子、主要农药实行补贴30万元。二、工作成效(一)粮油高产创建1、水稻整建制推进万亩高产创建。2011年在周嘉镇实施了水稻整建制推进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实施面积35700亩,经专家田间测产,平均亩产574.5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亩产512.6公斤增加 61.9公斤,增产12.1%。整镇推进产量结果与效益分析:经田间测产平均亩产574.5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亩产512.6公斤增加 61.9公斤,增产12.1%,按市场价格2.5元/公斤计算,新增产值154.75元/亩。扣除生产成本711元/亩,纯收益725.25元/亩,比非示范区增加纯收益149.75元/亩。千亩片产量结果与效益分析:经田间测产3个千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产量705.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平均512.6公斤增加192.9公斤,增产37.6%,增加产值482.25元/亩;比推进区平均亩产574.5公斤增加131公斤,增产22.8%,新增产值327.5元/亩。扣除生产成本708元/亩,纯收益1055.75元/亩,比非示范区增加纯收效480.25元/亩。2、玉米万亩高产创建。周家镇示范片平均亩产573.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产462.4公斤增111.1公斤/亩,增产24.0%,按玉米市场价2.1元/公斤计算(下同),亩新增产值233.31元。亩增收益227.31元;高产创建10340亩示范片共增产值241.2425万元,增纯收益235.0385万元,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千亩核心片平均亩产617.2公斤,超额完成亩产600公斤的目标任务,比非示范区亩产462.4公斤亩增产154.8公斤,增长33.48%。亩增加产值325.08元,亩增纯收益287.08元,1100亩的玉米高产核心示范片,共增加产值35.7588万元,增纯收益31.5788万元。攻关典型片平均亩产657.1公斤,超额完成亩产650公斤的目标任务,比非示范区亩产462.4公斤,亩增产194.7公斤,亩增加产值408.87元,亩增纯收益338.87元;205亩的玉米攻关典型片,共增加纯收益6.946万元。玉米最高产量617公斤,创同纬度低海拨地区高产记录。 3、高粱高产创建。项目有效面积头季1.05万亩,蓄留再生季0.651万亩,再生栽培技术推广面积0.592万亩。头季高梁总产448.77万公斤,平均亩产427.4公斤,再生季总产169.075万公斤,平均亩产285.6公斤,两季高粱总产617.845万公斤,亩平588.4公斤,比项目区外本地品种平均亩产246.8公斤亩增高粱341.6公斤,新增高粱总产358.68万公斤。新增产值1255.38万元,亩新增产值1195.6元,高粱扫每亩收入150元,扣除生产成本750元/亩,亩新增纯效益595.6元。(注:按市场价高粱每公斤3.5元计算,下同)。完成效果好。4、小麦高产创建。曹回镇小麦万亩片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量256.8公斤,比大面积平均亩产216.3公斤亩增加40.5公斤,增产18.72%,按当前市场价格2.2元/公斤计算,亩增产值89.1元;千亩片平均亩产284.2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加67.9公斤,增产31.39%,亩增加产值149.38元;百亩片平均亩产286.1公斤,比大面积亩增加69.8公斤,增产32.27%,亩增加产值153.56元。5、红苕高产创建。鹤游镇实施红苕高产示范10330亩,经田间测产平均亩产1186.5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亩产930公斤增加 256.5公斤,增产27.6%,按市场价格0.6元/公斤计算,亩产值711.9元/亩。扣除生产成本341元/亩,纯收益370.9元/亩,比非示范区增加纯收益153.9元/亩6、油菜高产创建。2011年垫江县实际种植油菜面积11.8万亩,比2010年的9.927万亩增加8.79%。其中在新民镇、沙坪镇建立1.1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在新民镇明月村建立1000亩核心示范片,百亩攻关片2个,面积220亩。在渝巫路沿线、垫普路沿线、垫涪路沿线、垫丰路沿线乡镇打造了4.5万亩油菜观光带建设。按照农业部油菜测产办法,对大面积和万亩高产示范片进行了进行了田间测产,平均产量达153公斤,比大面积平均亩产135公斤亩增加18公斤,增产13.33%;大面积平均单产135公斤,比20092010年的131公斤增加4公斤,增产3.05%,千亩片平均单产167.5公斤,比大面积亩增加32.5公斤,增产24.07%;百亩片平均亩产188.1公斤,比大面积亩增加53.1公斤,增产39.33%。2011年全县油菜总产1458 万公斤,比 2010年的1300.437公斤增加157.563万公斤 ,按目前市场价格4.6元/公斤,增加产值724.7898万元。产业延伸效益,与油菜花、乡村休闲游、新农村建设、生态农家乐、养蜂业相结合。沙坪镇毕桥村新农村建设、新民镇巴渝新村建设融入一片金烂烂的花海之中,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游人如织,农家乐生意兴隆,土特产销售火爆。据有关部门统计油菜花乡村休闲游实现旅游收入5882.84万元。(二)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今年,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45.55万亩(次),防治面积194.47万亩(次),挽回粮油(含果、蔬、经等)损失48447.8吨,实际损失11306.05吨。开展水稻、小麦、油菜、玉米、柑桔、桑树、大豆、烟叶、蔬菜病虫等30种病虫的测报工作。针对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特点,结合天气情况、品种布局、历史资料、周边区县发生动态等因素,我中心及时发布了15期病虫防治预报,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5%。在周家镇实施高产创建整镇推进,建水稻和小麦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各一个,面积各1000亩。玉米病虫示范区内设置了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等生物、物理手段防治玉米螟,探索无公害病虫防治方法。示范区内无连片成灾病虫害发生,每亩农药成本17元,比农民自防减少15元,减少施药成本40元。示范区亩产量534.7公斤,比自防对照区(产量512.4)增产22.3公斤,增产幅度4.4%;比不防区(475.3公斤)增产59.3公斤,增产幅度12.5%,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积极培育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专业化防治。全县专业化防治组织28个,对工商登记注册的3个专业化防治组织,投入机动喷喷器55台,补助资金20多万元,办培训班4期,培训机手210名。全县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10多万亩,其中:水稻5万亩、小麦1万亩、玉米2万亩、果树和蔬菜2万亩。1、产地检疫。2011年共实施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地检疫面积4686亩,其中:水稻制种3226亩, 油菜制种1350亩,玉米50亩,柑桔种苗60亩,严格按产地检疫规程操作进行田间、苗圃、基地等的调查,作好田间调查记载,从源头上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书37份,其中种子36份、苗木1份。2、市场检疫。一是加强对水果产品的市场检疫,主要对县城内的水果批发商和销售商(户)进行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及检疫检验;二加强对花卉苗木的市场,对县城内的花卉苗木进行检疫检验,共实施检验检疫35440株;三是加强种子市场的市场检疫,检查县城种子总批发和代理商家27户,查验种子调运31批次,其中玉米种子13批次230000公斤,水稻21批次270000公斤。通过规范,种子代理商家调运种均有植物检疫证书,上述市场检疫均未发现检疫性的有害生物。3、调运检疫。全年来省间省内调运检疫共104批次。其中:省间调运检疫:63批次,主要有水稻种子1批次165000公斤,小麦种子1批次8公斤,油菜种子61批次32107公斤。省内调运检疫:41批次,主要有柑桔苗和支条7批次91900株支,水稻种子17批次42850公斤,玉米种子1批次2000公斤,油菜种子15批次20300公斤。4、有害生物调查与监测。根据市种子管理和植保植检总站及县政府的安排,我站于4月份开始起在全县开展有害生物调查和监测工作,召开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及普查人员培训会2次,培训220人,印发资料32000份。抽调16名专职检疫人员分8个组历时8个月的时间,调查25个乡镇250个村、社500个,共查品种113个,面积140000亩,参加调查的550人次。 (1)红火蚁。详查涉及25个乡镇,村和单位151个,公园2个,面积110亩,果园45个,调查面积2000亩次, 苗圃场及苗木繁殖场72亩次,花卉商家17户,人工草坪45亩次,城市绿化带46亩次,荒坡地45亩次,垃圾场22亩次,广场50亩次,自然草场70亩次。调查的品种为人工草坪、麦冬、兰花、红白牡丹、铁树、棕竹、杜鹃、菊花、橡皮树、黄角兰、黄角树、红继木、腊梅、桂花、柳树、茶树、杏树、垫江白柚、官溪密柚、温洲密桔、雪松、红枫、百香果树等。对县城的绿化地进行了重点普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未发现红火蚁在我县境内发生危害及分布。(2)柑桔溃疡病普查。我站于2011年4月、10月派出专职检疫员18人次,共用30天时间对包家和白家镇的8个品种755158株柑橘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我县其余乡镇10多个品种596687株柑橘苗采取抽查的方式调查。均未发现柑橘溃疡病病株。(3)实蝇监测情况。今年我县安装实蝇诱捕器103个,其中水解蛋白诱饵25个, 桔小实蝇引诱剂(桔小实蝇)50个,地中海实蝇引诱饵10个,糖酒醋液诱剂(柑桔大实蝇)15个,瓜实蝇诱诱饵3个。监测工作从4月到11月,历时近8个月时间。监测诱捕点分布在柑桔主产区的黄沙、长龙、桂溪、新民、高安、杠家、高峰、五洞、澄溪、曹回等乡镇的垫江白柚和琯溪密柚及夏橙内,瓜实蝇监测诱捕器点分布在黄沙乡、澄溪镇和高安镇,其余诱捕器分布在各大小果园内。2011年截止11月25日共收虫7687头,其中:南亚果实蝇6112头、宽带果实蝇1088头、黑颜果实蝇450头;桔小实蝇5头、柑桔大实蝇32头。(4)番石榴实蝇调查 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派出专职检疫员19人次,对我县番石榴实蝇寄主柑橘200亩、辣椒13亩和其它瓜果蔬菜26余亩开展了调查,并对我县2011年4月至今实蝇监测标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均未发现番石榴实蝇疫情。(5)、植物检疫及柑橘非疫区建设宣传执法年活动开展情况 成立领导小组。县农委成立植物检疫及柑橘非疫区建设宣传执法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垫江县植物检疫及柑橘非疫区建设宣传执法年活动方案。一是在永平镇举办了宣传执法年活动启动仪式;二是在县城和各乡镇设立柑桔非疫区建设和植物检疫宣传咨询台,三是共出动了物检疫及柑橘非疫区建设宣传执法年活动宣传车35次,共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印制宣传资料31000多。(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1、完成情况。2011年全县计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22.3万亩,已完成125.1万亩,制定水稻肥料大配方3个,玉米肥料大配方3个,达到30%以上的村实现整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0%以上。在8个重点乡镇各配备1台具有测土配方施肥咨询系统的数字化触摸屏。免费为2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发放配方施肥卡20万张,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率95%,高产创建100%。建立测土信息与施肥指导方案上墙公布制度,今年157个村信息上墙,占全县70%。2、项目实施效果。一是提高了农民对肥料的认识,每亩2030元的补贴,鼓励农民购买配方肥和专用复合肥;二是改变了市场肥料品种结构,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前的2005年,垫江县全县碳铵用量度5.3万吨,过磷酸钙3.7万吨,尿素0.912万吨,只有少量的复合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6年后。全县每年碳铵用量2.32万吨,过磷酸钙1.8万吨,尿素0.99万吨,钾肥0.56 万吨,复合肥2.4万吨,并且复合肥品种较多,除有复混肥外,促进了市场肥料品种的多样化;三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 ,通过测算,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区与习惯施肥区效益相比较是:水稻亩增产27.6公斤,比习惯施肥增5.3,亩增产增收49.68元,亩减少化肥用量2.3公斤,亩节成本12.84元,亩收益62.52元。示范区与习惯施肥区效益比较是:亩增产97.8公斤,比习惯施肥增18.9,亩增收176.04元,亩增加化肥用量2.1公斤,亩增加成本18.35元,亩收益157.69元。玉米亩增产73.8公斤,比习惯施肥增17,亩增产增收125.46元,亩增加化肥用量0.13公斤,但由于氮肥减少,磷钾肥增加,成本增加2.5元,亩收益123元。示范区与习惯施肥区效益比较是:亩增产79.5公斤,比习惯施肥增18.4,亩增收125.669元,亩增加成本7. 52元,亩收益127.63元。四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养分流失和肥料用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带动有机肥的增施,培肥了地力,土壤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力促进了耕地质量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3、有机质提升情况(1)项目技术内容及完成情况2011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际实施面积10.88万亩。微生物腐熟剂108.8吨,实施5.44万亩,微生物催腐剂108.8吨,实施5.4万亩。在项目区主要推广稻草粉碎还田技术、稻草堆腐还田技术、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等三种模式。(2)秸秆还田的养分情况 2011年稻草还田(土)10.88万亩,在还田前抽10块稻田称重测算,平均亩还田(土)稻草386公斤。根据近几年3414田间试验,水稻秸杆中氮、磷、钾含量平均分别为6.355g/kg、1.1665g/kg 、15.75g/kg,平均每亩投入了纯氮2.453公斤、纯磷0.45公斤(P2O51.03公斤)、纯钾6.079公斤(K2O 7.3公斤)(3)项目实施效果5监测点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秸秆还田前土壤的基础地力相比,施用腐熟剂秸秆还田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增加。容重下降0.040.16g/cm3;土壤有机质增加1.85.9g/kg,全氮增加0.0060.22g/kg,全磷增加0.060.25 g/kg,全钾增加2.32.8 g/kg。项目实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作物产量等。2011年秸秆还田后种植水稻试验,施用腐熟剂和秸杆的两个处理,平均产分别为606.5公斤和623.8公斤,而不秸杆还田的处理平均亩产570.5公斤,分别增产6.3%和9.3%;5个定点观察田,水稻秸杆还田的田块比秸杆没还田的田块增加产量分别增加13.05 kg/亩、23.2 kg/亩、30.02 kg/亩、22.5 kg/亩、15.60 kg/亩,增产率在7%以上。(五)种子工作取得成效1、完成市种子站下达的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 试验落实在沙坪镇毕桥村4社社员黄代成的承包地里,于2010年9月22日播种,10月27日移栽,2011年5月9日收获,各项技术措施严格按照试验要求执行,试验全过程各参试组合生长良好,管理科学,品种性状得以最好表现,并按时报送有关试验材料,顺利完成了该试验任务。2、完成 “两杂”品种大面积生产实际表现跟踪调查 今年确定了周嘉镇、高安镇和鹤游镇三个乡镇为调查点,每个点调查杂交水稻品种20个,杂交玉米品种20个,共调查杂交水稻品种60个,杂交玉米品种60个,按要求录入汇总后上报,并进行了相关结果分析和提出建议,为优良“两杂”品种在我地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3 、做好“两杂”主导品种推荐 2011年由垫江县农委组织,县种子管理站承担,开展了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选择了15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田间示范种植,采取同田对比试验与大田示范相结合进行。展示通过组织专家田间鉴评、测产,依据田间表现、测产结果和稻谷品质,确定渝香203、内5优5399、渝优7109、Q优8号、庆优108、冈优158等六个品种作为全县2012年杂交水稻主推品种,并结合市上推荐的主导品种一起向社会公布,引导农户购买和种植。 4、规范种子经营行为 按照“两杂”品种备案登记制度的要求,历时1个月,对全县27家种子批发商经营的“两杂”种子进行了品种登记。共登记品种331个,经整理、审核,剔除重复的,共有品种240个,其中水稻114个,玉米126个。我们发现,今年同一品种在不同企业出现的机率较大,有22个品种出现重复,尤以冈优881、冈优364和濮单6号较为突出。通过品种审核登记,有效地杜绝了未审先推现象和退出品种流入我县种子市场,从源头上把好品种入口关。共出动执法车辆56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20人次,对全县40个场镇的280多个种子经销网点全面进行检查,严查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对10起违规引种或销售不合格种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没收违规种子110公斤,没收未包装的散种子40公斤,罚款1.243万元,已全部结案。5、加强种子质量监管 今年共抽检102个批次的种子,对全县27家县级种子代理商的50个批次种子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4个不合格,合格率为92.0%,接受委托检验52个,12个不合格,合格率76.9%,对不合格批次的种子及时作出了相应处理,把住我县种子质量入口关,杜绝了不合格种子流入我县市场。6、加强对辖区内制种企业的管理积极为企业和制种农户牵线搭桥,力争制种面积的落实到位。2011年我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近4000余亩。为把好种子质量关,确保种子质量,苗期进行了隔离情况检查,派出技术人员对全县杂交水稻制种田进行了田间花期质量检查,共10个制种组合。,发放种子田间生产质量整改通知书4份,要求限期整改,督促企业组织力量弥补,以保证制种种子质量。7、认真搞好田间质量鉴定和调解种子纠纷 建立了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