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研究.doc_第1页
教学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研究.doc_第2页
教学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研究 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也被推入市场,推向社会,引入了竞争机制。教学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教学效率的竞争。为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提高教学效益,多少专家学者勇敢拼搏,积极开拓,大胆实验,力图以最佳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非单纯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单一条件,而取决于各种因素相互协同,共同配合。 一、师生协同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条件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践中很多教师呕心沥血,废寝忘餐,孜孜不倦地向学生不断灌输知识,意欲把自己的一切都教给学生,然而由于得不到学生的共识,劳而无功,效率很差。好些学生胸怀大志,向往美好情景,很想学好,因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帮助,结果也是很难成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教师与学生同心协力,善意合作,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师生的协同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的同一性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为了一定的目标,目标对人有激励、鞭策、引导的作用,促使人们勇敢奋斗,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教师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他本人的学习目的,原则上学生的学习目的应该是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与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人有个性特征,有各自的观念和意识,因此有各自的奋斗方向,同时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天下之大,行业之多,各胜特长,各有发展。 不学外语的人可以成才,不学数学的人也可以成才。当学生选择的道路不同,也就有可能学生的学习目的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假如某个学生想当文学家,它对数学的兴趣是不太大的,数学教师总想把他培养成数学尖子,千方百计想让他学好数学,然而只会激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教师的努力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生进步,反而产生反作用。 怎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达成一致呢?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注意因势利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教育学生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当教师与学生的目标达成一致后,教师与学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想基础,教师的努力就会对学生产生动力,教师的劳动就对学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教师发出的光和热就会照亮学生的前程,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感情的融合性 喜欢学数学的人不一定喜欢每一个数学教师,虽然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但由于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造成人们之间相处的感情条件,当感情不相融洽时,相处在一起就乏味,不高兴,甚至敌视。教学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在不愉快的感情环境中,生活就会缺乏乐趣,缺乏积极性,因此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热情洋溢、性格开朗、为人正派、乐于助人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而那些自以为了不起,嘲弄、鄙视、随意咒骂学生的教师,教学效果总是不佳。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处处关心学生,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感情交融、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这样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学生是应该的,只是批评要抱善意的态度,治病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把人整死。 感情交融的教学环境给人以亲切愉快,轻松的感受,是“愉快教学”,是“情感管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激励力量,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理想环境。 、方向的一致性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学习方法千姿百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适应什么样的学生学习,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实践中可见,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这一班学生有效,但对那一班学生就不那么有效了;对这些人适应,对另一些人就不一定适应了。因为人有各自的爱好和兴趣,有的爱动,有的爱静;有的适宜批评,有的适宜表扬;有的适宜“注入”,有的适宜“启发”。每人学生有各自的学习方法,当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适应时,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就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 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为学生而生存,教学相长,师生共促,一切教学理论都是建立在这种师生协同合作的基础之上,这是取得最佳教学效益的前提条件。 二、教育目的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协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基础。 教育目的是教育想要达到的境地,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教育侨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学过程的组织,起着指导作用。打开中外教育史,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政党,总希望教育为社会的建设事业尽快培养大批的有用人才,从而想方设法组织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材难度。向学生尽可能多的灌输知识。然而学生是人,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人的发展存在着特殊规律,人的接受能力存在着限度,人还有个性特征,有各自的兴趣和爱好,超负荷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只能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学效益也很差。诚然片面强调国家的教育目的,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为此,教育家们锐意改革,以“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前提。什么“愉快教学”、“乐学教育”、“合作教育”等实验声势浩大,更为偏激者要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人的经验的不断总结”,从而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的主张,一改夸美纽斯的“课堂中心”、“知识中心”、“教师中心”,取而代之以“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归结为以学生为中心。这虽然适应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但结果使美国人惊奇地发现,美国教育落后了,偏离国家的教育目标太远了,证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是不成功的,影响了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生存的要求培养合格人才,但制定教育目的一定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必须考虑学生能够接受,怎样使学生接受。当教育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教学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觉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学习效果就好,这样教学效益就高。 三、视觉、听觉、触觉各神经系统相互协作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人们都知道,原始的教育是师傅带徒弟、父母教儿子、长辈教晚辈,这样一代一代的把自己与前人的经验传给下一代,当时没有教科书和其它资料。学生掌握知识全凭自己的听觉器官,这样学生接受知识信息是单一途径,单一渠道、单方面接受,也没有自学、温习、巩固提高的机会,因此,接受的信息很少,信息传播范围很小,速度很慢,教育花费的精力很大,教学效益很低。后来,有的人把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写出来,作为资料记存下来,学生可以一边听教师上课,一边对照看书本。随着文字的出现,教师也可以把教学内容写出来,使学生既听又看,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听觉器官不足造成的遗漏,另一方面又可以自学、温习,同时大大增加了知识的流传领域。教学效益显著提高。实验发现,少年儿童看过一遍记住的内容,比听一遍记住的内容多一点六倍。当然,单凭视觉器官虽然可以进行知识的传接,但效果也不太理想,当教学中使用声音和光感时,启动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当听觉、视觉神经达到理想的兴奋状态时,教学效益远远超过单一效果的简单相加。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采用抑扬顿挫的、和谐动听的语言系统,运用各种色彩的光感条件,协调连续地对学生施以刺激,使教学效果更佳. 最后人们又惊奇地发现,触觉器官也是传播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盲人接受知识多凭触觉。动作技能的掌握,自己动手做一做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所以, 教师学会了教学生自己动手写字、做作业、做练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证明:既看过,又听过,还写过,比单只看过所记住的东西多四倍。 教学工作发展到今天,传输知识信息的各种神经系统人们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一个教师可以面向几十、几百甚至更多人,把前后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很快地进行传递,谓之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际上也是充分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传输渠道。 人们深深地懂得,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神经都活动起来,使这些渠道畅通无阻,从而大量接受知识信息,并在神经细胞中形成极大的影响,留下深深的痕迹。 四、左右脑配合为提高教学效益提供可靠保证 从前人们不知道思维是由人脑管的,现在不仅知道了大脑思维,而且知道了左半脑、右半脑的思维是不同。美国科学家斯佩里通过实验表明:人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主要是语言的、分析的、数理、抽象思维的功能,其操作是串行的、继时的信息处理,是因果式的思维方式,循序渐进, 属于线性思维。右脑主要是非语言的、综合的、直观的、音乐的、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功能。其操作是并行的、空间的信息处理,是非因果式的思维方式,是无序的,属于多维思维或立体思维。人的显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左脑,潜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右脑。 左脑管瞎“语言中枢”,负责理解文字、语言、数学计算,将复杂的事情细分成单个的要素,有条理地展开思维,左脑思维一般具有确定性,严格性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有能行性,可见左脑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有明显的局限性,左脑能处理抽象领域里的问题,却无法处理形象领域里的问题。左脑在语言、文字、符号、数字所及的领域里可以大显神通,却不能处理尚不能用语言符号表达而只能依赖直觉的问题。左半脑之不足是右半脑之所长,右半脑思维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以及排列法,用符号语言明确表达的特点。可见右脑有很大的形象、直觉、想象、假说与重大发现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右脑只能提供不严格不确切、不十分可靠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进一步加工就还不能称为成果。右脑只能贡献粗胚或半成品,而无法提供严格、精确、成熟的正式成品,在右脑提供的半成品中,可能有珍贵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也可能有荒谬无用的废品。 左脑是抽象思维的主力,但右脑的配合参与也是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强抽象和完全理想式的抽象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