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初探.doc_第1页
小学高段“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初探.doc_第2页
小学高段“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初探.doc_第3页
小学高段“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初探.doc_第4页
小学高段“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初探.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沉淀与突破:小学高段“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初探【摘 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努力探究提升高段学生作文评改有效性的策略,以博览名家名篇来帮助学生扩充素材储备;以科学组合学伴来建构高效的合作型评改小组;以全员参与汇聚群体智慧来帮助学生修改习作并学会写作;将优秀习作展示出来激励学生认真修改。旨在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习作评改指导方案,引导学生乐于修改,勤于修改,善于修改自己的习作。【关键词】合作 个性 诊断 作文评改作文是什么,字典中的解释是:1.撰写文章。2.指学生的写作练习。显然,作文的写作主体是学生,作文内容是学生书写的自己的见闻和思想,是学生个人的思维火花的结晶,因此,作文的修改权应属于作者本人。对于教师,说到作文脑海中马上浮现的是命题指导行文的审核评改这一习作教学过程,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最难,也最易被忽视的环节,从某种程度说,它直接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关系着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那么什么是评改呢?字典上的解释是:评议批改。从字面上看,评包含议论、评论、评议的意思,没有议论,如何评?既然写作的主体是学生,内容反映的是学生的思想,那么评与议的主体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学生,而不应是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用语习惯,强行替代这一过程。现状与反思: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作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评改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但是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的主客体定位不清,作文评改很少关注写作主体,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作文评改模式单一,缺乏开放、民主的作文评改氛围,教师长期的越俎代庖,使学生的自行评改能力逐渐下降。广大教师作文评改得勤勤恳恳却见效甚微,学生的作文依然内容空洞,情感浮夸,形式套路。叶圣陶先生对此颇有感慨:“教师改作文是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近年来,有不少同仁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评改方法,给作文评改提供了一些新思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素质教育和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作文评改的创新做法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法。诊断原意为:1.诊视病人而判断其病症。 2.指对病症经诊视后作出的结论。顾名思义,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发挥学生个性,自主探索,合作互动评改。沉淀与突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互相修改习作,有序地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叶圣陶先生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曾谈出几点意见:第一,教师改文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行改文;第二,要使学生能自行改文,学生应该辨别自己文章的优缺点;第三,严格要求学生探索修改方法,学生一定能学会修改文章。让学生合作评改作文,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学生改文水平有多高,作文水平就有多高,一次课堂“诊断”、“评议”、“修改”,就是对学生写作能力、作文知识等方面的一次大修炼。诊断与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写作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与“学生写,老师批”的传统方法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加大了训练密度,增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所在,同学们在互评作文时,共同解决评改中的难题,探究写作经验,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取长补短。通过学生互评作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一、积累与建构1博览名家名篇,丰富语言储备评论别人的作文,首先需要会鉴别、比较,而学生的阅读面普遍狭窄,积累的素材少, 以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评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比较、分析、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比较,就增大阅读量,丰富自己的作文储备,而后才能进行比较、分析。多读多诵名家名篇,既能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另外,积累的东西多了,心中就会有感觉,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2了解写作水平,科学组合学伴影响作文评改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个体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诊断式作文评改之前必须做好这方面的了解与调整,以帮助学生在自由组合小组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形成科学组合,确保合作评改的效果。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以一名学优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为一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推选一名组长,全面负责设计本组的评改活动。合作小组在活动时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型活动。二、分析与诊断合作诊断式新型课堂结构,不再让教师代替包办或唱主角,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评改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读自己欣赏,自己评自己议论,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再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来提高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评、议与修改的目的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1.认真阅读片段,作好评改准备由教师在学生习作中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各小组选择某篇中一或几段最需要修改的内容讨论决定要修改的内容作,组长带领组员认真阅读。阅读是作文评改的基础,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认真品读,缺乏这一环节,则接下来的所有都无法进行。2.学生自行诊断,发表个性化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段习作,每位学生的看法都会略有不同,同是评改记叙文,有人侧重评论语言,有的侧重评论思路,有的侧重思想同样是对语言的要求,有人侧重严密,有人注重生动如某一组在开车诊断报告中写道:“我狂按方向按钮,我按上、左、下、右下、右、下,漂移了,真的漂移了,一个大漂移真是漂亮。第一次用了漂移。”摘自开车任俊明:最后一句话,“第一次用漂移”应该加上人称。黄嘉乐:最用一句重复了,“漂移”可以改成一些形容惊险的成语。唐睿:题目是开车,可是最后一段却写了“第一次用了漂移”,这与题目不符合,应改为第一次漂移;对漂移的过程描写不够细致,应该写得再真切、具体些。向少勇:看了这两段话,总觉得不通顺,为什么说“一个大漂移真是漂亮”?漂亮在哪里呢?缺少具体的描写。修改作文时应逐字逐句地进行,这一过程应是独立完成的,因此,拿到一段要修改的文字时,首先要做的是独立修改,修改第一遍要从基础开始: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标点符号应用是否正确,叙述内容是否完整等。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再就布局谋篇、行文构思进行分析,内容是否具体,中心是否突出,分段是否正确,遣词是否准确3.合作参与会诊,形成普遍共识小组讨论后,学生个人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然后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这种评改既促进了学生对自己文章的深入反思,同时也提高了对他人作品的鉴赏能力,即是评价他们,也是自我批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个人见解,利用已知研究新知,变他知为己知,进而转化为全组共识。三、修改与指导1.聚集智慧结晶,齐心修改病文学生听取各组员个性化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观点,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和看待问题,从而形成自己最终的修改意见,完成一篇全新的作文片段。如开车中,修改后学生的片段也略有不同:唐睿:我狂按方向按钮,汽车的轮胎磨出了烟,发出刺耳的声音,在底面划出了一道轮胎的印痕,我第一次用了漂移。向少勇:我不停地按着方向按钮,手心不觉冒出了汗,车子开始转弯了,我真的漂移了,我手紧紧撰着方向盘,我真的完成漂移了,太令人激动了。黄嘉乐:上、左、右下、右、下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接下来,车子急速转弯,漂移,我完成了漂移!漂亮的漂移!汽车轮胎摩擦底面的悦耳的声音,把我带上了天堂。2.对比精讲佳作,提高鉴赏能力小组活动大体完成预定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地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的赏析。这样既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又能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学习伙伴的智慧结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是组长汇报,也可以是组内推荐,或者毛遂自荐,以及教师指定。发言人要汇报本组的具体讨论情况的情况,既提出本组各自的意见,有要提到组内共同的结论,还可以总结带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相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意见仍有欠缺 ,或者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启发或者再给时间讨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如绿豆发芽观察日记一则诊断报告中,其中两组评改好的片段为:“呀,绿豆的嫩芽儿长高了,比原来直,身子也比原来粗壮了些,像一位昂首挺胸的解放军战士,圆圆的脑袋上长出了两只小耳朵,忽闪忽闪的,真可爱。”“早晨,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绿豆,这个小淘气伸出了自己白白嫩嫩的小手,脱掉了外套,探出了小脑袋,活像一个身穿绿衣服的青春勃发的少女,在那一味地矫情做作。咦?这小家伙好像不大精神,耷拉着脑袋,我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它,皮肤又干暗淡,许是缺水了吧?我拿起水杯,让它足水,这会儿,它变得又滑又嫩,肤如凝脂也不过如此吧,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啊!”同样的片段,两组改得截然不同,这时,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精讲佳作,使学生的思维进行第二次撞击(第一次是小组讨论),让各种独特的思想都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维火花。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作文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总结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发言,有意激起更多的水花,拓宽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并有的放矢地就普遍问题进行探讨,使结论得以升华。三、评价与反馈 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法本质特征就在于自主、合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诱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聚集集体智慧。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主动扎实地参与合作,并在合作中受益发展,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这最后一关,也是十分关键的。 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与书面的评价上,老师们还应积极探索新的习作评价途径,从关注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实现评价方式的行为化。1.把评改过程“展”出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组长汇报,也可以是组内推荐,还可以是教师有意识地指定等等。发言人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情况时,既要陈述片段中有普遍性的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的评改仍有欠缺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时,教师可通过追问、引导、启发或者再给时间讨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2把评改成果“读”出来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说过:“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班级中朗读学生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学生习作的理解与肯定。学生对作文的修改是对原文的再创造、再加工,精彩的再创造,或者重塑,是其他学生习作过程中模仿和借鉴的对象,而朗读优秀这一做法既发挥了导向作用,又起到了鼓励、促进与创设情境的作用。3.把评改效果“延伸”出去优秀习作的辐射作用不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安排将其展示在校园橱窗里,或是在校园广播站播出。当发现自己的习作上了橱窗或是在广播中播出时,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将是不言而喻的,对习作的修改热情也跟着水涨船高。前进与追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法从根本上实现了这一理论。因其特有的组合的自由性、形式的多样性、评改目标的层次性、评改内容的选择性、评改活动的自主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融入到合作中,并积极主动地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并把学习伙伴融成了一个整体,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变了教师辛苦评改无实效、学生始终无突破这一现状,大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 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利用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能享有较多的学习自主权,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评改活动,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动耳、动口、动眼、动脑、动手甚至动情,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巧,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不仅会评、会改,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写,在兴趣盎然中向会学、乐学、好学方面发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合作诊断式作文评改的关键在于激趣,在于取长补短关键。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靠精改几篇大作文略改几篇小作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诊断多评价多修改,长此以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1王万松.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J.黑河教育.2007(5)2刘新平.传统作文批改的几大弊端及纠正.J.课外阅读(中旬),2011(7)3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4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