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机毕业论文.doc

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优秀含26张CAD图纸+机械举升机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优秀含26张CAD图纸+机械举升机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rar
诚信承诺书.doc---(点击预览)
文献综述.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剪式小型举升机设计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举升机毕业论文.doc---(点击预览)
中期检查表(3).doc---(点击预览)
中期检查表 (2).doc---(点击预览)
SJJ-0-0.DWG
SJJ-1-0.dwg
SJJ-1-1.DWG
SJJ-1-101.DWG
SJJ-1-103XIANBUYONG.DWG
SJJ-1-104.dwg
SJJ-1-1zhitui.dwg
SJJ-1-2-1.dwg
SJJ-1-2-101.DWG
SJJ-1-202.DWG
SJJ-1-204.DWG
SJJ-1-3.DWG
SJJ-1-4.dwg
SJJ-1-403xianbuyong.DWG
SJJ-1-407xianbuyong.DWG
SJJ-1-410.DWG
SJJ-101.DWG
SJJ-2-0.DWG
SJJ-2-002xiaozhou.dwg
SJJ-2-1-201.DWG
SJJ-2-1.DWG
SJJ-2-2-1.DWG
SJJ-2-2-101.DWG
SJJ-2-2-102.DWG
SJJ-2-2.DWG
SJJ-3-0.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4808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7-04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50
积分
关 键 词:
小型 举升机 机械设备 装备 毕业设计 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 机械举升机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资源描述:

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优秀含26张CAD图纸+机械举升机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文献综述+外文翻译】【27页@正文128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 外文翻译.doc

CAD图纸26张含装配图

中期检查表 (2).doc

中期检查表(3).doc

举升机毕业论文.doc

剪式小型举升机设计任务书.doc

开题报告.doc

文献综述.doc

剪式小型举升机

任务书

毕业设计题目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次设计的举升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为:额定举升载荷0.3吨;在载重3吨情况下,由最低位置举升到最高位置需400秒;最大举升高度为15000mm。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1]  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孙恒,陈作模,葛文杰. 机械原理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郭克希,王建国. 机械制图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刘鸿文. 材料力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于永泗,齐民. 机械工程材料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  左健民. 液压与气压传动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廖嘉璞. 液压传动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8]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M]. 第五版. 第五卷. 北京: 化工工业出版社,2008.

[9]  官忠范. 液压传动系统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王伯平.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  Donald Hearn, M. Pauline Baker. Computer Graphics with OpengGL[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进行结构计算、强度计算

2.进行液压系统设计

3.绘制结构图

4. 绘制液压原理图

5.绘制主要部件图

6.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8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安排备注

 1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查阅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014.12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处理数据,撰写论文大纲2015.1

 3构思论文内容,设计开题报告,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2015.3

 4论文修改润色,完成论文终稿,送交指导老师评审,进行答辩2015.4.-2015.5.

目  录

1  绪  论1

1.1 举升机的国内外发展1

1.2 举升机的应用选择1

1.3 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1

1.3.1 设计制造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2

1.3.2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2

2  举升机机械部分受力分析2

2.1剪式升降平台的三种结构2

2.3 举升机升降平台机构的动力参数计算5

2.4 举升机升降平台机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6

3  台板与叉杆的设计计算6

3.1确定叉杆的结构材料及尺寸6

3.2横轴的选取8

4  液压系统的选择9

4.1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9

4.2制定液压系统的基本方案9

4.2.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9

4.2.2 确定液压缸的类型10

4.2.3 确定液压缸的安装方式10

4.2.4 缸盖联接的类型10

4.2.5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控制回路的拟定10

4.2.6液压源的选择11

4.3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11

4.3.1载荷的组成与计算11

4.3.2系统压力的选择13

4.3.3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13

4.3.4确定液压泵的参数15

4.3.5管道尺寸的确定16

4.3.6油箱的容量17

4.4液压缸主要零部件及技术要求17

4.4.1缸筒17

4.4.2活塞17

4.4.3活塞杆18

4.4.4活塞杆的导向、密封装置和防尘圈19

4.4.5排气阀19

4.4.6油口20

4.4.7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20

参考文献22

致  谢23

摘  要

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思想是从原有的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基础上获取灵感。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中灵活性、安全性、方便性等要求,对原有的举升机进行了改进。我们设计的这台举升机主要从提高举升机在物流、工厂、电力、商店等场合的性能着手,对它的结构以及配置进行了研究、开发。我们以满足稳定性和方便性要求比较高的高空作业项目为目的,从举升机的整体结构上着手,对剪叉式升降平台的机构位置的参数和动力参数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分析。结合目前市场对它的需要,通过对机构中几种液压缸布置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还根据要求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计算,最终的讨论结果让我们确定液压执行元件是——液压缸。主要原因是液压缸的稳定性和自锁性能较好,同时根据剪式结构的承载性高和伸缩性好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以剪叉结构,还经过对叉杆各项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台板与叉杆的受力程度和载荷要求。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最终设计了这台剪式举升机。

关键词:举升机; 剪式; 液压缸

Abstract

Design of shear type small lifting machine is inspired by the original scissor lift platform based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reality of flexibility,safety, convenience and other requirements of the lift, the original has been improved. The lifting machine we designed mainly from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fting machine in logistics, factory, power, shops and other occasions to proceed, the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are studied, development. We aim to meet the high altitude operation project stability and convenience requirements are relatively high, proceed from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ifting machine, parameters and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scissor lift platform mechanism are analyzed and a series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market of it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hydraulic cylinder arrangement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ach part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o discuss the final results allow us to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actuator is -- hydraulic cylinder, the main reason is the stability of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self-locking performance is goo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shear type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and good scala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 chose to scissor structure, but also through the fork of the stres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ments of plate and fork stress level and load. All of these factor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shear type lifting machine.

Key Words:lift; scissor; hydraulic cylinder

1 绪  论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一些企业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举升机来帮助,。举升机自从1925年美国发明开始使用,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改进,种类也发展到了很多种,一般有柱式和剪式,其驱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本次设计就是从举升机的产生、发展以及制造工艺改进等方面进行介绍。  

1.1 举升机的国内外发展

发展到现在举升机在世界上已经有了91年历史。1925年在美国生产了第一台单柱式举升机,它是一种由气动控制的单柱式举升机,由于当时采用的气压较低,因而缸体比较大;同时采用了皮革进行密封,因此压缩空气在驱动时的弹跳严重而且不稳定。直到1935年,这种单柱举升机才被外界的一些领域开始采用。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的举升机大多数采用固定式安装。殊不知在移动式举升机方面我们也有几项成功的设计,如牵引式举升机、剪叉式举升机等。这类举升机的突出性优点是灵活性好,可以随时开到维修现场进行服务,用起来很方便,这充分利用了它的优点。由于现在举升机多采用固定式,因此我们考虑到对移动式举升机的开发和利用,设计了这台剪式举升机。

直到现在我们对举升机的潜能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开发利用,但是依然存在开发不够广泛和利用效率不高的缺陷。然而,举升机是当现很多行业的必要设备之一,也是将来很多大型机械上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因此促进我们对它的结构更好地去研究,去改进,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设备的性能。目前为止,我国的举升机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了些质的飞越,技术也是越俞来俞成熟,举升设备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2 举升机的应用选择

(1)举升机结构上设计:举升机在使用中主要用于高空作业,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它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在举升机的下体增加了四个支撑臂,只要举升机作业时就将这四个支撑臂放下,全面支撑,利用四边形的稳定性避免了作业时举升机的晃动。  

(2)正确选择传动方式:可采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螺母、螺杆)或液压传动(液压缸),均需采用电动机驱动。机械传动的成本较高,但安全性较好。由社会调查得出:机械传动的能耗为液压传动所需能耗的两倍(在举升载荷、举升时间和举升高度均相同的条件下);然而机械式举升机的螺母、螺栓磨损较快,而液压式举升机的维修量却相对要少些,即使液压式举升机的技术难度要求较大。但多数零部件(液压泵、液压缸、阀门、密封元件等)均可外购或外协,综合这些因素我们选择性能较好的液压传动。  

1.3 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  

现在全世界都对危险环境作业下人群的安全寄予极大的关注。举升机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因为人们要在其上面工作,当其升降时如不小心,也会跌落;如果在上面工作也会由于稳定性不是很好造成危险。为此近年来很多国家还制定了专门性的法律法规,使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剪式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设计制造方面采取措施,能够更好地提高举升机的安全技术特性;另一方面则应在使用维修过程中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剪式举升机能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正确有序地运行。

1.3.1 设计制造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世界上的许多先进技术,如自动控制光电开关等,已广泛应用到各种安全装置的设计领域,因而在设计制造举升机时,应结合产品的特点,积极采用先进可靠实用的现代安全技术。以下仅列举多数举升机普遍采用的安全措施:  

(1)举升机使用前应该认真检查液压、电器系统,无渗漏或裸露现象后方可使用。  

(2)举升机平台在使用时,四个支腿应牢固的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以行走轮将要离开地面为准)。  

(3)平台空运1-3次后方可载荷作业。

(4)载荷的中心应尽量处于工作台面的中心位置。

(2)防护栏两端活动门应该锁死后方可作业。

1.3.2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举升机有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支撑臂的展开,安全门的关闭,还有安全带的配系。这里仅就使用维护举升机时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1)举升机升降平台升降作业时,工作台面应保证水平及支杆叉架组纵向保持垂直状态。

(2)室外作业时,风力超过5级时严禁使用;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严禁一切人员攀爬。  

(3)支腿未撑牢,禁止升、降作业;平台在升起后,回落到原始高度之前,禁止移动。    

(4)平台使用过程中严禁超高,超负荷运行;平台载物升降过程中,货物不得移动;平台载人升、降过程中,不得走动、晃动。

(5)液压油应保持清洁,不得混入水和其它杂质。

(6)当平台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应及时切断动力源。

(7)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将平台升起顶牢后方可运行。

参考文献

[1]  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孙恒,陈作模,葛文杰. 机械原理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郭克希,王建国. 机械制图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刘鸿文. 材料力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于永泗,齐民. 机械工程材料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  左健民. 液压与气压传动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廖嘉璞. 液压传动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8]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M]. 第五版. 第五卷. 北京: 化工工业出版社,2008.

[9]  官忠范. 液压传动系统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王伯平.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  Donald Hearn, M. Pauline Baker. Computer Graphics with OpengGL[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内容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剪式小型举升机 系 别 工程技术系 学生姓名 王宁宁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号 05211607 指导教师 于建波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2015 年 4 月 25 日 nts 目 录 1 绪 论 . 1 1.1 举升机的国内外发展 . 1 1.2 举升机的应用选择 . 1 1.3 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 . 1 1.3.1 设计制造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 2 1.3.2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 2 2 举升机机械部分受力分析 . 2 2.1 剪式升降平台的三种结构 . 2 2.3 举升机升降平台机构的动力参数计算 . 5 2.4 举升机升降平台机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6 3 台板与叉杆的设计计算 . 6 3.1 确定叉杆的结构材料及尺寸 . 6 3.2 横轴的选取 . 8 4 液压系统的选择 . 9 4.1 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 . 9 4.2 制定液压系统的基本方案 . 9 4.2.1 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 9 4.2.2 确定液压缸的类型 . 10 4.2.3 确定液压缸的安装方式 . 10 4.2.4 缸盖联接的类型 . 10 4.2.5 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控制回路的拟定 . 10 4.2.6 液压源的选择 . 11 4.3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 11 4.3.1 载荷的组成与计算 . 11 4.3.2 系统压力的选择 . 13 4.3.3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 13 4.3.4 确定液压泵的参数 . 15 4.3.5 管道尺寸的确定 . 16 4.3.6 油箱的容量 . 17 4.4 液压缸主要零部件及技术要求 . 17 4.4.1 缸筒 . 17 4.4.2 活塞 . 17 4.4.3 活塞杆 . 18 4.4.4 活塞杆的导向、密封装置和防尘圈 . 19 4.4.5 排气阀 . 19 4.4.6 油口 . 20 4.4.7 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 20 参考文献 . 22 致 谢 . 23 nts 剪式小型举升机 摘 要 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思想是从原有的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基础上获取灵感。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中灵活性、安全性、方便性等要求 ,对原有的举升机进行了改进。我们设计的这台举升机主要从提高举升机在物流、工厂、电力、商店等场合的性能着手,对它的结构以及配置 进行了研究、开发。我们以满足稳定性和方便性要求比较高的高空作业项目为目的 ,从举升机的整体结构上着手,对剪叉式升降平台的机构位置的参数和动力参数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分析。结合目前市场对它的需要,通过对机构中几种液压缸布置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还根据要求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计算,最终的讨论结果让我们确定液压执行元件是 液压缸。主要原因是液压缸的稳定性和自锁性能较好,同时根据剪式结构的承载性高和伸缩性好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以剪叉结构,还经过对叉杆各项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台板与叉杆的受力程度和载荷要求。综合以上这些 因素,最终设计了这台剪式举升机。 关键词: 举升机; 剪式; 液压缸 nts Abstract Design of shear type small lifting machine is inspired by the original scissor lift platform based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reality of flexibility,safety, convenience and other requirements of the lift, the original has been improved. The lifting machine we designed mainly from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fting machine in logistics, factory, power, shops and other occasions to proceed, the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 n are studied, development. We aim to meet the high altitude operation project stability and convenience requirements are relatively high, proceed from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ifting machine, parameters and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scissor lift platform mechanism are analyzed and a series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market of it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hydraulic cylinder arrangement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ach part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o discuss the final results allow us to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actuator is - hydraulic cylinder, the main reason is the stability of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self-locking performance is goo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shear type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and good scala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 chose to scissor structure, but also through the fork of the stres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ments of plate and fork stress level and load. All of these factor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shear type lifting machine. Key Words: lift; scissor; hydraulic cylinder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 1 绪 论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一些企业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举升机来帮助,。举升机自从 1925 年美国发明开始使用,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改进,种类也发展到了很多种,一般有柱式和剪式,其驱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本次设计就是从举升机的产生、发展以及制造工艺改进等方面进行介绍。 1.1 举升机的国内外发展 发展到现在举升机在世界上已经有了 91 年历史。 1925 年在美国生产了第一台单柱式举升机,它是一种由气动控制的单柱式举升机,由于当时采用的气压较低,因而缸体比较大;同时采用了皮革进行密封,因此压缩空气在驱动时的弹跳严重而且不稳定。直到 1935 年,这种单柱举升机才被外界的一些领域开始采用。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的举升机大多数采用固定式安装。殊不知在移动式举升机方面我们也有几项成功的设计,如牵引式举升机、剪叉式举升机等。这类举升机的突出性优点是灵活性好,可以随时开到维修现场 进行服务,用起来很方便,这充分利用了它的优点。由于现在举升机多采用固定式,因此我们考虑到对移动式举升机的开发和利用,设计了这台剪式举升机。 直到现在我们对举升机的潜能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开发利用,但是依然存在开发不够广泛和利用效率不高的缺陷。然而,举升机是当现很多行业的必要设备之一,也是将来很多大型机械上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因此促进我们对它的结构更好地去研究,去改进,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设备的性能。目前为止,我国的举升机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了些质的飞越,技术也是越俞来俞成熟,举升设备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 域,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2 举升机的应用选择 ( 1)举升机结构上设计:举升机在使用中主要用于高空作业,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它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在举升机的下体增加了四个支撑臂,只要举升机作业时就将这四个支撑臂放下,全面支撑,利用四边形的稳定性避免了作业时举升机的晃动。 ( 2)正确选择传动方式:可采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螺母、螺杆)或液压传动(液压缸),均需采用电动机驱动。机械传动的成本较高,但安全性较好。由社会调查得出:机械传动的能耗为液压传动所需能耗的 两倍(在举升载荷、举升时间和举升高度均相同的条件下);然而机械式举升机的螺母、螺栓磨损较快,而液压式举升机的维修量却相对要少些,即使液压式举升机的技术难度要求较大。但多数零部件(液压泵、液压缸、阀门、密封元件等)均可外购或外协,综合这些因素我们选择性能较好的液压传动。 1.3 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 现在全世界都对危险环境作业下人群的安全寄予极大的关注。举升机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因为人们要在其上面工作,当其升降时如不小心,也会跌落;如果在上面工作也会由于稳定性不是很好造成危险。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2 为此近年来很多国家还制定 了专门性的法律法规,使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剪式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设计制造方面采取措施,能够更好地提高举升机的安全技术特性;另一方面则应在使用维修过程中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剪式举升机能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正确有序地运行。 1.3.1 设计制造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世界上的许多先进技术,如自动控制光电开关等,已广泛应用到各种安全装置的设计领域,因而在设计制造举升机时,应结合产品的特点,积极采用先进可靠实用的现代安全技术。以下仅列举多数举升机普遍采用的安全措施: ( 1)举升机使用前应该认真检查液压、电器系统,无渗漏或裸露现象后方可使用。 ( 2)举升机平台在使用时,四个支腿应牢固的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 (以行走轮将要离开地面为准 )。 ( 3)平台空运 1-3 次后方可载荷作业。 ( 4)载荷的中心应尽量处于工作台面的中心位置。 ( 2)防护栏两端活动门应该锁死后方可作业。 1.3.2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举升机有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支撑臂的展开,安全门的关闭,还有安全带的配系。这里仅就使用维护举升机时应当注 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 1)举升机升降平台升降作业时,工作台面应保证水平及支杆叉架组纵向保持垂直状态。 ( 2)室外作业时,风力超过 5 级时严禁使用;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严禁一切人员攀爬。 ( 3)支腿未撑牢,禁止升、降作业;平台在升起后,回落到原始高度之前,禁止移动。 ( 4)平台使用过程中严禁超高,超负荷运行;平台载物升降过程中,货物不得移动;平台载人升、降过程中,不得走动、晃动。 ( 5)液压油应保持清洁,不得混入水和其它杂质。 ( 6)当平台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应及时切断动力源。 ( 7)设备需要 维修时,应将平台升起顶牢后方可运行。 2 举升机机械部分受力分析 2.1 剪式升降平台的三种结构 下面通过分析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特点,介绍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应用范围。剪叉式升降平台具有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坚实耐用、便于维修保养等特点。在工厂、商店、电力、机关等行业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设计举升机升降平台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如下三种设计方案,如简图 2-1 所示: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3 图 2-1 三种剪叉式升降台结构简图 上图表示了剪叉式升降平台的三种表示结构的形式。长度相等的两根叉杆 A B 和 C D 相交于两杆的交汇点 E,两杆的 D、 A 端分别连接在平台和机架子的面上,两杆的 B、 C 端分与底座相连。图中的表达的三种的结构形式的不同出现在驱动件液压缸安装的位置选择。 (a)图应用液压缸来驱动活塞杆从而控制平台的垂直升降; (b)图利用液压缸活塞杆在竖直方向的伸缩控制平台地垂直升降; (c)图根据液压缸驱动活塞杆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调节平台的垂直升降。 以上的三个安装方式的优点: (a) 图结构设计比较合理,平台的升降行程是液压缸行程的二倍以上,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广泛。 (b)图液压缸的行程和平台的升降高度相等 ,液压缸的整体的结构尺寸会相对较大,使用不方便且成本高,在实际种应用较少。 (c)图通过计算得到,液压缸的行程小于平台的升降行程,在实际由于应用中能够实现快速升降的目的,活塞杆是在横向力的作用下工作的,使密封件的寿命大打折扣。在工作时活塞杆所承受的载荷力总是比平台上实际承受的载荷力要大的多,因此实际也很少采用。综合以上几点我们选择了 (a)图结构安装形式 双铰接剪叉式。 2.2 举升机升降平台机构的位置参数计算 由图 2-2 可知 图 2-2 位置参数示意图 a 双铰接剪叉式 b 垂直固 定剪叉式 c 水平固定剪叉式 A B C D E a b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4 TClCTlCLlCLH2c o sc o s1s in2222/12( 2) 上式中: H 任意位置时升降平台的高度; C 任意位置时铰接点 F 到液压铰接点 G 的距离; L 支撑杆的长度; l 支撑杆固定铰支点 A 到铰接点 F 的距离; T 机架长度( A 到 G 点的距离); 活塞杆与水平线的夹角 将( 2)式代入( 1)式,整理得 2/122222 TClCTllLCH (3) )式得,代入(设 3/,/ 00 HHCC 2/10220200 22)( CTlCTllLCH (4) 在( 4)式中, 0H 升降平台的初始高度; 0C 液压缸初始长度。 图 2-3 运动参数示意图 ( 1)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5 图中, FV 是 F 点的绝对速度; bV是 B 点绝对速度; 1 是 AB 支撑杆的速度; 1V 是液压缸活塞平均相对速度; 2V 是升降平台升降速度。 由图 2-3 可知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的运动参数计算: s ins in)s in (11111lLVLVlVVlVBFF(5) 在( 5)式中, V1 液压缸活塞平均相对运动速度; V2 升降平台升降速度; 支撑杆与水平线的夹角。 2.3 举升机升降平台机构的动力参数计算 图 2-4 动力参数示意图 图 2-4 中, P 是由液压缸作用于活塞杆上的推力, Q 是升降平台所承受的重力载荷。通过分析机构受力情况并进行计算(过程省略)得出: 升降平台上升时 )c o ss i nc o s t a nc o s)(2s i n2c o s(t a n2c o ss i n bf fbbLffbbLl QP sinc os12 LLVV(6)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6 升降平台下降时 ( 6)、( 7)式中, P 液压缸作用于活塞杆的推力; Q 升降平台所承受的重力载荷; f 滚动摩擦系数; b 载荷 Q 的作用线到上平板左铰支点 M 的水平距离; 由于滚动轮与导向槽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很小( f=0.02) ,为简化计算,或忽略不计,由( 6)、( 7)式简化为: sin cosl LQP2.4 举升机升降平台机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式( 5)和( 7)可知:当 、 在增大时, V2/V1 的值随之减小;当 、 减小时, P/Q 值随之增大。在确定整体数值随之减小;当 、 减小时, P/Q 值随之增大,在液压缸行程不变的情况下,升降平台升降行程会减小;反之,则会使液压缸行程受力增大。因此在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升降行程与液压缸受力两个因素。在满足升降行程及整体结构尺寸的前提下,选取较高的 、 初始值。而且在整个机构中 AB 支撑杆处于主要受力方面,承受着最大的弯矩,所以应重点对它进行强度校核。 3 台板与叉杆的设计计算 台板位于升降台的最上部,是支撑件的组成部分。然而为了安全我们在台板上安装了安全护栏,确保使用人员处于一个相对安全感的环境中。这里的台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钢板,而是在下面有滑道,因为升降台叉杆臂上有滑轮,滑道的作用就是使滑轮在滑道内来回滑动,使升降台完成举升和回落动作。下底板也如此。根据举 升重量和升降高度这些参数,确定台板的长度为 2800mm,宽度 1500mm,材料采用 3 个厚的花纹板。叉杆是升降台最主要的举升部件,是主要的受力机构。对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设计工作的成败,选材 45 号钢, 160*80 的无缝方管。 3.1 确定叉杆的结构材料及尺寸 )c oss i nc os t a nc os)(2s i n2c os(t a n2c oss i n bf fbbLffbbLl QP(7)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7 1. 对支撑叉杆进行受力分析 ,在举升前和举升后液压缸与水平面的夹角在变化,叉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在变化。如图 3-1 分析: 图 3-1 液压缸两种极限状态受力分析图 在图 3-1 中液压缸与水平线的夹角由变化到 1,叉杆与水平面的 夹角由变化到 1.此时举升机的高度变化为 l= H=H1-H。通过对叉杆做受力分析受力,得到叉杆的受力情况如图 3-2,经过计算最大的力载荷为: NlWlllWM 2.25678c os22c os2m a x 当升降台处于最高位置, = 。90 时,轴向力最大,如图 3-2: 图 3-2 叉杆受力分析 ( a) ( b)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8 对叉杆作力矩分析: NFlPlWlWlFAxAx 1.110,s i n32c os22c os22s i n 可得计算弯 矩,由上图转换为图 3-3 来分析: 图 3-3 应力简图 由此式可以看出弯矩对工作应力的影响较轴向力要显著的多,所以在计算时应以最大弯矩为主要计算对象。叉杆所承受的最大工作应力。叉杆的 C 截面拥有最大弯矩,即可以认为 C 截面拥有最大的工作应力。我们按照最大工作应力来选取合适的叉杆截面。将 h=15m 代入上式: 最大工作应力 1.79ba200b02.038000 MP 这里取 b=80mm,即叉杆的横截面为 h*b=160*80 2mm 的 45#方管。 3.2 横轴的选取 选取套联在活塞杆端部的横轴,根据总体结构布局确定横轴长度需要 160mm,由于是单环联接,其内径 CD=80,横轴的外径也应为 60mm,但考虑到二者需要相对滑动,应使横轴的外径略小于 60mm,这里取 d=65mm。单耳环的宽度值WE=60mm。将叉杆要联接到横轴处的孔进行加长处理,使两者接触面积适当的增大以减小弯曲应力及及剪应力。因此可按下图 3-4 分析横轴所 受应力: 图 3-4 横轴应力 当 PaPRRPaPBA 6084021216805 ,可求得时,。作用在 P上的力是均匀分布的,分布距离为 60mm,故集度为: mNq /10x03.206.01 2 1 6 8 0 6 , mNqRM A /8.2736203.0x03.0x-06.0x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9 其弯曲应力为 M P adM 12930 3剪应力 M P adQ 4.4146445640422截面 O 上的最大弯矩为截面 C 和 D 上的剪力 q=RA=45640N(这里没有考虑剪力与弯矩的正负)。 对于其它几个销轴,由于所受的应力都小于上述值,在不改变材料的基础上选择直径各为 32mm、39mm 是完全可以的,这里就不重复校核了。 4 液压系统的选择 4.1 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 设计之前先确定设计产品的基本情况,再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以下列出了本设计 剪式液压升降台的一些基本要求: 1) 主机的概况:主要用于维修人员对车间的吊车的维修和保养 ; 2) 主 要完成起升与下降重物的动作,速度较缓,液压冲击小; 3) 最大载荷量定为 0.3 吨,采用双液压缸控制联接组合叉杆机构进行升降。最大起升高度 15 米; 4) 运动平稳性和安全性需要较好; 5) 人工控制操作,按钮启动控制升降; 6) 工作环境要求:不宜在多沙石地面、木板砖板地面等非牢固地面进行操作,不宜在有坡度或有坑洼的地面进行操作,不宜在过度寒冷的室外进行操作; 7) 性能可靠,成本低廉,便于移动,无其他附属功能及特殊功能。 4.2 制定液压系统的基本方案 4.2.1 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液 压执行元件大体分为液压缸或液压泵。前者实现直线运动,后者完成回转运动,二者的特点及适用场合见下表 4-1: 表 4-1 名称 特点 适用场合 双活塞杆液压缸 活塞双相运动 双作用往复运动 单活塞杆液压缸 活塞仅单项运动 活塞做单向运动 柱塞液压缸 由外力使柱塞反向运动,仅单项运动 往返不对称的直线运动,差动链接课实现快进 A1=2A2,往返速度相等 伸缩式套筒液压缸 有多个互相联动的活塞液压缸,其短缸筒可实现长行程 单向工作,靠重力或其他外力返回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0 增压液压缸 由两个不同的压力室 A和 B 组成 由外力使 活塞返回 续表 4-1 名称 特点 适用场合 叶片泵 体积小,转动惯量小 高转速低扭矩回转运动 摆线齿轮泵 体积小,输出扭矩大 低速、小功率、大扭矩的回转运动 轴向柱塞泵 运动平稳,扭矩大,转速范围宽 大扭矩的回转运动 径向柱塞泵 转速低,结构复杂,输出大扭矩 低速大扭矩的回转运动 4.2.2 确定液压缸的类型 工程液压缸主要用于工程机械、重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及矿山机械的液压系统。根据主机的运动要求,按机械设 计 手册 表 21-6-1 选择液压缸的类型为:直线运动双作用单活塞杆带可调双向缓冲液 压缸。其特点:活塞杆实现双向运动,活塞行程终了时缓冲,缓冲可调节。液压缸的型号HSG.L-D/d.E-141-1.1400 。 4.2.3 确定液压缸的安装方式 液压元件的安装应遵守 GB/T 3766-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 GB/Z 19848-2005/ISO/TR 10949:2002液压元件从制造到安装达到和控制清洁度的指南等有关规定。根据机械设 计 手册 表21-6-4 选择液压缸的安装方式为:尾部耳环的联接方式。 4.2.4 缸盖联接的类型 按缸盖与缸体的联接方式,可分为外螺 纹联接式、内卡键联接式及法兰联接式三种。这里采用法兰联接。 4.2.5 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控制回路的拟定 根据已定的液压执行元件、速度图或动作线图,选择适当的的方向控制、速度换接、差动连接回路,以实现对差动连接的控制。需要无级调速和无级变速时,参考机械设计手册表 21-2-12 选择方案,再从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章查出相应的回路组成。有级变速比无级调速使用方便,适用于速度控制精度不高,但要求速度能够预置,以及在动作循环过程中有多种速度变换的场合,回路组成和特点见机械设计手册表 21-2-13。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1 4.2.6 液压 源的选择 在高压下工作的伺服阀,一般阀口的流速达到 48m/s,于是对工作油液的物理和化学的性能需要严格控制。对于油液在清洁度上要求:防止污染外部侵入,并防止进入泵的吸油管的回油气泡,进行高效的管道循环和系统循环来冲洗,采用伺服阀时喷嘴挡板应使清洁度达到 ISO 4006-15/12 至 14/11。 4.3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是压力和流量,它们是设计液压系统,选择液压元件的主要依据。压力由外载荷决定。流量则取决于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和结构尺寸。 4.3.1 载荷的组成与计算 : 首先,需要确定液压缸处于最大工作压力时的位置,通过上述的讨论,得知当液压缸与地面夹角为最小值时,当液压缸下降至最低高度时(设此时支撑杆与水平支台的夹角 a=0)0=。5 ,根据上述公式 图 4-1 机构各参数 现在 a 值还是一个未知量,但 a 值的大 小必须在 1-2 之内,初步设定 = 。3.1 , 根据活塞推力与台面荷重量关系式 得出 P=11.6W。 若设 a= 。4.1 的话,就得出 P=13.4W。通过二者比较 = 。4.1 时活塞的最大推力 P 要大于 = 。3.1 时 。即在 值不变的条件下, a 与 P 是成反比的。但考虑到活塞杆与支撑杆的铰接点又不能太靠近两支撑杆的铰接点,代入下列公式得 )s in (s in c o s2 la lP )s in (s in c o s2 la lP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2 当平台处于最低位置0= 。3.1 时,液压缸荷重 P 最大, P=11.6W=11.6x9800=113680N。下面就根据载荷量来选取合适的液压缸 图 4-2 液压缸 图 4-2 表示一个以液压缸为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计算简图。各有关符号标注于图上,其中 Fw 是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外部载荷, mF 是活塞与缸壁以及活塞长杆和导向套的密封存在阻力。活塞杆作用在外部载荷 实际载荷gF,由于速度的变化和导轨的摩擦力生出的惯性力 aF 。 ( 1)常见的实际载荷gF有作用于活塞杆,以上作用力的活塞与方向的方向运动相同则为负,相反为正。在工作实际的过程中,由于活塞自身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载荷量较大,挤压力与切削力一起形成的外力就是实际载荷gF,gF=P。由于本设计按最大载荷量定为 2 吨来计算,所以每个液压缸gF=P=113680N。 ( 2)导轨摩擦载荷fF对于直动型安装的液压缸一般都附有活塞导轨以固定其运动方向,导轨摩擦相对于载荷可以忽略不计,因此fF=0。 ( 3)惯性载荷 aF aF =ma v v 速度变化量 0.16m/s 起动或制动时间。一般机械 =0.1-0.5s,对轻度载荷低速运动部件取小值, 对 重载荷取大值从高速部位。行走机械一般取 =0.6-1.6s a 加速度 2 /ms 初步选定速度变化量 v =0.17m/s,则 2 8 027x0 .2/2 tmaF a 液压缸的外载荷 WF =gF+fF+ aF = 126680 +0+270=126950N 。 加速时起动 WF =gF+fF+ aF ,运动时稳态 WF =gF+fF,制动时减速 WF =gF+ aF 。 t2/27.06.0 16.0 smtva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3 工作载荷gF并非每阶段都存在,如该阶段没有工作,则gF=0。但在计算和校核时,应按照最大值取 。 除了外载荷WF外,还包括液压缸密封处的摩擦阻力mF作用于活塞上的载荷 F。 4.3.2 系统压力 的选择 液压缸的选择要遵循系统压力的大小,要根据载荷设备类型的大小,还要考虑执行元件的装配空间及元件供应情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来说,对于固定尺寸设备不太受限,选低一些压力,要选机械重载设备的高一些行走压力。根据表 4-2 初步选取 16Mpa。 表 4-2 各种机械常用的系统工作压力 机械类型 机床 农业机械小型工程机械建筑机械 液压机大中型挖掘机重型机 磨床 组合 机床 龙门刨床 拉床 工作压力 MPa 0.8-0.2 3-5 2-8 8-10 10-18 20-32 4.3.3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液压缸的相关参数和结构尺寸 液压缸有关的设计参数见图 4-3 所示: 图 4-3 液压缸设计参数 图 a 为液压缸活塞杆工作在受压状态,图 b 表示活塞杆受拉状态。 活塞杆受压时 2211 ApApFFmw 活塞受拉时 2211 ApApFFmw 式中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4 421dA 无杆腔活 塞有效工作面积 ( 2m ); )(4 222 dDA 有杆腔活塞有效工作面积 ( 2m ); P2 液压枪回油压力 Pa,其值根据回路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按照下表 4-3 估算; D 活塞直径 m; d 活塞杆直径 m; 表 4-3 执行元件背压力表 系统类型 背压力 MPa 简单系统或轻载节流调速 系统 0.2-0.5 回油路调速阀的系统 0.4-0.6 回油设置有背压阀的系统 0.5-1.5 用补油泵的闭式回路 0.8-1.5 回油路较复杂的工程机械 1.2-3 回油路较短,可直接回油路 忽略不计 一般液压缸在收压状态下工作时,其活塞面积为:用运此公式须事先确定 1A与 2A 的关系,或是活塞杆径 d 与活塞直径 D 的关系,令杆径比 =d/D,其比值可按下表选取。 按工作压力选取 d/D 按速度比要求确定 d/D 如按工作压力应选取 d/D=0.7,则相应的速度比 =2,由于活塞不受拉力作用,所以可以适当提高其速度在活塞杆收缩时, =3 也是完全可以的。运用直径求法公式 工作压力 MPa 5.0 5.0-7.0 7.0 d/D 0.5-0.53 0.62-0.74 0.7 (V2/V1) 1.25 1.33 1.46 0.161 2 d/D 0.4 0.5 0.55 0.62 0.71 mmpp FD 1.12171.0-12.0-15 119 5 68x4)1(4 2221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5 可以求出 d=71.8mm。液压缸的直径 D 和活塞杆径 d 的计算值要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有关标准液压缸的进行圆整,如与参数相近标准液压缸,最好选用国产液压缸,免于自行设计加工。按照 新编液压工程手册 的技术规 格表 37-7-7 可以选择圆整后的参数:缸径 100mm,活塞杆 70mm,速度比 =2,工作压力18Mpa,推力为 130.46kN。 计算活塞杆的行程 当平台处于最低位置 。4.1a0 时,此时活塞杆应处于完全收缩状态 , 长度为最小值的液压缸。 4.3.4 确定液压泵的参数 (1)确定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MP apppP 1式中 1p 液压缸最大工作压力,根据 可以求出 确定液压泵的流量pQmaxKQQp sm/2 K 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 1.1-1.3,这里取 1.2. maxQ 液压缸的 最大流量,对于工作中用节流调速的系统,还需加上溢流阀。 台面速度变化量在前面已经初步选定 v=0.16m/s,我们就设定台面起升的最大速度 0.16m/s,则活塞的运动速度应用公式 smvvvlallav vv /04.022.0,c o s2 )s i n (2c o s2 022 (这是在台面刚刚起升状态时, = 。5.3 时) smAvQ /10x28.610x85.7x04.0x22 24310 所以 smKQQ r /10x14.810x5.010x28.6x2.1 3444m a x )( 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根据以上求得的和值,查找 新编液压工程手册 P37-135 选择 CB-AF 型齿轮泵,其参数如下表 4-4 1.1010 . 7 1-12.015 119568*41pp 4 2221 FDa3.152.0121 MPA AFP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6 表 4-4 CB- AF 型齿轮泵的各参数值 型号 排量 压力 转速 额定 最高 额定 最高 CB- AF 1040 16 20 1800 2400 铝合金壳体可作双联泵 华中液压厂 确定液压泵的驱动功率 在工作中,如果液压泵的压力和流量比较恒定,则 kwQPPppp 310,其中p 液压泵的总效率,参考下表 4-5 选择p=0.7。 表 4-5 液压泵的总 效率 液压泵类型 齿轮泵 螺杆泵 叶片泵 柱塞泵 总效率 0.60.7 0.650.80 0.600.75 0.800.85 kw37.0x10 10x10x5.1x1410 3 64-3 PPP QPP 则,根据这些选择电机型号。 4.3.5 管道尺寸的确定 在润滑的管道和液压、气压传动中常用的管子有铜管、胶管、钢管等,钢管能承受较高的压力,价廉,但弯曲半径在安装时不能太小,多用在装配位置比较方便的地方。这里我们采用钢管连接。 管道内径计算 smvQd /4 式中: Q 通过管道内的流量 3m/s v 管道内允许流速 m/s, 液压泵吸油管道 0.5-1.5,一般取 1 以下 液压系统压油管道 3-6,压力高,管道粘度小取大值 液压系统回油管道 1.5-2.6 取 v 吸 =0.8m/s, v 压 =4m/s, v 回 =2m/s.分别应用上述公式得 d 吸 =20.2mm,d 压 =10.7mm,d 回=15.2mm。根据内径按标准系列选取相应的管子。按表 37-9-1 经过圆整 后分别选取 d 吸 =20mm, d 压=10.7mm, 回d =15mm。对应管子壁厚 =16mm。 nts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2015 届毕业论文 (设计 ) 17 4.3.6 油箱 的 容量 油箱尺寸在确定时,系统供油的要求需要满足,执行元件全部排油时还要保证油箱不能溢出,以及最大可能充满油时系统油箱的油位不低于最低限度。初设计时,按经验公式 V=vaQ=43mQp选取。 式中vQ 液压泵每分钟排出压力油的容积 a 经验系数 ,按下表 4-6 取 a=4: 表 4-6 各系统经验系数 系统类型 行走机械 低压系统 中压系统 锻压系统 冶金机械 a 1-2 2-4 5-7 6-12 10 4.4 液压缸主要零 部件 及技术要求 4.4.1 缸 筒 1. 缸筒端部联接模式 由机械设计手册表 21-6-6 采用焊接形式,其特点: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 使用广泛。缸体焊接后可能变形,且内径不易加工。所以在加工时应小心注意。主要用于柱塞式液压缸。 2. 缸筒的材料( 45 号钢) 液压缸缸体的常用材料为 20、 35、 45 号无缝钢管。与端盖焊接的钢筒,使用 35 钢,机械预加工后再调质。不与其他零件焊接的的缸筒,使用调质的 45 钢。较厚壁的毛坯仍用铸件或锻件,焊缝需用 X射线或磁力探伤检查。 3. 缸筒的技术要求 (1)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剪式小型举升机的设计【优秀含26张CAD图纸+机械举升机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808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