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3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4页
云南省景洪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景洪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就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在机读卡或答题卡指定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填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菁华(jn) 宁可(nn) 冠心病(un) 翘首回望(qio)b 吐蕃(fn) 庇护(b) 歼击机(jin) 呱呱坠地()c请帖(ti) 梵文(fn) 发横财(hn) 按捺不住(n)d链接(lin) 创口(chun) 狙击(j) 拈花惹草(ni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家的房子,全村人都为他的不幸遭遇很难过,哀鸿遍野。b.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c. 网络游戏给游戏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台,让游戏者无所不能,许多人在现实中遇到烦恼,就在网络上发泄,寻求心理的平衡。d. 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春节刚过,冰冻的黄河就已涣然冰释。解冻的冰块顺流而下,壅塞河道,有可能给沿岸带来灾难。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b. 在这部作品里,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小。 c.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d.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国从古代沿用下来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4. 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 ,_。_,_ 。_ ,_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a b c d 二、自然科学类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地球七年后可能开始变冷俄罗斯科学院主天文台空间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7年后就可能开始变冷。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根据自己进行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地球上的温度会在2012到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阿卜杜萨马托夫说,地球早在1998到2005年就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现在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将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不过,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至2060年。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无法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因为它难以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的总体变化。尽管最近9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以上,但地球的温度实际上并没有上升。他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增加了,但是这从未导致气候全面变暖。这位科学家指出,如果全球的温度在2007至2010年期间不再以过去的速度升高,那么这将无可争辩地证明,太阳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照耀地球,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这将降低地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他认为,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包括摩尔曼斯克港在内的北方不冻海港可能会被厚厚的冰层封住。5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将会变暖的依据是 ( )a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b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c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d地球上的温度会在2012至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6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7年后就可能开始变冷。 b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将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 c最近9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以上,引起地球的温度上升。 d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早在19982005年就度过了全球变冷的高峰期。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增加了。 b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 c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d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8.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舞动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东:东方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高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9.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有贤士大夫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d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0. 把下列句子编为四组,每句都能表达苏轼思想感受的一组是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a b c d 景洪市第四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ii卷)(非选择题 共80分)四、古诗文阅读、默写。(一)文言文翻译(8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4分)_。(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分)_。(二)诗歌鉴赏(6分)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2.请用10个以内的文字描述本诗所描绘的画面。(2分)_。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简要赏析这一心绪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分)_。(三)古诗词名句默写(6分)14.(1)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暧暧远人村,_。(3)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4)山不厌高,_。_,天下归心。五、现代文阅读记住归家的路 周国平 我每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15.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_。16.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分)_。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_。17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归家的路”的理解。(3分)_。18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4分)_。六、语言文字运用19.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意义深刻、感情积极向上的话。(3分)要相信,旅途不总是布满陷阱,跌倒不总是浑身创伤,噩梦不总是连着噩梦,总有一天醒来是满眼晨光。要相信,_。20. 请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0个字。(3分)新华社电 一项在美国白宫网站发起的枪支管控请愿获得广泛支持,截至本月17日晚征集到超过15万个签名,创下类似请愿人数新纪录。 请愿由一些网民14日在白宫网站“我们人民”栏目发起。当天早晨,一名枪手闯入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开枪射杀20名儿童和6名成年人,震动全美。截至格林尼治时间17日22时,即三天内,支持控枪的签名数将近15.8万,呼吁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推动立法,对美国人获得枪械的渠道施加限制。请愿书说,这些签名代表一个共同的呼声,要求民主党与共和党一同商讨,促成控枪立法。_。七、作文。(4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2011年9月6日晚,在北京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在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遭到后面一辆无照宝马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夫妻头部被打流血,两打人者欲逃离被控制。事发后,此事在网上引起关注。经核实,宝马司机年龄15岁,无驾照,系著名歌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