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6.1细胞的增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6.1细胞的增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6.1细胞的增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6.1细胞的增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6.1细胞的增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2015-2016高中生物 6.1细胞的增殖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图表示细胞周期,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b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ba段细胞有适度的生长d根尖分生区中处于ba段的细胞较多【解析】细胞周期是从一个细胞分裂结束后开始到这次分裂结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占的时间较长,故一个细胞周期应是bab,故a错误。染色体平均分配是发生在分裂期,是ab段,故b正确。ba段是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且细胞有适度的生长,故c正确。因为分裂间期长,根尖分生区中处于ba段的细胞较多,故d正确。【答案】a2真核细胞中,cdc6是启动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而某药物能抑制cdc6的合成,则该药物能使细胞周期停止在()a间期 b前期c中期 d末期【解析】由题意可知cdc6是启动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如果某种药物能抑制cdc6的合成,说明复制需要的蛋白质无法合成,dna复制是在分裂间期,那么dna无法复制细胞就停留在了分裂间期,故a正确。分裂期dna复制已经完成,故b、c、d错误。【答案】a3.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dna分子数目加倍 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纺锤体形成细胞板a bc d【解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期各阶段的变化特点是: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综上所述,各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a、b、c错误。【答案】d4.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甲细胞在分裂前期时,一对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b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出现,但仍有纺锤丝相连c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向内凹陷,形成环沟d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聚集发展成新的细胞膜【解析】甲细胞为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为中心体,由一对中心粒构成,中心粒在有丝分裂间期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纺锤丝),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项正确;乙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不含有中心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植物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项正确;为细胞膜,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沟,c项正确;为细胞板,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d项错误。【答案】d5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有关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限制【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即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故a、c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会过重,即细胞核占细胞体积的相对值限制了细胞的无限长大,故b项正确;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可以限制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而不会限制细胞的长大,d项错误。【答案】d6.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时间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7.3 h b着丝点分裂发生在02、19.321.3、38.640.6这3个时段内c细胞中的线粒体和核糖体在19.3 h21.3 h活动最旺盛d019.3和19.338.6是两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解析】根据图可知,第02 h、第19.321.3 h、第38.640.6 h对应的是分裂期,第219.3 h、第21.340.6 h对应的是分裂间期。一个细胞周期由一个分裂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组成,为19.3 h,a错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期的后期,b正确;细胞分裂间期,蛋白质合成旺盛,核糖体活动旺盛,c错误;完整细胞周期由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组成,d错误。【答案】b7.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表示细胞周期,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解析】a图有细胞壁和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b图表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b错误;c图表示细胞周期,乙乙是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d图细胞处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其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答案】d8.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的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解析】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的看到染色体,但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看不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b错误;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d正确。【答案】d9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点断裂,促进细胞分裂【解析】本题以细胞分裂及dna复制和纺锤体形成等问题为背景考查识图析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有纺锤体出现。由柱形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即处于分裂间期dna复制前的细胞数多。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而加倍,且细胞不分裂而保持在4n。由于纺锤体不形成时细胞就不分裂,由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答案】c10下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解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个变成1个,但细胞中dna含量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含量,则e点与a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个dn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选d。【答案】d11.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解析】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假想出的一种结构,所以a错误;dna复制的过程需要打开分子的双螺旋结构,需要解旋酶的作用,所以b正确;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过程,其仅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所以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占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所以d错误。【答案】b12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6块装片,编成16号,已知1号、3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来自另两个生物体的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其结构,结果如下,则其中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编号观察结果1与5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2细胞中部凹陷3与6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4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a.1号、3号 b4号、6号c5号、2号 d4号、2号【解析】据观察结果分析,2号细胞中部凹陷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具有的特点,而1号和5号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则为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的前期图像,又已知1号、3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则3号和5号为同一种生物即动物细胞,所以c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如图a是某生物细胞内的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开始到_结束(用图中字母表示)。(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纺锤体出现是在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有染色单体_条,dna_个,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条。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_有重要意义。【解析】(1)细胞周期是指能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次分裂结束到这次分裂结束,由图可知应是从f点开始到k点是一个细胞周期。(2)由图分析可知ab是分裂间期,bc是前期,cd是中期,de是后期,进入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3)dna含量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图中的ab或fg段。纺锤体出现是在前期即图中的bc或gh段。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是中期,是图中的cd或hi。(4)图b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应是cd或hi段。此时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但因为着丝点没有分开有4条染色体。(5)细胞的有丝分裂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特性的稳定性。【答案】(1)fk(2)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3)ab或fgbc或ghcd或hi(4)cd或hi884(5)遗传(或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14(16分)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质的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回答:(1)在纺锤丝的牵引下,1_抵达细胞两极,逐渐解螺旋;2_重建,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2)来自_的小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面上彼此融合,小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小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_。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_,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3)与上图不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_。(4)若将该种植物的亲代细胞(2n16)的dna双链用3h标记后,再转移到不含放射性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图甲所示时期,则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核dna共_个。画出该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坐标图。【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1为染色体,2为核膜。(2)图中的小泡参与细胞壁的形成,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图中的小泡来自高尔基体。丙图中的3与细胞膜相连,因此小泡的膜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所以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的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胞间连丝。 (3)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4)已知该种植物的亲代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及核dna分子个数均为2n16,而且每个核dna分子的双链都用3h标记,转移到不含放射性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图甲所示的时期,每个核dna分子都经过一次复制,因此细胞中共含有32个核d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此时每个核dna分子均有1条链含3h标记,1条链不含3h标记,即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核dna共有32个。依题意可知,亲代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8对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即含有32条染色体,16对同源染色体,其余各个时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与体细胞相同,坐标图见答案。【答案】(1)染色体核膜(2)高尔基体细胞膜胞间连丝(3)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4)3215(12分)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对值为2)分裂时的有关图像,据此分析并回答:(1)欲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应取洋葱根尖_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