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 二 三 一 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和土壤等 2 整体性 1 形成 2 表现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提示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提醒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 要注意保护环境 趋利避害 如 在生态脆弱的山区 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 以防因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注意避免破坏生态平衡等 一 二 三 二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 作用 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 也是联系各圈层的桥梁和纽带 2 主要表现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 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 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1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2 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 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 3 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气压升高 海面降低 气压降低 海面升高 一 二 三 三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 作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 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 实例 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其他案例 水循环 碳循环等物质运动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 能量传递也是双向的吗 提示 不是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 但是能量只能单向流动 不能循环利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问题导引据史料记载 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 山清水秀的景色 但自唐代以后 由于大兴土木 连年战争 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 再加上近代 以粮为纲 的影响 就变成了今天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地表形态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地理环境发生哪些变化 请填写下面纲要图 完善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 探究一 探究二 提示 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 降水季节变化大 植被破坏严重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 土壤 生物 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 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如下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2 黄土高原景观发生这种变化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 提示 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具有整体性 3 目前 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 生态退耕效果明显 这将对该地区水土流失及黄土高原景观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 以上做法都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 会使水土流失减弱 黄土高原景观发生改变 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 整体性的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以及人类活动各要素通过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其含义可用下图来理解 探究一 探究二 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必须结合实例 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导学号11690040 2015 江苏南京高一检测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 大气 生物相互作用图 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1 图中 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 降水增加 大陆性增强 降水减少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 气温变幅减小 降水增加c 气温变幅减小 蒸发增强 降水增加d 地下水位上升 气温变幅变大 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 该示意图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 第 1 题 图示反映了该区域水 大气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灌溉使得土壤湿度增大 同时也会使得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 土壤热容量增大 就会调节气温 使得气温变化幅度减小 蒸腾作用加强 会使得局部降水增加 进一步增大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率 第 2 题 该图反映了该区域水 大气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 b 2 b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问题导引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都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 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下图为水循环局部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 如果椭圆表示海洋 则箭头 可能表示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提示 径流 降水 蒸发 2 试以水循环为例 说明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提示 水循环是跨越各大圈层的循环运动过程 蒸发 蒸腾使水变成水蒸气 从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进入大气圈 水蒸气随大气环流而运动 最后以雨 雪等形式回到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降水可被生物截留和利用 降水变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最后流入海洋 由此可看出 水循环过程联系了四大圈层 是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1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 水 岩石 生物 土壤 地形等要素组成 各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探究一 探究二 物质运动图 能量交换图 探究一 探究二 2 三大物质循环内容比较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1 在图中三个方框中填出适当的分子式或化学元素符号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概括地说 生物出现后 自然界中化学元素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 同时改变了圈 圈和岩石圈 3 从图中可以看出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 从空气中吸收 从土壤中吸收 合成有机物 同时释放出 4 简要归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 1 读图析图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于体内 在这一生物循环过程中 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发生迁移 并改变它们原来的存在形式 从而改变了水圈 大气圈和岩石圈 2 思路展示 1 应该明确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参与物质 2 通过这一模式图 理解生物循环过程中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技巧归纳 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都是吸收o2 放出co2 探究一 探究二 答案 1 从左至右 由上而下依次为co2o2h2o 2 大气水 3 二氧化碳水 氮 磷和其他化学元素氧气 4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同时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贮藏在有机体中 1 23 456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图 完成第1 2题 1 23 456 1 下列关于m n环节的叙述 正确的是 m环节导致水系发达 河湖众多 m环节导致高温多雨 有机质分解快 积累少 n环节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n环节导致河流夏季出现汛期a b c d 2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 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b 河流发育程度低 多外流河c 流水作用微弱 风力作用显著d 土壤发育差 有机质含量小 1 23 456 解析 第1题 图中m环节体现了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快 营养物质积累少 n环节体现了气候对水文的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 可导致河流夏季出现汛期 河流泥沙含量增大属于植被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第2题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 降水少 河流发育程度低 多内流河 答案 1 d2 b 1 23 456 2015 陕西西安高一检测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 完成第3 4题 1 23 456 3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 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b c d 4 下列哪一项能解释华北平原的形成 a b c d 解析 第3题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 流量的季节变化 结冰期和含沙量等方面 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 松花江地处东北地区 为温带季风气候 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 水文特征差异很大 第4题 华北平原是由黄河 淮河 海河等共同沉积形成的 图中 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3 a4 b 1 23 456 5 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 该作用产生的结果是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改变了物质存在位置 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a b c d 1 23 456 解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同时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贮藏在有机体中 植物光合作用在地球圈层间完成了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不但改变了物质的存在位置 而且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 答案 d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 a b c 2 在图上补画出相应的箭头 图中反映了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3 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的几种循环 4 陆地环境各要素中的生物 植被 一旦遭到破坏 将会引起的变化 并导致失调 相反 通过植树造林 可以调节 改善水文状况 保持 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1 23 456 6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23 456 解析 第 1 题 自然地理要素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