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docx_第1页
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docx_第2页
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docx_第3页
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摘要: 作为英国湖畔派诗人的领袖人物,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 华兹华斯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讴歌大自然, 咏赞自然界的光景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 被雪莱誉为讴歌自然的诗人 。笔者试图从华兹华斯的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入手, 分析解读诗人的浪漫主义自然观, 揭示这一自然观对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关键词: 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大自然1798 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著出版了诗集!抒情歌谣集, 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两年之后,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序言中系统地阐明了他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指出: 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 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到了更好的土壤# #因为在这种生活里, 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1%( P42) , 他( 诗人) 以为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 人的心灵能映照出自然界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因此, 诗人被他在全部探索过程中的这种快感所激发, 他和普遍的自然交谈着, 怀着一种喜爱 1%( P51) ,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1% ( P54) 华兹华斯的这些理论见解在当时是新颖而独到的。!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序言因此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华兹华斯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小城考克茅斯,早年就读于风景胜地 湖区 的霍克斯黑德学校,从小与农家子弟为伍, 徜徉在秀丽的湖光山色之中, 并终身定居于田园乡野, 深受大自然陶冶。正如他在!丁登寺中所言, 他是 大自然的崇拜者 。1796 年至1807 年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在这伟大的十年里, 他把他的诗歌理论贯穿于创作实践中, 写出了许多石破天惊的作品, 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代诗风。然而在这伟大的十年之前, 诗人却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1787 年至1791 年间, 华兹华斯曾两度去法国,对法国革命充满同情, 并且还爱上了一位法国姑娘, 然而这段恋情遭到了亲属的反对, 1792 年华兹华斯回到英国。个月之后英法两国相互宣战, 诗人献身法国革命的雄心壮志付之东流。对法国革命的失望, 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及对人生坎坷的感怀使华兹华斯把目光转向和谐的大自然,在自然风光中寻求寄托和慰藉, 诗人几乎用自己的全部诗作展示了一个中心主题讴歌自然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华兹华斯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切入点, 分析解读诗人的浪漫主义自然观, 揭示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思想对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一、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自然观解读早春命笔与和谐慈爱的大自然相比, 人在怎样对待人?华兹华斯热爱自然。然而, 他所生活的19世纪初欧洲和英国恰逢 乱世 。在法国革命以后, 欧洲出现了各国封建贵族的 神圣同盟 , 专门镇压人民要求的改革运动。在英国, 18 世纪表面的稳定和繁荣让位于社会和政治的混乱。1798 年华兹华斯创作了一首题为!早春命笔的短诗, 诗人把大自然的慈爱和谐与人际之间的冷漠残酷作了对照,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人世间的失望。诗中写道:丛林中, 我倚树而坐, / 聆听千百种乐声交响; / 心旷神怡中, 我愉悦的思想, / 带来了无尽的怅惘。通过我, 大自然把它的杰作, / 和人类的灵魂连接, / 痛心万分, 我想道/ 人怎样对待着人。绿荫里, 长春花编织着小花环, / 在樱草丛簇中穿行; / 我深信朵朵花儿都喜欢/ 它所呼吸的空气。鸟儿在欢跳, 我不知/ 它们在想什么; /但它们每个细微的动作/ 仿佛都激荡着欢乐。树枝伸展如扇子, 去捕捉/ 那阵阵微风/我反复思量, 始终确信/ 其中自有乐趣融融。倘若这信念来自上天, / 倘若这本是大自然的旨意, / 我岂不更有理由悲叹/ 人啊,在怎样对待着人!诚然, 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人生感触相结合的诗歌并非华兹华斯独创, 18 世纪的诗人如汤姆逊、哥尔德斯密斯、柯柏、格雷等都写过。然而, 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华兹华斯那样把两者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华兹华斯的感触不是停留在个人的伤春悲秋, 也不是满足于排遣一己忧伤和郁闷, 而是用质朴无华, 清晰明朗, 毫无雕琢的笔触提出了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时代的重大问题:人怎样对待着人? 这首诗创作于1798 年, 当时离攻占巴士底监狱不过十年, 而革命队伍里已经出现了分裂, 诗人的这个问题既对法国革命倡导的博爱思想给予了肯定, 又对革命所体现的理性主义提出了根本的怀疑。一首以 早春 为题的小诗竟包含着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思, 没有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没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这尘世拖累我们太多回归自然是诗人理想的归宿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深入, 商业意识的滋长驱使人们绞尽脑汁攫取财富, 一时间英国社会世风日下。人们看不到自然的美景, 领会不到大自然的情韵, 精神生活贫乏, 这令华兹华斯感到痛心, 于是他写下了一首带有社会批判性质的十四行诗:这尘世拖累我们太多; / 耗尽毕生精力,只为得亏盈失; / 对我们拥有的自然知之甚少; / 我们出卖心灵, 只为卑污的利禄! / 这大海, 正向明月敞开心扉; / 这劲风, 只愿昼夜呼号不息, / 此刻却如熟睡的花儿静寂安详; / 对此景对万物, 我们格格不入, / 这一切竟没有让我们感动。上帝啊! 我宁愿/ 作个异教徒, 被古老信条滋养; / 这样, 我就可以立足于这片怡人的草地, / 瞥见异样的景致, 宽慰我凄苦的内心; / 望见老普罗透斯现行于海面, / 听见特里同吹响悠悠号角。诗的前八行描写人们龌龊的金钱交易与自然界月光海水交相辉映、风云变幻的图景形成鲜明的对照。从第九行中间开始, 诗人表达了宁愿做个异教徒被古老信条滋养, 以求与大自然为伴的想法, 因为, 在古代泛神论的信仰中仍然蕴含着大自然的神秘魅力。在诗的结尾, 大海引起的联想涤荡了前面几行使人郁闷的气氛, 把人带入美妙的神话般的世界, 普罗透斯( Ptoteus) 是希腊神话中能变换形体的海神, 特里同( T riton) ,希腊神话中人形鱼尾的海神, 以大海螺作号角。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是因为古希腊人把自然界的一切加以神化, 从而使万物充满生机, 以至人类能在自然中找到伴侣而不觉孤独。显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忘却樊笼, 回归自然的愿望。大自然是人类欢乐的源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在华兹华斯的诗里都充满着勃勃生机, 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和心灵的慰藉。1802 年的一天, 华兹华斯出访友人归来时, 途经乌尔华特湖畔( U lw ater) , 突然望见一大片金黄的水仙花在微风中婆娑起舞。两年后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境, 写下了传世名篇!水仙。诗中写道: 诗人像一片浮云独自漫游在青山翠谷之间, 突然间瞥见一丛丛金黄的水仙在湖边树下随风摆动。这一片水仙让诗人联想到银河里闪烁的星星和明湖中荡漾的水波, 于是地面上的景物和天上水中的景物连成了一片, 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诗人在孤独中遇到这样的良伴( jocund company) 怎能不心旷神怡。不仅如此,每当诗人感到孤寂或是心情茫然的时候, 在对往事的宁静的回忆中, 那一片水仙顿时化作无尽的财富成为鼓舞诗人的永久精神力量。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哲理: 大自然是人类欢乐的源泉, 人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 可以获得思想的支撑和精神的快慰。大自然是人类获得道德力量的源泉丁登寺是华兹华斯自然抒情诗的著名代表作。1793 年, 诗人独自徒步游览了风景秀丽的怀河河谷和古老的丁登寺。五年后, 他偕妹妹多罗茜故地重游, 感慨万千, 于是写下了这首名作。诗的开头几句就写得气势不凡:五年过去了, 五个夏天, 和五个/ 漫长的严冬! 如今, 我再次聆听/ 这里内河, 伴着潺潺低语, / 从山泉中奔涌而下。我再次看到/两岸高耸陡峭的山崖, / 在这与世隔绝的荒野中, / 它们唤起我更加悠远的思绪, / 把这景色和苍穹的静穆融为一体。/ 这一天终于来临, 我再次休憩于/ 这棵苍翠的榕树之下,我眺望/ 一处处村舍场院, 一片片果树良田, / 季节还早, 果实尚未成熟/ 一色青绿, 隐没于灌木丛中。/ 我再次望见这里的排排树篱诗人连用了 五年 、 五个夏天 和 五个漫长的严冬 , 这样的重复让人感到这些岁月、尤其是冬天, 对于诗人来说极其漫长, 因为, 诗人的思想在此期间经历了多次风暴的袭击。如他早年曾对法国革命充满热情, 但这种热情又因对雅各宾派激进主义的不满和英法战争的爆发而消退。接着诗人连续用了 再次聆听 、 再次看到 、再次休憩 、再次望见 来表达故地重游的喜悦之情, 同时, 诗人把过去和现在融汇于怀河河谷, 从而把大自然的稳定性和诗人自身的变化加以对照。在接下来的诗句中, 诗人谈到五年来无论他孤栖于斗室, 或困于城市的喧嚣, 在倦怠孤独的时候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他带来的愉悦激荡在他的血液中、心房里, 使诗人纯真的性灵得到安恬的抚慰。诗人深信自然景物给了他一份崇高的厚礼, 那就是一种欣愉的、如沐天恩的心境。随后, 诗人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成长的过程, 童年时代他如一头小鹿奔跑于山岭之间, 深涧之际, 清溪之侧, 听凭自然来引导, 年幼时, 诗人觉得大自然便是他的整个世界,山岭、深涧、清溪培育着他的爱心和志向。随着年龄的增长, 童年时代的纯真一去不复返了, 而大自然又给了他新的馈赠, 那便是成熟的心智和深沉的思考能力:我已学会怎样观察, 不再像/ 鲁莽的少年那样; 我也听惯了/ 这低沉而悲怆的人生乐章, / / 我深感欣慰, / 能从自然中, 从感观的语言中, / 找到我纯真思想的寄托, /认出我心灵的乳母、向导和守护人, / #/我诚挚地相信:自然从不会背叛爱她的心灵; / 她有独具的特权, 引导我们/ 在悠悠一生的岁月里/从欢乐走向欢乐。她能启发/ 我们内在的心灵, 让安恬与美/ 沁入我们的心脾, 用崇高的信念/ 把我们哺育滋养; 无论恶毒的语言, /草率的判断, 还是利己者的讥讽, / 缺乏善意的寒暄, 无聊乏味的交往/ 都不能战胜我们,或动摇/ 我们愉悦的信念/ 这世间一切, 无不仰沐天恩。成年以后诗人学会了冷静而理智地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 他听到了低沉悲怆的人生乐章。大自然恰如他的养育者、向导, 不断给他教诲, 守护他的心灵。这里 感观的语言 就是指感观对大自然所作的反应。诗人坚信, 通过人与大自然的亲近, 不仅可以获得思想的支撑和精神的快慰, 而且也找到了永不枯竭的道德力量的源泉, 这就是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自然观。综观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历程, 从他的诗意建构到他所反映的哲学思想; 从他的创作原则到他对诗人天职的理解, 无不证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二、华兹华斯对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 华兹华斯对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评论界,曾经有人把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 湖畔派 诗人与拜伦、雪莱说成是誓不两立的对头, 其实这种说法虽非全错, 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总体来说, 拜伦对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所表达的若干见解是持有异义的, 从拜伦的第一篇成名作!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到他的代表作之一!唐璜, 都不乏对华兹华斯的针砭。雪莱早年对华兹华斯是敬慕的, 他把华兹华斯誉为 讴歌自然的诗人 。只是在1814 年-1815 年间, 他写了一首十四行诗对华兹华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思想变得保守表示痛心和惋惜。然而, 1816 年在日内瓦期间, 雪莱曾劝告拜伦多读华兹华斯的诗, 不久之后拜伦写出了他的!恰尔德 哈罗德王子游记 的第三章, 评论家们就指出其中 响起了华兹华斯的调子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以爱默生、梭罗为代表的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同样主张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宁静, 人们的灵魂和情感在自然中得以净化。被称为美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布莱恩特( Bryant) 的大部分诗作就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钟情, 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沉思。在布莱恩特看来, 自然才是人类灵魂的归宿, 是信仰的寄托所在。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在他的!美国学者中指出: 对心灵产生最初的, 也是最重要的影响的就是自然。 爱默生超验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确定自然上帝之间的关系。对于超验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梭罗来说,自然则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自然不仅仅是人的伴侣, 而且为人树立了行为榜样, 抚慰人的情感, 启迪人的心灵。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中写到:生活在自然之中的人, 一定是心境平和, 决不会有灰暗阴郁的情感。 ( 自然中)没有任何东西能使简朴勇敢之人产生悲伤的心情。 2%( P295)诚然, 我们还不能在华兹华斯的抒情诗中找到某种完整的哲学体系, 但是诗人对大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