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1. 课外阅读。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多选)(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4)选择诗句填空。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5)本诗的线索是 , 全诗句句紧扣“ ”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2.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动的景物有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3. 古诗名言积累。(1)莫等闲,_(2)最喜小儿亡赖,_(3)天行健,_(4)路曼曼其修远兮,_(5)_,不脱蓑衣卧月明。4. 书法秀。(请默写乡村四月中的第三、四行诗句)5. 课内阅读。山 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斜”字与“上”字_,写出了_的山势。(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写_。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3)“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_”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_。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_。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_”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4)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_。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_。(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解释划线的字。绿:_还: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7.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中,“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这句诗出自_代诗人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盛放着像_一样的君山。阅读提高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洞庭【唐】刘禹锡_,潭面无风镜未磨。_,_。(1)默写古诗。_,潭面无风镜未磨。_,_。(2)“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3)“青螺”在诗中指的是( )(4)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时间)的美丽景色。(5)诗人是站在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9. 补充句子。(1)_,后不见来者。(2)_,江清月近人。(3)孤帆远影碧空尽,_。(4)姑苏城外寒山寺,_。(5)天门中断楚江开,_。10.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去买肉 扫房子 磨豆腐 把面发 糖瓜粘 蒸馒头 宰公鸡二十三_ 二十四_ 二十五_ 二十六_二十七_二十八_二十九_11.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_,笛弄晚风三四声。 牧童 _,白了少年头,_! 满江红最喜小儿亡赖,_。 清平乐村居文言文语言简洁,充满智慧。杨氏之子中“_”一句最能反映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周瑜以“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采用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歇后语“孔明借东风_”就出自这段历史故事。12. 读一读,回答问题。(填序号) 太阳朝我笑,鸟儿喳喳叫。 我是小学生,背上新书包。 唱歌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我们上学要做到_。 笑 叫 不迟到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姓氏谣东方慕容和上官,诸葛司徒与欧阳。中华姓氏上千种,单姓复姓遍四方。不管你我姓什么,中华儿女是一家。(1)用“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2)“遍四方”的意思是(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14. 课外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15. 补充诗句。采莲曲唐王昌龄_裁,芙蓉_。_,_。16. 我会读,我会填。江南 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连叶 , 鱼戏荷叶 ,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在横线上填写汉字,把古诗补充完整。(2)把鱼儿的方位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填序号),并完成图。东 南 西(北) ( ) ( ) ( )(3)我发现诗中有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_ _(4)“莲叶何田田”的意思是( )(填序号)莲叶长得多么茂盛啊。莲叶长在水田中。17.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全古诗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4)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作者看到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是(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19. 课内同步阅读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下列词语。远上:_ 寒山:_ 石径:_ 斜:_ 白云生处:_爱:_ 枫林晚:_ 霜叶:_ 二月花: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20. 背一背,填一填。(1)不知细叶谁裁出,_。(2)窗含西岭_,门泊东吴_。(3)_无闲田,_犹饿死。21. 补充古诗,并回答问题。黄四娘家花满蹊,_。留连戏蝶时时舞,_。这首诗的作者是_。被后人尊称为“_”。22.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绝句是_代大诗人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的视觉感受,又有“_的嗅觉体验;既有“_”的动态描摹,又有“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23.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大意写诗句。(1)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我独自在他乡作客,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4. 默写元日,回答问题。元日宋王安石_,_。_,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是指_这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有_、_这些传统习俗。25. 看到下面这幅图,我会想到古诗_。我还能背诵这首古诗,并完成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_无声。 春_花还在,_惊。26.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 _ _ _ _。(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_ _ _(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 _ _ _2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物。(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能不忆江南?(1)这首词的作者是_朝诗人_。(2)忆江南是一首_,“忆江南”是它的_。(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4)“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 )(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29.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_蓝蓝的_(1)选一选,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