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目录 01 02 04 05 06 03 输液反应的定义 反应的类型 常见反应的症状 原因及处理措施 发生原因 预防措施 Page 2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属不良反应 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原引起的反应 轻者有发冷 寒战 发热 出汗 体温常在38 5 左右 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 严重者体温可达40 42 头痛 恶心 呕吐 意识不清 昏迷 低血压休克 有的出现多脏器损害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非死即残 预后很差 脑损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 一旦发生 判断要准确 处置要果断 输液反应定义 Page 3 输液反应类型 热原反应 热原样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污染引起 Page 4 发生的原因 药物 输液器材及速度 患者个人因素 输液环境 Page 5 药物 大输液质量 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添加药物 对添加药物的质量 剂量 溶酶 及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熟悉热原累加 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内毒素达到一定量微粒累加 Page 6 输液器材及速度 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和输液器静滴含K Ca2 Mg2 等离子的药物时 滴速过快 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反应 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 Page 7 环境 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 空气湿度偏高时 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 气候寒冷季节 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弱者 也可引发输液反应 输液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温度 湿度 Page 8 患者个人因素 1 疾病 2 患者年龄 3 个体差异 Page 9 常见输液反应症状 发热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静脉炎 空气栓塞 药物外渗 Page 10 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 常因输入致热物质 致热原 死菌 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 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 输入液体消毒 保管不善变质 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 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引起 发热反应 症状主要表现发冷 寒战 发热 轻者发热常在38 左右 严重者高热达40 41 并伴有恶心 呕吐 头痛 脉快 周身不适等症状 Page 11 护理措施 处理 反应轻者 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 并及时通知医生反应严重者 立即停止输液 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 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严格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预防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 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 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Page 12 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 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症状 病人突然感到胸闷 气短 咳粉红色泡沫痰 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 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循环负荷过重 Page 13 护理措施 处理 出现上述表现 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 进行紧急处理 取端坐位 双腿下垂 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高流量氧气吸入 一般氧流量为6 8L min 湿化瓶内加入20 30 的乙醇溶液 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 使泡沫破裂消散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平喘 强心 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 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 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静脉放血200 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但应慎用 贫血者禁忌 预防 输液过程中 密切观察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一般成人40 60滴 分 儿童20 40滴 分 老年人 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应减慢滴速 Page 14 静脉炎 原因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 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红 肿 灼热 疼痛 有时伴有畏寒 发热等全身症状 Page 15 护理措施 处理 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 并将患肢抬高 制动 局部用50 硫酸镁或95 乙醇溶液行湿热敷 每日2次 每次20分钟超短波理疗中药治疗如合并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 放慢点滴速度 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 Page 16 原因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气 拔出深静脉导管后 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加压输液 输血时无人守护 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症状 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 濒死感 随即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紫绀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 持续的 水泡声 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空气栓塞 Page 17 护理措施 处理 如出现上述表现 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头低足高位 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 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 避开肺动脉入口 随着心脏的舒缩 空气被打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逐渐被吸收 高流量氧气吸入 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 纠正缺氧状态 有条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预防 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 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 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拔出较粗的 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 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Page 18 药物外渗 原因 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 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症状 局部皮肤肿胀 苍白 疼痛 输液不畅 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 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Page 19 护理措施 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 粗细及位置 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掌握药物的性能 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 确定穿刺成功后 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 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 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 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 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 肿胀 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加强责任心 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 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 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 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 Page 20 具体方法1 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抗生素类 1 肿块5cm 5cm时 应及时给予硫酸镁湿敷2 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局部产生无菌炎症反应 如 红霉素或沙星类药物 应给予冷敷 收缩血管 减少吸收 灭活药物毒性 或硫酸镁湿敷 预防小血管内膜炎 也可采用0 5 的654 2溶液湿敷 可对抗微血管痉挛 提高细胞免疫及补体含量 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而达到增强自身抵抗力 控制炎症的目的 Page 21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 钙剂 首选硫酸镁湿敷 因其对抗作用强 其次 也可采用0 5 654 2湿敷 2 甘露醇发生渗漏时 初期可用热敷 也可用硫酸镁湿敷 还可采用75 的酒精湿敷 注意点 渗漏超过24h以后 不可热敷 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 之后逐渐转暗红色 可产生局部出血 如此时热敷 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代谢增强 细胞耗氧量增加 可加速组织坏死 4 扩血管药物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Page 22 4 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 阿拉明等 渗漏轻微时 热敷 严重时按医嘱处理 可局部封闭 654 2湿敷等 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 氢化可的松湿敷 5 化疗药物外渗只要可疑渗漏 立即停止输注 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出来 回的血液药物以3 5ml为宜 局部使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多处皮下注射 范围需大于渗漏区域 同时可冰敷 收缩血管 减少吸收 缓解疼痛 抑制局部炎性反应 封闭应在渗漏后1h内 越早越好 应尽最大范围的全封闭抬高患肢 避免局部按压 密切观察 每班交接 如出现组织破坏或溃疡时 应考虑手术切除 Page 23 过敏性休克 原因 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 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 依机体反应性 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 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 若不及时处理 常可危及生命 症状 胸闷 喉头堵塞感 继而呼吸困难 紫绀 濒死感 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常有剧烈的肠绞痛 恶心 呕吐或腹泻意识障碍 四肢麻木 抽搐 失语 大小便失禁 脉细弱 血压下降 Page 24 抢救措施 抢救 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扩容 吸氧或高压给氧 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及时处理喉头水肿 肺水肿 脑水肿等 Page 25 措施 1 应立即停药 使病人就地平卧 立即皮下注射0 1 肾上腺素0 5 1ml 小儿酌减 同时通知医生2 如症状不缓解 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 1 肾上腺素0 5ml3 氧气吸入 当呼吸受抑制时 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 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 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4 抗过敏 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 10mg 静脉注射 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 或10 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 如多巴胺 间羟胺等5 纠正酸中毒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 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 50mg6 若心跳骤停 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7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 注意保暖 并作好病情动态记录 病人未脱离危险期前不宜搬运8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 并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 病历上注明对本药过敏 Page 26 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改善治疗室环境严格操作规程合理用药 注意配伍禁忌 Page 27 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1 把好药品质量关 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 质量好的药物在使用时反应相应的就会少很多 2 把好液体配制关 配药时严格执行 三查七对 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 对着窗口看一看 看有无杂质及混浊 把住瓶盖转一转 看瓶盖是否松动 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 3 坚持 一人一管 一液一针 一定不要在这里 节省开支 Page 28 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4 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 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 适当升温最好 冬天输液时建议使用输液加热器 5 输液速度要慢 千万不要因为有事情而加快速度 那样可能会耽误你更多时间 6 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 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 如要用 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 不可凭经验行事 7 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 与含有离子成分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 复方丹参 双黄连等中草药针剂 一般采用5 或1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而不选用生理盐水 林格氏注射液等含离子成分较多的输液作为稀释剂 Page 29 处理中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 在发生输液反应时 家属和病人都比较惊慌 情绪激动 此时应立即处理 在一边治疗的同时要安慰病人和家属 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必须保持静脉通道 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 发生反应 他们会很惊恐的要求护士终止输液 拔除静脉针 如果定力不足的护士遇上 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正确的方法是 必须保持静脉通路 以备用 立即更换上生理盐水 更换输液器 继续输液 这样做下一步的治疗比较顺利 Page 30 正确回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 发生了输液反应 处理完了 肯定会有家属或者是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