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本想(zng) 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 一份浓浓的企盼朋友,揣着一(k) 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o) 远。2.根据下面的提示语填空。(共13分)(1)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2)归园田居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4)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5)新世纪的青少年,要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绝不能“ , ”而被时代遗弃。(请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诗句填空) (6)湖北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矗立在武汉蛇山上的黄鹤楼更是誉满天下,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历史上有许多诗人在黄鹤楼写下优美诗篇流传至今。请你写出两句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 3.名著阅读(5分)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1)曹操说自己好梦中杀人,目的是什么?(2分) (2)从选文中你能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2分) (3)请你写出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的一个故事情节(选文中出现的除外)(1分)。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位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二、综合实践(5分)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阅读上面文字,回答问题。(1)写出一两句古诗文中描写莲的名句。(1分) (2)你认为莲有哪些品质值得人们赞美?(1分) (3)请你写一段优美的文字表达你对莲的赞美。(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40分)(一)成全一棵树(12分)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就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是青春是挺拔。 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接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母亲望着巳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他一下子怔住了。 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1、第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2、第段画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 3、第、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如何理解题目“成全一棵树”的含义。 (二)月光启蒙(14分)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 ,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1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1)将安详、慈祥填入下文空白处:她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 。2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2分)月光下,母亲为我 唱 民 歌, , ,说 谜 语。3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2分)5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2分)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6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2分) (三)(16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段节选自 ,作者是 (时期)地理学家 。文中的三峡指的是 、 、 。(3分)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略无阙处( )(3)晴初霜旦 () (4)哀转久绝 ( )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B绝:哀转久绝 群响毕绝C故:故渔者歌曰 两狼之并驱如故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4.根据文中意思,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用原文内容填空。(3分)文中从侧面渲染了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表现江水凶险的语句是: ;能总评写出三峡春冬时节山水树木特征的句子是: 。四、写作(50分)在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作文文题一: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把握有时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处处时时需要把握。请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文题二:这事真让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 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答案一、1.赠、缕、颗、遥。2.出淤泥而不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强调:本小题必须有作者和题目,否则得一半分) 3.(1)故意吓唬别人不要在他睡觉时走近,他害怕别人暗害他。(2)阴险、狡诈,虚伪。 (3)例如:割发代首 煮酒论英雄4.公共文化设施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二、(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高洁、端庄、出淤泥而不染 (3)只要文字优美,语句通顺,能够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即可。三(一)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成一棵大树;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母亲为孩子的将来忧虑(4分。任意答出两点得满分)2.母亲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给那树喂童子尿(2分)3.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突出孩子的自强(4分.每点2分)4.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 的经过,又写了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 (二)1甲:安详 乙:慈祥 2讲故事 唱童谣 3精神生活是丰富的4比喻(1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1分) 5D 6原句好的理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不玩别针
- 佛山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进度控制精准度保证函(5篇)
- 放射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 法学重要考试题及答案
- 儿童保健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设计迭代与优化工具集
- 《内燃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高一机械原理教案》
- (正式版)DB15∕T 3368-2024 《沙冬青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 电缆证考试题及答案
-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大单元教学设计)
- 药械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气瓶检验员闭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院新项目创新建设汇报
-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5. 这是我们班》教案
- 滴滴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粉体合成与制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