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写作背景推测.doc_第1页
短歌行写作背景推测.doc_第2页
短歌行写作背景推测.doc_第3页
短歌行写作背景推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歌行写作背景推测及新释 短歌行写作背景的推测 古今众多政治家和文客对短歌行十分喜爱,但对曹操写作此诗的时期各说不一,归之有两种说法: 一是赤壁之战之前(证据:书中48回。但章回小说不是史证); 二是赤壁之战之后(无史证)。所以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到现在还是个谜。 我想在无新证的情况下,大家能不能逆向思维,从短歌行中的意境和描述来反证写作背景? 从文学角度来推出写作背景。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赤壁之战中双方军事优劣,再来看双方的心理优势,从而来判断曹操的创作心态。 军力: 曹操率领80万(书中之言。实际大约20多万)大军饮马长江,誓灭孙、刘。而孙、刘共计810万军队。 军势: 曹操率领是灭袁胜利之师,兵多将广; 而孙、刘之军不仅没此优势,反尔有投敌之意。 心态: 曹军是得胜之师,兵力又比敌方多出一倍多。如从兵力和势力来说,当时曹军灭孙、刘就象碾死两蚂蚁一样,此刻曹操脑海中满是志在千里、江山统、势在必得之类的词语,他心中肯定有一览众山小、数风流人物还看我曹操的感觉。 请问此时的曹操的心境能写作出忧吗? 能有缺贤能,又缺义士之感叹吗? 瞬时江山即将一统,还会写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吗? 当然不可能,心境皆无,何来此感哟? 所以短歌行写作时间和背景应是赤壁之战之后,即曹操败北之后。当时的曹操常常心恋霸业无成,心中的忧愁油燃而生,又想得贤能义士,助他完成一统江山的政治抱负。为此,他日日饮酒来消心中的愁闷,在如此心结之下、在某年秋季的一次豪饮中他写出了短歌行,以此诗来倾诉心中的忧愁和人生的感慨。他,也只有在此心况下才能创作出短歌行这类的杰作。所以短歌行的写作背景应是赤壁之战之后、曹操败北之后的某年秋季。 而目前短歌行的写作背景是根据三国演义所说来确定的,也就是说短歌行是按赤壁之战之前的写作背景来翻译的,这显然与短歌行诗中的意境相勃。如果我们按短歌行的真实意境来从新理解和领会作者的诗意,那么我们是不是该从新来翻译曹操的短歌行? 还有,该不该还一个枭雄和专权政治家的霸气? 为此,短歌行新的翻译如下: 短 歌 行解释及说明 (表示自然段落) 对(1)酒当(2)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3)日苦(4)多。慨(5)当(6)以(7)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解释:(1)、(2)对、当皆属动词。(3)去指过去,(4)苦是很的意思。(5)慨是指感慨,(6)当如当时或当初,(7)以为过的意。 青青子衿(8),悠悠(9)我心。 但为君(10)故(11),沉吟(12)至今。 解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表示女子对所爱人的恩念。男子应是青衿读书人。曹操借用来求贤士思能士。(8)子衿周朝学者服,又如青衿。(9)悠悠指时间久远之意。(10)君指贤能义士。(11)故是原因或原故。(12)沉吟念念之意或念念之然。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13)嘉宾,鼓瑟吹笙(14)。 解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曹操借用来抒怀:前一句应是原意,(13)但后一句中“我有”应为假设句,才与上文的忧愁紧扣。因为上文忧岁月流失、霸业无成。所以曹操下文才转为求贤能,求贤是为帮助他完成霸业统一江山。嘉宾是指贤士。(14)鼓瑟吹笙是指如果我得了贤士,定会奏乐高歌。这句表达曹操求贤若渴之心。 明明如月(15),何时可辍(16)?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解释:(16)辍应同掇,是摘取之意。那么摘什么?摘空中的月吗?显然不是。如果将上、下文的忧源联系来看,(15)月应是指霸业。 越(17)陌(18)度(19)阡(20),枉用(21)相存(22)。 契(23)阔(24)谈宴(25),心念旧恩(26)。 解释:(17)、(19)越、度属动词,为征、夺之意。(18)陌为南北方位。(20)阡为东西方位。(21)枉用是枉费心机的意思。(22)相存是敌我并存之意。(23)契是近或相同。(24)阔指豪气。(25)谈宴是指与刘备饮酒论英雄。(26)心念旧恩是指征战董卓时与刘备的恩情。 说明: 从整段来看,该段是曹操回忆自己的征战往事。那么曹与谁豪气、意投地饮酒谈论? 又心念谁的恩情? 这都需主体人称来承接,故 相存 是指一位敌方首人,当时有刘备、孙权、刘表等。从三国演义一书中叙述,与曹同时发生 谈宴 和 旧恩 的人,却只有刘备。煮酒论英雄是与刘备,征讨董卓时与刘备有恩情。而曹自认为: 天下英雄只有他与刘备,其他英雄徒有虚名,所以“相存”应指刘备。如果把 相存、谈宴、旧恩 联系来看,共同指向的也是刘备。如果与贤士 契阔谈宴 ,那么下句的 心念旧恩就无从释意。 月明星稀(27),乌鹊南飞(28)。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9)? 解释: (27)、(28)这两句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鸟鹊南飞暗指的秋天,月明星稀可为中秋时节。但从上文的忧愁和作者的政治野心来看,不应是单纯的述景,应该是有所指,不然怎么吻接曹操的下文远大政治志向? 如(29)“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以境述人,此人便是宿敌刘备。因赤壁一战,刘备虽联孙破曹,但刘备此时并为栖身之处。 说明: 在自然环境中,谁看到过在静静的树林中,鸟寻不到树栖身? 鸟类本身就是依树而生存的动物。所以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应是借物喻人。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30),天下归心。 解释:(30)“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故周公是礼待贤士典范。 短歌行全文意译 常常饮酒唱歌时,我不断问自己:人一生究竟有多少岁月?短啊!短如早上的露水,阳光一出即逝,而我一生已去的时光很多。现在真感慨当初太过于激昂了,而忧愁啊?依然存在和难忘,此忧何解?也只好饮饮杜康酒来忘却它。 想想周朝那些穿着学服而饱读诗书的贤能,常常让我好羡慕,就因思念他们的原故,至今我还为此沉吟。 听,远处鹿子在呦呦鸣叫,它们无忧无愁地食着野外之草。在此美景下,如果我有众多的良才贤能,我一定会高兴地奏乐欢歌。 霸业就象空中的朗朗明月,我何时才能摘取哟?心中的郁闷就是因这而来的,而且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想当初,我征战东西南北,却枉费心机,结果还是与对手共存于世。可惜啊!那时我以为与刘备志同道合,那时我可豪气冲天,设宴与他要谈,那时我因心怀旧恩,结果放跑了他。 唉!转眼秋天已至,夜晚明月朗朗,白日喜鹊南飞而去。哼!我看你刘备就象只鸟,飞了几大圈,你找到栖身之地了吗? 嘿嘿! 而我就象高山,从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大,我就象大海,从不满足于自己的宽广。我会象周公一样礼义天下贤能义士,这样天下何愁不归于我也? 短歌行的创作意境及析解 曹操赤壁之败后,回到北方,时时忧虑霸业,感叹无贤能助他完成霸业,故借酒消愁。醉意中感叹岁月流逝,心怀求贤若渴,往事又不堪回首,这些思绪都是因霸业无成而引思的,所以忧霸业是整篇诗中忧愁的核心。但曹操是何许人也? 是当时伟大的政治和军事家,他能因一时的失败而沉沦吗? 当然不会。故曹操才写下短歌行的诗,来表现当时的他忧余生已不多、忧霸业无成、忧无贤能相助、忆往事之错、憧憬自己远大的志向等等复杂的心情。 曹操通过短歌行来表明自己,虽然借酒消愁,但并没有忘记远大的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具有宽广心襟,相信自己会礼义天下贤士,他更相信天下一定会归于他,即愁中见英雄之气慨。 曹操具体心境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四句是表显曹操因忧时光流逝而霸业又无成,故才借酒消愁的心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两句是作者因上文忧霸业无成,继尔转来思天下贤能义士,表明求贤之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两句是作者看到美丽的自然环境,触觉求贤若渴的心境。是上文的求贤之心的递进。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两句是作者的心境又回到前文的忧愁霸业无成,解释前文忧愁的原因,也是前文忧的递进。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