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doc_第1页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doc_第2页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doc_第3页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doc_第4页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园观察与思考xltcE赂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石丽娟赵永君通过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及时预警和化解信贷风险,是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商业银行”重营销,轻管理的倾向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信贷资金真实用途的跟踪监控不到位,贷款被改变用途后形成的风险和损失屡见不鲜.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症结,研究对策,以推进辖区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一,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银监会成立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改进和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办法和指引,其中,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对授信后管理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监测客户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授信.然而,从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用途监控的工作现状来看,存在思想认识上有误区,制度建设上有盲点,流程管理上有缺陷等问题,监控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对通过本行账户支用的信贷资金用途管理浮于表面银行发放贷款是根据客户生产经营需要和相应的资金缺口来核定贷款额度和期限,但贷后往往习惯从客户的经营情况及抵押物状况来判断信贷资金的风险水平,不重视对贷款流向和用途的实时监控.从监管掌握的情况来看,银行贷后检查存在形式化,周期化,简单化的问题,在未经第三方确认的情况下,就依据客户提供的交易信息定论贷款”不存在被挪用,符合约定用途,贷后管理工作不深入,不扎实,防范贷款被挪用的风险措施难以及时到位.通过监管检查发现,对上市公司汇集资金用于申购新股的举动,有的贷款行竟然不警觉,不查实,简单地以借款人经营正常,实力雄厚的判断代替对信贷资金流向的调查取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二)对转入他行同名N,P的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存在盲点据调查,辖区借款人在多家银行贷款,开立多个一般存款账户的情况较多,而贷后将银行信贷资金转入同城或异地他行同名账户使用的情况也比较普遍.经统计,有的银行30%以上的贷款发放后,尚未经客户使用,就直接转往他行同名账户.对这部分转入他行的信贷资金的后期使用情况,贷款行均未实施跟踪监控反映,导致贷款的最终用途不确切,贷款的使用实际处于失控状态.(三)对集团客户,关联客户信贷资金用途监控乏力“德隆系,.啤酒花等事件给辖区银行业带来的镇痛尚未过去,然而对集团客户,关联客户贷款用途的后期监控却依然没有切实有效的手段,监控乏力.归纳来讲,一种情况是集团客户,关联客户贷款存在”母借子用”的现象,而银行贷前只注重反映母公司的资信状况,贷后监控只针对.母公司大额出账及用途,贷款一经转入分公司或控股公司,就不再进一步跟踪落实贷款的实际用途;另一种情况是某些集团客户以财务集中管理为由,要求子公司将贷款划转母公司账户统一运作,形成了多户贷款被少数大户控制,集中使用的格局,而银行未将贷款流经的关联客户一并纳入监控范畴,对信贷资金在关联客户方的实际用途不甚了解,信贷资金面临的风险隐患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四)对个人贷款的用途管理比较薄弱近年来,个人贷款业务作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得到了迅猛发展,但辖区银行个人贷款用途管理仍然存在软肋,给蓄意挪用贷款的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一是有的商业银行认为个人贷款属低风险业务,实施的是逾期贷款检查制度,即只对形成逾期的贷款客户实施定期,不定期的贷后检查,而对于能够按期还款的贷款客户则以还款记录的监控来代替贷后检查,这样,银行对于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生产经营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抵押贷款等的真实用途就难以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因贷款被挪用出现逾期或不良,再做贷款用途核查工作已于事无补,许多.假按揭贷款正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银行的管理漏洞,将按揭贷款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挪作他用,形成不良贷款,银行只能被动地为”风险埋单.二是借款人通过本人结算账户将贷款转出或直接取现,轻易地绕开贷款行的监控视线,将贷款用于炒股,买基金,甚至从事非法传销活动等,此类现象屡禁不止,银行置身”猫鼠游戏,监控工作陷于被动.(五)对票据承兑,贴现等融资行为的审查,监督不到位目前,有的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融资业务时,没有按规定认真核实企业购货合同是否执行,订购货物是否到货,对本行承兑的票据用于项目融资或筹措其他投资,投机等活动,未能及时发现和预警.从银行的操作实际来看,因银行未严格审查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等足以证明票据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书面材料并到实地查看购入的商品货物,致使企业通过虚假的内部关联交易,轻而易举地循环承兑,通过贴现重复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企业因此逃避了严格的信贷准入审查,获得了融资与用资的便利,而银行赚取的只是微薄的中间业务收入,却要承担非真实贸易背景之下票据融资j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对贷款用途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商业银行认为,造成信贷资金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如何使用信贷资金是借款人内部资金池自主运作的需要,只要经营情况稳定,市场竞争能力强,又没有违约记录即为优质x|N口.G8FINANF观察与思考XlNJlAcE7祭.J心客户,信贷资金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而对于逐笔查看,质询,调查.取证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要求,银行则认为不利于维护银企关系,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殊不知,这种认识和倾向使银行日益规范和严格的贷前调查及审查大打折扣,因为一旦贷款用途改变,意味着银行前期对借款用途的调查分析和审查就失去了意义,使信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大大氏.(二)信贷资金监控制度不完善.一方面体现为制度的操作性不强.尽管多数商业银行要求信贷人员落实借款人是否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但规定比较笼统,缺乏配套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有效的监控措施,未形成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执行制度的弹性较大,直接影响了信贷资金监控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银行内控管理滞后于新业务的发展.当前各家银行争相创新业务,开通了更多的自助渠道,客户甚至不用去银行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甚至ATM机向银行贷款或透支,贷款一经入账即可自由提现和转账,对此,银行尚无完善的信贷资金流向管理办法.(三)借款人蓄意逃避银行监管.借款人采取将信贷资金转移到他行同名账户,异地关联企业账户再行支配或直接取现等”曲线调包”手段,故意逃避贷款行的监督.除此之外,借款人混用,并用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现象较为普遍,即便银行要求借款人逐笔提供信贷资金大额出账的具体用途,但因无法厘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对其真实性难以界定,给企业挪用信贷资金,逃避银行监管打开了方便之门.(四)银企关系错位.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垒大户”行为扭曲了银企关系,集团大客户成为各行竞相追捧和争夺的对象,银行与客户的地位形成了现实的不平等,一些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公司,大企业只要求银行提供信贷服务,不接受银行的信贷监督,客户信息不完整,不透明,与银行的信贷管理需求不对称,大大制约了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工作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五)信贷资金监控未形成联动.银行系统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工作存在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问题:各行只关注信贷资金在本行的使用情况,贷款一经转出,就不再安排跟踪监控,而转入行则认为”事不关己”,不会将转入的信贷资金视同本行发放的贷款一并纳入用途监控范围.这种”两不管”的割据管理模式,不仅造成贷款用途监控断链,而且给企业混用信贷资金和自有资金提供了便利.(六)对借款人的信息收集不全面.首先是社会征信系统不健全,其次是银行客户资料不完整,银行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和遵纪守规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银行开展贷后管理工作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报表和信贷人员收集的相关情况,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因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责任不同,对客户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各异,尤其是集团客户关联关系复杂,投资和经营范围广泛,仅靠个别信贷人员收集的零散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贷后监控需要的.许多企业正是利用银行对客户信息掌握不全,将贷款几经转移逃避监控,改变贷款用途,进行股本性投资或短贷长用,甚至进入股市,房市,而银行在信息来源有限的情况下,长期不能察觉借款人的违约行为,直到风险变为实际的损失,才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展开囫三,政策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信贷资金用途监控是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与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查同等重要的地位.要认真分析贷款改变用途对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经济环境和秩序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风险观念和内控机制两方面改进和加强贷款用途监控管理,推行贷款用途监管责任制,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正面效应,切实提高信贷资金流向监控工作水平,确保贷款资金实际用途合法,合规,符合合同约定,最大限度地维护信贷资金的安全.(二)完善制J要提高资金监控水平.加强贷款用途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改进业务流程,规范操作规程,完善监控措施,明确职责权限,切实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推进专业化运作.根据业务的发展,及时完善原有的制度规定,体现与新时期风险管理需求的配套与联动,推动基层行改进信贷管理方法,丰富资金监控手段,提高对信贷资金用途的管理和监控能力.(三)提高对借款人诚信履约的约束力.商业银行可采取以下措施约束借款人按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一是在借款合同中明确要求借款人要合法合规使用贷款,不得擅自变更贷款用途,并要求借款人据此出具承诺书;二是实时监控,定期抽查信贷资金流向,一旦发现违约行为,立即终止贷款合同,停止未使用的授信额度;三是要求客户逐笔出具信贷资金用途的有效证明,经银行核准才能支用;四是通过法制渠道,加大依法惩处和打击违约行为的力度.(四)全面系统掌握客户信息,防范信用风险.一方面,要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等的现状,全面了解和掌握授信客户信息,做到”知悉你的客户”,”知悉你客户的业务活动”,尤其对集团客户,关联客户,应充分了解其整体资信水平,经营实际及风险状况,建立集团客户,关联客户信息系统,把握信贷资金的实际用途;另一方面,应体现银行服务与监督并重的原则,要求信贷客户提供全面真实信息并接受银行信贷监督,构建与信贷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银企双赢.(五)创新监控手段,提高监控质效.首先,建议各家银行联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打破银行间信息壁垒,建立统一有效的客户资讯和监控体系.其次,将上市公司,集团客户等资金来源多,金额较大,进出频繁,流向活跃的信贷客户作为重点,对其信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