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最后三章练习及剩余答案.doc_第1页
人力资源最后三章练习及剩余答案.doc_第2页
人力资源最后三章练习及剩余答案.doc_第3页
人力资源最后三章练习及剩余答案.doc_第4页
人力资源最后三章练习及剩余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八章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绩效就是保障组织战略目标达成的诸多因素的总和 B 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 C 战略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主要目标而制定政策和采取行动的计划模式 D 只有依据组织战略执行情况才能有效判定当前绩效管理系统是否合理有效 2 绩效定义的困难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绩效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和 A 确定性 B 多维性 C 对比性 D 趋中性 3 绩效的多维性主要来源于其变动性和 A 对比性 B 复杂性 C 确定性 D 价值性 4 组织中绩效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组织环境 B 组织战略 C 组织目标 D 组织使命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绩效的变动性特征是指 昨天的绩效因素今天未必适用 B 绩效的价值性特征主要指 甲价值观下组织看重的绩效成果在乙价值观下未必重要 C 绩效概念是一个向量 既有方向性又有数量性 D 组织战略的变化是绩效变动性的最重要诱因 7 财务比率金字塔和投资回报率系统 ROI 是哪位学者提出来的 A 托马斯 约翰逊 B 亚历山大 沃勒 C 杜邦兄弟 D 塞茨 8 在关注组织过去成就的同时更加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潜力 这是绩效管理的哪一阶段的特 点 A 财务绩效阶段 B 多维绩效阶段 C 战略性绩效阶段 D 现代绩效管理阶段 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组织战略的特征 A 指导性 B 竞争性 C 风险性 D 复杂性 10 组织战略在现代组织绩效管理中的作用不包括 A 决定性作用 B 价值导向 C 组织变革的起点 D 组织变革的依据 11 鱼刺图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开发的 A 明茨伯格 B 甘特 C 石川馨 D 塞茨 1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绩效工作目标的特征 A 行为准则 B 判断标准 C 时间限度 D 可能的困难和障碍 13 一份完整的绩效计划不包括 A 绩效工作目标 B 绩效发展目标 C 绩效权重 D 绩效考核对象 14 绩效管理的对象是 A 员工创造绩效过程中的具体行为 B 绩效考核指标 C 绩效考核结果 D 企业战略 15 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适用于 A 组织规模较小 B 组织规模较大 C 工作内容复杂 D 工作内容简单 16 工作内容复杂但专业性程度较低的岗位适合从哪个环节出发选取绩效指标 A 工作过程 B 工作产出 C 工作流程 D 初试技能考核 17 连接绩效计划和评估的中间环节是 A 绩效考核 B 绩效反馈 C 绩效沟通 D 绩效控制 18 绩效沟通的首要目的是 A 获取信息 B 应对变化 C 实施管理 D 确定指标 19 员工通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向管理者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这是哪种沟通方式 A 面谈沟通 B 会议沟通 C 书面报告 D 非正式沟通 20 绩效评估的重心是 A 绩效考核的结果 B 绩效考核的过程控制 C 绩效评估指标的选取 D 绩效沟通 21 面谈沟通属于下列哪种沟通方式 A 正式沟通 B 非正式沟通 C 直接沟通 D 间接沟通 22 下列哪种不是书面报告的优点 A 反应的信息真实度高 B 便于保存和核查 C 可以培养员工理性 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 D 针对性强 23 管理者采取走动式管理 现场解决问题 及时激励员工 这属于哪种沟通方式 A 面谈沟通 B 会议沟通 C 书面报告 D 非正式沟通 24 绩效考核主体不包括 A 上级 B 同级 C 下级 D 客户 25 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 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 评定员工的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个人发展情况 并且将评定结果反 馈给员工的过程 A 绩效计划 B 绩效沟通 C 绩效考核 D 绩效反馈 26 从绩效考核本身来看 可以实现两个目的 一是管理目的 二是 A 发展目的 B 评估目的 C 修正目的 D 监督目的 2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管理者要对绩效考核结果中员工在工作绩效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反馈 B 管理者无需对绩效考核结果中的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进行反馈 C 为了有效地进行绩效反馈面谈 在面谈开始之前管理者和员工双方都要进行充分准备 D 绩效反馈面谈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口头沟通形式 28 关于绩效反馈面谈应注意的问题说法不正确是 A 重点放在问题发生的根源上 B 尽量减少批评 C 避免冲突与对抗 D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面谈过程 29 评价者根据某一标准将每一名员工与其他员工进行逐一比较 两两比较 并将每一次 比较中的优胜者选出 最后 根据每一名员工得胜次数的多少进行排序 这是哪种绩效 考核方法 A 强制分布法 B 配对比较法 C 360 度绩效考核法 D 行为锚定法 30 10 年真题 年真题 公司事先确定员工在每一个绩效等级上所占的比例的做法 属于 A 图标评定法 B 强制分布法 C 关键事件法 D 交替排序法 31 以考核标准的类型进行分类 不包括下列哪种绩效考核方法 A 特征导向考核法 B 行为导向考核法 C 结果导向考核法 D 相对考核法 32 具有多个评价主体 同统一的一元主体相比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 能全面地测评该员 工 的工作状况 比较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方法是 A 强制分布法 B 配对比较法 C 360 度绩效考核法 D 行为锚定法 33 关键事件法的创立者是 A 罗伯特 卡普兰和大卫 诺顿 B 福莱 诺格和伯恩斯 C 罗伯特 卡普兰和福莱 诺格 D 大卫 诺顿和伯恩斯 34 通过建立行为性的评定量表 对每一个等级运用关键事件进行行为描述 然后要求考 核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将被考核者的工作行为与绩效考核评价标准进行对照 从而进行绩 效考核 这是哪种绩效考核方法 A 配对比较法 B 360 度绩效考核法 C 行为锚定法 D 关键事件法 35 平衡计分卡的提出者是 A 罗伯特 卡普兰和大卫 诺顿 B 福莱 诺格和伯恩斯 C 罗伯特 卡普兰和福莱 诺格 D 大卫 诺顿和伯恩斯 36 行为锚定法的关键在于 A 确定考核指标 B 获取关键事件 C 获取考核信息 D 确定考核对象 37 在 财富 杂志公布的世界前 1000 位公司中 有 70 的公司采用了 A 360 度绩效考核法 B 强制分布法 C 平衡计分卡系统 D 行为锚定法 38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企业的绩效考核以 为主 A 销售指标 B 收入指标 C 利润指标 D 财务指标 39 被 哈佛商业评论 誉为 75 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是 A 平衡计分卡 B 鱼刺图 C 甘特图 D SWOT 分析法 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对企业的绩效考核以财务指标为主 B 财务评价指标既反映结果 又反映过程 C 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指标来源于企业的使命 核心价值观 愿景和战略 D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核心目的 41 是人们对组织未来的期望 预期目标和对发展蓝图的勾勒 A 使命 B 核心价值观 C 愿景 D 战略 42 指导组织决策和行动的永恒原则是 A 使命 B 愿景 C 核心价值观 D 战略 43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是 A 使命 B 愿景 C 核心价值观 D 战略 44 下列不属于平衡计分卡的内容业务流程层面的概括性指标的是 A 质量 B 反应时间 C 效率 D 推出新产品 45 企业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必须建立的基本框架不包括 A 人 B 系统 C 组织程序 D 业务流程 46 员工满意度 员工保持率 员工培训和技能等概括性指标的特定驱动因素不包括 A 员工能力 B 组织结构 C 技术基础框架 D 行动气氛 47 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在某一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给考核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影 响了考核者对其工作绩效其他方面的判断 这是 A 近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对比效应 D 趋中效应 48 某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共分为五个等级 一级最低 五级最高 每年考核的结果显示 所有的员工都被评定在二 三 四级上 这种现象被称为 A 对比效应 B 趋中效应 C 马太效应 D 定势效应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绩效管理是对所有绩效因素进行管理的过程 B 绩效管理是对组织中可识别 可测量 可控制的绩效因素进行管理的过程 C 组织中绩效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D 绩效概念是一个向量 既有方向性又有数量性 E 绩效就是保障组织战略目标达成的诸多因素的总和 2 绩效管理的循环过程包括 A 战略分解 B 绩效计划制定 C 过程控制 D 绩效考核 E 绩效反馈 3 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包括 A 财务绩效阶段 B 多维绩效阶段 C 战略性绩效阶段 D 现代绩效管理阶段 E 全方位绩效管理阶段 5 绩效管理的作用包括 A 协调性作用 B 引导性作用 C 价值性作用 D 战略性作用 E 监督性作用 6 传统工业偏重对生产流程的控制 其绩效管理的关键是 A 流程规范性 B 生产量 C 创新性 D 次品率 E 生产效率 7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绩效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 A 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性 B 流程规范性 C 业务量 D 人力资源素质 E 次品率 8 组织战略的特征包括 A 全局性 B 长远性 C 系统性 D 风险性 E 竞争性 9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组织中战略的纵向分解即层级式的分解 B 战略的纵向分解主要解决组织不同职能类型主体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发展优 先级 C 组织中战略的横向分解过程及专业式的分解 D 战略的横向分解主要解决组织不同层次主体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的职能 权责 E 战略本身只是一个方向 10 组织的绩效计划的含义包括 A 计划时间 B 计划工作 C 计划形式 D 计划指标 E 计划流程 11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A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之下 B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C 我们如何能够实现目标 D 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备选计划 E 备选计划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12 员工个人的绩效目标的来源有 A 组织的绩效目标 B 岗位职责 C 组织战略要求 D 内外部客户的需求 E 个人目标 13 绩效指标通常从下列哪些环节选取 A 工作过程 B 工作产出 C 工作流程 D 初试技能考核 E 工作效率 14 绩效沟通的方式分为 A 面试沟通 B 会议沟通 C 正式沟通 D 非正式沟通 E 面谈沟通 15 绩效考核的主体包括 A 上级 B 同级 C 下级 D 个人 E 客户 16 下列不属于绩效反馈的内容的是 A 员工在工作绩效中存在的不足 B 员工在工作绩效中的进步 C 管理工作的效果 D 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E 战略目标是否实现 17 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包括 A 面谈对象 B 面谈时间 C 面谈场所 D 面谈所需资料 E 面谈主题 18 11 年真题 年真题 平衡计分卡包含的指标有 A 财务 B 客户 C 外部经营过程 D 内部业务流程 E 学习与创新 19 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指标来源于企业的 A 使命 B 核心价值观 C 愿景 D 战略 E 宗旨 20 360 度绩效考核法中对被考核者做出评价的人包括 A 上级 B 同事 C 下属 D 客户 E 被考核者本人 21 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包括的几个核心指标是 A 市场份额 B 客户满意度 C 客户获利率 D 客户忠诚度 E 客户获得率 22 平衡计分卡的学习和成长层面的指标包括 A 员工满意度 B 员工培训 C 员工离职率 D 员工保持率 E 员工技能 23 造成绩效考核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近因效应 D 定势效应 E 趋中效应 24 造成绩效考核出现问题的出自绩效考核本身的因素有 A 考核标准不清楚 B 考核方式单一 C 考核缺乏沟通 D 近因效应 E 考核主体不明确 五 分析说明题五 分析说明题 某公司在绩效沟通时采用会议沟通的方式 假如你是该公司的管理人员 你将如何展开工 作 六 案例分析题六 案例分析题 1212 年真题 年真题 利用平衡计分卡走出绩效考核怪圈利用平衡计分卡走出绩效考核怪圈 某公司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的商业连锁零售 在全国范围内拥有 60 多家连锁店 并建立 了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但在具体的操作运用过程中发现分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 存在一定的问题 并开始影响到公司战略实 问题主要表现在 既有的绩效考核方案偏重 于短期财务考核 只关注销售额 店面数量的增长 而忽视了长期竞争力等无形资产的定 量考核 产生了诸如分公司店面增长但货物占压资金较大超出了总部对分公司的预算投资 额 导致总部不得不在预算外额外追加投资 打乱了公司的总体部署 面对失控局面 总部出台了一系列的开店管理办法 制止乱开店 但这又抑制了分公 司的创业热情 分公司管理人员不愿意负责任 将问题向上推 造成一段时间内店面增加 迟缓 销售增长缓慢 在这种缺乏战略导向的管理控制体系下 公司陷入了 一抓就死 一放就乱 的怪圈 难以对下属部门进行有效授权 为了改变这种单纯为了考核而考核并且没有从远景和战略出发来考虑问题的状况 公 司尝试利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来重新设定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从外部聘请专家构成专 家组与公司一起组成工作推进小组 在着重对公司远景和使命以及战略进行澄清 并通过 经理会讨论进行草案设计 再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最终方案 其中的过程均严格按照 平衡计分卡方法操作 并确保公司绩效考核方案突出如下特征 在财务方面重点考核销售额 净收益和现金流量 在客户方面重点考核品牌认知度和 顾客投诉率 在内部经营方面重点考核存货库存天数和应收账款回收期 在学习和成长方 面重点考核员工平均培训投入和员工建议度等 在所考虑的各个纬度方面 制定科学有效 的考核 指标 分配了不同的权重 并保证了权重向重点指标尤其是向重点财务指标的倾斜 该公司将新形成的方案付诸实施并通过定期的考核以后 终于走出了绩效考核怪圈 问题 案例中涉及的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第九章第九章薪酬管理薪酬管理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雇员具有双重性质 既是劳动力商品 具有商品的市场价值 又是 A 人力资本的占有者 B 薪酬的支出方 C 薪酬的基础 D 薪酬的本质 2 雇员付出劳动所得到的货币收入是 A 薪酬 B 薪水 C 工资 D 个人收入 3 是指给专业人士的报酬 以换取员工持续的工作或服务 以相对比较长的时间 段为基础来计算 但可能按月来支付 不以劳动时间为基础来计算 A 个人收入 B 薪水 C 薪酬 D 工资 4 将薪酬分为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的标准是 A 是否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B 基本发生机制 C 支付量的界定 D 激励时间长短 5 以下不属于非货币性薪酬的是 A 各种福利 B 保障计划 C 培训机会 D 工资 6 将薪酬划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的标准是 A 是否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B 支付量的界定 C 基本发生机制 D 发放标准 7 以下不属于外在薪酬的是 A 货币形式支付的奖金 B 货币形式支付的津贴 C 员工因努力工作而得到表扬 D 非货币形式支付的福利 8 将薪酬划分为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的依据是 A 薪酬激励时间的长短 B 发放标准 C 基本发生机制 D 支付量的界定 9 既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和稳定生活来源 也是确定可变薪酬的一个主要依据是 A 绩效薪酬 B 激励薪酬 C 福利薪酬 D 基本薪酬 10 在正常雇佣关系下员工能获取基本薪酬 这体现了基本薪酬的 A 常规性 B 稳定性 C 基准性 D 综合性 11 预先将具体的利益分享方案和考核标准告知员工 并根据员工的实际业绩达成情况按规 定给予兑现的薪酬 对员工的为了具有引导性的薪酬是 A 基本薪酬 B 激励薪酬 C 绩效薪酬 D 福利薪酬 12 以下不属于长期激励薪酬的是 A 给高层管理人员的股票期权 B 给核心技术人员的股票期权 C 员工持股计划 D 对员工一定期限内超额劳动部分发放的奖金 13 常见的绩效薪酬形式不包括 A 绩效加薪 B 一次性奖金 C 个人特别绩效奖 D 绩效减薪 14 以下不属于间接间接经济报酬的是 A 生活福利 B 带薪休假 C 基本工资 D 住房资助 15 薪酬主要的激励机制不包括 A 物质激励 B 精神激励 C 团队激励 D 自我激励 16 薪酬可以让员工将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高度统一 这体现了薪酬的 A 保障功能 B 价值功能 C 激励功能 D 补偿功能 17 企业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A 个人收入 B 销售额 C 薪酬 D 原材料 18 既是劳动力市场的价格 也是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杠杆是 A 成本 B 薪酬 C 文化 D 制度 19 一定国家 区域 行业或企业内部各岗位 各部门或整个企业劳动者平均薪酬的高低程 度是指 A 薪酬结构 B 薪酬设计 C 薪酬制度 D 薪酬水平 20 决定了企业薪酬的内部和外部竞争性 吸引 留住和激励人才的重要筹码是 A 薪酬水平 B 薪酬结构 C 薪酬机制 D 薪酬设计 21 按照劳动者的自然特征 可将个人薪酬水平分为 A 宏观薪酬水平 B 不同年龄组的薪酬水平 C 微观薪酬水平 D 政府机关 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薪酬水平 22 制定薪酬水平的客观依据是 A 公司效益 B 薪酬制度 C 劳动生产率 D 生产力水平 23 企业提供的实际平均薪酬与薪酬幅度中间值得比值是 A 薪酬平均率 B 薪酬幅度 C 平均增薪率 D 薪酬差异率 24 薪酬平均率的数值越接近于 说明实际平均薪酬越接近于薪酬区间的中间值 薪酬水平越理想 A 0 5 B 1 C 1 5 D 2 25 若薪酬平均率大于 1 表明用人单位支付的薪酬总额 A 过高 B 符合平均趋势 C 过低 D 较低 26 企业全体员工年度的平均薪酬水平增长的数额是 A 平均增薪额 B 平均增薪率 C 增薪幅度 D 薪酬平均率 27 增薪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A 增薪幅度 本年度平均薪酬水平 上年度平均薪酬水平 B 增薪幅度 本年度平均薪酬水平 上年度平均薪酬水平 C 增薪幅度 上年度平均薪酬水平 本度平均薪酬水平 D 增薪幅度 本年度平均薪酬水平 上年度平均薪酬水平 28 增薪幅度越大 说明企业平均薪酬水平增加的强度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以上都不正确 29 平均增薪率的计算公式为 A 平均增薪率 本年增薪幅度 上年增薪幅度 B 平均增薪率 本年平均薪酬水平 上年平均薪酬水平 C 平均增薪率 上年增薪幅度 本年平均薪酬水平 D 平均增薪率 本年增薪幅度 上年平均薪酬水平 30 平均薪酬率越大 说明企业的人工成本增长得 A 越快 B 越慢 C 比较稳定 D 以上都不正确 31 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和责任大小 将员工薪酬进行等级划分 不同的等级应体现出工作 要求的差异 这是指 A 薪酬趋势线 B 薪酬的等级 C 薪酬区间 D 薪酬的类别 32 以下关于薪酬等级数量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等级越多 薪酬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越明确 B 等级越多 容易导致薪酬管理僵化 C 等级越少 薪酬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的灵活性越高 D 等级过少 容易导致薪酬管理僵化 33 薪酬水平中同一薪酬等级上下限之间的跨度是 A 薪酬区间 B 最高薪酬 C 薪酬幅度 D 最低薪酬 34 如果相邻两个薪酬等级之间没有交叉重叠或交叉重叠很少 意味着相邻两个薪酬等级的 区间薪酬水平 A 差异过大 B 差异过小 C 无差异 D 相等 35 实施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结构的关键环节是 A 工作评价 B 绩效管理 C 工作设计 D 员工培训 36 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 公平性 B 竞争性 C 经济性 D 合法性 37 和外在公平相适应的是薪酬的 A 公平原则 B 竞争原则 C 激励原则 D 平等原则 38 从表面上看 与竞争原则和激励原则相对立的薪酬设计原则是 A 战略性原则 B 合法性原则 C 经济性原则 D 公平性原则 39 薪酬设计的目的是 A 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B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C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D 吸引优秀人才 40 只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 结构简单 岗位类别较少 评价者对各种岗位十分了解的小型 企业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A 排序法 B 套级法 C 因素比较法 D 评分法 41 排序法的缺点是 A 评价成本较高 B 操作复杂 C 需要聘请专家 D 缺乏精确的度量手短 42 应用最为普遍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A 排序法 B 评分法 C 因素比较法 D 套级法 43 通过正当途径 获取企业外部组织或个人相关薪酬信息的过程是 A 薪酬设计 B 工作分析 C 工作评价 D 薪酬调查 44 薪幅范围的大小与工资等级数成 A 正比 B 反比 C 正相关 D 无关 二 二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薪酬概念的理解 正确的有 A 薪酬的基础是雇佣关系 B 薪酬的主体是雇主 C 薪酬的客体是雇员 D 薪酬的客体是雇主 E 薪酬的本质是一种等价交换过程 2 广义工资包括 A 奖金 B 津贴 C 补贴 D 保险 E 福利 3 以下属于我国 劳动法 中规定的工资范围的有 A 计时工资 B 计件工资 C 津贴 D 补贴 E 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4 以下属于个人收入的有 A 工资 B 动产租金收入 C 不动产租金收入 D 股利股息 E 社会福利 5 以下属于货币性薪酬的有 A 工资 B 奖金 C 保障计划 D 津贴 E 补贴分红 6 按照薪酬发放的标准可将薪酬分为 A 计时薪酬 B 能力薪酬 C 绩效薪酬 D 职位薪酬 E 内在薪酬 7 基本薪酬的特点包括 A 常规性 B 稳定性 C 基准性 D 综合性 E 独立性 8 激励薪酬按照时间长短可分为 A 短期激励薪酬 B 长期激励薪酬 C 中期激励薪酬 D 一般激励薪酬 E 特殊激励薪酬 9 直接经济薪酬包括 A 基本工资 B 绩效工资 C 职位消费 D 股票期权 E 带薪休假 10 非经济性薪酬主要包括 A 住房资助 B 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C 工作带来的趣味性 D 工作带来的挑战性 E 工作环境的舒适便利 11 薪酬对企业的功能体现在 A 资本增值功能 B 资源配置功能 C 控制成本功能 D 文化塑造功能 E 组织协调功能 12 按照薪酬的不同层次 可将薪酬水平分为 A 宏观薪酬水平 B 微观薪酬水平 C 各职业薪酬水平 D 个人薪酬水平 E 企业薪酬水平 13 个人薪酬水平按照劳动者的不同工作性质可分为 A 宏观薪酬水平 B 各种职业的薪酬水平 C 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薪酬水平 D 微观薪酬水平 E 政府机关 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薪酬水平 14 影响企业薪酬水平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 A 自然因素 B 宏观因素 C 微观因素 D 内部因素 E 外部因素 15 政府对薪酬调控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 A 货币政策 B 财政政策 C 产业政策 D 地区政策 E 收入政策 16 衡量企业薪酬水平的指标一般包括 A 薪酬平均率 B 增薪幅度 C 平均增薪率 D 薪酬差异率 E 最高薪酬率 17 薪酬趋势包括 A 偏低薪酬线 B 最高薪酬线 C 偏高薪酬线 D 中位薪酬线 E 最低薪酬线 18 相邻等级的薪酬区间的叠幅取决于 A 薪酬区间比较比率 B 薪酬变动比率 C 薪酬区间渗透度 D 相邻薪酬等级的区间中间值之差 E 薪酬等级数量 19 公平原则包括 A 绝对公平 B 内在公平 C 相对公平 D 外在公平 E 一般公平 20 常用的工作评价方法有 A 等级法 B 排序法 C 套级法 D 因素比较法 E 评分法 21 排序法的主要优点包括 A 简单操作 B 无需复杂的量化技术 C 主管者可自行操作 D 评价的成本较低 E 可以保证企业重要岗位得到较高的工资 22 薪酬调查的范围包括 A 薪酬战略 B 薪酬政策 C 薪酬水平 D 薪酬结构 E 薪酬发展趋势 23 薪酬调查的步骤包括 A 确定薪酬战略 B 确定薪酬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C 就行薪酬调查 D 薪酬调查报告 E 应用薪酬调查结果 三 三 分析说明题分析说明题 1 某公司的工资制度概括如下 1 工资水平处于行业工资水平的 50 处 核心技术 管 理岗位员工的工资只达到行业工资水平的 20 2 工资等级按行政级别划分 共 48 级 极差为 50 元 3 工资的调整采取 一支笔 政策 总裁同意就可以 4 员工义务加 班 没有加班工资 分析该公司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分析该公司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2 A 公司是一个拥有长久历史的国有企业 公司的管理层大多是年纪很大的退伍军人和党 政干部 长期以来 A 公司一直采取其建立初期的管理模式 尤其是薪酬模式 随着改革开 放的到来 众多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屹立而起 A 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平息员工的不满情绪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公司进行薪酬改革 然而几次改革都不甚 理想 不是工资调的太高遭到同行业的联合打压 就是调的过低公司员工的不满情绪难以 消除 最后公司负责人建议寻求专家的意见 专家建议在工资改革上采取薪酬调查的方法 进行改革 问题 请谈谈你对薪酬调查的认识 问题 请谈谈你对薪酬调查的认识 四 四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由于发展受阻 员工积极性不高 于是决定对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实行额 外津贴制度以激励骨干人员 标准为 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享受一定津贴 技术人员按照 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享受一定的津贴 此政策宣布后 立刻在公司技术人员中掀起轩然大波 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不满 矛头直指公司领导 表示若不能享受津贴 就让获得津贴的人干 活 经过一段时间后 公司不得不宣布调整对技术人员的津贴政策 按助工 工程师和高 级工程师三个档次发放津贴 于是公司的津贴激励制度变成了人人有份的大锅饭制度 钱 花了 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引发了一连串的麻烦 该公司的一线生产为连续性生产 有大量倒班工人 他们知道此事后 都认为干部和工程师都涨工资了 他们的工资不涨 这不公平 于是他们决定推选一些不上班的工人向公司领导集中反映意见 连续几个上午 公司总部办公楼被工人团团围住 要求增加津贴 一段时间后 公司宣布增加倒班工人津 贴 此事才平 又起一事 公司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决定在市内购买数千套期房作为 福利房分售给职工 此事办得极为迅速 约半个月就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合同 交了定 金 然后按照公司拟定的条件 展开了分售房行动 数千名工龄较长 职务较高的雇员获 得了高值商品房 此时一部分居住于市内的雇员决心也要获得此优惠房 为此决定联合起 来闹事 又是采取和前一次相同的手段 同样的如愿以偿 一系列的事件使人们形成了印 象 不管有理无理 只要找公司闹 终会得到满足 问题 问题 1 本案例集中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哪一项管理活动 反映了哪些问题 本案例集中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哪一项管理活动 反映了哪些问题 2 你认为公司遇到的闹事麻烦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公司遇到的闹事麻烦的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本案例 你认为薪酬系统至少应包括哪些部分 薪酬设计应坚持哪些 结合本案例 你认为薪酬系统至少应包括哪些部分 薪酬设计应坚持哪些原则 第十章第十章 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职业具有社会属性和 A 自然属性 B 经济属性 C 固有属性 D 政治属性 2 职业是劳动者所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或社会性工作 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 的一种劳动角色 这体现了职业的 A 自然属性 B 经济属性 C 社会属性 D 固有属性 3 舒伯认为 生涯 的发展以 为中心 A 人 B 职业 C 职位 D 企业 4 依据舒伯的观点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涯的构成层面 A 时间 B 经历 C 投入程度 D 价值观 5 个人的具体职业内容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历程 指的是职业生涯的 A 个体概念 B 职业概念 C 时间概念 D 发展和动态概念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谓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本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 规划 执行 评估 反馈 的一个综合管理过程 B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为了实现其发展目标 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C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为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设 计 规划与管理 D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通道 给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 培训 轮岗 晋 升等发展机会 7 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员工的责任不包括 A 主动从经理和同事那里获取有关自身优势及不足的信息反馈 B 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开发需求 C 与来自组织内外不同工作群体的员工进行接触 D 给出反馈 明确公司标准 8 下列不属于直线经理的责任的是 A 了解存在哪些学习机会 B 发现问题 倾听确定需求 C 提供选择 协助设置目标 提出建议 D 与职业生涯管理资源联系 追踪职业生涯管理规划执行情况 9 在实际工作中 有许多经理不愿意参与员工的专业规划活动 其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A 他们感到不具备足够的资格来回答员工有关职业发展的问题 B 没有足够的时间 C 认为自己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 不能透彻地理解职业生涯问题 D 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职业规划活动 10 在职业生涯管理中 人力资源部门应提供与职业发展有关的培训与开发机会的信息和建 议 同时还应该提供 A 职业生涯咨询 B 职业和工作机会的信息 C 专业服务 D 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11 人的职业生涯的起点是 A 职业准备期 B 职业选择期 C 职业适应期 D 职业稳定期 12 人的职业生涯的主体是 A 职业准备期 B 职业选择期 C 职业适应期 D 职业稳定期 13 职业 人员匹配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霍兰德 B 帕森斯 C 施恩 D 明茨伯格 14 帕森斯认为职业 人员匹配 主要分为条件匹配和 A 个性匹配 B 能力匹配 C 特长匹配 D 契合度匹配 15 人格类型 职业类型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霍兰德 B 帕森斯 C 施恩 D 明茨伯格 16 喜欢从事技艺性的或机械性的工作 能够独立钻研业务 完成任务 长于到手 但是 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可能较差 这类人属于 A 调研型 B 现实型 C 社会型 D 传统型 17 科技文章作者 技术发明者属于 A 调研型 B 现实型 C 社会型 D 传统型 18 职业锚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霍兰德 B 帕森斯 C 施恩 D 明茨伯格 19 下列不属于企业型的职业是 A 厂长 B 推销员 C 律师 D 秘书 20 下列不属于传统型人格者的特征的是 A 往往忽视理论 B 做事有条理 C 踏实稳重 D 愿意执行他人命令 21 具备意志坚定 锲而不舍 勇于冒险等优良特质的人所属的职业锚类型是 A 管理型 B 创造型 C 安全稳定型 D 独立自主型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职业锚是人们在不断的工作过程中 根据个人的需要 动机和价值观 经过不断的变化 调整最终所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 B 员工的职业锚一旦确立后 便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C 职业锚并不能提升员工的价值 D 职业锚具有促进员工与组织相互接纳的功能 2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A 自我定位 B 目标设定 C 目标实现 D 反馈与修正 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管理工具 B 人只有在工作实践中 才能更清楚 跟透彻地自我认知和定位 C 职业生涯是一系列既分离又联系的经历 是一个机械的 预先设计好的过程 D 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有机的 逐渐展开的过程 2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A 教育背景 B 经济环境 C 家庭影响 D 个性与职业理想 26 工作比较复杂 接触范围广 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 这是哪一类人 员的职业特点 A 财务类 B 营销类 C 生产类 D 研发类 27 员工职业生涯的外部影响因素不包括 A 社会环境 B 组织环境 C 经济环境 D 机会和运气 28 营销类人员的个性特点不包括 A 商务谈判能力强 B 信息分析能力强 C 人际沟通能力强 D 团队协作意识强 29 下列不属于研发类人员的职业特点的是 A 较高的文化素质 B 自治性强 C 工作比较复杂 D 工作相对封闭 30 下列不属于研发类人员的个性特点的是 A 勇于接受挑战 B 团队协作意识强 C 具备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 D 缺乏对多类事项的统筹能力 31 员工在组织内逐步向上晋升的过程 是指 A 纵向的职业途径 B 横向的职业途径 C 网状职业途径 D 多阶梯职业途径 32 通过调动增加员工阅历 锻炼员工的综合能力并发挥员工的潜力 从而在职位未提升 的情况下增加员工的满意感 指的是 A 纵向的职业途径 B 横向的职业途径 C 网状职业途径 D 多阶梯职业途径 33 为了解决受过技术培训且并不希望在组织中通过正常升迁程序调到管理岗位的员工而 开发的一种职业生涯发展方法 指的是 A 纵向的职业途径 B 横向的职业途径 C 网状职业途径 D 多阶梯职业途径 3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速个人组织化过程将有助于降低流动性 从而降低公司总的流动率 B 成功的指导关系能帮助新员工降低对组织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减轻新环境所产生的 压力 C 工程技术人员的第一份工作 如果富有挑战性并取得良好业绩 那么将会提高其整个职 业生涯中的竞争力和业绩 D 高目标一定会导致高业绩 35 个人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是 A 职业生涯准备期 B 职业生涯早期 C 中期 D 晚期 36 下列不属于职业生涯中期员工面临的问题的是 A 工作颓废感日益强烈 B 工作流动性下降 对工作安全的关注增加 C 开始寻 找新的生活目标 D 进取心 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明显下降 37 职业生涯中期的员工所处的年龄段是 A30 40 岁 B40 50 岁 C30 50 岁 D50 60 岁 38 在职业生涯后期 组织最重要的任务是对 的管理 A 退休计划 B 职业衔接 C 退休员工 D 退休咨询 3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某种程度上说 心理健康币身体健康更重要 B 适当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保持活力 C 企业要帮助员工进行退休前的准备 D 企业无需关注已经退休的员工的生活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职业是个体进入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位置和劳动角色 B 职业是从事某一专门工作和活动的社会分工 C 职业是具有专门性 具体性 连续性 稳定性特征的社会活动 D 劳动者从事某项社会职业工作 必定获得一定的报酬 并得到满足 E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 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创造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获得合理报 酬 满足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的工作 2 生涯的特征包括 A 终身性 B 独特性 C 发展性 D 综合性 E 短期性 3 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有 A 才能发挥问题 B 职位与社会角色问题 C 晋升困难 D 工作缺乏挑战性 E 报酬待遇太低 比较收入差距过大 4 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责任主体包括 A 员工 B 直线经理 C 人力资源部门 D 组织 E 政府 5 为了帮助员工处理好职业发展问题 直线经理需要扮演哪几种角色 A 教练 B 监督者 C 评估者 D 顾问 E 推荐人 6 职业生涯周期理论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 A 准备期 B 选择期 C 适应期 D 稳定期 E 退出期 7 霍兰德提出的职业活动意义上的人格分类包括 A 现实型 B 调研型 C 艺术型 D 社会型 E 传统型 8 下列属于社会型的职业有 A 财会人员 B 办公室职业 C 统计员 D 导游 E 心理治疗医生 9 施恩提出的几种职业锚的类型包括 A 技术职能型职业锚 B 管理型职业锚 C 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D 独立自主型职业锚 E 创造性职业锚 10 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 需考虑的因素有 A 个人的兴趣 爱好与特长 B 社会需求 C 技术的发展 D 个人生理与健康状况 E 个人优势劣势分析 11 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与个体有关的因素有 A 教育背景 B 家庭 C 人格特性 D 机会与运气 E 动机与需求价值观 12 营销类人员的职业特点有 A 专业技术要求低 B 工作压力大 C 工作流动性强 D 具备多种职业技能 E 强调标准和规则 13 生产人员的个性特点包括 A 团队协作意识强 B 时间观念强 C 关注细节 D 统筹协调能力强 E 问题解决能力强 14 组织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可分为 A 纵向的 B 横向的 C 网状的 D 链状的 E 多阶梯发展 15 在职业生涯早期 个人的主要任务是 A 进入组织 B 学会工作 C 学会独立 并寻找职业 D 完成向成年人的过渡 E 确定职业目标 16 职业生涯早期员工的特征有 A 进取心强 B 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C 具有做出一番事业的心理准备 D 开始组建家庭 E 逐步学习调适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17 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员工面临的问题有 A 进取心 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明显下降 B 随着年龄的增长 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 甚至开始有衰老的感受 C 开始寻找新的生活目标 D 工作颓废感日益强烈 E 权力 责任和中心地位下降 角色发生明显变化 18 在职业生涯中期 每个人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职业工作 也面临着新的职业角色选择 这些角色选择包括 A 继续留在原岗位上 B 进入销售领域 C 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自己的技能通用化 D 离开原岗位 寻找新的职业角色 E 进入行政管理领域 19 职业生涯中期的职业生涯管理任务主要集中在 A 落实好内部晋升计划 促进员工职业生涯朝顶峰发展 B 实施工作轮换 C 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 增进员工和企业的互动 D 改善工作环境 预防职业生涯中期危机 E 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计划 针对职业生涯中期危机 进行有效预防 改进和补救 20 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的特征有 A 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 甚至开始有衰老的感觉 B 进取心 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明显下降 C 工作颓废感日益强烈 D 权力 责任和中心地位下降 角色发生明显变化 E 优势尚存 仍可发挥余热 尽职贡献 21 退休咨询指的是向即将和已经退休的人员提供哪些方面的咨询和帮助 A 财务 B 住房 C 搬迁 D 家庭 E 再就业 五 分析说明题五 分析说明题 1 李晓 女 是某重点大学具有会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双学位的毕业生 为人比较本分 做事认真细心 由于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业 面前正面临择业的困境 请结合李 晓的个性特点和专业 帮她做一个职业发展设计 2 小王想为自己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请你帮助他 六 案例分析题六 案例分析题 1 浙江某科技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在国内市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员工从创业时 的十几人发展到近千人 然而 其华南区分公司的业务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在一年时间里 华南分公司已有数位高管相继离职 对此 总公司十分不解 在公司总部 人员规模一直 在增加 公司员工队伍却十分稳定 总公司特意派人飞赴广州 在一番考察之后 却并未 发现华南分公司在公司构架 工作流程与销售渠道上存在任何不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使该公司面临如此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原来 在这家公司创业初期 无论是技术人员还 是市场销售人员 面对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但公司的骨干员工却是相关行业的精英人 士 他们是在认同产品市场前景 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明确方向的前提下进入该公司的 而一般员工 由于面对一个全新的产品 无成熟案例可循 因此该公司十分注重对员工的 培训发展规划 使员工在企业中有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 尽管当时该公司薪水与相关行业 相比处于中下水平 但由于员工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 员工对公司有强烈的归属 感和认同感 这使员工一直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昂扬斗志 而该公司华南区情况就大不相同 了 一方面同类产品已得到了充分的市场认可 产品市场已有多家企业进入 另一方面 新员工要么冲着该公司的名气和薪资而来 要么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 显然 他们中的大 多数都不明白自己在该企业的发展方向 自然也不会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在经历一些挫折 后 相当部分员工选择了离开 问题 问题 1 结合案例 谈谈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结合案例 谈谈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 2 请你给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