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电气防爆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仪表电气防爆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仪表电气防爆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仪表电气防爆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题:仪表电气防爆安装作业指导书标准编号:Q/JH12110503.64-2004第2版 第0次修改归口部门:工程管理部批准人:梁凤山 修订时间:2004.04仪表电气防爆安装作业指导书1.总则1.1目的为了加强企业的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动化工程的技术质量管理水平,规范仪表装置电气防爆施工方法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1.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石油、化工仪表装置电气防爆施工。1.3编制依据本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所依据的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1999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SY4031-932设备 、材料要求2.1 安装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仪表线路、电气设备和材料,其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规定。防爆设备应有铭牌和防爆标志,并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授权的部门所发给的防爆合格证编号;其外观应无损伤和裂纹。2.2本质安全仪表和本质安全关联设备,必须有国家授权的机构发给的防爆合格证,其型号、规格的替代必须经原设计单位确认。2.3 本质安全电路的电缆、电线及其附件,应有永久性蓝色标志。2.4用于火灾危险环境的安装仪表及电气设备的箱、盒等,应采用金属制品。2.5火灾危险环境所采用的仪表及电气设备,应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3主要机具无齿锯、套丝机(代丝)、电锤、电钻、台钻、电焊机、液压弯管机、手动弯管器、手锯、手锤、活扳手、管钳子、台虎钳等。4作业条件4.1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应齐全,图纸已会审完。4.2施工技术方案应齐全,并已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3其他专业的工程进度应基本达到仪表工程的施工条件。4.4设备、材料的到货情况应满足施工要求。4.5焊工应持有效焊接作业合格证。5施工操作程序5.1防爆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装置施工,除应符合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1999)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5.2电缆槽、电缆沟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火灾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充填密封。5.2.1电缆槽宜采用下列充填密封:(1) 在分界处制作气密砂封;(2) 在分界处用阻火密封填料充填,形成密封阻挡层。5.2.2电缆沟应采用下列之一进行充填密封:(1) 电缆沟内充砂,每敷设一层电缆,充填一层砂,砂层厚度约100mm,电缆全部敷设完后,充砂填满电缆沟;(2) 在分界处两侧安装隔板,隔板之间充砂,长度不小于1m;(3) 在分界处用阻火密封填料充填。5.3在爆炸、火灾危险区域安装电缆电线保护管,应符合下列规定:5.3.1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接线箱、接线盒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圆柱管螺纹连接,螺纹的有效啮合部分不应少于5扣,螺纹处应涂导电防锈脂,并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5.3.2保护管穿过不同等级爆炸、火灾危险区域分隔间时,分界处必须用防爆阻火器和密封组件隔离,并做好充填密封。5.3.3保护管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接线箱及拉线盒连接时,或进入仪表盘、柜、箱时,应安装防爆密封管件,并做好充填密封。密封管件与仪表箱、接线箱、拉线盒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0.45m。密封管件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之间可采用挠性管连接。5.3.4全部保护管系统必须密封。5.3.5保护管应采用厚壁镀锌钢管,并用管卡固定,禁用焊接固定。5.4对爆炸危险区域的线路进行接线时,必须在设计文件规定采用的防爆接线箱内接线。接线必须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并应加防松和防拔脱装置。5.5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圈挤紧或用密封填料进行封固,外壳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只应密封一根电缆。5.6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除本质安全型外,应有“电源未切断不得打开”的标志。5.7采用正压通风防爆仪表箱的通风管必须畅通,切不宜安装切断阀。仪表箱内应保证维持不低于设计规定的压力;当设有低压力联锁或报警装置时,其动作应准确、可靠。5.8本质安全型仪表安装和线路敷设,除应按上述2.1、2.2和5.2、5.3各项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5.8.1本质安全线路与非本质安全线路不应共用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保护管。5.8.2本质安全线路与非本质安全线路在同一电缆槽或电缆沟内敷设时,应用接地的金属隔板或具有足够耐压强度的绝缘板隔离,或分开排列敷设,其间距应大于50mm,并分别固定牢固。5.8.3当采用芯线无分别屏蔽的电缆或无屏蔽的导线时,两个及其以上不同回路的本质安全电路,不应共用同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保护管。5.8.4本质安全线路与非本质安全线路共用同一个接线箱时,其接线端子之间应用接地的金属板隔开。5.8.5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线路与关联线路或其它线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0mm,当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于端子的绝缘板隔离。5.8.6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线路敷设配线时,应与非本质安全线路分开,采用有盖汇线槽或绑扎固定;配线从接线端到线束固定点的距离应尽可能短。5.8.7本质安全线路中的安全栅、隔离器等关联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在安全区域一侧,需接地的关联设备,应可靠接地。5.8.8采用屏蔽电缆电线时,屏蔽层不应接到安全栅的接地端子上。5.8.9本质安全线路内的接地线和屏蔽连接线,应有绝缘层。5.8.10本质安全线路不应受到其它线路的强电磁感应和强静电感应;线路的长度和敷设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9质量控制要点5.9.1仪表及其附件的防爆等级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防爆技术鉴定文件”或”防爆产品合格证“必须齐全。5.9.2防爆密封管件的密封材质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其充填密封必须密实完好。5.9.3保护管的连接螺纹必须是圆柱管螺纹,螺纹连接的有效啮合部分必须不少于5扣,并保证有良好的电气连续性。5.9.4接线必须紧固可靠,并有防松脱装置。5.9.5各类接地分支线必须按有关规定施工,严禁错接。5.10仪表装置电气防爆施工所应形成的文件资料5.10.1仪表电缆敷设记录(表918)5.10.2电缆(线)绝缘电阻测定记录(表919)5.10.3防爆和接地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表12.4.1)6质量标准6.1仪表防爆工程安装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1的规定。仪表防爆工程安装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表6.1质 量要 求仪表设备外观无损伤和裂纹,附件齐全,铭盘标志清晰螺纹连接有效啮合5扣以上,并有良好的电气连续性。保护管固定牢固仪表设备及附件隔离密封应密实完好,“电源未切断不得打开”的标志清晰明显接线的压接接头紧固,螺钉连接紧固,有防松脱装置正压通风防爆装置风管畅通,风压值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 法清点观察观察用扳手试紧,用万用表测量观察用扳手试紧,观察观察用扳手试动和用螺丝刀等工具试紧用气体实验,核对试验记录6.2本质安全仪表安装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2的规定质量要求本安线路及附件标记耐久性好,且为蓝色不同系列本安仪表及本安关联设备相互代用时应有国家级的相容性技术鉴定本安线路与非本安线路不共用一根电缆,不共穿一根保护管本安线路长度和敷设形式符合设计要求本安线路总电阻值小于仪表最大负载电阻值本安产品防爆合格证后编号有“”字样者,禁止使用镉、锌、镁、铝材质及其镀层的金属件作为电器连接件、紧固件、导电体和接地体检验方法观察核对鉴定证书观察观察;按设计检查用电桥测量按设计检查;观察7成品保护7.1 敷设完的保护管在未与仪表、检测元件连接时,管口的螺纹部位应包扎防护,防止损伤丝扣或进入杂物。7.2保护管穿完电缆、电线后,其电缆(线)端头应用黑胶布包扎严密,并应尽快接线,防止电缆(线)露出管外的部分被砸伤或砸断。8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该作业的特点是高空和交叉作业多,用电和动火频繁,其危险点是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火灾。针对上述危险点,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8.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按规定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并配备安全带。8.2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清除作业区域周围的易燃物和杂物,楼板的孔洞用适当的材料盖好;在楼板、平台临边作业时,应搭设防护栏;上方有人作业时,应加强联系,时刻注意,防止物体打击。8.3使用电动工具,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雨季施工时,作业人员应穿戴好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电动设备、机具应搭设防雨棚。用电作业完毕,人走应切断电源。电动机具的防护装置应完好,无齿锯的砂轮片应无裂纹、缺口,操作时人站在侧面。8.4蹬梯作业前应检查梯子的强度,将梯子按安全坡度立稳,下方设专人监护。使用合梯时,禁止将手放进阶梯内,以防夹伤。8.5高空作业时,应正确系、挂好安全带。使用的工具、物件应用绳索挂牢固,以防坠落伤人。严禁上下抛掷工具、材料及边角余料等物品。8.6电焊机把线应绝缘良好,破损处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以防闪击管线或设备。在雨天、雪天或风力在6级以上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8.7电、气焊作业要佩戴好个人劳保用品;作业前应办理动火证,清理周围易燃物,配备灭火器材;作业后应除灭余火、切断电源。8.8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8.8.1 Q/JH121.11004-92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8.2 Q/JH121.11004.11-92 安全技术操作通用规程8.8.3 Q/JH121.11004.05-92 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8.9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8.9.1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与此同时应保护伤员避免坠落或摔伤。伤员脱离电源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