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doc_第1页
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doc_第2页
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doc_第4页
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 京 地 质 博 物 馆 参观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 姓 名 班 级专 业学 号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土木工程系 2011年4月24号目 录院士格言-(1实习日志-(2参观过程-(3实习总结-(6 院士格言 一个人一生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具有百折不饶的精神,不埋怨环境,不叫喊困难,认准目标,一直往前,挫折是暂时的,成绩是永存的,在山穷水尽之时,要想到柳岸花明之日。 -黄汲清 实习日志工程地质的学习,不但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与实践的相结合。为此,学校为了让大家对本课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我们本学期的第九周周日,我们专业组织了一次外出实习,好让大家可以将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联系到实现实当去。 4月24日上午十点多,辅导员集合我们土木六个班,开了个小班会,向我们讲解了有关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地点以及实习期间我们所应该完成的一些任务,在这之后他又强调了实习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我们要遵守实习规定的时间,按时到达和按时回来。 经过一个小时的旅途,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南京地质博物馆,在入馆之前,我们实习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这次实习的目的,以及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同时还要求我们把我们所学的工程地质知识联系起来,然后老师把我们分了两个小组,依次参观了老馆和新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地质博物馆是历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其前身是1916年中华民国临时国民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建立的地质矿产陈列馆,原址在北京丰盛胡同3号,有老馆和新馆组成。新馆与2010年4月开放。南京地质博物馆将形成由老馆和新馆组成的一个内容相对完整、国内一流的地质博物馆展示体系,将涵盖中国近现代地质发展历史、地球和生命的起源、 岩石与矿物赏析、 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宣传,以及恐龙世界复原等内容,构成生动有趣、富于科普教育意义和地学知识宣教的综合性地学博物馆。南京地质博物馆将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 以地球科学知识为基础, 以地学科普为宗旨, 以宣传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为目的,兼顾地球科学研究,是集地学科普与科研为一体的博物馆。我们先从新馆一楼开始,一楼是恐龙世界,陈列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恐龙炳灵大夏巨龙是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甘肃省第三勘察院古生物研究中心于2008年联合采掘的。共发掘有属炳灵大夏巨龙的8节颈椎、4根颈肋、10节背椎,5节荐椎、1节尾椎。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介绍,发现的标本占整条恐龙的30%40%,属比较完整。经研究,该恐龙体长28米,身高8米,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型恐龙。馆内除展出真骨化石外,按11复制的炳灵大夏巨龙模型同时展出,令我们十分震撼。二楼为行星地球,介绍了行星地球的发展演化,和各类造岩矿物的不同形式,花瓣状方解石,方解石花,紫水晶,萤石等天然的岩石形态。三楼参观主题是生命演化:随着地质年代的进行,渐渐出现了生命体,太古代时期生物现象开始出现,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渐渐演变进化而成,高级植物、动物出现。同时三楼还展出了诸多古生物化石。新馆参观完以后,我们又来到了老馆,老馆是一栋红色的具有外国气息的建筑,老馆一楼为“地质摇篮”展厅,介绍了中国的地学发展历史及作出贡献的前辈老师们。进入二楼即为博物馆最精彩的展厅中国石文化,各式各样的矿物岩石标本,新奇的天然奇石,令人目瞪口呆。奇石异石、珍贵的宝石: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祖母绿、水晶等。更有介绍了各类生辰石,清代九品官帽上所配带的宝石随官级而珍贵。三楼为矿物资源与地质环境展厅,矿产资源展厅布设了世界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江苏省矿产资源、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几个部分。采用互动形式展示了世界、中国、江苏的矿产资源分布。用最先进的真人幻像技术和实景模型生动再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场景,使观众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地质环境展厅主要展示或演示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山环境与治理、保护地质遗迹等内容。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爆发时的振荡、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类的无助,还可了解到灾害发生的根源、预防及治理等专业知识。南京地质博物馆以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展厅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发展,物种的起源,生命的生生不息,世界的丰富多彩。将以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实习总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下午就过去啦,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在回来的路上我进入了沉思,这次实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矿物资源和地质环境能”展厅,看到我们矿物资源的日益减少,看到恶劣环境造成的泥石流滑坡,看到板块运动造成的地震,以及我们最珍贵资源淡水的过度开采,及造成的地下水位降低上部建筑物的倒塌,等等多对我们人类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和人员伤亡。面对大自然,我们是渺小的,但是这种种因素里面也有我们造成的,如我们过多砍伐树木,所造成的滑坡,还有我乱排废水所造成的地下水的污染,还有我乱排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等等!之所以我们人类有这样的灾难,我们也有责任啊!地质灾难我们没法控制,但我们要以防为主,治理结合。对于资源我们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杜绝浪费、杜绝乱排乱放,积极研发新技术,用于零排放零污染。我们要做到这一点,路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