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文言文专项训练寓言故事四现代文诺亚方舟”的危机在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目前已知唯有地球是生命的“诺亚方舟”。地球上的全部有机体以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物理环境统称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奥妙无穷、异彩纷呈的世界,从最小的藻类到最大的蓝鲸,地球上的芸芸众生都有其狭小的环境。生物在生物圈里不能孤立地生存。在池塘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塘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古老寓言,形象地展示了地球上各种生物激烈竟争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大自然正是依靠生物间一定的结构和食物链关系,不断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并产生一定的功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万物兴歇皆自然。地球上大量的生物和生物之间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各种生物总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彼此相互制约的平稳状态。无数食物链编织成一个无形的网络,所有的生物各得其所,共存共荣,组成了繁荣的生命世界,使地球充满了勃勃生机。然而,自从“小小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数以亿吨计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看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地球伤痕累累,灾害频频发生。“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不健康、不舒畅的环境中。进入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全球环境恶化的步伐随之加快。科学家忧虑地看到,“地球保护伞”臭氧层出现了空洞,每天都可以听到关于滥伐森林、物种消失,海洋红潮、食物中毒、水质恶化、疾病流行的消息。有人(估计 估算),未来地球上1/5的物种将惨遭灭绝的厄运。整个生物圈失去了应有的平稳,地球的忍耐超过了极限,它开始无情地报复人类的过失。飓风、干旱、洪水、林火、飞蝗等自然灾害结伴而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指望 渴望)享受清洁的空气和清激的水源。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地球生物圈的危机实际上就是人类的危机,而且与人类生死攸关。因此,人类已经到了非反躬自问不可的时候了。人们必须以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地球,审视自己。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然生态平衡。这样,人类的前途才会更美好。1. 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2分)2.填空。(4分)(1)文题中的“诺亚方舟”是指 (2)工业“三废”是指 (3)生物圈是指 生态系统是指 3.为什么说地球生物圈的危机就是人类的危机?(3分) 4. 你认为应当怎样保护地球的自然生态平衡?(3分) 滥(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复姓)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释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请为王吹竽,宣王说(通“悦”,喜欢)之,食以数百人(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们。廪:粮仓。食:供养。)宣王死,湣(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音近的字,或者字形相近的字代替。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作“本字”,通假字解释,取本字的意思。如,郑人买履中“反归取之”的“反”通“返”,解释为“返回”;再如滥竽充数中“宣王说之”的“说”通“悦”,解释为“喜欢”。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宣王使人吹竽( )好一一听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3.宣王时,南郭处士能为王吹竿的原因是 湣王时,南郭处士逃走的原因是 4.“滥竽充数”本来的意思是 现在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讽刺那些 的人。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衣服上的带钩)以写龙,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以写龙,屋室雕文(通“纹”,花纹。)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窗户),(延伸)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通“旋”,转身)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这,那)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2)弃而还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3.叶公好龙的具体表现为: (用原文语句回答)4. 对成语“叶公好龙”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成语是一个义词。B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喜欢龙的人。C.这个成语是一个贬义词。D.这个成语赞扬了叶公对龙的喜爱。相争蚌方出(晒),而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啄其肉,蚌合而(通“钳”,把东西夹住。)其。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放弃),渔者得而并禽(通“擒”,捕捉,抓住。)之。战国策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名词活用为动词,就是一个名词在特定的情况下作动词使用,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这则寓言中“今日不雨,明日不雨”一句中的“雨”,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解释为“下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蚌方出曝( )(2)蚌亦谓鹬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 渔者得而并禽之。 3.“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则故事后来演化成一个八字成语,就是: (二)1.估计渴望2.(1)地球 (2)废气、废水、废渣(3)地球上的全部有机体以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物理环境 大自然依靠生物间一定的结构和食物链关系,不断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并产生一定的功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滥筝充数1.(1)派,让 (2)喜欢2.齐宣王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们。3.齐宣王喜欢听合奏,他可以在人群中凑数;齐湣王喜欢听独奏,他不会吹竽,怕被发现。4.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没有真正的才干,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古文今译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们。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叶公好龙1.(1)听说 (2)跑,逃跑2.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3.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4.C古文今译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服的带钩上画着龙,酒杯上画着龙,房屋雕刻的花纹上也都画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见了真龙,丢下它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鹬蚌相争1.(1)刚刚 (2)对说2.(1)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掉的河蚌。(2)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3.鹬蚌双方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IATCM 004-2019 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数据元目录
- 2025年精神科护理学题库及答案自考
- 2025年心脏康复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 淘宝运营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 写作 学写游记(说课稿)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 疫情线上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 主题二 人文之美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
- 任务二《吉祥大象》(教学设计)鲁科版劳动二年级下册
- 第四课 制作家乡名片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人民版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专题二第5课二、《编写机器人循迹程序》教学设计
- 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
- 2025中国移动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机械工程师职称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阶段培优情境卷试题(有答案)
- EHS风险管理监测规范制定
- Unit 2 We are Family.单元测试(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文化强国杯”全国高校文学知识挑战赛备赛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 一科一品护理服务
- 中燃集团工程物资供应商管理制度
- 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