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辅导书第十四章 止血药.doc_第1页
中药药理辅导书第十四章 止血药.doc_第2页
中药药理辅导书第十四章 止血药.doc_第3页
中药药理辅导书第十四章 止血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止血药大纲要求:1. 熟悉止血药的主要作用环节2. 掌握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应用3. 熟悉蒲黄的药理作用特点重点及难点提示: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药理和临床应用内容精讲:第一节 概 述凡能促进血液凝固,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具有凉血、收敛、化瘀、温经、清热、促进血液凝固等功效。主要用于因寒热失调,情志内伤,气血功能紊乱或外伤引起的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引起的各种出血证, 出血证常见的病机有热迫血行,溢于脉外, 血液的生理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统一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以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既能在血管内不停地流动,也能在损伤的局部迅速凝血止血。在病理情况下,上述平衡被打破,或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或发生出血性疾病。造成出血的病因主要有血管损伤、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凝血过程障碍,如血小板减少或机能障碍以及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等。止血药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基本作用环节概括如下。 1.作用于局部血管 2.促凝血因子生成 3.作用于血小板 4.抗纤维蛋白溶解 第二节 常用药物 三 七 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止血 三七有“止血神药”之称,散瘀血,止血而不留瘀,对出血兼有瘀滞者更为适宜。三七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对不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均显示明显止血作用。三七止血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三七止血作用主要通过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功能实现。还与收缩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有关。三七氨酸加热易被破坏,故三七止血宜生用。(2)抗血栓 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Rg1。三七抗血栓形成作用环节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三七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Ca+、5-HT等促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释放,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促进造血 三七“祛瘀生新”,现代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三七散瘀,消肿定痛,PNS及其他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PNS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 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三七扩血管、降血压作用主要与阻Ca+内流有关。PNS能特异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上受体依赖性钙通道(ROC),减少Ca+的内流,也能明显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Ca+内流。抗心肌缺血 PNS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为:扩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耐缺氧能力,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抗脑缺血 PNS三七抗脑缺血作用,除与扩张脑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关外,尚与延缓缺血组织ATP的分解,改善能量代谢,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有关。抗心律失常 PNS、PTS、PDS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包括: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消除折返激动;阻滞慢钙通道,使慢内向电流(Isi)峰值显著降低。 抗动脉粥样硬化(5)抗炎 抗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以人参二醇皂苷为主。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 (6)保肝 三七具有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利胆作用;三七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增加3H-TdR对受损肝脏DNA的掺入速率,增加3H-亮氨酸对肝脏蛋白质的掺入速率。 (7)抗肿瘤 (8)镇痛 有效成分为人参二醇皂苷。 2.其他药理作用 (1)镇静 (2)延缓衰老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三七影响免疫功能的主要成分是PNS和三七多糖。(4)对代谢的影响 三七对糖代谢有双向调节作用。 (5)其他作用 记忆改善;休克;利尿作用。 综上所述,与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包括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扩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PNS、PDS、PTS以及三七氨酸。 蒲 黄 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l)止血 蒲黄具有促进血液凝固而止血的作用。蒲黄焙成炭后服用,止血作用较生品为强,其止血有效成分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2)抗血小板聚集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血管降血压 蒲黄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该作用与增强副交感神经功能有关。 抗心肌缺血 降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 蒲黄的降血脂机制除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加粪便胆固醇的排出外,还可能与促进胆酸、内源性胆固醇的排泄和(或)抑制肝中胆固醇的合成有关。 (4)抗炎 2.其他药理作用(1)对子宫及妊娠的影响 (2)抗肾损伤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与蒲黄止血,化瘀,通经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作用。 白 及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理作用 (l)止血 白及促进凝血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及轻度增强血小板因子的活性有关。 (2)保护胃粘膜 可能是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而保护胃黏膜。 2.其他药理作用抗菌作用 综上所述,与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止血,保护胃粘膜等作用。综合练习:1.填空(1)蒲黄降血脂的主要机制是_。(2)三七的心血管活性成分主要是_和_。(3)三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_、_、_和_。2.单项选择题(4)三七的止血有效成分为:A.三七皂苷 B.三七氨酸 C.三七黄酮A D.齐墩果酸型皂苷(5)三七能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较强的有效成分是:A. 三七黄酮A B.三七氨酸 C. 人参三醇型皂苷 D.齐墩果酸型皂苷3.多项选择题(6)现认为止血药止血的作用途径有: A.收缩局部小血管 B促凝血因子生成 C.增加血小板活性和数量 D.抗纤维蛋白溶解 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7)三七皂苷元与人参皂苷元相同的是:A.人参二醇 B.人参三醇 C.齐墩果酸 D.绞股兰皂苷元(8)三七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其作用机制为:A.增加血小板活性,诱导血小板止血物质释放 B.收缩局部血管C.促维生素K吸收 D.增加凝血酶含量(9)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为:A.扩张冠脉 B.抑制心肌收缩力 C.抗脂质过氧化 D.提高耐缺氧能力 E.降低心肌耗氧量4.是非题(10)三七生用、入汤剂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理由(11)三七皂苷具抗炎作用,作用机制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有关,但摘除肾上腺仍有抗炎作用。( )理由5.简答题(12)常用止血药是通过哪些环节产生止血作用的? (13)试述三七止血活血的药理学基础。(14)三七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影响? (15)简述三七止血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参考答案1.填空(1)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加粪便胆固醇的排出(2)PNS PDS(3)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脑缺血;扩血管降压2.单项选择题(4)B(5)C3.多项选择题(6)ABCDE(7)AB(8)ABD(9)ABCDE4.是非题(10)错:三七止血作用活性成分三七氨酸,加热易被破坏,故止血宜生用。(11)对:抗炎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5.简答题(12)1.作用于局部血管 2.促凝血因子生成 3.作用于血小板4.抗纤维蛋白溶解(13)1止血 三七有“止血神药”之称,散瘀血,止血而不留瘀,对出血兼有瘀滞者更为适宜。三七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对不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均显示明显止血作用。三七止血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三七止血作用主要通过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功能实现。还与收缩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有关。三七氨酸加热易被破坏,故三七止血宜生用。2抗血栓 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Rg1。三七抗血栓形成作用环节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三七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Ca+、5-HT等促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释放,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三七散瘀,消肿定痛,PNS及其他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PNS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 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三七扩血管、降血压作用主要与阻Ca+内流有关。PNS能特异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上受体依赖性钙通道(ROC),减少Ca+的内流,也能明显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Ca+内流。抗心肌缺血 PNS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为:扩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耐缺氧能力,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抗脑缺血 PNS三七抗脑缺血作用,除与扩张脑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关外,尚与延缓缺血组织ATP的分解,改善能量代谢,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有关。抗心律失常 PNS、PTS、PDS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包括: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