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法一、选择题1、近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 C )A. 400750nm B. 10200nm C. 200400nm D. 750nm2、影响摩尔吸光系数大小的是( C )A. 吸光物质的浓度 B. 吸收池的长度C. 入射光波长 D. 入射光强度3、要提高分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可以通过:( C )A. 增大浓度 B. 增大入射光波长C. 增大摩尔吸光系数 D. 增大仪器对光信号的放大倍数4、以波长为1的光波测定某浓度为c的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为A1、透光度为T1;以2光波测定上述溶液的吸光度为A2、透光度为T2。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B )A. A1=A2lgT1/lgT2 B. A2=A12/1C. A1=A22/1 D. A2=A1(lgT1/lgT2)5、某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透光度为T0;若浓度增加1倍,此时吸光度为( C )A. T0/2 B. 2T0 C. 2lgT0 D. (lgT0)/26、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为0.300,则该溶液在同样厚度下的透光度为( D )A. 30% B. 50% C. 70% D. 10-0.307、图1为X、Y两物质的吸收曲线。今欲测定X、Y混合体系中物质Y,应选择的光波长为:( E )/nm图1A. 1 B. 2 C. 3 D. 4 E. 58、在Ni2+和Fe2+的混合试液中,用丁二酮肟镍分光光度法测定Ni2+,用酒石酸配合掩蔽铁。根据图2的吸收曲线,入射光波长宜选用( D )A. 440nm B. 460nm C. 480nm D. 500nm E. 520nm图2 1、丁二酮肟镍吸收曲线 2、酒石酸铁吸收曲线9、对于下列关于1.0mol.L-1CuSO4溶液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A )A. 改变入射光波长,亦改变 B. 向该溶液中通NH3时,不变C. 该溶液的酸度不同时,相等 D. 改变入射光波长,不变10、微量镍光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将1.0g钢样溶解成100ml溶液。准确移取此液5ml,在与标准曲线同样的条件下显色,定容为50ml,测得吸光度为0.30,则钢样中镍含量为:( C )A. 0.05% B. 0.1% C. 0.5% D.1% E.5%图311、最易发射强荧光的物质通常具有的电子跃迁类型是( B )。A. n* B. * C. n* D. *12、提高荧光分析灵敏度的方法是( A、B、C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B. 提高荧光食品的荧光信号放大倍数C. 增大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 增加荧光物质的浓度1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在紫外光谱上的一个吸收带:max224nm,为9750。其最可能的结构:( A )A. CH3CH = CHCOCH3 B. CH2 = CHCH2COCH3C. CH3CH = CHCH2CHO D. CH2 = CHCH2CH2CHO14、按经验规则预测下列化合物中紫外吸收波长最长的是:( A )15、按经验规则预测下列化合物中紫外吸收波长最长的是:( C )二、填空题1、用数学式表示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 A=-lgT 2、分子在电子能级间的激发跃迁对应于 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 3、分子在振动及转动能级间的激发跃迁对应于 红外 吸收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可见光区常用 钨灯 或 卤钨灯 作光源,紫外区常用 氘灯 或 氢灯 作光源。5、高吸光度示差光度法是在样品室的盖子打开,即无光进入检测器时调节光度计的透光度T= 0% ,然后用比试样中的特测组分浓度稍低的已知标准显色溶液放入光路中调节T= 100% ,然后测定试样显色溶液的吸光度。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入射光、样品池和检测器三者一般成 直线 关系。7、荧光仪器中,入射光、样品池和检测器三者一般成 直角 关系。8、摩尔吸收系数的单位为 L(molcm)-1 。已知用2.5cm的吸收池在440nm处测量5.0010-4M CoX2络合物溶液的吸光度为0.750,则= 600 。9、吸收光谱曲线是 吸光度A 对 波长 作图,它的作用是 定性分析及选择分析波长 ;工作曲线(校正曲线)是 吸光度A 对 浓度C 作图,它的作用是 定量分析 。10、在max吸光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将 不变 。11、混合组分体系的吸光度加和性可表达为A= A1 + A2 + A3 + =1bc1 + 2bc2 +3bc3 + ,它在 组分间无相互作用 条件下成立。12、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要使测得的浓度误差最小,吸光度最好控制在 0.4343 。13、荧光是一种 光致发光 现象,荧光 波长一般比激发光波长 长 。14、荧光物质的两个吸收光谱是 激发光谱 和 荧光发射光谱 。15、温度升高,荧光强度将 减弱 。16、荧光强度F与浓度的关系式为F= 2.303Kl0bc或 2.303l0bc 。17、荧光量子产率的定义是 发射的光子数/吸收的光子数 。18、将下各组物质按荧光增强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答:a:苯、萘、蒽、丁省; b:苯、氯代苯、碘代苯1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要使用“参比溶液”调吸光度为 ,然后再测定样品显色溶液的吸光度。这是为了 。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紫外区常用 作光源;用 材料的比色皿。21、某组分的两个显色反应,其定量的工作曲线分别如图中的a和b。问较大的显色反应是 ;从灵敏度考虑,应选用 工作曲线进行定量。三、名词解释:去活(化) 振动弛豫 三重态 max,蓝移四、问答题1、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为什么常将波长选择在max处。2、吸光光度法中为什么要使用参比溶液?3、结合能级跃迁图,叙述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五、计算题1、1.000g钢样溶于硝酸后,用过磺酸钾将其中的锰氧化为高锰酸根。在容量瓶中稀释至250ml,测得的吸光度为0.001000mol.L-1KMnO4的16倍。试计算钢样中锰的百分含量。答:2.06%2、一含重铬酸根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的混合溶液,在440nm及545nm处用1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385及0.653,求混合溶液中重铬酸根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的浓度。已知重铬酸根离子在440nm及5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370L(molcm)-1、10.8 L(molcm)-1。高锰酸根离子的吸光系数分别92.8 L(molcm)-1、2350 L(molcm)-1。答:Cr=9.7210-4mol/L Mn=2.7310-4mol/L3、浓度为0.51g/ml的Cu2+溶液,用双环己酮草酸二腙光度法于波长600nm处用2cm比色皿测定,T=50.5%,求该法测定铜的摩尔吸光系数和吸光系数a。已知Cu的相对原子量为63.54。答:a=290.9, =184844、维生素C的盐酸溶液在波长245nm处的吸收系约=104。某药含维生素C约2%,现用紫外光度法进行定量。准确称取约0.2g试样,溶解,盐酸酸化,定量转移到容量瓶中(一次),用1cm的比色测定,欲使测量误差最小,应使用多少毫升的容量瓶?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5、已知1.4610-4mol/L的KMnO4溶液在525nm处用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为0.857。然后将此溶液放在光路中将仪器调到满刻度(T=100%)后,测量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吸光度为0.203。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答:1.8110-4mol/L6、甲基橙的离解反应为Hin=H+ + In-,在下列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甲基橙的总浓度均为210-4mol/L,用1.00cm比色皿,在520nm处测得吸光度如下,试求甲基橙离子In-的。pH: 0.88 1.17 2.99 3.41 3.95 4.89 5.50A: 0.890 0.890 0.692 0.552 0.385 0.260 0.260答:=13007、一种三烯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经部分氢化后得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在紫外光谱的235nm有吸收峰,其结构式为 ;另一种在275nm有吸收峰,其结构式为 。 答: 8、一种直链共轭二烯,分子式为C7H12,其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在228nm,其结构式可能是:答:CC = CC = CCC9、按经验规则计算下面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峰波长为:答:323nm10、将下列双烯在二醇中的max231nm(=21000),236nm(=1200)和245nm(=1800)与化合物一一对应起来。(C)(B)(A)答:A、245nm;B、236nm;C、231nmCH3OCH2O11、计算化合物 (A) ( B) 的max。答:A、227nm;B、268nm 12、计算下图中化合物的max。13、用摩尔比率法测定配合物MRn的配合比及K稳。配制金属离子浓度固定CM=1.0010-4molL-1,配位体CR的浓度变化的系列显色溶液,测得吸光度变化如图,问配合物的配合比n和K稳各为多少? 1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10O,经红外光谱测定可知有C=O、CH3、 CH2、及C=C,紫外测定可知其max为257nm。试推测其结构。检测题: 1、可用于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灯是 C 。 A、氘灯B、氢灯C、碘钨灯D、氦灯 2、722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 D 。 A、200400nmB、200800nm C、190900nmD、350800nm 3、光度计中单色器的作用是分光,其分光的重要器件是 B 。 A、棱镜B、棱镜(或光栅)+狭缝 C、光栅D、反射镜 4、显色反应的条件,除了显色剂用量和酸度条件外,还有 A 。 A、显色时间B、入射光波长 C、显色的温度D、待测离子的浓度 5、邻二氮杂菲法测铁,选择的条件是 D 。 A、试液+邻二氮杂菲B、试液+NH2OHHCl C、试液+NaAc+邻二氮杂菲D、试液+NH2OHHCl+NaAc+邻二氮杂菲 6、邻二氮杂菲法测铁,选择 c 作参比。 A、试液空白B、蒸馏水C、试剂空白 7、比色皿所盛溶液的液面高度多少为宜? C 。 A、3/4B、1/3C、3/4D、1/2 8、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时,用1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A。若用2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 A 。 A、2AB、A/2C、AD、4A检测题:(荧光) 1、通常,荧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 B 。 A、短B、长C、一样D、不确定 2、维生素B2中核黄素产生的荧光强度在 C 最大。 A、PH=34B、PH=23 C、PH=67D、PH=89 3、核黄素测定时激发波长为 C 时,其荧光强度最大。 A、265nmB、372nmC、442nmD、500nm 4、核黄素测定时荧光波长为 D 时,其荧光强度最大。 A、400nmB、500nmC、610nmD、526nm 5、测定工作曲线时应将 A 的荧光强度读数调至100%。 A、浓度最大的标液B、浓度最小的标液 C、蒸馏水D、储备液 6、荧光分光光度计中荧光单色器与激发光入射方向 C 。 A、一致B、相反C、垂直D、成45o 7、以下关于“荧光法的特点”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C 。 A、灵敏度高、可用于痕量分析B、选择性好 C、应用范围和UV/vis相当D、应用不如UV/vis广泛 8、荧光法测量时采用的吸收池,其透光面(抛光面)为 A 面。 A、4B、3C、2D、1 9、荧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发射的光 D 。 A、只有紫外光B、只有可见光 C、既有可见光也有红外光D、既有紫外光也有可见光 10、荧光法的检测限为 B gmL-1 A、10-610-7B、10-710-9C、10-310-5D、10-10红外光谱法一、填空:1、一般将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 伸缩 振动和弯曲振动,前者又可分为 对称伸缩 振动和 反对称伸缩 振动。2、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将其分为三个区: 远红外区 、 中红外区 、 近红外区 ,其中 中红外区 的应用最广。3、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 偶极矩 变化的化合物,因此单原子和同核双原子分子 无 红外活性。4、在红外光谱中,将基团在振动过程中有 偶极矩 变化的称为 红外活性 ,相反则称为 非红外活性 ,一般来说,前者在红外谱图上 有 吸收峰。5、当弱的倍频峰位于某强的基频峰 附近 时,它们的吸收峰强度常常 增强 或发生谱峰 分裂 ,这种现象称为 费米共振 。6、 40001300 cm-1区域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定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 官能团 区; 1300600 cm-1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犹如人的 指纹 一样故称为 指纹区 。二、选择题:1、CO2分子的平动、转动、振动自由度为( A )A. 3, 2, 4 B. 2, 3, 4 C. 3, 4, 2 D. 4, 2, 32、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振动自由度为( C )A. 2, 3, 3 B. 3, 2, 8 C. 3, 2, 7 D. 2, 3, 73、CO2的基频振动形式中: - + - O=C=O O=C=O O=C=O O=C=O 哪种为非红外活性( D )A. B. C. D. OOOO 4、羰基化合物 RCR,RCCl,RCH,RCF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为( D )A. B. C. D. 5、在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出现C=O伸缩振动频率最低的为( D )A. 甲烷气 B. 正庚烷 C. 乙醚 D.碱液6、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向低波数移动,其原因是( B )A. 溶液极性变大 B. 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加 C. 诱导效应变大 D. 易产生振动偶合7、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70nm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27002900cm-1,1725cm-1。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A )A. 醛 B. 酮 C. 羧酸 D. 酯8、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cm-1宽而强的峰,1710cm-1。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C )A. 醛 B. 酮 C. 羧酸 D. 酯9、某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上有如下吸收峰:3000cm-1左右,1650cm-1,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B )A. 芳香族化合物 B. 烯烃 C. 醇 D.酮10、某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上34003200cm-1有强吸收峰,则该化合物最可能为( C )A.羧酸 B. 酚 C. 醇 D.醚11、下列异构体,哪组用红外光谱不能区别( A )H CH3CH3HCH3HCH3H H H A. C2H5COH与HOCC2H5 B. C=C 与 C=C CH3 CH3 CH3CH3OHCH3CH3C. 与 D. CH3CH2CH2OH与CH3CHCH3三、解谱题:1.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红外光谱数据如下,试推构造式,并注明各峰归属。IR(cm-1):3050、3060、1640、1600、1500、1420、990、910、760、710 CH=CH22.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0,它的红外光谱图如下。试写出其结构式并对标有数据的各峰写出归属。 (答案:CH3CH2CH2CH2CCH)3.下面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10,红外光谱图如下。试根据它们的特征频率写出结构式,对标有数据的各峰写出归属。 CH3CH3 答案: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8O,其红外光谱有如下主要吸收带;3020,2900,1690和1620cm1;其紫外吸收光谱在max=227nm,max=104。已知该化合物不是醛,试指出它可以的结构。解:根据分子式计算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其红外吸收峰分别说明3020cm1; =CH 不饱和化合物,含有双键2900cm1; CH 不饱和1690cm1; C=0 共轭的羰基,占有一个不饱和度1620cm1; C=C 共轭双键,占有一个不饱和度从紫外吸收max=104说明,此跃迁是由*产生的,因此可能有如下结构:CH2=CHCOCH2CH3或者CH3CH=CHCOCH3用Woodward规则计算:前者:母体基数 215nm 后者:母体基数 215nm 因此该化合物为CH3CH=CHCOCH35.某无色液体,其分子式为C8H8O,红外光谱如图所示,试指出其结构。解: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从红外光谱上得到如下信息:cm1基团的振动类型对应的结构单元不饱和度化学式31003000160015801450760690不饱和的CH 芳香环的C=C单取代芳环的CHR4C6H51695共轭酮羰基的C=ORCOR1CO300029001360饱和碳氢键上的CHCH3上的CHCH30CH3从上述信息,可以得知该化合为苯乙酮:CH3O 6.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5NO,其红外光谱如图所示,试推断其结构。解: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从红外光谱上得到如下信息:cm1基团的振动类型对应的结构单元不饱和度310016011590芳基的CH芳香环的C=CR416011510751686单取代芳环的CH22602242N=C=O的N=C+O(费米共振造成裂分)N=C=O4从以上获得的信息,该化合物为:NO 7.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7N,熔点29.5,其红外光谱如图所示,试推断其结构。解:不饱和度为6从红外光谱上得到如下信息:cm1基团的振动类型对应的结构单元不饱和度303016071508苯基的CH芳香环的C=CR1R24817对位双取代芳环的CH2217腈基的CN22920饱和碳氢的CH从以上获得的信息,该化合物为:H3CN 检测题: 1、FTIR仪的核心部件是 B 。 A、光源B、干涉仪C、检测器D、计算机 2、提高FTIR仪波数精度的主要方法是 D 。 A、改进干涉仪B、改进检测器 C、提高计算机档次D、采用激光作光源 3、红外光区应用最广泛的光谱范围(cm1)是 B 。 A、200004000B、4000400 C、4000800D、40010 4、研磨固体样品应采用 D 研钵。 A、玻璃B、陶瓷C、铁D、玛瑙 5、沸点较低的液体样品的制备应采用 C 。 A、压片法B、液膜法 C、封闭液体池法D、糊状法 6、仪器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后,要经过 D 才能进行测定。 A、预热B、自检 C、设定操作参数D、(A+B+C) 7、对一种橡胶样品的红外光谱测定,应采用 D 。 A、压片法B、溶液法C、糊状法D、衰减全反射法 8、在 D 的情况下,需收集一张新的背景光谱图。 A、更换了光谱仪中的附件B、变换了样品 C、改变了操作参数中某一项的设定值D、A或B或C 9、若样品中含有少量游离水, C 。 A、会损坏吸收池盐窗B、会使测得的光谱图变形 C、A+BD、可以通过背景光谱扣除 10、FTIR仪对测得的光谱图作基线校正时,谱图应是 A 形式。 A、吸光度B、百分透过率 C、干涉图D、A、B、C中任一 11、在红外光谱测定中,对所用溶剂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是 E 。 A、对样品的溶解能力B、所在光谱区有无吸收 C、与样品有无反应D、是否侵蚀盐窗 E、A+B+C+D 12、作红外光谱测定时,样品的浓度和厚度必须控制。否则,图谱出现 D 。 A、尖峰B、肩峰C、双峰D、平头峰核磁共振波谱法一、填空COH O H CH3OH 1、对于A. 和B. 中OH的氢核,处于较低场的是 A 。2、以下化合物各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质子?氢谱上相应的峰面积比为多少?化 合 物1H种类相应的峰面积比例:CH3CH2OH三3 : 2 : 1CH3CH2CH3 二 3 : 1 (CH3)2CHCH2CH(CH3)2 三 6 : 1 : 1 O OH CH3C 二 3 : 1 CH3CH2Cl 二 3 : 2 O CH3CH2CNH2 三 3 : 2 : 2 HCCH3CH3 三 5 : 1 : 6 3、以下化合物的1H NMR上有几组峰,每组峰的重峰数为多少?化 合 物峰的组数每组峰的重峰数例:CH3CH2OH34,3,单CH3CH3C=O 1 单 ClCH2CH2I 2 3,3 O CH3COH 2 单、单 CH3CH2Cl 2 3,4 BrCH2CH2CH2Cl 3 3,9,3 CH2CH3 3 单、4,3 HCCH3CH3 3 单、7,2 CH2OCCH3O 3 单、单、单 4、氢谱偶合体系的命名中A3X2体系的意义是: 分子中两组互相偶合的1H核的化学位移的差值较大,组内磁等价1H核数分别为2和3 。5、 氢谱偶合体系的命名中 AMX体系的意义是: 分子中三个互相偶合的1H核的化学位移的差值较大 。二、选择题1、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C )。A. 峰的位置 B. 峰的裂合 C. 峰高 D. 积分线高度2、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 A )的原子核。A. I=1/2 B. I=0 C. I=1 D. I13、下列原子核中,没有自旋,因而没有磁矩,不产生NMR谱的是( D )。A. B. C. D. 4、1H或13C发生核磁共振所需的射频频率与( B )有关。A. 自旋量子数和磁量子数 B. 外磁场强度和原子核的磁旋比C. 原子核的自旋取向和Lamour进动 D. 加速电压和磁场强度5、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A. 没有弛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 B. 谱线宽度与弛豫时间成反比C. 通过弛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 D. 弛豫分为纵向驰豫和横向驰豫两类6、以下关于脉冲付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PFT-NMR)的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A. PFT-NMR检测灵敏度比CW-NMR高得多,因而所需试样量少得多B. PFT-NMR可测定天然丰度很低的13C核C. PFT-NMR接受器接受的是以频率为横坐标的信号D. PFT-NMR接受器接受到的是自由感应衰减信号7、当1H核连接于X,NO2等电负性基因时会引起1H核外局部的电子云密度变化,由此引起的化学位移的特征不是( D )。A. 顺磁性位移 B. 1H的信号移向低场C. 去屏蔽效应 D. 值减小8、以下关于化学位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D )。A. 以相对值表示,量纲为1 B. 无论氢谱和碳谱,TMS的值均为零C. 与所用仪器的磁场强度无关D. 只能取正值9、以下关于一级谱的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A. 及J值需通过计算才能得到 B. C. 偶合峰裂分数符合n+1规律 D. 可由谱图直接读出及J值10、13C信号比起1H信号,灵敏度差得很多,其原因是( D )。A. 13C的丰度很低 B. 13C核的磁旋比很小C. c为0250 D. A+B11、1H13C的偶合使得13C谱出现多重裂合,很难识别,为了简化谱图可采用( B )技术。A. 门控 B. 去偶 C. 脉冲 D. 付立叶转挤H OCHaHb12、经测定 Ha:=7.72,Hb:=7.40,HaHb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D )。A. 诱导效应 B. 苯环的磁各向异性效应O C. 吸电子共轭效应 D. C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H3CC Ha C=C(CH3)2HCH2C Hb13、经测定 HaHb,HaHb的主要原因是( A )。A. C=O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B. C=C 的磁各向异性效应C. 吸电子共轭效应 D. 诱导效应三、推结构式1、由以下分子式及1H NMR信息推结构式(abc由高场向低场)。分子式 1H NMR 信息可能的结构式 C3H6O6H,单峰CH3CH3C=OC2H4O2两组峰 a:1H,单峰;b:3H,单峰O CH3COHC2H5Cl两组峰 a:3H,三重峰;b:2H,四重峰CH3CH2ClC3H6BrCl三组峰 a:2H,多重峰;b:2H,三峰;c:2H,三重峰BrCH2CH2CH2ClC8H10三组峰 a:3H,三重峰;b:2H,四重峰;c:5H,单峰CH2CH3C9H10O2三组峰 a:3H,单峰;b:2H,单峰;c:5H,单峰CH2OCCH3O C9H12三组峰 a:6H,双峰;b:1H,七重峰;c:5H,单峰HCCH3CH3C3H8O三组峰 a:6H,双峰;b:1H,单峰;c:1H,七重峰CH3CH3CHOH2、以下化合物的氢谱数据及分子式推结构 分子式1H NMR数据可能的结构重峰数1H数C4H10O23.253.45单峰单峰6H4HH3COCH2CH2OCH3C9H122.16.6单单9H3HCH3H3CCH3C3H6O21.34.38.3三四单3H2H1HHH3CCH2OC =OC5H8O42.63.710单单单4H3H1HO O H3COCCH2CH2CHC7H82.47.2单单3H5HCH3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7N,红外光谱在2240cm-1左右有一尖峰,核磁共振谱数据如下,试推构造式并写出各峰归属。 H: 1.1 三重峰 3H 1.6 多重峰 2H 2.1 三重峰 2H答:CH3CH2CH2CN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8O,核磁共振谱图如下,各质子的化学位移分别为:0.94, 1.49, 3.50和3.71,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各信号对应数字为其面积)。 答案:CH3CH2CH2OH5、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6H15N,核磁共振谱图中有为0.98和2.42两组峰。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各信号对应的数字为其面积)。 答案:(CH3CH2)3N6、两个化合物的分子式都是C6H12O2,红外光谱证实它们都是酯。其核磁共振数据如下,试推测它们的构造式,并写出各峰归属。(8分)(1)H: 0.9 三重峰 3H (2)H: 0.9 三重峰 3H 1.0 三重峰 3H 1.1 三重峰 3H 1.5 多重峰 2H 1.4 多重峰 2H 2.1 四重峰 2H 2.2 三重峰 2H 4.0 三重峰 2H 4.1 三重峰 2HO 答案:(1)CH3CH2COCH2CH2CH3O (2)CH3CH2CH2COCH2CH3质谱法一、填空1、分子离子进一步断裂过程中 表示 一个电子的转移 , 表示 两个电子的转移 。2、完成以下反应:CH2+ 或 + + R m/z a13、完成以下反应: HRC=O RCO + + H (M-1)4、实现GC和MS联用的关键是 接口装置 。5、许多质谱图用“棒图”表示,棒图的横坐标为 质荷比(m/z) ,纵坐标为 相对强度(%) 。6、由质谱确定未知物的分子式的途径有 由高分辨质谱得到的精密相对分子质量直接确定分子式 、 由分子离子质量的奇偶数推测分子中所含氮原子的奇偶数 、 由同位素离子峰簇的相对丰度比确定分子中碳数以及是否含有S、Cl、Br等元素 、 质谱解析并借助其他谱图确定构造式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分子式 。(答出两个算全对) CH3+7、已知CH3CH2Cl CH2=Cl M100% m/z=49, 32%试问:m/z=51的碎片峰的相对丰度为 10% 。+OH CH3CH3+OH8、完成以下反应: CH3CCCH2 C H3C CH2 + CH2=CHCH3 m/z=589、完成以下反应:O+OH CCH3CH2CH2COH HO CH2 + CH2=CH2 m/z=6010、有机化合物在EI离子源中可能产生的离子有: 分子离子 、 碎片离子 、 同位素离子 等。(亚稳离子、多电荷离子、复合离子)。11、以低分辨质谱仪测定,以下离子的质荷比为多少? 43 ; 57 ; 123 ; 129 。二、选择题1、某化合物经质谱测定得到以下数据:M(150)M+1(151)M+2(152)100%9.9%0.9%查Beynon表,相对分子量为150,(m+1)/ M在911%的化合物有以下四种,A. C7H10N4 B. C8H8NO2 C. C9H10O2 D. C8H10N2O该化合物应为( C )。2、质谱仪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其中可称为“质谱仪的心脏”的是( B )。A. 进样系统 B. 离子源 C. 质量分析器 D. 检测器3、以下的电离技术中不属于软电离技术的是( A )。A. 电子流轰击 B. 快原子轰击 C. 场阻电离 D. 化学电离4、根据质谱方程式,正离子在磁分析器中的运动半径(R)与( D )无关。A. 质荷比(m/z) B. 加速电压(V) C. 磁场强度 D. 磁放比5、以下选项中不是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组成部分的是( C )。A. 四根平行棒状金属电极 B. 直流电压C. 磁铁 D. 射频交流电压三、推测分子式或构造式1、仅含C、H的某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156,以为100%,M+1峰的相对强度为12.27%,M+2的相对强度为0.69%,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答:C11H242、某一相对分子质量为124,不含氧和氮的化合物,其质谱中同位素相对丰度比为MM+1M+2=1008.74.6,试判断该化合物的分子式。答:C7H8S3、某化合物只含有C、H、O,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为110,M+1峰相对于峰的强度为7.76%,M+2峰为0.46%,写出可能的分子式。答:C7H10O4、某化合物分子离子峰为138,MM+1M+2为1008.933,质谱数据如下,试推测其分子式构造式。m/e: 138, 103(基峰),77,51。CH=CHCl答:C8H7Cl, 5、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O,质谱数据如下:O的m/e为100,还有碎片离子峰(m/e)71,57(基峰),43,29,试推测该化合物的构造式并写出裂解过程。H3C CHCCH2CH3H3C+OH3C CHCH3C+O-C2H5-C3H7H3C CH3C +HCCH2CH3+O答:(CH3)2CHCCH2CH3 m/z=71 m/z=43 m/z=57+C2H5 m/z=296、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O,其质谱数据如下:m/z 100(M),85,57(基峰),41,29,试推测该化合物的构造式并写出裂解过程。+OCH3CH3CH3H3CCC+OCH3CH3CH3CC m/z=85 +C4H9 m/z=57 +C3H5 m/z=41 +C2H5 m/z=297、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7H8O,其IR谱中1705cm-1有一强吸收峰。其质谱数据如下:m/z:106(,基峰),105(较强),77(较强),51,50。试推其结构。O+O + CHCH m/z=106 m/z=105 m/z=77而m/z为51、50的碎片离子是由苯离子进一步开裂造成。色谱法基础 一、填空题1.色谱分析法首先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然后进行 定性 和 定量 。2.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方法,在分离的基础上可进行 分析 和 制备 。3.按流动相的聚集态可将色谱法分为 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4.色谱分离的基础是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