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方案 专题限时集训 第11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多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精练精析.doc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方案 专题限时集训 第11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多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精练精析.doc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方案 专题限时集训 第11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多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精练精析.doc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方案 专题限时集训 第11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多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精练精析.doc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方案 专题限时集训 第11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多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精练精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第11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多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22013年3月5日,朝鲜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协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双方以北纬38度附近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abcd3下面图片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出现都是由于()a两极格局框架的奠定 b北约与华约的激烈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4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5“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主义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d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6“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该材料的观点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依然牢固b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美元应该与黄金保持着固定汇率d美元的国际地位事实上得到加强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a“冷战”秩序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签署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8赫鲁晓夫曾强烈反感甲壳虫乐队,他说“苏联青年不需要这种刺耳的垃圾”,甚至宣称:“从萨克斯管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良知复兴”运动在苏联受挫b苏联拒绝无用、堕落的音乐形式 c经济结构决定苏联的消费水平d政治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9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1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a知识经济的兴起 b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d福利国家的形成11据报道,2002年,伊朗官方曾发布了一批玩偶,希望以此来抵御人们对芭比娃娃的需求。这些娃娃身着伊斯兰传统服装,而女性娃娃则以头巾裹头,身上披着宽大的衣服,完全符合伊朗女性在公共场合必须遵循的礼仪。不过,此举并不成功,人们还是更喜欢芭比娃娃。类似的现象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发生过。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美国对伊朗进行“和平演变”b美国文化和伊朗本土文化的冲突c美国和伊朗的政治对立d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12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a向日葵 b自由引导人民c拾穗者 d格尔尼卡二、非选择题13近现代史上法德两国“斗则两伤,和则两利”。和谐的大国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德关系大事年表1806年拿破仑重创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急先锋普鲁士军队1940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贝当政府投降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815年滑铁卢战役,法军再次战败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870年色当战役,法军大败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最终德国战败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1919年凡和赛和约签订,德国被宰割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根据大事年表的历史事件,分析法德各个时期的关系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材料二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法德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使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德国则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刘作奎、张伟德法化解百年恩仇(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法德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和解的主要因素。材料三现在的中日关系远比当时的法德关系复杂,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民族感情和舆论氛围都还是相对脆弱。两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尚待克服的障碍和藩篱,无法期望一朝一夕达到完全的政治信任。吴怀中中日战略互惠需战略互信(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日关系相比法德关系的发展存在怎样的差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德关系的和解给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怎样的启迪。14. “全球化”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并且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有渊源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材料二“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运用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专题限时集训(十一)1b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从图片中的“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荷兰政府宣传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故选b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上的冷战政策,a、c项与题干图文不符;d项在图片中未体现。2b解析 本题结合时政热点问题,考查朝鲜战争及其影响。依据所学知识,说法正确,的说法错误,朝鲜战争前,朝鲜和韩国已经成立。3d解析 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美苏的冷战对峙,选d项。两个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两极格局框架已经奠定,a项错误;图片体现的是美苏的对峙,b项说法错误;两个事件强化了两极格局,c项错误。4. c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法国不再对美国等国言听计从,体现出一定的外交独立性,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选c项。a、b两项说法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5a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美国一方面不想放弃苏联解体带来的争霸世界的机遇,另一方面,称霸世界的梦想不但无法体现,反而“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即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选a项。b、c、d三项说法明显错误。6d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而实际上“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反而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选d项。a项与材料信息相反;b项说法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不再与黄金保持固定汇率,c项说法错误。7b解析 “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可见该建议属于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选b项。8d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赫鲁晓夫把甲壳虫乐队看成“垃圾”“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会对苏联人造成不良影响,说明在当时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文化传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选d项。9c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来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由此可排除b、d两项。材料表明,在新政初期“老绅士”(指资产阶级)对“朋友”(指新政)“千恩万谢”,只是危机过后才“斥责他的朋友”,又可排除a项。因此c项较为符合材料的本意。10d解析 四个选项都体现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福利国家的形成,旨在通过福利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选d项。11d解析 从芭比娃娃一事,可以看出伊朗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从材料信息看,“类似的现象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发生过”,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选d项。12d解析 “变现实为幻想”“无逻辑顺序”“亦幻亦真”等信息说明莫言的作品具有现代主义风格,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绘画,选d项。13答案 (1)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最终战败,失去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受到重创,战后形成凡尔赛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德实力进一步削弱,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取代;20世纪50年代至今,法德走向和解,促成欧洲联合,冲击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加强。(2)主要因素:德国对战争真诚的认罪态度使法国抛弃成见(此点必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法德面临美苏的控制或威胁(答出美苏争锋的时代背景即可);法德两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法德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比较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走和平、合作、共赢成为民意的主基调。(答出四点即可)(3)差异:法德之间经历并超越相互憎恨的历史,实现了真正的和解,而中日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复杂性。启迪:增加双方战略互信和减少战略上相互猜疑;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发展中日的民间交流,重新建立双方互信,营造友好氛围;求同存异,着眼长远利益,搁置争议。解析 本题考查法德关系,涉及时政热点中日关系问题。第(1)问,直接依据表格信息,首先明确各个时期的法德关系,然后对应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2)问,法德关系的和解,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时代背景,结合法德自身的关系和欧洲一体化的背景综合分析。第(3)问,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相比,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和复杂性;法德关系的和解对中日关系发展有很大的启迪,对世界和平发展也有重大意义。14答案 (1)主体:3.0 阶段的主体是个人,而前两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