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是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即位起.doc_第1页
明长城是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即位起.doc_第2页
明长城是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即位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長城 明長城是從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即位起,就開始興建的。當時,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統治,蒙古貴族逃回到自己的故地。但是,他們仍然經常南下,騷擾搶掠。明英宗的時候,一度攻到北京城下。後來,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也逐漸強盛起來。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明朝建國伊始就開始大規模地建造長城,明太祖洪武初年(洪武元年為1368年),朱元璋派大將軍徐達修建北京居庸關一帶的長城關隘32座。魏晉南北的長城 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遊牧民族,先後建立了十六國。這些遊放民族越過長城,向中原農業區遷徙,日漸受漢文化影響。其中拓跋鮮卑族從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向西南遷移,建立北魏政權。孝文帝即位後,更遷都洛陽,大力推行漢化。北魏為了防範柔然、契丹等族,也曾修繕漢代的長城,並築起兩道新長城。東魏烽火臺長城精神長城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的軍事、政治、經濟、民族交融、文化交流、中西交通等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歷代都有文人創作以長城為題的文學作品,對長城有不同的情感表達。在抗日戰爭期間,多套電影以長城為保家衛國的象徵,宣傳抗日救國。今日,長城已成為中國人增強民族自信和團結的象徵。 遼為契丹族建立的國家。遼史太祖本紀記,太祖二年(908年),“築長城於鎮東海口”。這段長城可能在今遼寧蓋縣、大連金縣一帶,其目的在於阻斷渤海國與唐朝的往來。 金為女真族興起滅遼後建立的國家,為了抵禦逐漸強大起來的蒙古族,修築了界壕和長城。金長城文獻記載不清楚,大約自太宗天會年間(1123-1135年)始至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左右先後修建,綿延數千里。金長城遺跡東起今內蒙古莫力達瓦大斡爾自治旗嫩江西岸,沿大興安嶺東南麓,到科爾沁右翼前旗。蒙古阿巴嘎旗金長城遺跡金長城範圍金長城分為外、內、中三線。外線沿霍林河上游,穿過興安嶺,伸入蒙古國境內,再從阿巴嘎旗甘珠廟附近進入中國,到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內線自商都縣大庫倫東南,經化德縣、河北康保縣、內蒙古太僕寺旗、正藍旗、巴林左旗、阿魯克沁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