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摘要:本文认为,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1.形神兼养,注重心理健康;2.修身养性,追求人生价值;3.调理情志,增强心理耐力;4.顺应自然,进行自我调节。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耐挫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而要提高心理素质,教师必须注重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这对于维护其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一、形神兼养,注重心理健康形神兼养即人的形体(身)与精神(心)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既要保养形体,以促进心理健康,也要保养精神,以促进身体健康。形神兼养是我国古代心理保健的一个基本思想。先秦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之后,汉代的王充、南北朝的范缜,对这一思想都有所继承和发展。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其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只有形与神俱,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竭力主张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以保养身体,更重视心理健康,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学校管理中,将我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就是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必须正确理解身心关系,注重锻炼身体,更要注重心理健康。身心是统一的整体,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使人产生焦虑、忧愁、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心理。身体状态影响心理活动,同样,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焦虑、忧愁、烦恼等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一位现代颇有名望的医学专家说,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观点看,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心理和生理紧密联系,心理健康是生理和心理互相作用得以正确调节的结果。生理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防止身心疾病的重要方面。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或锻炼,不但可以强壮身体,而且可以健心益智。从生理上来说,有规律的运动,如跑步或打球,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从心理上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减轻心理负荷,增进心理健康。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必须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平时,注意增加营养,重视身体保健,加强体育锻炼,调节心身功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积极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使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规律而有节奏的生活与正当而活泼的娱乐相结合。同时,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注意发展自己的智力,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强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自觉运用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自我心理保健、自身调适,提高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保持心理平衡,不断增进心理健康。二、修身养性,追求人生价值修身养性是我国古代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指培养高尚的品行,形成良好的性格。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许多医学思想家极重视修身养性。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国时代的学者嵇康曾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精神虚散为五难。这就是说,追名逐利,声色利欲,喜怒无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思进取等,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只有无私无欲而又事业心很强,才有利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在学校管理中,赋予修身养性以时代特征和内涵,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品德,形成良好的性格,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追求人生价值。人生观是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是个性倾向性亦即人格的核心,是个人战胜挫折、维护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教师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认清人生的意义,懂得人生的本质、目的及其价值,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理想、目标同行动统一起来,辩证地看问题,才能豁达大度,品格高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反之,则必然会沉湎于身边的琐事,而为无谓的烦恼困扰。心理鄙琐,就会鼠目寸光,庸人自扰,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培根说: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心灵的健康。教师要保持自身心理健康,就要正视客观现实,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把塑造人格、提高思想道德水准作为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要正视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周围现实,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用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看待生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冲突,正确对待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走出自我的封闭圈,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努力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自身感到自豪自重,生活富有活力,即使生活中出现挫折也能正确对待并战胜之,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心理的平衡,而不至于产生过度的消极感情,影响心理健康。三、调理情志,增强心理耐力我国古代不少哲学思想家和医学思想家都很重视调理情志,以促进心身健康。黄帝内经早就指出:情志活动过度,是损害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的内因。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内经认为,为了预防疾病,人不仅要调摄形体,讲究生理卫生,以增进身体健康,还必须调理情志,讲究心理卫生,以增进心理健康。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调理情志也就是要运用理智和意志的力量控制情绪,努力消除其有害影响,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虽带有艺术夸张,但它也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不良的情绪-愁,可以造成未老先衰;良好的情绪-笑,可以导致返老还童。情绪对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心理耐力即耐挫力,系指个体遭受挫折时,能摆脱其困扰而免于心理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经受得住挫折和打击,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能力。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一些坎坷,遇到一些逆境,碰到一些困难,遭到一些失败,这是难以避免的。挫折是磨砺人意志的硎石。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曾形象地指出: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教师若具有较强的心理耐力,就能遭受挫折仍不失理智,处之泰然,知通达变,不失常态,有控制,转以摆脱挫折情境,变挫折为动力,百折不挠,充满信心地战胜挫折,在学习、工作、生活之路上继续前进,保持心理健康。若缺乏心理耐力,受挫后失常失控,没有目标导向,产生攻击、冷漠、退化等消极的情绪反应,以致影响心理健康。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就要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主动自觉调控情绪,增强心理耐力。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善于保护积极情绪,转化消极情绪,控制爆发情绪,诱导潜在情绪,培养持久情绪。善于驾驭自己的感情之舟,遇事不紧张、不激动、不忧愁,消除心理压力,勿让忧愁伤身体。善用理智控制法、合理释放法、注意转移法、艺术升华法、自我暗示法、自我安慰法等方法,调适不良情绪;注意使用快乐牌的精神消毒剂,保持幽默,笑口常开,常以欢乐促健康。若因种种原因已陷入情绪困扰之中,要自觉努力摆脱不良心境,以恢复心理平衡,同时要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耐力,正确对待并战胜挫折,认真、冷静、客观地分析产生挫折的主客观原因,采用积极的自我防卫方式和心理调控方法,减轻挫折感,尽快摆脱挫折情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持心理健康。四、顺应自然,进行自我调节顺应自然是指根据季节变化、物候转移来调节个体的心身活动,以便与自然规律协调一致,促进人的心身健康。顺应自然以养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家、医学思想家和养生学家肯定的一条原则。黄帝内经认为,为了达到保养心身、促进健康的目的,就应当调理自身的生理与心理活动,以与自然四时之气的消长盛衰、生长收藏、升降沉浮相适应,主张顺应自然以养生。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就要顺应自然,适时调养,根据季节变化、物候转移调节心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并掌握和运用心理卫生知识,善于进行自我调节。1.科学用脑,调适生活节律。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科学用脑,可使大脑功能大为改善,有益于身体健康。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就要根据四时气候之变化安排生活作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才能使人心安而不惧,春时以使志生,夏时使志无怒,秋时使志安宁,冬时使志若伏若匿。按照生物钟或生活节律妥善安排生活,合理组织教学,讲究工作方法,选择最佳工作心境,使工作、学习、生活紧张而有秩序,规律而有节奏。并且,在工作、生活中心情要舒畅,保持一种平常心,不急不躁,按照预定计划循序渐进。同时,必须科学用脑,自觉讲究用脑卫生和用脑艺术,有效地挖掘自己的智能潜力。特别要注意用脑避免过度疲劳,一定时间后要有短暂的休息,使之动静结合、劳逸相间,让大脑的工作、休息符合生理规律。用脑避免过分单调,在学习、工作时采取转换法,变换学习或工作内容,让大脑细胞在工作进程中轮休。2.善于交往,调节人际关系。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离开人群而独立生存。与人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人际交往具有心理感染、满足精神需要、维护心理健康之功能。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应乐于合群,善于交往,调节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掌握交往技巧,增强与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的交往,在家庭和社会上敬老爱幼,与亲戚朋友和睦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交往风度,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竭诚相见。尊重、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善于沟通感情,交流信息,促进彼此心理相容,进行心理置换,珍惜、发展友谊。注重个性锻炼,特别是在与同事的关系中,要排除嫉妒心理,采用内省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他人为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以自我心理上(或观念上)的角色扮演代替现实的角色扮演,从而调节和改善人际关系。 3.正视自己,调节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和自己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因素。人对自我的认识能自觉地调节心理需求和相应的行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自我意识,有利于个体心理保持正常状态,增进心理健康;反之,则会引起心理和行为失常。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必须实事求是地正确认识、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对来自参照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教育数学试卷
- 淘宝店铺直播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河道栏杆基础施工方案(3篇)
- 澳门废气处理施工方案(3篇)
- 临时保安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点及答案
-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 放鞭炮初一作文700字14篇
- 客户服务热线接听规范及问题解决流程模板
- 时政知识培训方案策划课件
- 20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设计
- 心肺复苏术英文课件
- 绿色简历封面小升初通用学生个人简历自荐信Word模板
-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应用
- 米线加工坊管理制度
- 文化长廊、荣誉墙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课内阅读(附答案)共计30篇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调试记录
- 更换双电源更换施工方案
- 煤化工气化工艺系统知识课件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教程(微课版) 课件 单元一 开发第一个Android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