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otomation System),是应用前端探测器或执行器,现场设备(DDC),网络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控制实现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运行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建筑物中的机电设备具有多而散的特点。为方便监控和管理,按类别和功能划分为:暖通空调监控子系统,供配电设备监控子系统,照明监控子系统,给排水监控子系统等。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有广义BAS和狭义BAS之分,狭义BAS没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等。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称广义的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称狭义的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2.1.4 集散控制系统 图 2.1 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它的特征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以分布在现场被控设备处的各种功能性微机(下位机)完成被控设备的实时监测、保护与控制。该系统克服了计算机集中控制带来的危险性高度集中和常规仪表控制功能单一的局限性;以安装于中央监控室并具有很强的数字通信、CRT显示、打印输出与丰富的控制管理软件功能的中央管理计算机(上位机)完成集中操作、显示与优化控制功能,避免了因常规仪表分散控制而造成的人机联系困难,且便于统一管理。 传感器/控制器群针对水、电、气、报警、消防等终端设施进行检测与控制,一般根据监控需求按类或按组控制。对大型DCS,中间还有区域控制中心。 分布式系统将许多台计算机联合起来,共同承担监测与控制管理的工作,所连接的每台计算机既可以独立进行监测和控制工作,又可以在中央控制机指导下工作,还可以与其他计算机协调交换信息,共同完成某项控制任务。其灵活性、可靠性要远高于单台控制器。图 2.2 如图2.2所示,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1中央管理计算机(或称上位机、中央监控计算机) 中央管理计算机设置在中央监控室内,它将来自现场设备的所有信息数据集中提供给监控人员,并接至室内的显示设备、记录设备和报警装置等。由于中央管理计算机是整个BAS的核心,相当于人的大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普通商用个人计算机用作中央控制机显然是不合理的。一般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采用工业控制 计算机;另一种就是采用容错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也称IPC)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生产工艺和手段,其稳定性是普通商用PC所无法比拟的。而所谓容错计算机就是采用两台普通PC通过互为冗余备份的方法来充当中央控制主机,一旦其中一台PC出现故障,作为备份的另一台主机可立刻被专用的总线控制电路启动,从而不会导致系统瘫痪。 2DDC(直接数字控制器,亦称下位机) DDC作为系统与现场设备的接口,它通过分散设置在被控设备的附近收集来自现场设备的信息,并能独立监控有关现场设备。它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与中央监控室的中央管理监控计算机保持通信联系,接受其统一控制与优化管理。 3通信网络 中央管理计算机与DDC之间的信息传送,由数据传输线路(通信网络)实现,较小规模的BAS系统可以简单地使用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4传感器与执行器 BAS系统的末端为传感器和执行器,它被装置在被控设备的传感(检测)元件和执行元件上。这些传感元件如温度传感器、相对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流电压转换器、液位检测器、压差器和水流开关等,将现场检测到的模拟量信号或数字量信号输入至DDC,DDC则输出控制信号传送给继电器、调节器等执行元件,对现场被控设备进行控制。 2.1.5 现场总线技术 集散型控制系统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系统内部的通信问题和分布式问题,只是自成封闭系统,以固定集散模式和通信约定构成。因此,这种控制系统还很难适应智能大厦种类繁多的设备检测和控制要求。近年来,专门为实时控制而设计的、能在控制层提供互操作的现场总线技术逐渐成熟,如著名的LonWorks技术。 现场总线网络是局域网络技术在控制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它是将控制系统按局域网络(LAN)的方式进行构造,用网络节点代替LAN中的工作站,并将其安装于监控现场,直接与各种监控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现场总线网中每个节点间可以实现点到点的信息传送,具有极其良好的互操作性,这样便使整个网络实现了无中心的真正的分布式控制模式。这种网络集数据采集、分析、控制和网络通信为一体,十分适合于智能建筑进行分布式网络管理和控制。近年来,楼宇自动化正 在向着开放系统迅速发展。在实时控制方面,实现可互相操作的现场总线技术的通信协议如LonTalk等也应运而生,为楼宇自动化中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网络化操作奠定了基础。图 2.3 图2.3为一典型现场总线系统结构图。其中,NCU是网络控制器,NCU与中央管理计算机间以N1总线连接,而NCU与下位机(DDC)之间则以N2总线(现场总线网)相连接。 2.1.6 直接数字控制器 直接数字控制器(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ler),又称下位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整个楼宇自控系统的关键。“控制器”指完成被控设备特征参数与过程参数的测量并达到控制目标的控制装置。“数字”的含义是指该控制器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来实现其功能要求。 “直接”意味着该装置在被控设备的附近,无需再 通过其他装置即可实现上述全部测控功能。因此,DDC实际上也是一个计算机,它应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可编写程序等特点,既能独立监控有关设备,又可通过通信网络接受来自中央管理计算机的统一控制与优化管理。 1DDC支持的监控点 DDC能够支持以下不同性质的监控点: (1) 模拟量输入(AI); (2) 开关量输入(DI); (3) 模拟量输出(AO); (4) 开关量输出(DO)。 2DDC的主要功能 DDC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第三层的数据采样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数据采集。 (2)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调整和处理(滤波、放大、转换)。 (3) 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 (4) 对现场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对比,并对异常状态进行报警处理。 (5) 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执行预定的控制算法(连续调节和顺序逻辑控制的运算)而获得控制数据。 (6) 通过预定控制程序完成各种控制功能,包括比例控制、比例加积分控制、比例加积分加微分控制、开关控制、平均值控制、最大/最小值控制、焓值计算控制、逻辑运算控制和连锁控制。 (7) 向第三层的数据控制和执行设备输出控制和执行命令(执行时间、事件响应程序、优化控制程序等)。 (8) 通过数据网关(DG)或网络控制器(NCU)连接第一层的设备,与各上级管理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向上传送各项采集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同时接收各上级计算机下达的实时控制指令或参数的设定与修改指令。 DDC拥有BAS所要求的几乎所有功能,基本上已经可以完成所有运作,只是在监控的范围和信息存储及处理能力上有一定限制。因此,直接式数字控制器可以看作是小型的、封闭的、模块化的中央控制计算机。在很小规模、功能单一的BAS中可以仅仅使用一到多台控制器完成控制任务;在一定规模、功能复杂的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应用的要求采用一组控制器完成控制任务,并依靠中央管理系统随时监视控制和调整控制器运行状态,完成复杂周密的控制操作。 3常见的专用控制器类型 常见的专用控制器主要包括下述几类: (1) 空气处理机组控制器; (2) 空调控制器; (3) 照明控制器; (4) 变风量控制器; (5) 消防报警控制器。 更常用的是模块化控制器。模块化控制器是可编程的、以计算机模块为基础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其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可内插多个模块的机架,一个计算机模块和一个电源供应模块。根据不同的具体应用,还可以内插各种不同用途的通信模块、辅助控制模块和输入/输出(Analogy/Digital)模块。2.2 供配电监控系统 供配电系统是大厦的动力系统,是保证大厦各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充分必要条件。 2.2.1 检测对象 大厦供配电监控系统主要用来检测大厦供配电设备和备用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及供配电该系统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高/低压进线、出线与中间联络断路器状态检测和故障报警设备,电压、电流、功、功率因数的自动测量、自动显示及报警装置。 (2)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电流、功率、温升的自动测量、显示及高温报警设备。 (3) 直流操作柜中交流电源主进线开关状态监视设备,直流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量、显示及报警装置。 (4) 备用电源系统,包括发电机启动及供电断路器工作状态的监视与故障报警设备,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油箱油位、进口油压、冷却出水水温和水箱水位等参数的自动测量、显示及报警装置。2.2.2 控制内容 电力供应监控装置根据检测到的现场信号或上级计算机发出的控制命令产生开关量输出信号,通过接口单元驱动某个断路器或开关设备的操作机构来实现供配电回路的接通或分断。要实现上述控制,通常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高、低压断路器,开关设备按顺序自动接通、分断。 (2) 高、低压母线联络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接通、分断。 (3)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电瓶,开关设备按顺序自动合闸,转换为正常供配电方式。 (4) 大型动力设备,定时启动、停止及顺序控制。 (5) 蓄电池设备,按需要自动投入及切断。 另外,供配电系统除了实现上述保证安全、正常供配电的控制外,还能根据监控装置中计算机软件设定的功能,以节约电能为目标,对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变压器运行台数的控制,合约用电量经济值监控,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及停电复电的节能控制。图2.4为一个实际高低配电回路监控系统原理图。由图可见,系统只有AI (ANALOG INPUT,模拟量输入)和DI(DIGITAL INPUT)点而没有AO或DO点,也就是说系统只有监测功能而没有控制功能,这显然不是很完美。然而目前国内供配电系统独立性较强,考虑到安全等多种因素,此方案也常有应用。 图2.42.3 照明监控系统 智能大厦是多功能的建筑,不同用途的区域对照明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根据使用的性质及特点,对照明设施进行不同的控制,在系统中应包含一个智能分站,对整个大厦的照明设备进行集中的管理控制,一般称其为照明与动力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大厦各层的照明配电箱、事故照明配电箱和动力配电箱。 照明监控系统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各区域的照度及视觉环境而对灯光进行控制,称为环境照度控制,通常采用定时控制、合成照度控制等方法来实现;另一方面是以节能为目的对照明设备进行的控制,简称照明节能控制,有区域控制、定时控制、室内检测控制三种控制方式。 具体监控功能包括下述内容: (1) 根据季节的变化,按时间程序对不同区域的照明设备分别进行开/停控制。 (2) 正常照明供电出现故障时,该区域的事故照明立即投入运行。 (3) 发生火灾时,按事件控制程序关闭有关的照明设备,打开应急灯。 (4) 有保安报警时,将相应区域的照明灯打开。 另外还有节能照明、艺术照明等等。 作为BAS的子系统,照明监控系统既要对各照明区域的照明配电柜(箱)中的开关设备进行控制,还要与上位计算机进行通信,接受其管理控制,因此,它是典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典型照明及动力回路监控原理图如图2.5所示。此系统也比较简单,室外照度传感器监测室外照度,当照度低于或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系统通过启停控制DO点启动或关闭照明回路,实现自动控制。当然,系统的启停还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如时间表、手动干预、运行状态(DI)等的影响。 图 2.5 2.4 暖通空调监控系统 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求室内温度适宜,湿度恰当,空气洁净。暖通空调监控系统(HVACHeating Ventilate Air Conditioning)就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对大厦大量暖通空调设备进行全面管理而实施监控的系统。 一、概述(暖通模型)2.4.1 新风机组的监控 新风机组中空气水换热器,夏季通入冷水对新风降温除湿,冬季通入热水对空气加热,干蒸汽加湿器用于冬季对新风加湿。具体功能如下所述: (1) 检测功能:监视风机电机的运行/停止状态;监测风机出口空气温度和湿度参数;监测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监视新风阀打开/关闭状态。 (2) 控制功能:控制风机启动/停止;控制空气水换热器水侧调节阀,使风机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控制干蒸汽加湿器阀门,使冬季风机出口空气湿度达到设定值。 (3) 保护功能:冬季当某种原因造成热水温度降低或热水停止供应时,应该停止风机工作,关闭新风阀门,以防止机组内温度过低导致冻裂空气水换热器;当热水恢复正常供热时,应该能启动风机,打开新风阀,恢复机组正常工作。 (4) 集中管理功能:智能大楼各机组附近的DDC控制装置通过现场总线与相应的中央管理机相连,于是可以显示各机组启/停状态;传送温度、湿度及各阀门状态值;发出任一机组的启/停控制信号;修改送风参数设定值;任一新风机组工作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2.4.2 空调机组的监控 空调机组的调节对象是相应区域的温度、湿度参数,因此,送入装置的输入信号还包括被调区域内的温、湿度信号。当被调区域较大时,应安装几组温、湿度测点,以各点测量信号的平均值或重要位置的测量值作为反馈信号;若被调区域与空调机组DDC 装置安装现场距离较远时,可专设一台智能化的数据采集装置装于被调区域,将测量信息处理后通过现场总线送至空调DDC装置。在控制方式上,一般采用串级调节方式,以防室内外的热干扰、空调区域的热惯性以及各种调节阀门的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带有回风的空调机组而言,除了保证经过处理的空气参数满足舒适性要求外,还要考虑节能问题。由于存在回风,需要增加新风、回风空气参数测点。但是回风道存在较大的惯性,使得回风空气状态不完全等同于室内空气状态,因此,室内空气参数信号必须由设在空调区域的传感器取得。另外,新风和回风混合后,空气流通混乱,温度也很不均匀,很难得到混合后的平均空气参数。因此,不测量混合空气的状态,也不用该状态作为 DDC控制的任何依据。 图 2.6 图2.6是一个典型的双风空气处理机系统原理图。由图可见,若调节风量阀处于全关死状态亦即全新风运行状态,则双风机就变成了两个独立的新风机和排风机了。全新风运行虽然使空气品质较好,但是热量(或冷量)利用率较低,不利于节约能源。这种系统一般只在大楼一层大厅等场所采用。2.4.3 变风量系统的监控 变风量系统(VAV)是一种新型的空调方式,在智能化大楼的空调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带有VAV装置的空调系统各环节需要协调控制,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是变化的,空调机组的风量将随之变化,因此应采用调速装置对送风机转速进行调节,使之与变化风量相适应。 (2)送风机速度调节时,需引入送风压力检测信号参与控制,从而保证各房间内的送风压力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使系统装置正常工作。 (3)对于VAV系统,需要检测各房间的风量、温度以及风阀位置等信号,并且经过统一的分析处理后才能给出送风温度设定值。 (4)在进行送风量调节的同时,还应调节新风、回风阀,从而使各房间有足够的新风。2.4.4 暖通系统的监控 暖通系统主要包括热水锅炉房、换热站以及供热网等。根据智能化大楼的特点,下面主要针对供暖锅炉房的监控进行概要介绍。 供暖锅炉房的监控对象可分为燃烧系统和水系统两大部分。其监控系统可以由若干台DDC及一台中央管理机构成。各DDC装置分别对燃烧系统、水系统进行监测控制,根据供热状况控制锅炉及各循环泵的开启台数,设定供水温度和循环流量,协调各台DDC完成监控管理功能。1锅炉燃烧系统的监控 热水锅炉燃烧过程的监控任务主要是根据对产热量的要求,控制送煤链条速度及进煤挡板高度,根据炉内燃烧情况、排烟含氧量及炉内负压控制鼓风、引风机的风量。为此,应检测的参数有:排烟温度,炉膛出口、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出口温度,供水温度,炉膛、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出口烟气压力,一次风、二次风压力,空气预热器前后压差,排烟含氧量信号以及挡煤板高度位置信号。燃烧系统需要控制的参数有炉排速度,鼓风机、引风机风量及挡煤板高度等。2锅炉水系统的监控 锅炉水系统监控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主要保证主循环泵的正常工作及补水泵的及时补水,使锅炉中循环水不中断,也不会由于欠压缺水而放空。 (2) 计量和统计:测定供回水温度、循环水量和补水流量,从而获得实际供热量和累计补水量等统计信息。 (3) 运行工况调整:根据要求改变循环水泵运行台数或改变循环水泵转速,调整循环流量,以适应供暖负荷的变化,节省电能。 2.4.5 冷热源及其水系统的监控 智能化大厦中的冷热源主要包括冷却水、冷冻水及热水制备系统。其监控特点如下所述。 1冷却水系统的监控 冷却水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冷却塔和冷却水泵及管道系统向制冷机提供冷水。监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安全运行;确保制冷机冷凝器侧有足够的冷却水通过;根据室外气候情况及冷负荷调整冷却水运行工况,使冷却水温度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 2冷冻水系统的监控 冷冻水系统由冷冻水循环泵通过管道系统连接冷冻机蒸发器及用户的各种冷水设备(如空调机和风机盘管)而组成。对其进行监控的目的主要是要保证冷冻机蒸发器通过足够的水量以使蒸发器正常工作;向冷冻水用户提供足够的水量以满足使用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水泵耗电,实现节能运行。 图 2.7 图2.7是一个典型的冷源系统监控原理图,实际应用中冷冻机组可能不止一个,但是多台机组的监控方法是基本一样的。 3热水制备系统的监控 热水制备系统以热交换器为主要设备,其作用是产生生活、空调及供暖用热水。对这一系统进行监控的主要目的是监测水力工况以保证热水系统的正常循环,控制热交换过程以保证要求的供热水参数。图2.8为一热交换系统监控图,而实际的热交换器可能不止一台,其中,热水供水常用于空调和生活供水等情况。2.5 给排水监控系统 给水排水监控系统是智能大厦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及时地调整系统中水泵的运行台数,以达到供水量和需水量、来水量和排水量之间的平衡,实现泵房的最佳运行,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最优化控制。BAS给排水监控对象主要是水池、水箱的水位和各类水泵的工作状态。例如:水泵的启/停状态,水泵的故障报警以及水箱高低水位的报警等等。这些信号可以用文字及图形显示、记录和打印。 2.5.1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地下储水池、楼层水箱、地面水箱、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音频倍速导出
- 课件锦瑟教学课件
- 异位妊娠护理培训教材
- 《虞美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氨基树脂项目投资计划可行性报告 - 副本
- 中国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叔丁基三氯硅烷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小学音乐学科题库及答案
- 中国非常规油气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全球海洋污染治理的国际合作与责任分配
- 2023年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育苗地、品种展示园滴灌系统设施预算书
- 生物技术与农业
- GB/T 5668-2017旋耕机
- GB/T 28053-2011呼吸器用复合气瓶
- 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计算方法引论-第八章
- 角膜炎(欢迎观看)课件
- 采购合同中英文版
- 消防维保指导价格
- DB33-T1216-2020《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