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教案3.docx_第1页
《菩萨蛮》教案3.docx_第2页
《菩萨蛮》教案3.docx_第3页
《菩萨蛮》教案3.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菩萨蛮教案3知识与能力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教学重难点1.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分析人物形象;2.挖掘人物形象背后词人想表达的深层意蕴;3.学会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来描述人物形象。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学生收集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一)新课导入:以画入诗,明确画是用线条和色彩来塑造形象,而我们诗词是以文字来塑造形象。幻灯片展示图画:柳宗元江雪师:欣赏这幅画,同学们有没有联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诗呢?生:师: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应该能抓住画中的人物)师:同学们很聪明,画是用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而我们的诗词是以文字来塑造形象。二者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呢?这个问题咱们暂时搁置,今天我们新学一首温庭筠的菩萨蛮,看看这首词中又塑造了什么形象。(二)初读课文,析形象师:咱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词。生:诵读课文,进入诗词境界师:读完这首词,说说这首词写什么呀?生:(各抒己见,七嘴八舌)女人、美女、女人起床梳妆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回文本抓字词)师:噢原来这首词是刻画了一个人物形象,而且还是个女子形象,同学们还知道了词中写到这个女子起床梳妆打扮的全过程。那这个女子有什么特征呢?来,咱们再来读一读,同学们再关注得深入一点。生:齐读课文。师:再读课文之后,说说该女子形象有什么典型特征?生:美、慵懒师:何以见得?(指导学生回到词中去找一些刻画人物最具表现力的词。)生:师:(幻灯片展示关键字词)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明灭:时隐时现,忽明忽暗。(引入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用“颦”字来加深对“重叠”和“明灭”的理解。)度:飞越,这里是纷披、散落之意。(这里形容头发蓬乱,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呈飞飘之状。)懒:慵懒。迟:动作迟缓。师: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用得精妙的字词在词性上都有规律可循。比如他们大都是些什么词?生:动词、形容词。师:很好!刚才品读的经验告诉我们,分析诗词的形象、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要重点关注诗句中的那些能够传情达意的动词和形容词。换而言之,把握住诗句中的精妙的动词和形容词,将有助于更为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三)三读课文,悟情感师:比如,三、四句写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同学们带着词中主人公的情感,反复的诵读三、四句,找出最能体现主人公情感的两个字。生:大声诵读,应该较容易的寻找到。“懒”字和“迟”字,其词人虽无一字写情,却句句含情,言有尽却意无穷,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能够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竭力去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蕴。同学们试想想,自古女子都爱美,词中主人公却懒得打扮,这“懒”和“迟”透露了她怎样的心情呢?(该形象传递出怎样的情感?)生:(惆怅、郁闷、抑郁)师:如此绝世美人为何惆怅?深闺寂寞。“女为悦己者容”青春易逝。“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本句化用唐五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有道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跟花儿一样,易开易落啊!盛年独处。“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词人没有精工刻画女子穿衣的动作,而是把视角停留在了女子身上“罗襦”的图案上,为何?有道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师:由此可见,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诗词来说,那些能够传情达意的关键词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它们才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师:同学们刚刚分析得很深入,很到位。那请诸位不妨再想想,温庭筠一大老爷们,怎就如此了解女儿心思呢?而且刻画的还是个极美却极惆怅的女子?生:师:同学们鉴赏诗词不要忘了其根本“诗言志”,所有的诗词无论塑造什么形象,最终都是借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志向。我们分析诗歌的形象,不仅要分析词人刻画的主人公形象,更要深入理解词人自己这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始终记住言为心声,诗山词海,声声传情。那么刚刚那个问题,同学们可否结合诗人生平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来谈谈你的认识呢?生:师:词人表达了:对这种女性慵懒之美的赞赏,对青春年华虚度的感伤和惋惜,对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别忘了“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四)朗诵全词,练表达:经过刚才一番探讨,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词又有了新的理解。下面,回到上课初搁置的那个问题。画是用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而诗词是以文字塑造形象,二者之间有无关联呢?后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每一首诗都应该是一幅画,读者读诗时,浮现在脑海中的那副画。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用心里最美的语言,描写这幅情景交融的人物画面,尤其要注意重点将刚才我们分析过的最精妙的字词突显出来。生:创作,选取两三个同学来展示。师:评价(对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