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与反思在参与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教学案例与反思【说明:本案例是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P9-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共同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而应更关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数学的思维品质发展了没有。可以这样说:一堂好的数学课,学生的数学思维一定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下面就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创设情境 激发参与师:中秋节快到了,学校要买一些月饼送给幼儿园小朋友:每箱月饼5千克,4箱月饼重多少千克?箱月饼的重量呢?生:54=20(千克) 5=(千克)师:如果每块月饼千克,4块月饼重多少千克?块月饼呢?生1:4=(千克) 是老师,分数乘分数我们没学过。生2:是。生3:我算的答案也是,我们只要用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师:说的很对!你们是怎么知道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生1:我是在一次看电视时知道的。生2:我是在预习时知道的。师:你们能从其他途径或提前预习知道这些知识,真不简单!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不过,老师想问一下:为什么要用“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呢?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评析】教师能紧紧扣住“中秋节”这一学生都感兴趣的话题,在现实情境中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中生疑: 倒底是多少呢?教师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但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使“中秋节这一话题”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催化剂。实践证明:紧张的内在的智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处于高度的运作状态,并形成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二、动手操作 提升思维师:“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半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整块月饼的多少?”同学们,你们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小圆纸片动手折一折,同位可以讨论与交流,看看每人倒底分到多少?学生操作,气氛异常热烈。生1: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块。生2:半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的也是整块月饼的。生3:不对,应是整块月饼的。生4:是,我可以证明给大家看。(生4上台用折纸的方法进行了证明: 是 ) 生5:原来半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就相当于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8份,故其中的一份是整块月饼的。多媒体出示例题(略),审题后列式为: ;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若你的这张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地,那么公顷地如何表示?公顷的在你的长方形纸中怎样表示?同位同学可以讨论、交流,通过折、画、涂合作完成。学生汇报,交流:生1:公顷地可以这样表示: 生2:公顷的可以这样表示: 也就是1公顷的:生3:刚才的同学实际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3)份,取了其中的1份,即结果是1= ,而分数乘整数我们已经学过。所以我们认为: =。师:同学们,你们的探究精神真不简单,老师都得向你们学习了。现在请大家猜想: 怎么算?生: =师:根据刚才的方法,你们能否也用动手操作的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小组间可以讨论。(学生活动后到台前进行汇报、演示)生1:公顷的可以这样表示: 也就是1公顷的:生2:和上面题目一样,实际也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3)份,只不过是取了其中的2份,所以是。生3:从上面同学的操作可以看出, =2=。所以,我们的猜想完全是正确的。(学生齐呼:耶!)师:通过上两题的推导,现在大家明白“分数乘分数”为什么要用“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的道理了吗?(学生齐点头)生:(突然地)老师,我认为还要再补充一点:相乘的积能约分的要约分。师:对!(然后简介了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的方法)【评析】数学学习过程蕴藏着比知识更具智力价值的数学思想方法。关注数学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活”知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和充裕的探索时间,学生通过折、画、涂等活动验证了先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不但理解了数学知识,而且掌握了探索发现数学知识时常用的数学方法“猜想法”。三、感悟体验 信息反馈1、请你列式并算出结果表示出下图中深色阴影部分: 2、教材p10练一练(学生上下练)【评析】练习是信息反馈的最直接的途径,但如何让学生进行练习却是每一个施教者必须要思考的。本处通过第1题让学生观察图用算式表示并计算出阴影部分的结果,学生的思考是深刻的。他们既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能从图形中抽象出算式,实际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表现,说明学生的思维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总评】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在本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始终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一) 在问题生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通过创设“中秋节有关月饼”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对已学知识“整数与分数相乘”进行了温故,并在温故中产生了新问题“分数乘分数”,但学生在“迁移”的影响下思维并没有停止,而是进行了积极的猜想。此时,对“学生的猜想”教师给予了肯定但却没有过分的关注结果正确与否,而是在数学学习的方法上给予了适当引导:“你们是怎么知道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而后才追问“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方法上不仅得到了指导,且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了更深的层次:对呀!分数与分数相乘,为什么可以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呢?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二) 在互动参与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得以充分展现思维的灵动往往在学生的指尖闪现。在课的主体部分,教师没有给予过多地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组内合作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长方形纸通过折、涂、画等方式进行共同探究:长方形纸的一半看作公顷地,然后把公顷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公顷地的,但这一过程如果摆到1公顷地中进行整体思考时,学生们发现了:实际就相当于1公顷地的。此时,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方法似有所悟,但教师却没有给予直接引导,而是再次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进行操作、感悟: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合作、有争论,思维在学生的指尖得到了喷发。(三) 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学习反馈中得到提升在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中,符合科学探究的思想:先猜想、后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并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达到了完全内化的程度。这本身让学生学到了数学以外更为可贵的东西数学思想方法。尤其在对计算方法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动手直观的表象有了话语权:对“计算方法”互为质疑、补充、完善,培养了学生用批判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任何事物与观点。练习的第题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答案
- 系统复习中级审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光纤预制棒项目建议书
- 校园用电安全教育:守护成长每一度
- 高级审计师解题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直击重点的一级建造师试题及答案
- 如何强化班组管理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紫云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期末压轴题(选择题 填空题)36题 解析(江苏专用)
- (高清版)DZT 0216-2020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 《养老护理员》-课件:职业安全和个人防护知识
- 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 雅思托福培训班合作协议
- uht牛奶工艺流程
- 肿瘤护理进修汇报
- 《扩散焊专题》课件
- 《音频媒体》课件
- 报价培训课件
- 地震与地质灾害
- 2024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发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