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巩固 1.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巩固 1.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巩固 1.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巩固 1.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巩固 1.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习本单元要与必修部分的相关内容联系 进行深刻认识 2 体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体会一定时期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3 认识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 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古代部分商鞅变法公元前379年 秦献公变法 推行县制 公元前361年 秦孝公发出 求贤令 商鞅来到秦国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 变法革新 公元前355年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 秦朝 前221 前207 改县制为郡县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 220 589 东晋十六国时期 五胡内迁 鲜卑拓跋等部纷纷建立政权 南北朝时期 386年 拓跋珪重建被前秦灭掉的代国 并改名为魏 史称北魏 398年 拓跋珪 道武帝 定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西北 439年 拓跋焘 太武帝 时期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71年 4岁的拓跋宏 孝文帝 即位 冯太后临朝听政 开始改革 490年 冯太后去世 拓跋宏亲政 继续推行改革 493 495年 迁都洛阳 龙门石窟开始凿刻 534 535年 北魏分裂为东魏 西魏 550年 北齐取代东魏 557年 北周取代西魏 581年 北周大将杨坚建立隋朝 王安石变法1069年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熙宁二年 王安石出任宰相 新法逐一出台 全面改革 1085年 元祐更化 宋神宗去世 高氏听政 起用司马光 罢黜新党 尽废新法 1093年宋哲宗亲政 部分恢复新法 但党争纷起 1127年 靖康之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 北宋灭亡 近代部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3月3日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 二一九法令 俄历2月19日 开始农奴制改革 19世纪80年代初 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维新开始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9年 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1876年 强迫朝鲜签订 江华条约 1879年 正式吞并琉球群岛 改为冲绳县 1889年 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 1894年 挑起甲午战争 1895年签署 马关条约 1904年 发动日俄战争 1905年签署 朴茨茅斯和约 1914年 参加一战 进占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1931年 制造九一八事变 侵占东北 1937年 制造七七事变 全面侵华 1941年 偷袭珍珠港 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5年 战败投降 后进行民主改革 并重新走向复兴之路 戊戌变法19世纪60年代以后 早期改良思想出现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兴中会成立 1895年 马关条约 签订后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改变 掀起瓜分狂潮 公车上书 维新思想开始转化为政治运动 成立强学会 1896年 时务报 在上海创刊 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强占 租借地 划分 势力范围 1897年谭嗣同发表 仁学 严复创办 国闻报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百日维新开始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1 课程标准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 认识其特点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了解王安石变法前北宋的社会状况 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 指出变法的基本特点 分析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 高考考点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3 高考真题 例 2013山东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下列材料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 遇一老妪喂鸡豕 唤 啰 啰 啰 王安石来 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 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 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 也要出免役 助役等钱 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 今桑麻失利 只得蓄猪养鸡 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 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 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 入于骨髓 据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请回答 1 据材料 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 研究王安石变法时 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解析 第 1 问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立新法扰民 出免役 助役等钱 吏胥里保来征役钱 或准与他 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变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 2 问要辩证地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既要认识到话本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又要认识到话本作为文学作品 有艺术夸张的成分 还需要其他史料印证 参考答案 1 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 用人不当 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 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 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话本属于文学作品 有艺术加工成分 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积分积弱 重难突破 1 商鞅变法对中国后世制度的影响 1 选官用人制度由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向军功禄爵制度转变 初步打破血缘氏族对政治的把持 在古代用人制度发展史上是一次进步 2 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被秦始皇所沿袭 并影响中国近两千年 3 其军事改革对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影响巨大 兵器制造 战略谋划 后勤保障形成体系 以禄爵激发士兵斗志 战斗力强 军纪严明 4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 农战 和 法治 其重农主张影响深远 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以严刑峻法治国能够彻底打击旧贵族势力 但激化了社会矛盾 教训被后世所吸取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 我们只更感到惊异 在我们之前900年 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 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 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 不加税而国用足 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 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 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王安石改革中 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 的措施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回答三点即可 参考答案 1 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 废除了井田制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使秦国力量强大 为统一奠定基础 2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认识 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 不可能一帆风顺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 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 行之有效 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地政治魄力 答出3点即可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书 记载 诸州刺史牧民之官 自顷以来 遂各怠慢 纵奸纳赂 背公缘私 致令贼盗并兴 侵劫兹甚 奸宄之声屡闻朕听 旧无三长 惟立宗主督护 所以民多隐冒 五十 三十家方为一户 自文成帝始 又兴十五项 杂调 杂税 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 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半 材料二 受禄者无不局 恐慌害怕 赇赂殆绝 然吏民犯他罪者 魏主率宽之 疑罪奏谳 审核 多减死徒边 岁以千计 都下决大辟 判处死刑 岁不过五六人 州镇亦减 魏书 刑法志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北魏出现的社会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一 二及所学知识 分析北魏政权为解决上述社会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 问题 吏治腐败 赋税繁重 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原因 北魏官吏原无俸禄 官吏贪污成风 任意搜刮百姓 宗主督护制存在弊端 国家赋税制度混乱 2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 整顿吏治 设立三长制 作用 俸禄制使吏治有所好转 社会矛盾缓和 三长制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或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加强中央集权等 言之有理即可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汉武帝时 由于大事兴作 巨款开支 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 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 豪商的盘剥 日趋穷困 加上连年天灾 纷纷破产流亡 此时 豪商大贾们却操纵冶铁 煮盐 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 从公元前111年开始至以后的二十余年间 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完全由桑弘羊负责主持 在桑弘羊等的筹划下 颁布了算缗告缗令 所谓算缗 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 所谓告缗 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 桑弘羊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 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 铁官四十八处 在桑弘羊的建议下 实行 酒榷 即酒类专卖 他还采取措施废除一切旧钱 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 这种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 规格相同 质量较好 成本较高 使私铸者无利可图 在他的建议下 实行了均输和平准 所谓均输 就是调剂物资运输 所谓平准 就是平抑物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桑弘羊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汉武帝时期国家开支巨大 国库空虚 农民纷纷破产 富豪大贾操纵国计民生 2 打击豪商大贾 政府获得巨款收入 盐铁产量和销售大幅度增加 酒榷起到开辟财源 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币制改革实现货币官铸 币制统一 均输 平准法打击了富商囤积居奇 投机倒把 开辟了财源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 在鄞县做知县时试验过 青苗法 贷谷于民 立息以偿 效果不错 然而当他将此法推向全国 同比例放大 却南辕而北辙了 不识字的乡农们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 要经过以下程序 为了填写申请书 就要花钱请书吏 再拿到衙门去申请 碰到贪官污吏 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 而且贷款多少完全由官吏写 据史书记载 虽然变法规定的利息是二分 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 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实际利息 竟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 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 于是逼得农民宁肯 哀求于富家大族 增息而取之 去借高利贷 也不敢向政府贷款 更糟糕 的是 王安石过于自信 急于求成 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 一刀切 的做法 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 给下面下指标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硬性摊派了 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 连中农 富农 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 其实中农 富农和地主不存在春荒的问题 根本用不着贷款 但地方官员就是硬逼着他们贷款 因为要完成指标 这样一来 到了还钱的时候不要说一般农民吃不消 就是中农 富农也吃不消 自然 这项措施变成了官员的赢利手段 他们的权力寻租 也有了改革这一至高无上的借口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材料二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 今天学术界仍然有争议 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 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 对人民有利 也有人认为 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 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 2 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 1 问抓住材料的三层意思归纳 第一层是青苗法的推行程序 第二层是王安石的态度和方式 第三层是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 官员从中渔利 所以特点主要体现在程序的复杂 执法的态度 用人不当等方面 第 2 问材料二主要反映青苗法 利民 与 伤民 两种观点 利民 说 可以从救济救急 避高利贷 平抑物价 不误农时等方面说明 伤民 说 可以从信贷风险 程序复杂 用人不当 急于求成 官员渔利等弊端加以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 特点 王安石不顾地方实际 硬性摊派指标 程序复杂 造成一些地方的农民借贷成本过高 实际借贷范围扩大 成为官员侵夺百姓利益的工具 2 同意 利民 观点 理由 青苗法可以解决农民借贷困难问题 避免高利贷的盘剥 增加政府收入 有利于平抑物价 不误农时 有利于农业生产 同意 伤民 观点 理由 青苗法将造成拖欠 逃亡和累及担保人等弊端 程序复杂 用人不当 急于求成 成为官员侵夺百姓利益的工具 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任选一个观点即可 5 有学者认为 秦以后中国历代的变法大致可以分为征农 征商和农商并征三种类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税人为主的征农型变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 颁布条文中有 乐迁者听逐空荒 不限异州他郡 之规定 租调制以 一夫一妇计 明朝的 一条鞭 法和清朝的 摊丁入地 都是以税地为主而进行的征农型变法 特别是 摊丁入地 因法律上先已宣布了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从此即将舍地税人的制度彻底废除了 征商型变法 西汉的桑弘羊变法是其典型 盐铁官营 盐铁的生产和运销 一切由国家包揽 古人云 十口之家 十人食盐 百口之家 百人食盐 万乘之国 人数开口千万也 食盐垄断 形式上是征商 本质上仍是征农 材料二 典型的农商并征型变法 是王安石变法 在征农方面他首先推行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 贷谷于民 立息以偿 凡当役人户 以等第出钱 名免役钱 在征商方面王安石推出了市易法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 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 真正达到了 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 的目的 其时 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以上材料摘编自程念祺 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征农型变法的演变趋势 如何理解 食盐垄断 形式上是征商 本质上仍是征农 2 比较材料一 二 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征农 征商方面措施与材料一中同类措施的主要不同点 参考答案 1 趋势 以 税人为主 向以 税地为主 转化 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为主 理解 盐铁专卖制度 利用国家垄断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表面上是征收商业税 实际上是对人口众多的农民实行了间接征税 间接地榨取了农业赋税 2 均田制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征农均与土地直接相关 而青苗法和免役法避开土地占有问题而征农 盐铁官营是对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进行垄断经营 而市易法是对一般商品的垄断性经营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蒙古贵族进入中原后 占民田千顷 不耕不稼 谓之草场 专放孽畜 世祖即位之初 首诏天下 国以民为本 民以衣食为本 衣食以农桑为本 洪范八政 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