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1页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2页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3页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章介绍这一部分是地理三的核心内容,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也必然各有其特点。这部分内容采用案例方式,选择了五大问题,即:环境与发展问题,流域开发,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矿产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教材以五个案例,对应五个区域,说明了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不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第一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2、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3、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重点与难点: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教学过程:导入:必修二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问题:谁记得?生态(环境)子系统:基础经济子系统:条件社会子系统:目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包括三个同样的子系统。生态环境是基础,所以首先要解决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开发不当、森林开发不当等水土流失概念:原因与表现探索活动的图。流走了劳动人民的血和汗我国的现实状况问题:哪些地区易出现水土流失状况?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状况等。问题:分布:耕垦历史悠久的地区和丘陵地带,黄土高原最严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华南丘陵山地、北方土蚀山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读图21-2,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包括省份:青、甘、宁、内、陕、晋、豫七个省区。面积:5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5万,占83%,严重流失的为28万,占52%,每年通过三门峡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区域地理特征:自然环境: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势: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河流:中上游土壤:黄土人文环境:1黄土高原养育了中华民族2不断尖锐的人地矛盾(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文化水平低,70%以上为贫困地区河流域的谷物播种面积虽约占全国的38,却因为每亩粮食产量平均只有60多千克,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有几十千克,所以粮食产量只占全国28左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特殊过渡性(1)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的过渡地带。(2)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3)处于从湿润向干旱的过渡地带。(4)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5)处于从农业向牧业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黄土、气候、地质构造、植被1、黄土特征: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等易于侵蚀。2、降水集中、多暴雨(300650mm,集中于789三个月)3、地质构造:4、植被:稀少人为原因:图2-1-68:开垦陡波、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山羊吃草根、吃树皮,是破坏植被的罪魁祸首。所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畜牧大国都不养山羊。内蒙古草原的退化和沙漠面积的扩大也与山羊的过度放牧、不注重养林养草有一定关系,甚至有环保专家提出了要山羊还是要北京的疑问。第二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人为原因:自己阅读: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解释图二、危害:危害是全面的:山区、平原;干旱区、多雨区;农业生产、其它生产。1、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於积侵蚀:坡耕地:三跑田;多雨区:土壤易酸化;干旱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淤积:沙砾沉积严重破坏土地墒情(土壤湿度)泥石流:危害当地生产活动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灾害频繁(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和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3、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黄河地上河成因:中流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平原淤积地上河危害: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4、水土流失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恶性循环与良性循环的问题三、治理:针对原因的治理既有自然,也有人为的原因:但自然原因很难改变或无法改变,因此,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住人类破坏的那一部分。措施:1、生物措施:种草种树作用(功能)?2、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作用?不可能对整个黄土高原同时进行治理,而只可能从某些区域入手。3、小流域综合治理(1)什么是小流域?相当于坳沟(干沟,过去人们对黄土JIAN的通称,河沟:相当于河谷)和河沟的沟道流域。(2)为什么从小流域入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过程,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3)小流域治理有哪些优势?便于合理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用地以有统一管理,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小流域治理时注意哪些问题?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案例研究:环境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