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钢笔答在答题纸上。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推广 b土地私有制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 d分封制崩溃3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4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秦代竹简。墓主人生前任县令史,竹简法条是他抄录的有关法律文书,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中可以得到秦朝的确切信息是( )a关心民众生活 b加强专制集权 c形成立法规范 d进入法治社会5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6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统治 d报答天地之恩7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有一朝代的统治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记载应该引自 ( ) a史记秦始皇本纪 b汉书武帝纪 c资治通鉴贞观十五年 d元史地理志 8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唐朝:大放异彩的艺术一书,他需要查阅相关的书籍。下列文献、书籍、艺术作品为他所需要的是 ( )a萧翼赚兰亭图颜氏家庙碑秦王破阵乐 b妇女风鸟图兰亭序洛神赋图 c御龙图坤舆万国全图自叙帖d女史箴图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9北宋时期的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这首诗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的(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10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 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c理是万物本原 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11“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这段文字应出自( ) a“太初历”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12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秦、唐、明 c秦、元、清 d 汉、宋、明13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走势制约地方势力14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思巴(土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思巴。”以上材料表明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 )a b c d15网上有人拍卖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 “崇祯三年奉敕立石”的石碑。对于这块石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明末郑成功部队开设军屯时树立的界碑b清初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时的遗物c是明朝前期的遗物 d是古董商为赚取暴利所制成的假古物16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17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18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d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19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说:“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a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20明朝蒋以化西台漫记载:“我吴市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雍、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织则腹枵。”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材料主要反映了吴市地区手工业的生产状况 材料说明吴市地区手工业分工较细材料说明吴市手工业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说明小户已完全依赖大户而生存a b c d21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在1854年翻印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c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d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22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亡国 b革命 c帝制 d尊孔23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b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24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5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b外国资产阶级剥削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2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7“康有为认为,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大学里的平天下等说法,都是博爱、平等、自由而不侵犯人之自由的具体表述,所以,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康有为将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b康有为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c康有为认为孔孟学说中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d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实行渐进变革28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29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下列哪一史实不能论证“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观点 ( ) a袁世凯称帝 b张勋复辟 c北洋军阀割据 d汪精卫建伪政府30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人长期信奉的“天圆地方”的地理观被彻底否定,人们终于认识到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b“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c洋务运动的推动 d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5分,32题15分,33题1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 , 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 , 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 ,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4分)材料二 秦汉以后 , 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 ,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 直到明清之际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 , 如汉代的董仲舒 , 宋代的二程和朱熹 , 明代的王守仁等等 , 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 , 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 , 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2分)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再加上这种追求和崇尚又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旧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同时,民主与科学从此也逐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 -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在社会主流思想变化的过程中各个阶层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思想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赵国)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三材料四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1)材料二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请依据这两个材料说明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表现。(3分)(2)请分析该现象出现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3)依据图三、图四,指出与战国时期相比,明朝我国商品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简述出现这些新现象的有利因素。(6分)(4)与吕不韦相比,黄宗羲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简单评价黄宗羲的这一观念。(3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最初,大量船只停靠黄浦江西侧的支流-上海浦附近,遂形成新的港口市镇上海镇。1292年设立上海县,治所为上海镇,是为上海建城的开端。随着棉花的推广种植,棉田面积超过农田,手工棉纺织业和纺织工具制造产业发展起来。明末清初,上海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棉纺织品生产基地,号称“衣被天下”。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城设立江海关,“往来海舶,俱入黄埔编号,海外百货俱集”,进而形成通往北洋、南洋、长江、内河及国外五条稳定的航线。至鸦片战争前,上海港成为长江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露天水族工程方案(3篇)
- 客户工程的管理方案(3篇)
- 酒店开业工程筹备方案(3篇)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物流园区智慧物流系统建设与实施报告
- 新能源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创新在能源产业能源市场中的应用报告
- 洞察2025年:医药企业研发管线抗病毒药物研发成功案例报告
- 碳五碳六异构化装置操作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在环保产业市场前景鉴定报告
- 物料索道操作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刻水印雕刻版员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江苏南京市麒麟科创园所属企业部分招聘8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网格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宜都市总工会公开招聘乡镇工会协理员3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欧派橱柜环保材料购货合同
- 教研组长经验交流会上教学副校长讲话:抓关键见实效干出值当的组长工作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云南高考化学真题试卷完全解读(含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
- 2025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广西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长沙血液中心招聘真题
-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1课时(学习任务单)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