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眼中的拾穗者.doc_第1页
米勒眼中的拾穗者.doc_第2页
米勒眼中的拾穗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勒眼中的拾穗者摘 要: 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在19世纪创作了现实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作-拾穗者。作品通过温暖朴实的色调,勾勒出了极富田园气息的农民生活。画中三个拾穗者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农民的坚忍、谦卑和忠诚给整幅作品奠定了庄严肃穆的气息,使人深刻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只能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关键字: 米勒、拾穗者、农民、现实主义拾穗者是世界名画之一,它是由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副画布油画,是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作之一,现存放于巴黎的卢浮宫。19世纪中期的法国,在1830年革命后,国内主要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直接对抗。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人们对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失望,艺术家也把目光转向现实,强调不加粉饰地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于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思想潮流的推动下,现实主义美术运动应运而生。它作为一场艺术运动,是与法国1848年革命一同出现的。在19世纪3040年代有一批不满学院派艺术的青年画家先后来到了枫丹白露的巴比松进行写生,于是便出现了巴比松画派。这个画派以风景画为主,大自然是他们的老师,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他们对祖国、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而随后的现实主义画派正是以巴比松画派为基础并在19世纪社会矛盾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法国的19世纪的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米勒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在巴黎求学时穷困潦倒,为了生存,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1849年,35岁的米勒举家迁往巴黎郊区的巴比松,在那里度过他的余生。他将风景画的新突破带入到人物画里,致力于观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人,尽量捕捉他们在乡间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别人眼中极微小琐碎的事物,米勒也富于感情地把它表现出来,铭记在心并强烈地传达给别人。 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当时那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的农村面貌。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代表作品有播种者和拾穗者等。而拾穗者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 据我了解,除了17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还没有人能够像米勒这样,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高中的历史书上,当时我完全被作品中温暖的色调所感染。构图很饱满,没有任何华丽的笔触,简单朴素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虽然只是农民务农的一个简单的场景,远处飞翔的鸟儿也充分地烘托出了田园诗般的意境,但我却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不知如何言传的情感。透过画面中温馨而又祥和的色彩,我体会到了作者隐藏在背后的情绪:在生存面前,人类只能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他们像广大劳苦大众一样,为了生存,不得不向生活低头,低头拾掇别人生产剩的麦穗,后面的一片“繁华”仿佛都与她们无关。然而尽管如此,在米勒的画笔下,这三位农妇却又显得那么地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画面中的庄重、虔诚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类在生存面前,无所谓虚荣或谦卑,能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持全家的生计是何等的崇高啊!米勒也许就是这么想的吧。他总是能站在广大劳苦农民的角度思考,所以他的作品也总能捕捉到当时那个社会下的底层大众的美丽。让我不得不佩服米勒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切入角度。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画派的精髓:用平凡细微的东西去表现崇高的思想。然而,如果不了解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就会以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农民秋季丰收的美好生活。对当时的法国而言,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如此理想化的,画面中人类凝重的身躯预示着生存的重压。除此之外,我还从这幅作品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感情。但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图不同的是,拾穗者已经披上了一件批判现实的外衣,它所要表达的已不仅仅是对信仰的赞美,而是提高到了一个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层面。也正是这种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作品。 这幅画的精髓正像米勒说的一样:“艺术是一种爱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当我表现穷人的痛苦时,并不是向富人阶级煽起仇恨。”是的,他所要做的,只是尽力弄懂如何用平凡细微的东西去表现崇高的思想,因为那里才蕴藏着真正的力量。而要将这一切和谐、自然地表现出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