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的加工工艺与编程.doc_第1页
盖板的加工工艺与编程.doc_第2页
盖板的加工工艺与编程.doc_第3页
盖板的加工工艺与编程.doc_第4页
盖板的加工工艺与编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 论计 论 文 文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盖板的加工工艺与编程盖板的加工工艺与编程 从 20 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创立以来 它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代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 柔性化 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 现 代的 CAD CAM FMS 和 CIMS 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等 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 上 数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是国家 的战略技术 基于它的相关产业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 21 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 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典型零件的全部制造过程 它包括零件图分析 毛坯的 选择 切削刀具的选择 工件夹具的确定 切削参数选择 加工工艺的分析 刀具路径的确定 数控加工工序卡的制定 加工程序的编制等 关键词关键词 数控 数控编程 数控系统 CAD CAM FMS CIMS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AbstractAbstract From the mid twentieth century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was founded it give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rought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 Modern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come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flexibility and integrated production based technique modern CAD CAM FMS and CIMS agile manufacturing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tc are based on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bov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necessary material means is a national strategic technology Based on its relevant industry is to reflect our country s comprehensive power levels of important fundamental industr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peti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ts essence is th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typical parts of all manufacturing process It includes parts diagram analysis blank choice cutting tool and workpiece fixture to determine the choice cutting parameters selection manufacture process analys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ool path nc machining process card the formulation processing procedure formulation etc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Through the graduation design reached the master CNC programming technology purpose KeyKey words words mechanical processing CNC milling CNC Programming CAD CAM FMS CIMS 目 录 前言 7 第一章数控技术发展 8 1 1 数控技术的概念 8 1 2 CAD 软件介绍 8 1 3 数控机床编程的主要内容 9 第二章 加工工艺的确定 10 2 1 工艺分析 10 2 1 1 分析零件图样 10 2 1 3 零件加工过程的描述 13 2 2 毛坯及夹具的确定 13 2 2 1 常见毛坯的种类 13 2 2 2 毛坯的选择 13 2 3 工艺分析 14 2 3 1 加工方案的确定 14 2 3 2 常见的装夹方式 14 2 3 3 装夹方案的确定 14 2 4 刀的选择 15 2 4 1 刀具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 15 2 4 2 刀具材料分析 15 2 4 3 刀具及切削参数的确定 16 第三章工艺路线 18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3 1 切削参数的选择 18 3 1 1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8 3 1 2 切削用量的确定 18 3 2 工艺卡片 19 3 2 1 确定加工工艺 19 3 2 2 进给路线的确定 20 第四章 参考程序的编制 22 4 1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22 4 2 基点坐标计算 略 22 4 3 参考程序 22 结束语 27 谢 辞 28 参考文献 29 前 言 数控技术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 NC 是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自动 控制技术 它是工厂自动化的实用化基础技术 是综合计算机 自动检测 及 高精密机械等高技术的产物 对国民经济主导工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 作用 数控机床是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渗透形成的 机电一体化产品 计算机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渗透 完全改变了制造业 NC 技术从发明到现在 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 近年来 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 断加快 而且朝着大型 成套复杂 精密 高效 高运行参数等方向发展 从 而对机械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优质 低耗 洁净 灵活为特征的先 进数控加工工艺在发达国家得到发展和普遍应用 也受到国内有关人士的高度 重视 数控编程是指将零件的加工顺序 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 工艺参数 主轴运动 进给速度 进给量等 以及辅助操作 换刀 冷却液开 关 工件夹紧松开 等加工信息 用规定的文字 数字 符号组成的代码 按 一定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的过程 数控编程方法有两种 即手工编程和自动 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各个步骤 即从零件图纸分析 确定加工路线和工艺参数至编写数控程序加工单均由人工来完成 它一般对几 何形状不太复杂 所需的加工程序不长 计算比较简单的零件比较合适 自动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编程是指在编程过程中 除了分析零件图样和制定工艺方案由人工进行外 其 余工作都由计算机辅助完成 采用自动编程时 是通过 CAD CAM 软件系统对图 形进行数学处理 编写程序 检验程序等处理工作 通过某些 CAD CAM 软件以 作图的方法做出三维造型 输入刀具的几何形状 设置刀具参数 定义刀具相 对于工作的运动方式 生成走刀轨迹 动态仿真显示加工过程 它解决了许多 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复杂零件的编程难题 编程工作效率高 所有这些都是通 过和计算机的一系列 对话 告诉计算机必要的信息 让其生成加工程序 而 且所有过程都可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直观 形象的表示出来 使得工件在上机床 加工前编程人员可预知会可能发生的问题 本设计由 CAXACAXA 软件辅助绘图 采集各加工节点 工艺及程序的编制都是由 手工编制 第一章数控技术发展第一章数控技术发展 1 11 1 数控技术的概念数控技术的概念 数控技术 简称 数控 英文 Numerical Control NC 是指用 数字 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 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 角度 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 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1908 年 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 19 世纪末 以纸为数据载体并 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 1938 年 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 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 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 础 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 1952 年 第一台数控机 床问世 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 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 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 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 制的技术 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 能 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 使输入数据 的存贮 处理 运算 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 均可以通过计算机 软件来完成 1 21 2 CADCAD 软件介绍软件介绍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诞生于 60 年代 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 出了交互式图形学的研究计划 由于当时硬件设施的昂贵 只有美国通用 汽车公司和美国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开发的交互式绘图系统 70 年代 小型计算机费用下降 美国工业界才开始广泛使用交互式绘图 系统 80 年代 由于 PC 机的应用 CAD 得以迅速发展 出现了专门从事 CAD 系统开发的公司 当时 VersaCAD 是专业的 CAD 制作公司 所开发的 CAD 软件功能强大 但由于其价格昂贵 故不能普遍应用 而当时的Autodesk 公司是一个仅有员工数人的小公司 其开发的CAD 系统虽然功能有限 但 因其可免费拷贝 故在社会得以广泛应用 同时 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 该 CAD 软件升级迅速 设计者很早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有人认为Ivan Sutherland 在 1963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 Sketchpad 是一个转折点 SKETCHPAD 的 突出特性是它允许设计者用图形方式和计算机交互 设计可以用一枝光笔在 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绘制到计算机里 实际上 这就是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原型 而这种界面是现代 CAD 不可或缺的特性 CAD 最早的应用是在汽车制造 航空航天以及电子工业的大公司中 随 着计算机变得更便宜 应用范围也逐渐变广 CAD 的实现技术从那个时候起经过了许多演变 这个领域刚开始的时候 主要被用于产生和手绘的图纸相仿的图纸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 设计活动中得到更有技巧的应用 如今 CAD 已经不仅仅用于绘图和显示 它开始进入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中更 智能 的部分 随着电脑科技的日益发展 性能的提升和更便宜的价格 许多公司已采 用立体的绘图设计 得于电脑性能的限制 绘图软件只能停留在平面设计 欠缺真实感 而立体绘图则冲破了这一限制 令设计蓝图更实体化 1 31 3 数控机床编程的主要内容数控机床编程的主要内容 分析零件图样 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进行数学处理 编写程序清单 制 作控制介质 进行程序检查 输入程序以及工件试切 数控机床的步骤 1 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处理 根据图样对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 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明确加工的内容 及要求 决定加工方案 确定加工顺序 设计夹具 选择刀具 确定合理的 走刀路线及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同时还应发挥数控系统的功能和数控机床本身的能力 正确选择对刀点 切入方式 尽量减少诸如换刀 转位等辅助时间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2 数学处理 编程前 根据零件的几何特征 先建立一个工件坐标系 根据零件图 纸的要求 制定加工路线 在建立的工件坐标系上 首先计算出刀具的运动 轨迹 对于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 如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 只需计算出 几何元素的起点 终点 圆弧的圆心 两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 3 编写零件程序清单 加工路线和工艺参数确定以后 根据数控系统规定的指定代码及程序段 格式 编写零件程序清单 4 程序输入 5 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 第二章第二章 加工工艺的确定加工工艺的确定 2 12 1 工艺分析工艺分析 2 1 12 1 1 分析零件图样分析零件图样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图 1 1 如图 1 1 该零件包括凸台的外型轮廓 凸台内廓加工 薄壁的加工 孔的 加工等 内薄壁和外薄壁的加工要求较高 厚度为 3mm 为了避免由于加工过 程中切削力过大而引起变形 所有不能一次进给到最后尺寸 这样不仅能保证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尺寸误差 还能保证精度误差并且可以避免出现过切现象等 故采用粗铣 精 铣的加工方式 1 薄壁厚度为 3mm 2 其他粗糙度为 Ra3 2 零件的技术要求 1 加工材料 7050 铝合金 2 未注底角 R1 厚度公差 2 0 3 其他公差按 HB5800 1999 2 1 22 1 2 制作出零件的三维模型并截图制作出零件的三维模型并截图 CAD CAM 技术即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技术 它是一项利用计算机技术 作为主要手段 通过生成和运用各种数字信息和图形信息 帮助人们完成产品 设计与制造的技术 CAD 技术主要指使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辅助完成产品的全部设计过程 指从接受产品的功能定义到设计完成产品的材料信息 结构形状和技术要求 等 并最终以图形信息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 一般认为 CAD 系统应包括如下 功能 草图设计 零件设计 工程分析 装配设计 产品数据交换等 CAM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 CAM 技术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的 规划 管理和控制产品制造的全过程 狭义的 CAM 技术通常是指计算机辅助编 制数控加工程序 包括刀具路径规划 刀位文件生成 刀具轨迹仿真 NC 代码 生成以及数控机床数控装置的软件接口等 CAD CAM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和工业化 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CAD CAM 技术应用的实际结果是 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 缩短了产品制造周期 由此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 CAD CAM 技术 广泛应用于机械 汽车 航空航天 电子 建筑工程 轻工等领域 利用 CAXA 制造工程师绘制此图的三维模型 截图如下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2 1 32 1 3 零件加工过程的描述零件加工过程的描述 本零件采用虎钳装夹 数控加工中心进行铣削加工 本零件装夹后对刀 确定加工坐标系 用 20 铣刀先对凸台外轮廓进行加 工 通过粗精加工完成 然后用 10 铣刀进行凸台内轮廓加工 同样采用粗铣 精铣加工完成 第二步是薄壁的加工 用 10 铣刀对薄壁粗铣 精铣加工 以防止加工过程中的变形 第三步是键槽加工 由于键槽无高的尺寸要求 所 以用 10 铣刀一次加工完成 第四步是孔加工 采用 10 铣刀分粗精铣加工 完成 最后手动去除多余的材料 第五步是背面轮廓的加工 采用 20R3 铣刀 分粗铣 精铣加工完成 2 2 毛坯及夹具的确定毛坯及夹具的确定 2 2 12 2 1 常见毛坯的种类常见毛坯的种类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数控加工中常见的毛坯主要有 轧制件 铸件 锻件 焊接件 冲压件 粉末冶金和塑料压制件等 其材料则根据零件的作用与性能不同而各不相同 2 2 22 2 2 毛坯的选择 合理的选择毛坯不仅影响到毛坯的本身的制造工艺和时间及费用 而且对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 生产率和经济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选择毛坯时应从 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两方面综合考虑以求得到最佳效果 毛坯的选择主要包括 1 毛坯种类的选择 毛坯的种类有很多 每种毛坯又有许多不同的制造 方法 2 毛坯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3 选择毛坯时应考虑的因素 主要包括 a 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 b 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尺寸 c 现有的工艺设备 在本设计中 该零件的规格为 240 140 37mm 材料为 7050 铝合金 则 可选一规格比 240 140 37mm 略大的毛坯 再经大盘刀修正至符合 240 140 37mm 规格的六方 2 32 3 工艺分析工艺分析 2 3 12 3 1 加工方案的确定加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零件的要求 工件凸台内廓 外廓采用平底立铣刀 粗铣 精铣完成 薄壁用立铣刀粗铣 精铣完成 键槽用立铣刀一次加工完成 孔采用立铣刀粗 铣 精铣的加工方法完成 背面轮廓用立铣刀 粗铣 精铣完成 2 3 22 3 2 常见的装夹方式常见的装夹方式 常见的装夹方式有 通用夹具装夹 如虎钳 通用可调整夹具装夹 如平 台加压板 使用组合夹具装夹 使用成组夹具装夹等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2 3 32 3 3 装夹方案的确定装夹方案的确定 数控加工的特点使得对夹具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要保证夹具的坐标方向 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一致 二是要协调零件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尺寸关系 数控机床夹具的选择和设计应尽可能的选用通用夹具或组合夹具 在成批 生产时才考虑专用夹具 夹具设计要求结构简单 尽可能利用通用元件拼装的 可调组合夹具 尽量减少零件的装夹次数 力争做到一次装夹尽可能完成更多 的或全部的加工内容 而且要迅速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紧过程 以缩短辅助时 间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 夹具的安装要准确可靠 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以减少其变形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夹具应不妨碍工件各部位的加工 刀具 更换及重要部位的测量等 在本设计中 由于所要加工材料的规格为 240 140 37 可直接用虎钳加 垫铁进行装夹 上表面加工时工件露出钳口在 22cm 左右 正面加工完成后 手 动去除表面余量 然后卸下工件 在加工反面时 先需要找正工件的平行度 再进行加工 背面加工时由于外表面不需要加工 所以工件露出钳口 5mm 10mm 即可 注 使用虎钳装夹前应调整虎钳固定钳口 保证其在与机床相应坐标方 向的平行度 装夹时注意调节垫铁高度 以保证能夹紧且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刀 具不会与虎钳钳口相撞 2 42 4 刀的选择刀的选择 2 4 12 4 1 刀具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刀具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 刀具切削部分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较高的温度和剧烈 的摩擦 有时还要受到强烈的冲击 因此刀具的材料必须具备下列性能 1 高的硬度 其切削部分的硬度必须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 2 高的耐磨性 刀具应具备较高的耐磨性 以抵抗工件对刀具的磨损 3 足够的强度与韧性 为了防止刀具的崩刃与碎裂 要求切削部分的材 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与韧性 4 高的耐热性 刀具耐热性越好 材料允许的切削速度就越高 选用刀具主要应考虑如下几方面 5 一次连续加工的表面应尽可能多 6 在切削加工中 刀具不能与工件轮廓发生干涉 7 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的质量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8 有合理的刀具强度和寿命 另外刀具应具有严格的 标准的规格 尽量避免选用一些直线度 同轴度 不好或者刃口有缺陷的劣质刀具 以提高加工效率与质量 本设计中 由于零件材料是 7075 其硬度相对较低 塑性与韧性较好 可 选硬质合金刀 2 4 22 4 2 刀具材料分析 刀具材料分析 1 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 0 65 1 35 的优质钢 这种材料 受热至 200 C 300 C 时 硬度和耐磨性就下降 因此 多用于制造底速 手用工具 所以 我们不选用 2 合金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热处理后的硬度为 HRC65 于碳素工具钢相 近 耐热性 耐磨性略高 切削速度和刀具寿命远不如高速钢 故其用途受 到很大限制 一般只用于制造受用丝锥 手用绞刀等 因此 我们也不去选 用 3 高速工具钢 简称高速钢 高速钢是一种钨 W 铬 Cr 钼 MO 钒 V 等合金元素较多的工具钢 其红硬性比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 钢显著提高 550 C 650 C 切削速度比碳素工具钢高 2 3 倍 高速钢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强度 韧性 耐磨性和红硬性的刀具材料 应 用范围较广 常用与制造各种复杂刀具 如成型刀具 钻头 绞刀 螺纹刀 具等 因此 它可以作为我们本次设计的部分用刀的材料 4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钨 W 和钛 Ti 的碳化合物粉末加钴 CO 作为黏合剂 高压成型后再高温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 硬质合金的硬度很高 常温硬度达到 HRC74 HRC81 耐磨性好 红硬性 好 在 850 C 1000 C 保持良好的切削性能 因此 可以采用比高速钢高几 倍甚至几十倍的切削速度 并能切削高速钢无法切削的难加工材料 其缺点 是韧性较差 怕冲击 韧口磨的不如高速钢刀锋 因此可采用较高的切削速 度 加工效率有显著提高 根据加工的材料不同 硬质合金又分为 K 类 相当于 YG 类 P 类 相 当于 YT 类 M 类 相当于 YW 类 1 K 类硬质合金 这类硬质合金成红色 WC 和 CO组成 其韧性和耐磨 性能和导热性好 适合加工脆性材料 如铸铁 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2 P 类硬质合金 P 类硬质合金为蓝色 有 WC Ti 和 CO组成 由于合 金中加入了碳化钛 TiC 其耐磨性比 K 类高 但抗弯强度 磨削性能和导 热系数有所下降 脆性大 不耐冲击 故这类合金不用来加工脆性材料 只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适用于一般钢材 3 M 类硬质合金 这类硬质合金为蓝色 在其组织中加入了碳化钽 T Ac 或碳化铌 NbC 稀有难容金属碳化物 其高温硬度 强度 耐磨性 粘 结温度和抗氧化性 韧性都有提高 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主要用于切削难 加工材料 如铸钢 合金铸钢 耐高温合金等 由上述分析结合本次设计所选的工件材料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 P 类材料 相当于 YT 类 硬质合金刀和高速钢刀为本次设计切削加工刀具材料 2 4 32 4 3 刀具及切削参数的确定刀具及切削参数的确定 刀具及切削参数见表 2 7 零件号产品名称材料程序编号零件图号数控加工刀具卡 片7050 铝合金 刀具规格 mm补偿值 mm 序号刀具号刀具名称 直径长度半径长度 备注 1T01 立铣刀 R3 20 实测 D01 10 D02 10 5 实测硬质合金 2T02立铣刀 20 实测 D01 10 D02 10 5 实测硬质合金 3T03立铣刀 10 实测 D03 5 D04 5 5 实测硬质合金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第三章工艺路线第三章工艺路线 3 13 1 切削参数的选择切削参数的选择 3 1 13 1 1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 进给速度 背吃刀量和侧吃刀 量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 在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 允许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 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 以降低成本 粗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 兼济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提高切削速 度 加大进给量和背吃刀量都能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切削速度对刀具的使用寿 命影响比较大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 所以粗加工时 首先选用较大的吃刀量和进给量 最后根据刀具的质量和机床的刚性 功率及 切削环境等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 半精加工 精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切削用量选择既要保证加工质量 又要兼顾生产效率 和刀具的使用寿命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切削用量的选择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 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及粗加工后所留下的加工余量来决定 一般情况采用小 的吃刀量和进给量 在保证刀具磨损极限的情况下 尽可能采用大的切削速度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3 1 23 1 2 切削用量的确定 1 背吃刀量与侧吃刀量的确定 在要求工件表面粗糙度值 Ra 为 3 2um 12 5um 时 可分粗铣与半精加 工两步进行 粗铣背吃刀量与侧吃刀量取同 粗铣后留 0 5mm 1mm 的余量 在半精铣时完成 在本设计中 所以表面粗糙度为 Ra1 6 um 所以要进行粗铣与精铣 依据刀具性能及经验确定 粗铣的侧吃刀量与背吃刀量为刀具直径的 75 背吃刀量则可根据刀具条件与加工条件酌情加减 2 切削速度与主轴转速的确定 根据查资料可知 铝的切削速度范围在 80 120m min 左右 现实加工 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 在设计中初步确定为 80m min 主轴转速的计算为 1000 4 1 nucD 其中 切削线速度 m min uc 主轴转速 r min n 刀具直径 mm D 根据公式计算 再综合经验值确定数值如下 20 铣刀转速 2000r min 10 铣刀转速 1500r min 20R3 铣刀转速 2000r min 3 进给速度的确定 进给速度与每齿进给量有关 即uff z 4 2 ufnzf z 式中 进给速度 mm min uf 主轴转速 r min n 铣刀齿数 z 每齿进给量 mm z f z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根据公式计算 在综合经验公式 1 10 4 3 u xyf n 1 20 4 4 u zf n 确定如下 20 铣刀进给速度 200mm min 10 铣刀进给速度 100mm min 20R3 铣刀进给速度 200mm min 3 23 2 工艺卡片工艺卡片 3 2 13 2 1 确定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序卡见下 表 2 1 零件号产品名称材料夹具名称零件图号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7075虎钳 工步工步内容刀具号 主轴转速 r min 进给速度 mm min 背吃刀量 mm 侧吃刀量 mm 备注 1粗铣凸台外廓T0220002002010 2精铣凸台外廓T022000200200 5 3粗铣薄壁T0315001008 4精铣薄壁T0315001008 5铣键槽T03150010018 6铣孔T0315001007 7粗铣背面槽 T012000200710 8精铣背面槽 T01200020070 5 3 2 23 2 2 进给路线的确定进给路线的确定 1 铣凸台内轮廓的走刀路线如图 3 1 其余刀具路径省略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图 3 1 凸台各点坐标如表 3 1 表 3 1 1 20 68 66 82 2 66 82 20 68 3 66 82 20 68 4 20 68 66 82 5 20 68 66 82 6 66 82 20 68 7 66 82 20 68 8 20 68 66 82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第四章第四章 参考程序的编制参考程序的编制 4 14 1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以图 1 1 所示的工件上表面 60 圆心作为 G54 为坐标系原点 4 24 2 基点坐标计算 略 基点坐标计算 略 4 34 3 参考程序参考程序 程序执行前已完成对刀 填写完刀补值 本设计零件用四个程序完成加工 如下所示 1 零件正面加工程序 零件正面加工采用 20 立铣刀和 10 立铣刀加工完成 参考程序详见程 序 4 1 2 零件背面加工程序 零件背面加工采用 20R3 立铣刀加工完成 参考程序详见程序 4 2 参考程序 4 1 O8888 1234 G28G91Z0 M6T2 选用直径为 20 的铣刀 G90G54G0X0Y0Z100 M3S2000 Z10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M98P100D03 D03 18 M98P100D02 D02 10 5 M98P100D01 D01 10 G0Z100 M5 G28G91Z0 M6T3 选用直径为 10 的铣刀 G90G54G0X0Y0Z100 M3S1500 Z10 M98P200D02 D06 5 5 M98P200D01 D05 5 M98P300D02 D06 5 5 M98P300D01 D05 5 M98P400D02 D06 5 5 M98P400D01 D05 5 G0Z50 G83X60Y0Z 20R3Q 5K2F60 X0Y60 X 60Y0 X0Y 60 G80 G0Z50 Z10 M98P500 G68X0Y0P180 M98P500 G69 G0Z10 G0X 100Y50 G1Z 30F100 X 97 G3X 97Y50I 3 G1X 100 G1Z 37 Z10 G0X0Y0 M98P600D02 D06 5 5 M98P600D01 D05 5 G0Z10 X24 96Y0 G0Z0F100 G3X24 96Y0Z 2I 24 96 G3X24 96Y0Z 4I 24 96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G3X24 96Y0Z 6I 24 96 G3X24 96Y0Z 8I 24 96 G3X24 96Y0Z 10I 24 96 G3X24 96Y0Z 12I 24 96 G3X24 96Y0Z 14I 24 96 G3X24 96Y0Z 16I 24 96 G3X24 96Y0Z 18I 24 96 G3X24 96Y0Z 20I 24 96 G3X24 96Y0Z 22I 24 96 G3X24 96Y0Z 24I 24 96 G3X24 96Y0Z 26I 24 96 G3X24 96Y0Z 26I 24 96 G1X25 G3X25Y0Z 26I 25 G1X0 G0Z100 M5 M30 100 G0G41X0Y 70 G1Z 20F200 G2X 20 68Y 66 82R70 G1X 66 82Y 20 68 G2Y20 68R70 G1X 20 68Y66 82 G2X20 68R70 G1X66 82Y20 68 G2Y 20 68R70 G1X20 68Y 66 82 G2X0Y 70R70 G1Z10 G0G40Y0 M99 200 G0G41X33Y0 G1Z 8F100 G2X33Y0I 33 G1Z10 G40G0X0 M99 300 G0G41X50Y0 G1Z 8F100 G3X50Y0I 50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G1Z10 G40G0X0 M99 400 G0G41X50Y0 G1Z 18F100 G3X41 84Y27 38R50 G3X33 02Y28 78R6 G1X28 95Y24 71 G3X28 09Y17 32R6 G2X17 32Y28 09R 33 G3X24 71Y28 98R6 G1X28 78Y33 02 G3X27 38Y41 84R6 G3X50Y0R 50 G1Z10 G40G0X0 M99 500 G0X95Y45 G1Z 30F100 X102 G3X102Y45I 7 G1X95 Z 37 X96 G3X96Y45I 1 G1X95 Z10 G0X0Y0 M99 600 G0X71 35Y 47 2 G1Z 30F100 G41G1X75 35Y 40 27 G3X67 47Y 54 2R8 G1X72 67Y 56 53 G3X80 57Y 43 23R8 G1X75 35Y 40 27 G40G1X71 35Y47 2 G1Z 37 X76 66Y 50 13 X71 35Y 47 2 Z10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G0X0Y0 M99 参考程序 4 2 O8889 1234 G28G91Z0 M6T1 选用直径为 20 带圆弧为 3 的铣刀 G90G54G0X0Y0Z100 M3S2000 Z10 M98P100D03 D03 18 M98P100D02 D02 10 5 M98P100D01 D01 10 M98P200D04 D04 26 M98P200D03 D03 18 M98P200D02 D02 10 5 M98P200D01 D01 10 G0Z100 M5 M30 100 G1Z 7F100 G41X0Y 25F150 X80 G3X80Y25R25 G1X 80 G3X 80Y 25R25 G1X0 G40Y0 Z10 M99 200 G1Z 12F100 G41X50Y0F150 G3X50Y0I 50 G40G1X0 Z10 M99 Comment U1 把名字改了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结束语结束语 本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 从课题选择 方案论证 到具体设计和调试 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 在三年的专科学习和生活 期间 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 我受益匪浅 在此向老师 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 我已基本完成了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 程 的论文 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 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 每走 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 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 目 在这段时间里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 从对相关技术很不了解 的状态 到独立的学习和试验 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 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 概念逐渐清晰 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 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 的收获 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喜悦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 不是很成熟 还有很多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