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学期1+2单元复习要点2017-11-5.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1+2单元复习要点2017-11-5.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1+2单元复习要点2017-11-5.doc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1+2单元复习要点2017-11-5.doc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1+2单元复习要点2017-11-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点经纬网图的判读1.根据经、纬线特点判定方向:(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只有南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各点只有东西关系。2.根据地球自转判定方向: (1)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如图一中,甲在乙的东北方,丙在丁的西北方。 (2)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如图二中,甲在乙的西南方,丙在丁的东南方。(3)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南顺北逆。无论以哪极为中心的地图,地球自转方向都始终不变,都是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指向东方。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C点的经度是_,纬度是_。(2)B点的经度是_,纬度是_。(3)A点位于_半球(南或北),A点所在的纬线又称_线,D点位于_半球(东或西)。(4)C在B的_方向。(5)按五带划分,C点位于_带。B点位于_带。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A.0,20WB.0,30WC.30N,30ED.90N,20E3.根据右边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C.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要点地球的公转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处于B位置时,不会出现下列哪些情况()A.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B.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C.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D.这一天咸宁市的昼夜情况是昼长夜短2.右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中依次表示我国法定节假日正确的是()A.国庆节、元旦节、劳动节B.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C.元旦节、国庆节、劳动节D.元旦节、劳动节、国庆节3.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_。(2)图1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节气),此时在图2中地球公转到_处。(3)图3是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 要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是个特殊分数(分子为1),其数值大小与分母直接相关,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1.图幅相同的地图: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区范围地图内容越大越小越详细越小越大越简略2.同一地区的地图: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小。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2 000B.120 000 C.1300 000D.160 0002.下面四幅大小相同的四张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A.衡阳地图B.湖南地图 C.中国地图D.世界地图3.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大致相同,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 要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2)等高线均为连续、闭合的曲线。(3)等高线只有在陡崖相交,其他地方都不相交、不重叠。(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越稀,则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则坡度越陡。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2)画切线法辨别山脊或山谷。如右图所示:过A和B点分别向两侧作一条直虚线。地点海拔/米结论地形类型A100中间低,两侧高山谷C、D150B100中间高,两侧低山脊E、F503.拓展:a.若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则为盆地。b. 山谷处易发育成河流,发生泥石流灾害。c. 陡崖处适合攀岩运动。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2.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A.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B.C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登上A点,选择从南面上山比西面上山要省力一些D.B处非常适合攀岩运动,因为B点海拔最高3.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下图区域开展活动,读图做题(1)辅导员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地形类型是_(选填:平原、丘陵、高原);张庄位于山脊,王庄位于_。(2)住宿地选择:不选择受地形阻挡而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_;不选择暴雨来临时,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_。(3)开展体育运动:在A、B、C、D四地区中的_地,进行照片所示运动项目;在甲、乙两地之间竞速划船,最短要划_米。(4)考察引水线路: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_要点七大洲和四大洋1.借助简图记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1)特殊纬线穿过的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2)特殊经线穿过的大洋。0经线穿过的大洋:北冰洋、大西洋90E经线穿过的大洋:北冰洋、印度洋90W经线穿过的大洋:北冰洋、太平洋180经线穿过的大洋:北冰洋、太平洋2.南北半球图上判读大洲、大洋:(1)据陆地面积或南北两极判读南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的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的为南半球。极点被海洋覆盖的是北极,极点被陆地覆盖的是南极。(2)北半球图上大洲和大洋的判读。根据赤道判读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其中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大洋洲北部的岛屿部分;穿过非洲的中部;穿过南美洲的北部,从而判读其他大洲。根据北冰洋判读其他大洋:北半球正中央是北冰洋,与北冰洋直接相通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窄口是太平洋,宽口是大西洋。1.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积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 B.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右图为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2.四大洋中几乎没有分布在a图中的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3.a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4.关于下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大洲与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大洲濒临三大洋D.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5.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表示的是_(东或西)半球,B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_洋。(2)A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它是_洲。(3)大洲A和大洲C的分界线是_运河。(4)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_半球。要点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1)顺口溜记忆板块的名称:两洋三洲一亚欧。两洋: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三洲: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亚欧:亚欧板块。(2)六大板块的特色判读:几乎全为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位于最南端的是南极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非洲完全在非洲板块。2.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1)箭头相对:两板块做碰撞挤压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则海洋面积将会不断缩小,直至成为陆地;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两板块之间如果是山脉,山脉将继续“长高”。(2)箭头相离:两板块做张裂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将会发展成为裂谷;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将会成为新的大洋。3.运用板块理论解释地理现象:地理现象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日本地震频繁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英国地震很少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红海面积扩大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不断张裂地中海面积在缩小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不断缩小喜马拉雅山“长高”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板块张裂拉伸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地形单元中,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的是()A.红海B.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D.喜马拉雅山脉图中所示QQ形象来源于某种动物,读图完成2、3题。2.该动物生活在()A.南极地区B.北极地区 C.大洋洲D.南美洲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该动物生活地区所在的板块是()A.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4. 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130.78E)发生6.9级左右地震,据此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发生地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发生地点位于热带 D.发生地点位于北亚5.自2016年2月以来台湾岛连续发生多次地震,原因是这里位于()A.大西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C.太平洋内部,地壳活跃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6.读下面图表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6年4月世界大地震相关信息表。图中序号日期地点震级震源深度震中位置A4月13日缅甸7.2级130千米23.14N,94.87EB4月16日日本7.3级10千米32.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