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 什么叫运动 2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3 什么叫静止 4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 5 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6 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规律 本课导读 2011年12月10日发生的一场月全食天文盛宴 苹果落地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水的三态变化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奴隶社会 高 低 思维运动 斗转星移 海陆变迁电子饶着原子核运动铁生锈 事物腐烂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少小离家老大还 乡音无改鬓毛衰小时四条腿 长大两条腿 老了三条腿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自然界是不停运动的 人类社会也是不停运动 人的认识也是不停运动 结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的变化 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 运动的概念 1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二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离不开运动 一切存在物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 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 生活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了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 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 心 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能不能离开物质呢 机械运动的载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物运动的载体 社会运动的载体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宏观物体 原子 离子 生命有机体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脑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理运动的载体 热 光 电及分子 原子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离不开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观点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唯心主义 如仁者心动 形而上学 如刻舟求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绝对的 自古及今 法无不改 势无不积 事例无不变迁 风气无不移易 一切皆流 无物常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b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暂时的 空间位置 保持不变 性质 基本不变 两种情形 想一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 忽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 他以为是只小昆虫 就顺手抓过来 谁知竞是一颗子弹 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子弹飞上高空以后 由于空气的阻力速度变慢 飞机跟子弹飞行的方向相同 速度相等 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 但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而言 则是静止的 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弹 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 上面写道 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 100生丁等于1法郎 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想一想 这则广告利用了什么观点来狡辩 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 不久 他收到一封回信 先生 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 并且请牢记 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 在巴黎的纬度 49度上 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 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 就请您打开窗帘 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承认绝对运动 否认相对静止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 一直拖着不还 朋友只好前去讨债 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 一切皆流 一切皆变 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 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 便狠狠地揍了他 欧布里德要去告他 朋友笑言 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 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 你要告 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想一想 欧布里德为什么会如此荒唐 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 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 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 旋风 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 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能说 相对主义 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 否认事物本身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思维方式 诡辩论 诡辩论的哲学根源是相对主义 辩就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 把错误说成是真理地狡辩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整个物质世界 物质的具体形态 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性质相对稳定 位置或运动状态相对稳定 无条件的 绝对的 永恒的 有条件的 相对的 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区别 联系 1 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2 运动是有规律的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 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b 新陈代谢c 阶级斗争规律d 慧星 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注意1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例 万有引力规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 a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注意2 b 水往低处流 c 苹果落地 d 万有引力规律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 多变易逝 隐藏于现象之中 浮现在事物表面 抽象思维把握 感官直接感知 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 深藏在事物内部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 相对稳定 万有引力规律 价值规律 遗传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a 守株待兔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注意3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b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1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即它是不可违抗的 2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 规律的特点 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循环 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太阳系模式图 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低 高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文字为识记材料 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 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 1小时后遗忘56 9小时后遗忘64 1天后遗忘66 2天后遗忘71 6天后遗忘75 31天后遗忘79 可用坐标曲线表示 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 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 必须趁热打铁 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 及时巩固 例如 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堂消化巩固一次 晚自习或做作业时再巩固消化一次 做到 今日事 今日毕 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 单元小结再巩固一次 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 这样多次重复 看似繁琐 实则高效 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拔苗助长 事与愿违 庖丁解牛 事半功倍 永动机 3 如何对待规律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 要求我们 必须遵循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方法论 2 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 人与规律的关系 原理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要用运动 变化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 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要承认运动绝对性同时 也肯定相对静止存在 制定政策既要不断推陈出新 又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 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 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属于唯心主义 唯意志论 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机械唯物主义 宿命论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的固有属性 静止的含义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含义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知识结构 运动是有规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