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63练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改变.doc_第1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63练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改变.doc_第2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63练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改变.doc_第3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63练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改变.doc_第4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63练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改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63练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改变训练目标1.历程:战国时期萌芽秦代确立西汉巩固隋唐进一步完善北宋加强元代发展明清空前强化。2.趋势:皇权不断强化;中央严格控制地方。3.加强方式: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加强思想控制。小题精练1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a西周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尊2(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观点前后矛盾b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体现了皇权的独裁d文字材料不足为信3(江苏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联合考试)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4(江苏省重点中学盟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汉文帝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a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b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c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d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5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6(江苏名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b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7(江苏省十三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8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9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10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11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a是皇权执行机构 b其阁员位卑权重c有助于合理决策 d是中枢决议机构12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大题优练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丞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14(2016泰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阶段演变萌芽于战国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于秦朝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于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善于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加强于北宋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新发展于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空前强化于明清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八股取士衰败于晚清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份出现分析说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答案精析1d材料大意为“正月”的更名,与西周礼乐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涉及历法,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君权的来源,故c项错误;材料中因秦始皇出生年月将“政月改为正月”,后又因避讳将“正月”读作“征月”可知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特点,故d项正确。2b材料前后所述史实不是一个时代的,不存在矛盾之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秦朝以前大家都可以使用的印到了秦朝时变成了天子独用而群臣不敢用的现象,本质上揭示了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皇权至上,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决断事务的机制,看不出“独裁”,故c项错误;文字材料虽然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唯一标准,但是说成“不足为信”也是片面的,故d项错误。3b材料与察举制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是在讲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汉书记载的公正与否,故c项错误;材料与秦朝的连坐法无关,故d项错误。4b材料大意是“汉文帝的时候,官吏处于官位的有的延长到子孙,就以官名做了姓氏,仓氏、库氏就是仓库官的后代。那些食俸二千石的大官吏也安于官位喜爱他们的职业,然后上下勉励,没有谁有得过且过、马虎草率的心思”。体现了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故b项正确;c项中官吏任用制度化材料未体现;a、d与题意无关。5c“各执所见”能够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并非相互倾轧,故a项错误;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是在清朝,故b项错误;根据“鲜有败事”可知这一制度一定程度减少了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6c这些规定针对的是“延缓诏令文书颁发”,与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无关,故a项错误;颁布诏书不等于行政决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及处理官文书延误者的处罚规定,说明唐朝重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是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故d项错误。7b由“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并以汉唐选官制度给予证明,故b项正确。8c材料无法体现决策机制更加完善,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政务处理更为快捷,故b项错误;据材料“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可知皇帝权威有所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僚机构急剧膨胀,故d项错误。9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宰相权力扩大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就已经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故b项错误;北宋时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体现了北宋时期形成了一种冗官局面,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国家对文武官员的态度,故d项错误。10c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与阻止相权的扩大无关,故a项错误;元朝灭亡主要是由于阶级、民族矛盾的激化,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治天下者”“始于谨夫妇”“皇后之尊”“毫发事不得预焉”等信息,可分析得出明太祖的目的是防止后宫、外戚干政,故c项正确;“女性”“人身自由”涉及的范围、内容宽泛,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11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到阁员是否位卑权重,故b项错误;内廷的秘书班子,其有助于决策合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12d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故b项错误;清朝贵族特权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从而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13(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明朝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设立内阁,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3)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步强化。解析第(1)题结合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作答即可。第(2)题结合材料“内阁首辅”“不是合法的丞相”“顾问、秘书班子”作答即可。第(3)题结合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关系演变的趋势作答。14趋势:不断调整皇帝和中央各部门的关系,对中央行政机构调整、改革;强化监察制度;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不断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权的关系,由中央直接任免地方官吏;不断加强对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改革,分散地方政权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