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小传》教学设计2_第1页
《历史人物小传》教学设计2_第2页
《历史人物小传》教学设计2_第3页
《历史人物小传》教学设计2_第4页
《历史人物小传》教学设计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历史人物小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找历史人物资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史料收集方法,懂得如何整理和使用史料。 (2)通过本活动课的开展,来探索教学新途径,进行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尝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通过本活动课的开展,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为以后的历史教学打下基础。 (4)通过评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合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历史人物小传撰写的一般要求1、了解历史人物小传的写作特点要求篇幅短,字数2000字以内。一分为三部分:一是历史人物的简介,包括生卒年代、籍贯、身世等等。二是叙述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也就是该人物做了些什么。最后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2、确定写作对象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人物太多,如果让学生随意选取,就显得杂而乱,教师组织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写作对象的选定范围一定要规范,可以确定一些专题,为以后教学做铺垫。比如,以历史阶段作为划定范围的标准来确定范围,像辛亥革命历史人物、五四运动历史人物、抗战历史人物等等。以地域作为划定标准,像近代湖南名人传、近代广东名人等。以领域作为划定标准,像抗战名将传、近代文学名人、演艺明星等等。3、收集和处理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图书馆查找、书店购买、互联网搜索、走访当地老人等等。到图书馆和书店查找资料,在现有条件下,建议采用互联网的方式收集资料。4、写作原则 (1)真实性;(2)介绍主要事迹;(3)可读性,故事性强,切不可将历史人物小传写成历史人物简介或履历,也不能写成历史人物年谱。 (4)详略得当。二、近代湖南名人介绍岳麓书社门首有一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说的是湖南历来就是出人才的地方,但湖南人才辈出,只有到近代才真正名副其实。清中叶以前,湖南的名人可谓寥寥无几,如蔡伦、蒋琬等等。唐大中年间(847859)长沙刘蜕考中进士,时人号称“破天荒”,此后一直到清中叶,湖南人才依然寥寥。近代湖南名人,大体上说,先后有五个人才集中出现的时段,这些人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对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批大致在鸦片战争前后,以陶澍、贺长龄、李星沅、劳崇光、唐鉴、汤鹏、魏源为代表;第二批大致在太平天国期间,以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杨昌浚、刘岳昭、彭玉麟、杨岳斌、刘长佑、刘坤一、李兴锐、魏光焘、胡林翼、江忠源、江忠义、刘蓉、刘锦堂、李续宾等为代表;第三批大致在戊戌变法前后,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杨毓麟毕永年、沈克诚、樊锥等位代表;第四批大致在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有黄兴、宋教仁、蔡锷、谭人凤、禹之谟、刘揆一、刘道一、蒋翊武、姚宏业、刘复基、焦达峰、陈作新、宁调元、章士钊、秦力山、杨度、唐群英等; 第五批出现在五四运动以后,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等为代表。三、历史人物小传选例曾国藩小传公元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 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28岁时,1838年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可以说明曾国藩的升官之快了。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曾国藩带领湘军二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待。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的墓在长沙城西南15公里处望城县平塘镇桐溪寺后伏龙山上。1872年,曾国藩归葬于此。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有人写喝火令.题曾国藩 不说封侯事,心中止水平。十年争战起中兴。 家国不甘人后,留学觅童生。 外事多帷幄,人前赚骂名。咽牙和血少哼声。 骂也随人,笑也眼微睁。学生活动(1)就以上介绍的历史人物中选取一人来撰写其传记,也可以另写一个近代湖南名人,字数2000字以内。(2)对所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压缩、修改等,务必使传记有可读性,故事要有连贯性,事迹要有真实性。(3)课代表将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