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情境引入 图为辛亥革命胜利后 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 恭祝中华民国万岁 的宣传漫画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物质基础 20世纪初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上页 合作探究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统治 国家富强 社会进步 进行的一系列革命努力 兴中会 1894年秋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它提出提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吴玉章回忆说 无论光复会也好 华兴会也好 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 更没有严密的组织 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 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同盟会政治纲领 同盟会机关刊物 民报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1 孙中山早期主要的革命活动 致力于武装起义 宣传革命 发展革命组织 2 组织革命 1894 檀香山 孙中山 1905 日本东京 孙中山 民报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指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 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 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 而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者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推翻清朝之后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给人民以民主和自由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指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 由国家来重新核定地价 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实现土地国有化 以做到 天下田应为天下人同耕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1 公开提出以武装斗争的手段来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 明确提出反对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 3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 彻底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2 民生主义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3 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软弱 妥协 不敢彻底的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 1911 思考 各省纷纷独立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二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1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2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权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 4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对革命党人进攻 诱和孙中山辞职 对清朝王室威逼 利诱宣统帝退位 帝制的终结 2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 帝制的终结 1912年2月 宣统帝下诏退位 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 1912年3月 袁在北京就职 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 1859 1916 中山伟业传千秋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根据材料分析 辛亥革命在那些方面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华师大旧版 中学历史 整理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政治民主化 社会法制化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材料 1912 1919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 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 3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448马力 1918年为82750马力 约增加1倍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发展 材料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 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史 上册 整理 本材料反映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 革除历代官厅 大人 老爷 等称呼 禁止蓄辫等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 修改中山装造型 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根据材料 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 历史功绩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革除陋习 引起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历史局限性 革命果实被窃取 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在革命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辛亥革命 准备 组织上 成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思想上 提出 三民主义 实践上 领导广州起义 高潮 武昌起义 结果 建立中华民国 被袁世凯窃取 评价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课堂小结 1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b 改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