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 知|识|目|标|我|明|确 了解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正确认识理解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右图人物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你知道他是谁吗?你知道和他有关的哪些史实?1北宋建立:_年,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_为都城,史称北宋。_就是宋太祖。2政权统一:北宋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_和_的分裂割据局面。3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_。政治上,强化君权,在中央削弱_。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知州_的制度;设置_,以分知州的权力。经济上,集中财权,取消_收税的权力;后来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_。(2)作用: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大大加强。二、重文轻武的政策观察下图,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的弊端重现。2措施(1)抑制武将:宋太祖有意重用_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2)注重发展_,改革和发展了_。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_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3作用:宋朝的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预习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2)宋太祖即位后,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3)为了削弱相权,宋太祖设置通判,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4)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5)宋朝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快学快记图示助记歌谣巧记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帝位。国号北宋都开封,统一中原和南方。解除兵权控军队,分化事权弱相权。文臣担任州县官,三年一换调动频。地方设置转运使,财政大权归中央。 素材一:一日,(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素材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素材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处,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素材四:本朝(宋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根据素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特别提示(1)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是通过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所以建立北宋后,他极力限制武将权力,转向文治,这是宋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重要原因。(2)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随之出现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因而北宋并没有统一全国。 名师点睛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探究点评价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课堂小结课外链接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时期,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大臣反对,他们说:“祖宗从来未尝杀士人。”后来改为“刺配远恶处”,又有人说:“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感叹道:“快意事做不得一件。”大臣们则称:“如此快意事做不得也好。”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 b元昊c忽必烈 d赵匡胤2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政权是()a唐太宗唐朝 b宋真宗北宋c唐玄宗唐朝 d宋太祖北宋3北宋建立以后,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a北方 b全国c西南和西北地区 d中原和南方地区4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c兵不识将,将不专兵d控制知州,统一税收5北宋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这一举措有利于()a遏制藩镇割据 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办事效率 d社会经济发展6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7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 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防止农民起义 d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8宋真宗励学篇中宣扬“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体现了宋代统治阶级重视()a科举入仕 b农业改进c精美建筑 d以德治国9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收回燕云地区b重文轻武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崇武抑文10“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采取这一举措()造成重武轻文局面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导致官僚机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 bc d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日,赵匡胤问宰相赵普如何能立国长久,“息天下之兵”。赵普针对“方镇太盛,君弱臣强”,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对策。材料二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1)赵匡胤为什么召赵普问计?赵普所说的“权”“钱”“兵”分别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说明北宋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详解详析【自主学习】一1.960赵匡胤开封赵匡胤2中原南方3军队相权三年一换通判节度使中央皇权二1.武将专横跋扈2文臣文教事业科举制科举制度3重文轻武【预习反馈】(1)(2)(3)(4)(5)【要点探究】探究点积极影响: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上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课时作业】1d解析 “唐宗宋祖”中“宋祖”指的是宋太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选d。2d解析 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政权的是赵匡胤,他建立的政权是北宋,他就是宋太祖,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杯酒释兵权。3d解析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4c解析 a项为分封制,b、c、d三项为北宋在政治、军事、财政方面的措施,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5b解析 北宋通过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皇权大大加强,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6d7.b8a解析 从题干中的关键词“书中”分析,宋代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暗室师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高中收购学校合同模板(3篇)
- 齿轮制造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个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标准版)
- 货车买卖合同(标准版)
- 孤残儿童护理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成人学历提升教育理论真题解析
- 承建安全协议书与承揽加工合同5篇
- 钼钨冶炼辅料制备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城市配送车辆监管制度与流程
- 《留置胃管的护理》课件
- 酒店业HSE管理体系及客户安全措施
- 《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纯电动》
- 基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 TCSEB 0013-2020《水下爆破工程技术设计规范》
- 《氨基酸与还原糖对美拉德反应制备浓香菜籽油影响的研究》
- 阜外体外循环手册
- 2024年度食品行业互联网营销合同协议
- DL∕T 1362-2014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
- 劳务派遣合同(2024版)
-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