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下第一次周考答案.doc_第1页
2017高一下第一次周考答案.doc_第2页
2017高一下第一次周考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顺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周考语文答案一、1B本题的四个选项对应的答题区间在一、二、三、四段。B项对应文章第一段“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其内涵主要是对贵族或执政者的专称,而较少涉及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如尚书中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这里的君子,显然是执政者或贵族的代称。”而题干中的“君子”涉及到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2D 本题的四个选项对应的答题区间分别在二、三、四段。D项对应原文的第四自然段“如菜根谭中的“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便是对君子安贫乐道、处安虑危、遇强不屈、见弱怜悯等优秀品格的赞扬。”由此可见“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对应的品质是安贫乐道;“当宴游而惕虑”对应的品质是处安虑危;“遇权豪而不惧”对应的品质是遇强不屈;“对茕独而惊心”对应的品质是见弱怜悯。D项理解错位。3C本题的四个选项对应的答题区间在三、五段。C项中 “不同学派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错误,文中说“道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概念及其人格内涵也颇为认同”,认同不等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二、4A 无行:没有好的品行。此处为古今异义词。5C 干:求见6B7C C项表述顺序错误,刘邦拜韩信为治粟都尉后,并没有觉察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并不是“他虽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依旧采纳滕公的意见,拜韩信为治粟都尉”。8(1)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数、奇、闻,每字1分,句意通顺1分)(2)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如、王,每字1分,状语后置1分,“非者”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地长期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我为了您的缘由,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三、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10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四、9、C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A状语后置句;B倒装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10、D A项,整顿:古义,整理,理一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B项,古义,容颜;今义,色彩。C项,无望:古义,不要希望;今义,没有希望。11、B 例句与B项都是互文。A项,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没有修辞手法;D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12、B A项,“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B水,名词作动词;C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D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13、B A前者,给、替;后者,是;B二者均为“凭借”;C然,前者,的样子;后者表转折;D于:前者,介词,对;后者,介词,意思是“在”。14、A15、C 这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仅仅是王道之始。16.A(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此处使用正确。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此处不能形容安宁生活,使用有误。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此处使用正确。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节气只是对人类有影响,并无利害关系,使用有误。不绝如缕: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不能形容骗子不绝,使用有误。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此处使用正确。)17、C(A项,语序不当,应将“两千多年前”放在“文物”前面;B项偷换主语,应改为“节目组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D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实现了零的突破”所以选C)18、A 这是一道语序排列题,可根据段落具体语境分析判断。“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这是个提示语,读之自然会形成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插上柳条?”下文定要回答这一原因,而且还要接住“柳条”这一话题。显然,和是紧接前文提示语之后的。而又将话题转移到“生命力”上,那么紧承其意的应该是了,然后又抛出了一个疑问:“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自然是了。既然这样,自然就有接下去的行为。所以选A。五、作文分析: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