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培训资料.doc_第1页
茶叶培训资料.doc_第2页
茶叶培训资料.doc_第3页
茶叶培训资料.doc_第4页
茶叶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培训资料一、 茶叶发展史 “茶之为饮发乎神龙,闻于鲁周公。”茶这一古老而文明的饮料,从发现、利用、相传至今,至少有数千年历史了。并在很早以前,传播到国外,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如今,茶已经成了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而我国则被称之为“茶的祖国”。1. 茶的原产地在中国。2.最早的茶字 开始以“茶”字明确表示有茶字意义的,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尔雅(公元前二世纪秦汉年间成书)。而茶树的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7000万年的历史了!3.最早的茶书 唐代的陆羽,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二、 茶类的划分及简介 中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绿茶种类:1. 西湖龙井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龙井茶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茶农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龙井茶共分为三个品类: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西湖龙井“狮峰龙井”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家坞龙井”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美誉。2. 黄山毛峰 黄山云雾是黄山毛峰的前身,产于安徽黄山,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 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其制造分为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其特点是:形似雀舌、色如象牙、鱼叶金黄。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黄山毛峰的两大特征。3. 洞庭碧螺春“入山无处不翡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精品,以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醇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 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 满披白毫。有“一嫩(芽叶嫩)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三鲜自古少!”4.蒙顶甘露 “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入天府”蒙顶茶远在东汉时代,人们就称它为“圣扬花”、“吉祥蕊”。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该茶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其特点是:紧卷多毫,嫩绿色润;汤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5.婺绿 产于江西省婺源县,其采摘特点是:一芽二叶、三叶一芽,花色有:珍眉、贡熙、秀眉等。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灰绿光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熟栗香高鲜爽,滋味浓醇回甘,主要出口摩洛哥、阿尔吉利亚、利比亚等国家。6.南京雨花 提起雨花茶,自然会联想起晶莹得雨花石。雨花茶、雨花石均因产于雨花台而得名。 其特点是:色呈墨绿,形似松针。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浮沉,犹如翡翠。此茶为先水后茶的泡法。因其茶芽很嫩,而且是属于观赏茶类。7.太平猴魁 尖茶是安徽的特产,此茶产于安徽黄山市太平湖畔的猴坑一带,为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创制的。其特点是:外形两叶抱芽,平扁挺直,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其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8.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省庐山,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碧嫩光滑,汤色绿而透明。9.六安瓜片 产于安徽省六安县,齐头山所产的“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采摘标准以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二、三叶为主。 其特点实:色泽宝绿,叶缘微翘形似瓜子。10.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其特点是;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11.峨眉竹叶青 此茶名为陈毅所取,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其特点是: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竹叶。12.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产于贵州省的都匀县。“三绿透三黄”是毛尖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13.开化龙顶 产于浙江省开化县齐溪乡的白云山。其特点是:外形紧直苗秀,身披银毫,色泽绿翠,伴有幽兰香。14.江山绿牡丹 又名仙霞化龙,产于浙江省江山县,其特点是:色泽绿翠,形似牡丹,条直似花瓣。15.峨眉毛峰 产于四川省雅安凤鸣乡,原名凤鸣毛峰。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紧匀卷,色泽嫩绿,汤色微黄而碧绿。16.青山绿水 此茶产于宜宾筠莲县,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粗壮、口感微苦,其特有的三绿特点为:干茶墨绿,叶底嫩绿,汤色碧绿。17.青城雪芽 产于四川灌县的青城山,其特点是:外形芽叶壮丽,形直微曲,白毫显露。17.平水珠茶(十大名茶之五) 产于浙江绍兴的平水,平水珠茶叶称圆茶。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活像粒粒墨绿色的珍珠。用沸水冲泡时,;粒粒珠茶释放展开,别有趣味。主要出口欧洲和非洲国家。黄茶种类:1、 君山银针: 产于湖南岳阳老君山,君山又名洞庭山,君山银针始于清代。其特点是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此茶为先水后茶,属观赏茶,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奇观,最多可达三次,故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立于杯底,如刀抢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2. 蒙顶黄芽 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其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于郁,为蒙山茶中极品。3. 霍山黄芽 此茶产于大别山,其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黑茶类:黑茶是后发酵茶1. 湖南黑茶 黑茶生产于明朝嘉靖年间,产于湖南临湘,其特点是:色泽黝黑,香味醇厚,带松烟味。2. 老青茶 产于湖北咸宁地区,其特点是:条索较紧,捎带白梗,色泽乌绿。3. 普洱茶 原产于云南省,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活褐红(俗称猪肝色),滋味醇回甘,有独特的陈香。白茶类: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类:1. 白毫银针: 产于福建省政和县,其特点是: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泡此茶要先把茶杯用沸水烫过再泡。2. 白牡丹其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此茶产于福建。红茶类:红茶属发酵茶类:1. 祁门红茶 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其以外形苗绣,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其特点是:条索紧绣,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俗称“宝光”。2. 滇红工夫 此茶产于云南省,其特点是:茸毫显露,毫色可分为淡黄、菊黄、金黄等类。3. 宁红工夫 宁红工夫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圆直,滋味醇厚,叶底红匀。青茶(乌龙茶)类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类,其品质特点是:它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茶的花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滋味。若用画来比喻此茶则:乌龙茶是油画,红茶是水粉画,绿茶是写意水墨画。因为乌龙茶最凝重,红茶最艳丽,而绿茶最淡雅。若用我国民族乐器来比喻茶则:乌龙茶若敲击乐器中的古编钟,声韵清越,穿透力强,自有悠闲雍容,1. 桂花乌龙 是铁观音故乡福建安溪茶厂生产,特点是: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润,香气高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深褐柔软,具有浓烈的桂花香气。2.大红袍 此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高岩上,上面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大红袍树现有六株,其品质特点实: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是香气馥郁9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花茶类: 花茶又名窨花茶、熏花茶、香片茶等。茶叶吸收了花香,饮之既即有花的芬芳。1.碧潭飘雪 产于四川新津,其特点是:汤色碧绿明亮,有浓郁的茉莉花香气,泡饮时应选用盖碗泡饮,可看到就像碧潭上飘了一层雪。2. 珠兰花茶 珠兰花茶主要产于安徽歙县,其特点时:外形条索紧细,白毫显露,花干整枝成串,一经冲泡,茶叶徐徐沉入杯底,花如珠帘,水中悬挂,既有兰花香气又有绿茶鲜爽甘美的滋味。3. 王者香 产于四川,其特点是:茶坯条索纤细,显白毫带有浓郁的茉莉花香。4. 极品花毛峰 产于四川省雅安地区,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汤色嫩黄透明,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二、中国茶艺 茶艺就是“艺茶之术”的说法,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而茶道则是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道德理想。(一)。绿茶茶艺绿茶的冲泡要领: 名优绿茶都是由细嫩的茶芽精制而成,一般都具有“色绿、香幽、味醇、形美”等四个特点。1. 器皿选择 冲泡细嫩的名贵绿茶应选用剔透的高档玻璃杯,因其不仅可以增添视觉美感,而且便于观赏茶的汤色和茶芽在汤色中的舒展、浮沉、游动等变化,称之欣赏茶舞。2. 控制水温 水温过高茶芽会被闷熟,泡出 的茶汤黄浊,滋味较苦,维生素也被大量破坏,即俗话说的造成“熟烫失味”。相反若水温过低,茶叶中有效物质又不能充分溶出。一般来说越是名贵的绿茶泡茶的水温就越低,碧螺春等宜用7580的水,其它细嫩名茶宜用8085的水,中低档绿茶可用95100的沸水冲泡。3. 投茶方式 投茶的方式有三种,先置入杯中,然后一次性冲水称之为下投法;置茶于杯中,先冲入90的开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梢停三分钟,待干茶吸收水分舒展开时再冲水至满称之为 中投法;先将8590的开水冲入杯中,然后投茶称之为上投法。冲泡龙井、碧螺春、庐山云雾、蒙顶甘露等条索紧结重实的细嫩名茶可用上投法或中投法;冲泡很细嫩但条形松展的名茶如六安瓜片、黄山毛锋、太平猴魁等宜用中投法;冲泡下等绿茶宜用下投法。4. 冲泡技巧 一是冲水时应高悬壶、斜冲水,使水流紧贴杯壁斜冲而下,在杯中形成旋涡,带动茶叶旋转。二是冲水后加不加盖要看茶、水、天气。茶嫩、水热、暑天可加盖;反之则应加盖闷茶。冲泡于些名茶可加盖一分钟左右,然后即掀盖边闻香,边泡茶。其三是续水要及时,头泡冲出的茶称为“一开茶”或“头水茶”。饮到三分之一水量时即应再加水,这称之为续水。5. 茶叶用量 : 一般为35克左右(二)红茶茶艺红茶的冲泡要领: 红茶的特性是茶性温和,滋味醇厚,广效能容,具有极好的兼容性,所以红茶的茶艺要领不仅注重清饮,更重于调饮。1. 清饮茶 在红茶中不加其他物品,保持红茶的真味的饮法称之味清饮,冲泡时可用杯或壶,红茶宜用下投法,冲泡三分钟即可饮用。2. 调饮法在红茶中加入辅料,以佐汤味的饮法称之为调饮法。(三)黄茶茶艺 黄茶的性质接近于绿茶,所以可用绿茶的方法来冲泡黄茶。黄茶中的君山银针很有特色,所以其泡茶的方法是采用中投法泡茶。采用透明的玻璃杯饮泡。君山银针茶艺:1. 器皿选择水晶玻璃杯四只,酒精炉具一套,茶道具一套,青花茶荷一个,茶盘一个,香炉一个,香一支,茶巾一条。2. 基本程序(1).焚香焚香静气可通灵(2).涤器涤尽反尘心自清(3).鉴茶峨皇女英展仙姿(4).投茶帝子投湖千古情(5).润茶洞庭波涌连天髻(6).冲水碧涛再撼岳阳城(7).闻香楚云香染楚王梦(8).赏茶湘水浓溶湘女情(9).品茶人生三味一杯里(10).谢茶品罢寸心逐白云3. 解说词 今天很高兴能和各位嘉宾一同品饮黄茶中的极品君山银针。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的君山岛。“洞庭天下水”,八百里洞庭“气香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一朵浪花都在述说着中华文化的无限。“君山神仙岛”,小小的君山岛上堆积了中华民族的无数故事。那里有秦始皇的封山石刻,有舜帝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之墓。而产在那里的“君山银针”也就尽得云梦七泽之灵气。好茶还要配好的茶艺,下边就由我为各位嘉宾献上“君山银针”茶艺。第一道程序“焚香” 我们称之为“焚香静气可通灵”,茶须静品,香可通灵。品饮像君山银针这样文化沉积厚重的茶,更须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从茶中品味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第二道程序“涤器” 我们称之为“涤尽凡尘心自清”。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洗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在澡雪茶人的灵魂。第三道程序“鉴茶” 我们称之为“娥皇女英展英姿”。品茶之前首先要鉴茶的外形、色泽和气味。相传四千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驾崩于九凝山下,他的几个爱妃前来奔丧,在君山望着烟波浩森的洞庭湖放声痛苦,她们的泪水洒到竹子上,使竹竿染上永不消退的斑斑泪痕,成为湘妃竹。她们的泪水滴到君山的土地上,君山上便长出来象征忠贞爱情的植物茶。茶是娥皇女英的真情化育出的灵物,所以请各位传看“君山银针”称之为“娥皇女英展英姿”。第五道程序“润茶” 我们称之为“洞庭波涌连天髻”。这道程序是洗茶、润茶。洞庭湖一带的老百姓把湖中不起白花的小浪称之为“波”,把起白花的浪称为涌,在洗茶时,通过悬壶高冲,玻璃杯中会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所以形象地称为“洞庭波涌连天髻”。冲茶后,杯中的水应尽快倒掉,以免泡久了造成茶中的养份流失。第六道程序“冲水” 因为这次冲水是第二次冲水,所以我们称之为“碧涛再撼岳阳城”。这次冲水只可冲到七分杯。第七道程序“闻香” 我们称之为“楚云香染楚王梦”。通过洗茶和温润之后,再冲入开水,君山银针的茶香即随热气而散发。洞庭湖古属楚国,杯中的水气伴着茶香上升,如香云缭绕,故称“楚云”。“楚王梦”是套用楚王巫山梦神女,朝为云,暮为雨的典故,形容茶香若梦似幻,时而清幽淡雅,时而浓郁醉人。第八道程序“赏茶”; 也称之为“看茶舞”,这是冲泡君山银针的特色程序,君山银针的茶芽再热水的饮泡下慢慢舒展开来,芽尖上,蒂头下垂,在水中忽升忽将,时浮时沉,经过“三浮三沉”后竖立于杯底,随波晃动,像是娥皇、女英苏醒过来,在水下舞蹈。芽光水色,浑然一体,碧波绿芽,相应成趣,我国自古有“湘女多情”之说您看杯中的正在为您献舞,这浓浓的茶水恰似湘灵浓浓的情。所以称之为“湘水浓溶湘灵情”第九道程序“品茶”: 我们称为“人生三味一杯里”。品君山银针讲究要在一杯茶中品出三种味。即从第一道茶中品出湘灵芬芳的清泪之味。从第二道茶中品出柳毅为 小龙女传书后,在碧云宫中尝带到的甘露之味。第三道茶则要品出君山 银针潇湘灵物所携带的大自然无穷妙味。第十道程序“谢茶” 我们称之为“品罢寸心逐白云”(四)。白茶茶艺 白茶冲泡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且白毫披身,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较长,冲水后一般过6、6分钟茶芽才会慢慢沉底,约须过10分钟左右饮用,才能尝到白茶的本色、真香、全味。(五)。花茶茶艺 茶花的冲泡要领:花茶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为一体,所以冲泡花茶的基本要领是使茶尽展神韵。使花香不散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先鉴赏花茶茶坯的品种及品质。具体泡饮程序如下: (1).备具:一般品饮花茶的茶具,选用的是白色的有盖瓷杯,或盖碗(配有茶碗、碗盖和茶托)。(2).烫盏:就是将茶盏置于茶盘,用沸水高冲茶盏、茶托,再将盖浸入盛沸水的茶盏转动,尔后去水,这个过程主要是在于清洁茶具。(3).置茶:用竹匙轻轻将花茶从茶罐中取出,按需分别放入茶盏。(4).冲泡:向茶盏冲入沸水,他通常宜提高茶壶,使壶口沸水从高处落下促使茶叶滚动,以利浸泡,冲至八分满为止。(5).闻香:花茶经冲泡三分钟后,即可提起茶盏,揭开杯盖一侧,用鼻闻香,人称“鼻品”。(六).乌龙茶茶艺1. 乌龙茶的冲泡要领: 其一是择器很讲究,要领略乌龙茶的真香和没妙韵,必须要有考究而配套的茶具。冲泡器皿最好是选用宜兴紫砂壶或小盖完( 三才杯)。杯具最好是极精巧的白瓷杯(由称若琛杯)或由闻香杯和品茗杯组成的对杯。 其二是器皿和水温要双高才能使乌龙茶的内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再冲泡前先要淋壶烫杯以提高器皿的温度。 其三是冲泡用水要滚开(100),但不可“过老”。唐代茶圣陆羽讲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以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流浪,为三沸。”一沸之水还太嫩,用于冲泡乌龙茶劲力不足,泡出的茶香味不全。三沸 之水已太老,水中溶解的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已挥发殆尽,泡出的茶汤不够鲜爽。惟二沸的水称为“得一汤”。用二沸的“得一汤”泡茶,才行。 其四是乌龙茶应“旋冲选啜”,乌龙茶视其品种的不同、季节气温的差异及选用壶具不同,头一泡茶闷茶的时间由20秒到2分钟不等。以后每一泡要顺延1030分钟。2. 乌龙茶的品饮要领 其一是乌龙茶讲究热饮,即民间所谓的“喝烧茶”。要随泡随喝才有味,梢迟喝则色香味韵均大为失色。 其二是要“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品饮乌龙茶要特别注重闻香。 其三是品茶要“徐徐品饮而体贴之”,就是要慢慢品饮。(六)乌龙茶的操作程序一、茶具选择 木制茶盘一个、宜兴紫砂壶一对,龙凤变色杯若干对,茶道一套,茶巾二条,开水壶,酒精炉一套,香炉一个,茶荷一个。二、基本程序1.焚香静气,活意甘泉。 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3.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4.高山流水,春风拂面。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6.母子相嘴,再注甘露。7.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8.夫妻和合,鲤鱼翻身。9.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10.鉴赏双色,喜间高香。11.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霞,二探兰芷。13.二品云谀,喉底留甘。 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15.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17.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18.宾主起立,尽力谢茶。三、 解说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欢迎你们道XXX茶楼来品茗赏茶。风景秀丽的XXX是XX乌龙茶的故乡,自古以来那里的人不但善于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现在由我来为各位嘉宾表演XXX茶的茶艺。第一道:焚香静气,活意甘露 焚香静气,酒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合、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寥寥的香烟,升华道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工夫茶茶具。“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形。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者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十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洁。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象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海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第六道:母子相嘴,再注甘露 冲泡乌龙茶时要备有两把壶,一把紫砂壶专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外一把容积相等的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现在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把母壶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壶,称之为“母子相嘴”。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后,乘着壶热再冲开水,称之为“再注甘露”。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时茶艺小姐的手势一高一底有节奏的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嘉宾行礼致敬。过去有人将这道程序称致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因为这样解说充满刀光剑影,杀气太重,有违道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予以扬弃。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描有龙的品茗杯倒扣过来,盖在描有凤的闻香杯上,称之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凤呈祥”。把扣合的杯子翻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在座各位嘉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捧杯敬茶是茶艺小姐用双手把龙凤杯捧到齐眉高,然后恭敬地向右侧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后把茶传给他,客人接到茶后不能独自先品为快,应当也向茶艺小姐点头致谢,并按茶艺小姐的姿势传递给下一位客人,直到最后一位客人。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鉴赏双色是指请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龙凤图案的茶杯端稳,用右手闻香杯,慢慢提起来,山热敏瓷制的乌龙图案会从黑色变为五彩。这时还要注意观察杯中的渣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请客人闻香。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是请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这样拿杯即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初品奇茗是品乌龙茶三品中的头一品。茶汤注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内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部分都充分接触,以变能更精确的品出奇妙的茶味。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是指跟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请客人细细地对比,看看这 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第十三道:二品云谀,喉底留甘 “云谀”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谀”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的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茶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表乌龙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乌龙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大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以全身感受茶香,茶人称之为“荡气回肠”。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乌龙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三道浓茶后,再喝三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要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咽下去。咽下后再吸一口气,这时你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好的乌龙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真味。茶探趣就是请客人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湖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泡后的碧螺春茶茶艺(上投法) 一、器皿选择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茶道具一套,茶池一个,茶巾一条,香炉一个,香一支。二、基本程序1.点香焚香通灵 2.涤器仙子沐浴3.凉水玉壶含咽 4.赏茶碧螺亮相5.注水雨涨秋池 6.投茶飞雪沉江7.观色春染碧水 8.闻香绿云飘香9.品茶初尝玉液 10.再品再啜琼浆11.三品三品醍醐 12.回味神游三山一、 解说词“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我国历史赏的贡茶。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评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现在就请各位嘉宾来品啜这难得的茶中瑰宝,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1. 焚香通灵我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不通灵。”再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2. 仙子沐浴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字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们对各位的崇敬之心。3. 玉壶含烟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的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了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气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气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4. 碧螺亮相“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是“四绝”,即:“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碧螺姑娘。5. 雨涨秋池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即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6. 飞雪沉江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到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份后即向下沉,瞬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毫看。7. 春染碧水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好象盛满了春天的气息。8. 绿云飘香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9. 初尝玉液品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幽香、汤味鲜雅。10. 再啜琼浆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11. 三品醍醐醍醐直释是奶酪,再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术”。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人生的百味。12. 神游三山古人讲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茶歌,他说:“五碗肌肌清,六碗通仙了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茉莉花茶茶艺(一) 用具1.三才杯(即小盖碗)若干只 2.白瓷茶壶一把3.木制托盘一个 4.开水壶2把(或随手泡一套) 5.青花茶荷一个 6.茶道具一套 7.茶巾一条 8.花茶每人23克(二) 基本程序1.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2.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3.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 4.冲水春潮带雨晚来急5.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6.敬茶一盏香茗奉知己7.闻香杯里青香浮清趣 8.品茶舌端甘苦人心底9.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 10.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三) 解说词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她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壁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花茶是诗一般的茶,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求有诗一样美的程序。今天为大家表演的花茶茶艺共十道程序。第一道程序“烫杯”我们称之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文豪,而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茶人。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描述烫杯,请各位嘉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一看在茶盘中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的、洁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只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鸭子?第二道程序“赏茶”我们称之为“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也称为“目品”。“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头一品,目的即鉴赏花茶茶坯的质量,主要是观察茶坯的品种、工艺、细嫩程度及保管质量。今天请大家品的是特级茉莉花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