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教学方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教学方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教学方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行路难》教学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 路 难教 学 设 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初级中学 王莲芬【教学目标】1.鉴赏本诗,理解主题,掌握本诗浪漫诗风的表现手法。2.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3.感悟诗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中运用的典故及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仗剑走江湖。他才华横溢,满怀经世治国之志。在道士吴均的推荐下,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秋之际,他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现理想、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但是皇帝昏聩,美梦初醒,他很快被赐金放还,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下,他陷入矛盾之中,这个人就是李白。1、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1年,距今约1300年,要了解这样一位古诗人,我们用什么途径呢?历史记载 本人诗作 同时代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2、展示李白、杜甫、余光中的相关诗作:李白:月下独酌、客中行 、将进酒 杜甫:饮中八仙歌 、寄李太白二十韵余光中: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些诗歌中有一个共同的字眼儿“酒 ”,表明李白“性嗜酒”,乃是一“酒鬼”“酒中仙”。可就是这样一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人,竟然也会有美酒佳肴“食不下咽”的时候,那是为什么呢? 出示课题 行路难二、整体感知,反复诵读一读诗歌1、 听课文朗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一首诗歌,仅仅读音正确就算是读好了吗?还要做到什么?(停顿、重音、语调、感情) 全班齐读二读诗歌1、 标记诗的体裁句数:古体诗句数不定,可多可少; 近体诗定句,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字数:古体诗字数不定,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也有杂言; 近体诗定字,五言和七言,不得任意增减。 2、感悟诗歌内容(1)借助注释读懂诗意,说出诗的大意;(2)这首诗歌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请从下面选出相应的词语来批注。 苦闷 愉快 深情 愤懑 喜悦 激越昂扬 悲伤 乐观背景介绍: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由玉真公主引荐给唐玄宗,应昭入京供奉翰林,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的诗才,赋诗纪实。李白受到玄宗如此宠信,有人因此产生嫉恨之心,他很快受到权贵的排挤,两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京之时,朋友们设酒摆宴为他饯行, 他深感仕途艰难、前途无望,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三首。理出本诗感情变化线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读诗歌3、学已至此,大家来说一说,你从这首诗歌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自信乐观、不怕挫折、追求理想、奋斗不止)4、师总结:李白相信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终有一天他会乘风破浪,直达理想彼岸,从这首诗歌中,我们看到的不是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豪气冲天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的李白,一个穿越千年依然向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这就是李白的魅力!带着这种理解,齐背行路难!5、课堂检测(一) (1)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_”、“_”,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羞”极言酒肴之珍奇;“_”、“_”极言酒、菜之珍贵。 (2)“_”、“_”、“_”、“_”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3)诗中暗示坎坷难行、仕途艰难的句子: (4)诗中表现诗人仍心存被起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 (5)诗中表现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三、赏析重点诗句 提示 1、从含义方面赏析(表层、深层) 2、修辞方法 3、表现手法强调 用典,传情达意的生花妙笔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委婉曲折地表达“今”义。用典的效果:使表达委婉含蓄,生动典雅。 用典是一种高层次、很雅致的表现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动典雅。句子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理解的。比如不直接说“我要从政”、“我要入仕”、“我希望被重用”,而是用典故来说话。 “物是人非,岁月流逝 ”的典故?四读诗歌课堂检测(二)1、诗歌用_和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2、诗中采用“_ ”和“_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3、诗中千古名句“ , ”表现出诗人的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4、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 (2)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 (3)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四、巩固延伸五读诗歌1、朗读背诵全诗2、仿写句子: 我从“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