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_,故事的起因是_,故事的结局是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 (3)你能想象出其子见“苗则槁矣”时,是_的心情。 (4)用“揠苗助长”造句。 2. (14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匡(kunq)衡凿(zo)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逮:达到,及。映:照。偿:报酬,回报。怪:对感到奇怪。资给:资助,供给。遂:最终,终于。(1)“凿壁”的“凿”,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B . 打孔,穿通C . 明确,真实(2)下面对本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照不到匡衡家。B . 匡衡自己家也有蜡烛。C . 匡衡帮一个叫“文不识”的人干活是有工钱的。D . 匡衡最后成不了大学问家。(3)你从匡衡身上学到了什么? 3. (15分)根据原文,并完成练习。 (1)按原文填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问_。一儿曰:“_,而_。”一儿以_,而_。一儿曰:“_,及日中_,此不为_?”一儿曰:“_,及其日中_,此不为_?”孔子不能_。两小儿笑曰:“_?”(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_。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4. (26分)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找出文中的三对反义词,写下来。_ _(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5.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滥竿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土下文解释句子。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 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天 下 之 事 皆 然 过 则 非 惟 无 益 反 害 之 。(2)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昔有愚人:_食之,甚美:_(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主人既闻,乃益盐。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 7.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株:树桩。触:撞到。因:于是。释:放下。耒(l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冀(j):希望。复:再次。身:自己。(1)给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走:步行。跑。兔走触株。_从学校到家,需要走15分钟。_(2)“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是( )A . 被B . 是C . 为了8.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给短文中的划线字注音。 _孺譬瞳(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孺子:_尝:_戏:_人语之曰:_9. (5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1(2)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请写出你的想法。10. (6分)课外阅读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以至于斯也。斯:_从而谢焉。谢: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11. (19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 , 百花零落 , 惟菊独盛。【注】溢(y):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的意思。赭(zh):红褐色。耐:受得住,禁得起。既降:已经降临。既:已经。降:降临。零落:凋零、凋谢。惟:只有。(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其:_ A它的 B他们 C那个如:_ A依照、顺从 B像,相似 C比得上,及或:_ A有的 B或许 C稍微(2)作者从_、_、_、_四个方面描写了菊。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_和_之情。 (3)为了写菊耐寒的特性,作者用了_的修辞手法,“百花”指的是_。 (4)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菊花生性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依然盛开。赞美了菊花_的精神。 12.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按原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2)判断对错。 “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一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13.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得一夜行人。王问:“自奚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日:“鞭乎?”王日:“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反家。【注释】系:抓。致:达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世乱 _云_鞭乎_释之_(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惊弓之鸟B . 君子何之C . 置之度外D . 久而久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14.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兔走触株 株:_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冀复得兔 冀:_因释其耒而守株 耒:_(2)写出句子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 . 为人谋而不忠乎C . 始悟为山市D . 此何遽不为福乎(4)翻译下面句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5)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15. (15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1分)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 ,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按原文内容填空。(2分) (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辩斗:_日中:_决:_孰:_(3)文中两小儿是因为_问题而辩日。 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_(4)“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待知识持有_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_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_。(3分) (5)你能判断两个孩子谁对准错吗?用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说说其中的道理。(2分) _16.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 _ _ _ _还 _ _ _ _(3)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相同。(判断)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太白感其意,还卒业。(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1-4、2-1、2-2、2-3、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