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劳动的歌教学设计教 学 目 标: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时安排:四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教学目标:1、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这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2、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教材分析: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了解劳动号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军民大生产。2、师:这首热烈欢快的歌曲取材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推炒面。(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歌曲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二、新课讲授1、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录音,设问:歌曲中出现了哪些记号?2、指导学生认识重音记号及上滑音记号,并带领学生演唱带有该记号的旋律。3、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词。4、师讲解衬词的唱法:衬词应唱得轻快些,突出歌曲的气氛。5、请学生随伴奏带演唱歌词,学唱中应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6、讲解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简称“号子”,是民间歌曲的一种类别,由伴随着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性劳动而产生。基本特征是紧密配合并完全依附于每一件劳动方式及其具体过程。号子的音乐常常是极精致地适应着那一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韵律,同时具有粗犷奔放 ,热情豪迈,坚毅质朴,节奏鲜明,动力感强,音乐材料多重复使用,富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等特征。其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亦有独唱、对唱等形式。(设计意图:将劳动号子渗透到歌曲教学中拓宽了孩子的音乐视野。)7、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三、拓展延伸指导学生用军民大生产的曲调,创造性地即兴编配歌词和动作,并进行演唱。这种创作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然后向全班汇报。如:(设计意图:通过进行创编活动,进一步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四、小结全课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演唱歌曲翁嘿呀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翁嘿呀,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2、通过演唱歌曲,能表现出这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教材分析: 翁嘿呀是吉林延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因歌中用了很有特色的衬词“翁嘿呀”而得名。朝鲜族农民在集体劳动中,合着劳动节奏,“一领众和”地歌唱,有利于调节精神,统一意志。歌词随兴而编,领唱者唱正词,众人唱衬词。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教学重点: 唱出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教学难点: 继续了解劳动号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朝鲜音乐阿里郎,设问:知道这首歌曲吗?是哪个民族的?2、生回答,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朝鲜族民歌翁嘿呀 。二、新课讲授1、师播放歌曲翁嘿呀,设问:歌曲的速度怎样?力度呢?2、生听后回答:歌曲的速度为中速,力度比较强。3、师指导学生复听歌曲,设问:歌曲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4、生讨论并回答:朝鲜族农民在打麦劳动时的情景。(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听辨,让学生逐步了解歌曲的内容。)5、师带领学生用听唱法直接唱歌词,注意力度应强一些。6、指导学生轻声演唱歌谱,注意反复记号的用法。7、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翁嘿呀。三、拓展延伸1、师继续讲解“号子”:民间音乐中号子的历史最为古老。原始时代某些费力的劳动中,人们为了统一节奏、调节情绪而发出的呼喊,即是劳动号子的雏形。后来,由于劳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断细密的分工,号子也随之丰富多样,以至形成诸如江河船夫号子、海上渔民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 、放簰号子、林区号子、搬运号子等许多不同的类型。尽管今天许多费力的劳动都机械化了,不需再唱号子,但是有些劳动号子仍将作为音乐作品流传下来。(设计意图:将劳动号子渗透到歌曲教学中,让孩子系统地了解有关“号子”的音乐知识。)2、为翁嘿呀编配朝鲜长鼓舞节奏,在演唱歌曲时作为伴奏。2/4 XX XX | XX XX :|2/4 X O | X O :|(设计意图:通过进行创编活动,进一步感受朝鲜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四、教师总结师生再见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 欣赏打夯号子连连夯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打夯号子连连夯,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2、能随着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进行表演。教材分析: 打夯号子连连夯曲式结构为变化重复的一段体结构(单一部曲式)。开始的4小节为歌曲的上句,之后有两小节的重复,其音乐主题是由动机 发展而成,嘹亮、高亢的歌声,激发起人们的劳动热情;接下来的4小节是歌曲乐段的下句,它是上句的变化发展,十六分音符的运用显得十分活跃,以流畅的进行停留在调式的主音上,构成这个乐段结束。再接下来的4小节是乐段上句的重复,曲调由音乐变化主题发展而来,前两小节在中低音区,而后八度向上大跳,使情绪高涨,最后4小节是乐段的下句完全再现,使全曲完满结束。教学重点: 感受打夯号子的特点。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劳动号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民间打夯时的片段,设问: 你见过这样的场面吗?在干吗?2、生看后回答:在打夯。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甘肃民歌连连夯。二、新课讲授1、师播放歌曲连连夯,设问:歌曲的速度怎样?力度呢?2、生听后回答:歌曲的速度为中速,力度比较强。3、师指导学生复听歌曲,设问:歌曲的歌词有没有实在意义?4、师讲解衬词:衬词在歌曲中起烘托歌曲情绪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衬词,让学生了解衬词在民歌中的地位。)5、师带领学生用听唱法演唱歌谱,注意装饰音的唱法。6、指导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歌词。7、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连连夯。8、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如:打、夯等动作。(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表演,形象地感受打夯号子的特点。)三、拓展延伸师简介打夯号子:连连夯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也有少数是齐唱的)。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歌曲节奏鲜明、铿锵活跃、节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调质朴开朗,雄壮热烈,高亢有力 ,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展现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图景。歌曲虽短小却很精炼,适于劳动中歌唱,音乐显示出北方黄土高原高亢、开朗的特色。(设计意图:通过简介歌曲,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第 四 课 时教学内容:1、欣赏男声独唱船工号子2、综合活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欣赏男声独唱船工号子,进一步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2、通过聆听歌曲,能听懂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教材分析: 船工号子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这首歌曲由多段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号子实际演唱是“一领众和”,而在这首独唱曲里,与独唱相呼应的是伴奏,它不仅渲染了气氛,而且起到“众和”的作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教学重点: 感受船工号子的特点。教学难点: 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影片漩涡里的歌插曲船工号子,设问: 歌曲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2、生听后回答:男声独唱。3、师:今天我们将欣赏船工号子。二、新课讲授1、师播放船工号子,设问:你听到了哪些号子声?能否模仿一下?2、生相互讨论:吆哦、吆呵、咳哟。3、师设问:这些词加入歌曲中有什么作用?4、生回答:衬托歌曲的情绪。(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分析歌曲,逐步掌握劳动号子的特点。)5、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注意情绪的变化。6、指导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歌词。7、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如:划船等动作。(设计意图:让学生随着音乐表演,形象地感受船工号子的特点。)三、拓展延伸1、师简介船工号子:川江船夫号子是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由8首不同特点的号子联缀而成。行船时,通过号工的领唱来指挥、协调大家的动作。领唱部分旋律婉转,装饰音较多,常用远距离音程,和唱部分节奏富于变化,常与领唱交织重叠,构成多声部合唱。每种号子有不同曲调,可以独立唱,也可以联唱。其中,有表现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有发现险滩后,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近似呐喊的急促紧张、气氛强烈的上滩号子与拼命号子。(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船工号子的特点。)2、可让学生们收集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尤其是本地区的号子,并在音乐课上向同学们演唱或介绍。学生收集号子的范围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号子,扩大到影视作品等传播媒介里间接见到的劳动号子。(设计意图: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四、小结全课附送:2019-2020年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同一首歌教学设计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表演:同一首歌。课时安排:三课时教 学 目 标: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2、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3、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4、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5、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重、难点: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表演同一首歌欣赏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能力发展目标: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 学 过程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歌曲范唱录音。一般学生平时曾经听过这首歌曲,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在学习歌曲前,先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以便确定教学方法。如果多数学生比较熟悉,可以采用听范唱录音、让学生直接轻声随着歌唱的方法。也可以用“先哼唱、后唱词 ”的方法。发现学生在随唱中有错误或困难的地方,提出来专门订正、练习,然后再听录音或随伴奏唱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要在适当时候让学生唱歌谱(即:不要从始至终用听唱法唱歌词,而完全不唱歌谱)。对于那些识谱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这种练习可以逐步提高识谱能力。只要条件允许,要把二部合唱部分学会、唱好。如果确实有困难,也要把第二段的第四句结尾部的合唱学会、唱好。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同一首歌 1、听录音范唱,调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2、学习第一声部: 1)放录音,学生轻声随着歌唱。 2)找出随唱中有错误或困难的地方订正、练习。 3)再听录音或随伴奏唱。 3、学习第二声部: 1)分析乐段,学生自己进行乐段和乐句的区分,用彩色笔或铅笔标画出来。 2)师生交流。 3)跟琴唱第一乐段歌谱,体会旋律的感觉。 4)学生指出难点,跟琴唱。 5)跟琴加词试唱。个别检查、订正。 6)跟琴唱第二乐段结尾部分歌谱。 7)加词试唱,个别检查、订正。 4、合唱学习 1)找出第一乐段两个声部旋律上的异同。 2)试着合唱第一乐段。找出难点,练习。 3)结尾合唱部分练习。教师主要用琴带动低声部。 5、歌曲处理 1)听录音范唱,体会旋律感情。 2)师生讨论,采用轻声、抒情、连贯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感情。 3)歌曲使你最激动的乐句在哪里?用什么样的力度来演唱、表达歌曲的感情? 6、表演 1)小组讨论表演方式。 2)汇报讨论结果,可用独唱、齐唱、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3)分组用不同形式表演。 三、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 四、欣赏歌曲3、听歌曲的录音,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10、让学生仔细辩味各段歌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在里面?11、边唱边想“歌词和旋律的结合,如果把第一部分的旋律的情绪结合第二部分的歌词行吗?12、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五、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六、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板 书 设 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部分: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部分: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七、课 后 小 结教后记:这首歌曲大家都十分熟悉,对主旋律接受都很快,这反而造成对低声部学习的困难,所以教学中主要在低声部的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不过因为对这首歌的喜爱程度,学生非常爱唱,在感情处理上表现的很好,特别是在后面的表演上学生积极性很高,充分展示了歌唱的能力。 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 复习同一首歌、表演大中国。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2、激发学生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有效聆听大中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同一首歌。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复习同一首歌。 学唱简谱,并处理好歌曲进行演唱。三、说说我们的大中国“前一阶段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叙述)四、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五、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6)“经过那个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骨盆矫正的题目及答案
- 技术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媒体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数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药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西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恐惧不安课件
- 施工吊装考试题目及答案
- 急诊科护士教学课件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教学设计)
- 钢结构钢梁计算(PPT33张)
- 幼儿教师——散文诗
-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ppt课件(PPT 50页)
- DB3302_T 1130-2022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高清-可复制)
-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 日语话剧展演策划
- (完整版)三方协议解约函通用格式模板
- KYN系列高压开关设备装配工艺解析
- 工程造价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法律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