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与朱元思书》(部编).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与朱元思书》(部编).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与朱元思书》(部编).docx_第3页
【同步练习】《与朱元思书》(部编).docx_第4页
【同步练习】《与朱元思书》(部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水皆缥( )碧 千转( )不穷 鸢( )飞戾( )天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1)校园里pio dng( )着欢乐的歌声。(2)骄傲自满会成为你进步的zhngi( )。(3)这条河险滩多,水流tun j( ),水路交通极不方便。(4)互相xun mio(),争高直指。(5)泉水激石,lng lng( )作响。(6)空山幽谷,莺啼鸟啭;鸣声yng yng( ),和谐动听。(7)他虽有满腹jing ln( ),但直到今天尚无机会施展抱负。(8)机器轰鸣,zhu y( )不停,噪声扰民,亟须治理。3.解释加粗字,再写一个含有此字(同义)的成语(熟语)。(1)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 成语:_(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成语:_(3)负( )势竞上,互相轩邈。 成语:_(4)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 成语:_(5)蝉则千转不穷( )。 成语:_(6)猿则百叫无绝( )。 成语:_(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 成语:_(8)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 成语:_(9)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 成语:_4.参考本课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词语。(1)达成共识( )(2)松声竹韵( )(3)龙舟竞渡( )(4)鸢飞鱼跃( )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文:_(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_(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_6.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描山画水的妙语佳句,请你从课外阅读积累中,择取三个相对工整的对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_(2)_(3)_7.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8.下列句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9.通假字:窥谷忘反 通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11.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和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12.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14.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些句子?_。 课后能力提升1.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本文的中心句是:_。(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请根据这个句子想象一下,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开始他的“富春江之行”的?为什么“风烟俱净”能使“天山共色”?答:_(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4)文中直接描写江流清澈的语句是“_”;侧面描写江流清澈的语句是“_”。(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是写“高山”还是写“寒树”?为什么?答:_(6)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色的“对偶句”各一句,并简析其表达效果。视觉:_听觉:_表达效果:_(7)作者笔下的泉声、鸟声、蝉声、猿声,对表现山水美景起到什么作用? 答:_(8)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含标题),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组句子的理解。答:_(9)回忆三峡一课的内容,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何异同。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_B.猿则百叫无绝。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答:_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与施从事书吴 均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注释】故鄣县:古地名。大致包括现在浙江省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 汉:银河。 企:企求;盼望得到。 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 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暗得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信足:信步,漫步;随意地走。 荡累:消除烦恼。荡:荡涤;清除。累:疲劳;烦恼。 颐物:怡情养性。颐:颐养;保养。 悟衷:内心有所感悟。 散赏:自由欣赏。(1)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秋露为霜,春罗被径”中的“被”,应解释为:_。 被bi被子。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布秋宵梦觉。”又覆盖。阮籍咏怀诗:“凝霜野草。” 加于之上。荀子不苟:“去乱而之以治。”又蒙受,遭受。汉书赵充国传:“身二十余创。” (创:伤。) 介词,表示被动。史记屈原传:“信而见疑,忠而谤。” p(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坚执锐。”(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披”。(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绝壁干天(干天:_) 清川万转(清川:_)千翼竞来(千翼:_) 鸡鸣不已(不已:_)(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译文:_(4)结合原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山川景色有哪些特点。答:_(5)作者在文中寄寓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 _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1.pio zhun yun l2.(1)飘荡 (2)障碍 (3)湍急 (4)轩邈 (5)泠泠 (6)嘤嘤 (7)经纶 (8)昼夜3.(1)全,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面面俱到) (2)阻碍;障碍。 有碍观瞻 (3)凭借;依靠。 负隅顽抗 (4)冲击。 激浊扬清 (5)尽;完。 层出不穷(无穷无尽、山穷水尽、理屈词穷、日暮途穷) (6)断。 不绝于耳(络绎不绝) (7)停;止;平息。 偃旗息鼓(息事宁人) (8)看。 管中窥豹(窥豹一斑) (9)像;如。 过犹不及4.(1)相同的认识。 (2)风吹过松林、竹林时发出的和谐动听的声音。 (3)比赛划船。 (4)老鹰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任凭天性活动,自得其乐。5.(1)(我的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一会儿偏东,一会儿偏西。 (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像骏马在奔驰。 (3)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6.略7. B8. C 9.反 返10. B11. 天下独绝;山;水12.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3.D14. 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课后能力提升1.(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应该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天气里出行的。由于阳光灿烂、空气清新,能见度很高,所以远山和蓝天好像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样的颜色。 (3)非常放松,陶醉于美景之中,无拘无束地享受自然和生活。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既是写“寒树”也是写“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描写“寒树”凭借高峻的山势,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描写高山之上“寒树”直指云天,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无数山峰。这几句话在突出“树之奇”时也就显示了“山之奇”。 (6)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画面对称,相映成趣。 (7)这泉声、鸟声、蝉声、猿声,都是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天籁之音,它们使寂静的山谷变得生动起来,洋溢着欢快、活泼、和谐的气氛。美丽的山水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让山水更富有魅力,更具无限生机。 (8)这两句话一方面是通过描写热衷功名利禄和忙于俗务的人到此一游后的心境,侧面衬托景色之美,强化了富春江山水迷人的魅力;另一方面含蓄地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也可能是对朋友的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9)A.两句都是写江水流速极快。 第句是直接描绘“急湍”“猛浪”,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恍若亲见; 第句则是间接描写,江水流速之快是经过计算流程与他物作比较之后才让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 B.两句都是写猿猴的叫声。第句是概括式的写法;第句则是具体描写,不仅描写了音速、音色,连回声也表现出来了。2.(1)覆盖 (2)直插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