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中学政治课.docx_第1页
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中学政治课.docx_第2页
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中学政治课.docx_第3页
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中学政治课.docx_第4页
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中学政治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政治课及其对策厌学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是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这并不是特定学生的行为,而是所有学生都在某种程度上的共同问题。,农村初中教育资源由于过去许多主客观原因造成明显不足,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办名校现象,大量的农村优秀学生被吸引到名校,大量的农村优秀教师随之到城区名校,使农村初中各班失去了“领头羊”,学校也失去了各学科的优秀教师,使农村初中本来就很薄弱的教育资源每年都在遭受无情的掠夺!以及恶性的循环。加上思想政治课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中很难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学科实用性又不强,开卷考试更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的厌学情绪特别严重,并随着学习的年限的增加而加重。而初中政治课又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的主渠道,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我们曾对我校部分学生开展关于农村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条“你喜欢上政治课吗”,调查结果不喜爱政治课的较多,喜爱率大大低于其它学科,政治课已出现了“危机现象”。通过调查了解不难发现,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厌学心理及成因主要是:一、农村学生对政治课的厌学心理类型农村初中生对政治的厌学心理,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在以下类型。1、反感型。这种心理认为政治课是说假话,说空话的,由此产生逆反心理。从相反的方面去寻来体验,寻找例证。他们以消极心理和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或对政治课教学产生抗拒态度,或在课堂上恶作剧,或故意提“怪”问题干扰教学的进行。比如:在讲授八年级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对待你我他”时,学生认为社会本身就存在有地位高者看不起地位低者的人格不平等,掌握职权者违法乱纪可以逍遥法外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因而学生总认为政治老师在讲大话。2、蔑视型。这种心理认为政治课含金量不高,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的负担,个人要成材,重要的是学好其他学科,至于政治理论,在社会上学而无用。目前社会上存在找工作“走后门”,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同样可以有很好的工作这种现象,这更严重地挫伤了祖辈都是农民出身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剧了农村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他们人在课堂,心驰万里,听课走神,讨论不投入,思想处于停顿状态。3、压抑型。这种心理纯粹把政治当作升学的“敲门砖”来对待,强迫自己读、写、记课本结论,揣摸题目,只求知其然,不求知其所以然。心情处于压抑状态,学习处于自我强迫状态。4、苦闷型。这种心理认为,政治是说教,跟现实搭不上边,是理想的空中楼阁。在现实生活中按政治课说教去做是要吃亏的,他们常常陷于内心矛盾之中;既向往崇高的人格和品质,又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因此处于苦闷和仿徨状态。5、空虚型。这种心理把政治课内容当成虚无飘渺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他们产生不了相应的认识和感受。他们没有理想、抱负及责任,对政治课毫无兴趣,把政治课当成休息课。6、麻木型。这种心理简单地把政治教育当作只是要求自己做个好学生,要走正道。他们的口头禅是:“上政治课了,又要教我们做个乖孩子。”他们往往把听课当成催眠曲,把讨论当成走过场。总认为“不就那会事嘛”。在政治学习上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二 、 农村初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的原因分析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按理说应对政治课在着积极探索的心理需求,然而为什么会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在内部原因。(一)、外部原因。1、教育事业的不均衡发展农村初中的教育资源由于多种原因严重不足,对很多的家长和学生缺乏吸引力,同时也使他们感到好象升学是其他学校学生的事,自己只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拿一张文凭,书读得再好,没有硬“后台”还不是外出打工或务农,因而对学习的前途希望很渺茫,失去信心,思想政治课实用性又不强,认为学无所用,更没兴趣,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政治课。2、农村落后经济和家长的陈旧观念农村的很多家长和学生由于落后的经济和陈旧观念的影响,他们都在被动地接受义务教育,好象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希望早日回家种地或打工,做生意。指导思想严重偏离,致使一入初中就很难树立起学习的兴趣,度日如年,产生厌学情绪,而思想政治课的许多政策、理论甚至法规与客观实际又有一定的距离,有时老师自己也很难自圆其说,所以极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该学科的信心。3、不良的社会环境当今社会一些粗俗低劣的文化泛播,学生缺乏鉴别能力,追逐时尚沉溺于言情武打以及黄色书刊,网吧有的甚至违法犯罪等等,淡化转移了学生的兴趣和追求;再加上一些媒体的误导,错乱社会认知。这样就会使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心里会产生不信,甚至认为被欺骗或被愚弄,继而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4、缺陷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塑造子女心灵的第一位老师。许多家长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又不科学;“空巢”和“留守”青少年比例很高。青少年正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缺陷的家庭环境往往会迷乱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进而会导致他们厌学。5、教育教学改革的执行偏差素质教育执行已有一定的时间了,但现实是家长、上级领导、社会和学校的领导对学校只看教学质量、升学率、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致使农村初中形式上是实行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穿新鞋,走老路”。使学生整天围着“分数”转,在家长、老师甚至是社会拟定的模式下机械地学习和生活,几乎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舞台。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焉能不厌。另外,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忽视了“潜能生”,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关心和帮助。自尊心受损,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对抗,致使厌学弃学。6教师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单一。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教师“一灌到底”,尤其是一些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满堂灌”法、“题海战”法、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对政治课的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二)内部原因。1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不成熟。由于初中生正处在发育阶段的生理特征,使他们冲动易变,思维片面性较大,往往偏重于现象和直觉,这种生理上的成熟,防碍了他们对政治理论的探讨和体验。他们更容易接受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的影响,而不耐烦于对社会现象的抽象、归纳。这也是形成农村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之一。由于社会某种程度转型的影响,当前初中生极为普遍地滋生了防范心理。自我心理,逆反心理,侥幸心理等等。他们在情感是往往苛求社会和他人而宽恕自己。这种情感作用在政治教育上,便产生了不相容的观念,削弱了政治思想探讨的心理需求2、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基础差,行为自控能力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农村学校生源不好,招生时放宽了入学条件,所以农村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比起城镇中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差距,少数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差,而且行为表现也差。有的上课东张西望、有的一上课就趴在课桌上,有时甚至有意或无意地扰乱教学秩序,干扰师生的教学互动。3、农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低。一方面,许多农村学生甚至学生家长认为农村孩子读书前景不太好,难找工作,读不读书无所谓,思想政治课学不学也无所谓。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知识和阅历的局限。例如:他们对当前社会上阴暗面的认识,往往把现象当本质,把支流或逆流当主流,把个别当整体。把正在克服的东西当成必然存在的东西,把由封建残余和资本主义思潮引起的丑恶误认为是改革开放引起的。政治教师很难用他们听得懂的话帮助他们去正确认识,以致他们对政治课产生反感,形成厌学心理。4、农村学生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有研究表明,人生取得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受意志力、自信心、情绪控制的影响。现实的学校学习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加之他们又承载着家庭、学校、教师的较高期望,而这些独生子女恰恰在自信心、吃苦精神、抗挫能力等方面远不及其父辈。所以一部分学生则移情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