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三附答案_第1页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三附答案_第2页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三附答案_第3页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三附答案_第4页
2015年9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A》试卷三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年 9 月教育部统考大学语文 A试卷 三附答案 一、判断题 1.“齐物论”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所在。() 答案:正确 2.秋登万山寄张五是一首怀人之作。() 答案:正确 3.率先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是苏轼。() 答案:不正确 4.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答案:不正确 5.汉代乐府民歌基本上以五言为主。() 答案:正确 6.沈德潜称誉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答案:正确 7.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和历史故事。() 答案:正确 8.以李玉为主创作的清忠谱 是清代初年风流文人的代表作。() 答案:不正确 9.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代表了清代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 答案:正确 10.风景谈写风景一共写了六个画面。() 答案:正确 11.所谓“革命样板戏”总共有 8 个。() 答案:正确 12.赵树理的小说开创了城市文学的新方向。() 答案:不正确 13.广博地涉猎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大大地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 答案:正确 14.康桥再会吧是徐志摩的一首长诗。() 答案:正确 15.消息的特点之一是真实可靠,注重时效。() 答案:正确 二、选择题 16.桃花扇却奁中的女主人公是()。 A.李千金 B.杨玉环 C.杜丽娘 D.李香君 答案: D 17.下列作者和戏剧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郭沫若 -海瑞罢官 B.吴晗 -蔡文姬 C.田汉 -关汉卿 D.曹禺 -红霞 答案: C 18.充分显示宋诗成熟期总体风貌的诗人是()。 A.杨亿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轼 答案: D 19.留侯论的作者是()。 A.司马光 B.苏洵 C.苏轼 D.周敦颐 答案: C 20.公孙丑天时地利人和章出自()。 A.墨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答案: C 21.李清照的词集是()。 A.珠玉词 B.乐章集 C.漱玉词 D.阳春集 答案: C 22.即兴发言不需要()。 A.紧扣主题 B.预备稿件 C.思维敏捷 D.语言精练 答案: B 23.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A.陈鸿 B.李朝威 C.许尧佐 D.李公佐 答案: A 24.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主要采用的手法是()。 A.对比 B.夸张 C.反讽 D.白描 答案: C 25.20 世纪 40 年代解放区“新歌谣”的代表诗作是()。 A.青松歌 B. 回延安 C.罪恶的黑手 D.王贵与李香香 答案: D 26.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 A.政治抒情诗 B.边塞诗 C.哲理诗 D.山水诗 答案: A 27.红旗谱的作者是()。 A.曲波 B.刘流 C.梁斌 D.李英儒 答案: C 28.语篇结构从内容层面上讲有()。 A.段落、句群 B.衔接、过渡 C.抑扬、曲折 D.主题、材料 答案: D 29.下列作品属于苏州派作家的一部是()。 A.清忠谱 B.风筝误 C.珊瑚玦 D.蜃中楼 答案: A 30.读散文要注重其()。 A.故事情 节的完整性 B.戏剧冲突的尖锐性 C.视听效果的统一性 D.文笔的灵活性 答案: D 三、古文阅读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31.鄙() A.鄙视 B.边境城邑 答案: B 32.贰() A.兼属 B.两个 答案: A 33.生民心() A.百姓的心 B.使民生二心 答案: B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 34.期() A.希望 B.约定 答案: B 35.北() A.去 北方 B.失败 答案: A 四、理解与辨析 36.简述墨子一书的基本情况。 A.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著作的汇编,并非墨子自著,是其二三传弟子缀集其语录讲稿而成,其成书当在孟子之后。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基本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集中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愿望和要求。其文注重哲理,尚文不尚质,形成了高雅华丽的风格特色。 B.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著作的汇编,为墨子自著,再由其二三传弟子加工整理而成,其成书当在孟子之前。墨子是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基本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集中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愿望和要求。其文注重实用,尚质不尚文,形成了质朴无华的风格特色。 C.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著作的汇编,并非墨子自著,是其二三传弟子缀集其语录讲稿而成,其成书当在孟子之后。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基本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集中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愿望和要求。其文注重实用,尚质不尚文,形成了质朴无华的风格特色。 答案: C 37.简述“第三代”诗人群及其特点。 A.“第三代”诗人是指出现在 20 世纪 80年代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诗人群,其创作特点是内容上切近日常生活,价值观念上反崇高、反英雄,艺术追求上反优雅、反意象,有意用原生态的口语入诗,因此也被称为“民间写作”。这些试验性的创作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大胆反叛,其中不乏具有创新品格的佳作。 B.“第三代”诗人是指出现在 20世纪 80年代以舒婷、西川等为代表的诗人群,其创作特点是内容上切近日常生活,价值观念上反崇高、反英雄,艺术追求上崇尚优雅、多用意象,有意用原生态的口语入诗,因此也被称为“民间写作”。这些试验性的创作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大胆反叛,其中不乏具有创 新品格的佳作。 C.“第三代”诗人是指出现在 20世纪 80年代以海子、王家新等为代表的诗人群,其创作特点是内容上贴近平民大众,价值观念上崇尚崇高、崇尚英雄,艺术追求上反优雅、反意象,有意用原生态的口语入诗,因此也被称为“民间写作”。这些试验性的创作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大胆反叛,其中不乏具有创新品格的佳作。 答案: A 38.简述元杂剧的分期情况。 A.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 1234-1294);中期自元成宗元贞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 1295-1332);晚期为元顺帝 统治时期( 1333-1368)。从总体来说,初期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兴盛的时期;中期是元杂剧的继续繁荣期和题材风格转化期;晚期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 B.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 1234-1294);中期自元成宗元贞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 1295-1332);晚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 1333-1368)。从总体来说,初期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兴盛的时期;中期是元杂剧的继续繁荣期和题材风格转化期;晚期是元杂剧整体上 走向衰微时期。 C.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 1234-1294);中期自元成宗元贞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 1295-1332);晚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 1333-1368)。从总体来说,初期是元杂剧繁荣期和题材风格转化期;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